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好官人-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怎么样都好,章惇的做法还真的让人找不出什么毛病来。

    林希也就罢了,特别邢恕,那就是一个小人得志,便退其狡谋,屡设奸计,误国误民的奸佞,贬了他是应该的。邢恕曾师从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时贤士争相与之交往。但邢恕这个人天资反覆、善为表露,外持正论却内藏奸滑,最喜欢就是罗织罪名。比如污蔑宣仁太后当年有废哲宗之谋,给司马光、吕公著加了一大堆子虚乌有的罪名。赵煦其实还是挺欣赏这个人的,因为邢恕很懂得讨赵煦的欢心。

    殊不知,在正史上,章惇早就下手将林希、邢恕给处理了,搁到现在才处理,也不知道是不是张正书穿越的蝴蝶效应。

    如果枢密院不增加官员,那就是章惇和曾布在斗法,倒也无伤大雅。

    御史中丞的位置很敏感,适合的人选不多,赵煦比较中意安惇,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章惇的人,会不会起用罢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换句话说,宋朝根本不缺想当官的,缺的是能把官当好的人。赵煦更在意的是,耶律洪基的现状。要知道,以往安抚司用了那么多手段都无法渗透进辽国皇宫,为什么这一次却突然得到这样的消息?

    赵煦不得不怀疑,这是一起阴谋,专门针对大宋的阴谋。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旦西夏支撑不住了,那辽国肯定会出手的。辽国一出手,不可能将耶律洪基的身体状况给泄漏出来的。算起来,耶律洪基都六十多岁了,确实到了随时就挂的年纪。可安抚司每每传回来的消息都是,耶律洪基身体不知道多好,能吃能喝,每年秋天还能骑马打猎。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传出来耶律洪基病重的消息,那是不是有点欲盖弥彰了?

    这简直是在告诉宋朝:辽国皇帝不行了,他肯定不敢出兵打仗的,要动手搞定西夏你就快一点,错过这个机会你就很难再拿西夏怎么样了。

    赵煦觉得这是阴谋,要是大宋真的不管不顾辽国,辽国却一反常态动了刀兵,那找谁说理去?

    只是赵煦万万没想到,这确实是专门针对大宋的,只不过是张正书想提醒赵煦,不要中了契丹人的恐吓计谋。说到打仗,辽国现在是打不起,也不敢打。一旦打了,怕是连耶律洪基家的皇位都保不住了。

    赵煦无奈地放下了这份情报,问身旁的彭元量道:“你觉得耶律洪基是病了吗?”

    彭元量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耶律洪基已到了花甲之年,绝非壮年可比……”

    这句话其实就是暗示着,耶律洪基时日无多了。

    中国人讲究的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过了五十岁,就知道人生其实没有多少年的活头了。六十岁,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了。

    都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就如同辽国了解大宋一样,大宋也很了解辽国。若非在辽国获取情报不易,在皇太叔耶律重元谋反的时候,大宋就插一只脚进来了。再不济,也要夺回幽云十六州几座险要的城池。至于什么澶渊之盟,呵呵,在利益面前,那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而辽国也好几次蠢蠢欲动,都是瞄着大宋皇位传承不稳的时候,想要大兴刀兵。

    两国尔虞我诈,已经互相暗暗较劲了好多年。

    但现在一反常态,耶律洪基还没动刀兵,就已经虚张声势了,这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赵煦也反应过来了,不管怎么说,按照辽国的政治制度,耶律洪基是万万不敢和大宋动刀兵的。只要他动了刀兵,甭管是赢是输,都压不住辽国之中的野心之辈也在磨刀霍霍了。更何况在这份情报之前,还有一份同样是来自安抚司的情报,说辽国的东北面,也就是白山黑水之间,有女真人也在掘辽国的根基,不断地抢夺人口、牛羊马匹。

    也就是说,在大宋无法通过陆路去到的地方,居然有一个天然的盟友!

    赵煦当机立断,让安抚司遣派人手,通过海路过去专门游说女真人,让他们出兵骚扰辽国。无需真打,只需要牵制住辽国的一部分兵马就行了。到时候打赢了,大宋会付给女真人军费五万贯钱,还有一千匹锦缎。以女真人一穷二白的性格,肯定会心动的。

    意愿是好的,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来不只是刀枪相交,在看不见硝烟的地方,斗争更是惨烈。各国在大宋埋有暗子,大宋又何尝不是在各国也埋下了暗子?明争暗斗,就是最好的注释。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底下已经暗流涌动了。

    赵煦再不济也好,也懂得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默默的,他已经把将作监制成的配重投石机、新制成的上好钢铁兵器,还有数量庞大的火器,全都运往雁门关一带了。

    宋、夏、辽三国之间的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第497章 人山人海() 
时间过得飞快,这一日已经是十一月底,就快到腊月了。

    这一日是十一月二十六,据道士郭骞所言,这是个黄道吉日。

    吉不吉日张正书不知道,但他知道,随着《京华报》的造势,超市和四轮马车已经被炒到了一个高度,如果再不开张,怕是热度就下来了。张正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这已经到了不得不开张的关头了。

    随着一阵阵炮仗爆炸声响,被张正书恶趣味命名为“家乐福超市”的超市,迎来的开张剪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面的舞狮。舞狮的起源众说纷纭,最厉害的舞狮,当属唐朝时的宫廷燕乐之舞,足足有上百个人来舞狮。在北宋这时候的民间,其实舞狮已经很流行了。在汴梁城中,还有个“狮子会”的和尚讲法,吸引了不少人。

    这种舞狮是用纸竹扎成五彩的狮子,导以锣鼓,配合着炮仗声,更是热闹非常。

    而燃烧的炮仗,是张正书教会工匠,让工匠制造出来的。已经和后世相差无几了,是用卷纸裹着火药的鞭炮,而不是平时的“爆竹”。这炮仗是长长的一串,用红纸将火药裹起来,再缠上引线。点燃之后,足足有一千响之多。在这之前大宋的爆竹,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

    这热闹程度,过年都比不上,哪怕是汴梁城西边的市民,都被吸引来了。

    好在东水门外地方宽敞,能容纳得下数万人。不过这样都好,现场还是人山人海一片。中国人嘛,喜欢看热闹的心是几千年都不变的。除了围在“家乐福”超市前面,有的人站在桥上看,还有的爬上树看,甚至汴河中被封冻的行船上都站满了人。

    哪怕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张正书,见到这个场景,都忍不住吓了一跳。

    这人也太多了吧?

    反正现场嘈杂得,连张正书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锣鼓声阵阵,恍惚间张正书都以为回到了后世,站在某个商店开业的门前。

    除了这舞狮的狮子有点奇特以外,其他的都和后世相差无几。特别是“家乐福”超市门前那红绸布的剪彩,非常有超越时空的感觉。

    “没想到你居然有这等恶趣味,就不怕宋朝人接受不了嘛?”

    系统突兀的声音再次传来,一开口就是吐槽。

    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你懂什么,这叫营造声势!”

    “呵呵……”

    系统再次开启了嘲讽模式,张正书差点没忍住要一把关了它。要不是系统有雷达功能,他真的就关了。在宋夏战争紧要的关头,西夏在汴梁城的暗探肯定会很活跃的。别说西夏了,辽国、女真的暗探也未必会安静,所以开着系统来预防可能出现的伤害,这是很有必要的。

    说白了,就是张正书有被害幻想症,原因嘛也很简单。要知道他可是策划了刺杀辽国使臣的,自然也怕别人用相同的手段对付他。好吧,这确实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意思。可是,安全无小事,谨慎一点还是要的。

    不理会系统,张正书站到了台前,用充满了“激情”声调,说着他自己都听不到的话。不到一分钟,张正书就宣布剪彩开始。

    当剪刀剪断了红绸布之后,这“家乐福”超市被红绸布遮住的牌匾也揭开了。至此,“家乐福”超市正式开业。

    “今天开业,全场商品八折!”

    张正书不屑于弄什么小手段,说什么“八折起”,也不会先调价再打折,这样就是在玩弄顾客感情,绝对不是经营的长久之道。

    中国人太聪明了,什么销售手段到了中国人手中都能被玩坏。看看后世的中国人有多“聪明”:打折,中国人能先调价再打折;直销,中国人能玩出传(chuan)销来;电商,中国人能变成山寨假货的聚集地;众筹,被玩成了众愁,成了骗子聚集地……如此种种,层出不穷。

    这都是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有点厚道老实一点,就好像吃了大亏一样。

    实际上,社会上多一些厚道老实的商贾,是整个社会的福气。

    张正书不想开这个坏头,所以他的打折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折扣。

    在《京华报》上,张正书也宣传了,每一天“家乐福”超市都会挑出几样销量大的商品打折。这也是笼络顾客的手段,进过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今天“家乐福”超市聚集了这么多人就不难解释了。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巨额的让利,真的闻所未闻啊!爱贪小便宜——好吧,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哪里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全都憋了劲,要在今日狠狠地扫货。

    再加上时近年关,年货是所有宋朝百姓的必备商品。“家乐福”超市让利两成,整个汴梁城不沸腾才怪了。

    “让让,俺要进超市……”

    “别挤,是我先进来的!”

    “冲啊,慢了啥都抢不到了!”

    ……

    “贤侄,这是……”

    林百间也被请来观礼了,他原本对超市的经营模式持怀疑的态度,可见到“家乐福”超市如此火爆的场面,他忍不住想发问,这到底是为啥?

    “这只是开业第一天而已,算不了什么……”

    见多不怪的张正书轻描淡写地说道,确实,经历过抢板蓝根、抢醋、抢盐……各种奇葩事的张正书,面对这种场面,实在觉得是小意思而已。

    “贤侄的眼光,我是服了!”林百间感叹说道,“随随便便一间杂货铺,都能被小员外弄得风生水起。若是小员外决意要做其他买卖,那肯定也是赚钱的。”

    张正书笑了笑,没有答话。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随随便便弄点东西出来都是能赚钱的。别的不说,前几日周篷去了李家村,带回了一个消息,苏熙苏子明已经招募了好几个琉璃工匠,而且已经成功按照张正书的“配方”,弄成了无色琉璃。苏熙感慨,比他弄出的无色琉璃,张正书的法子更加实用便捷,而且原料也不难找。

第498章 都是后脑勺() 
无色琉璃,也就是被张正书称之为“玻璃”的东西,也是一个极能赚钱的东西。张正书已经把锡箔镀水银镜子的办法告知了苏熙,想必很快就能制造出镜子了。这种能把人照得纤毫毕现的镜子,卖出天价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宣传做得好,比如四轮马车这样,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