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好官人-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馐偷溃谜耪樵僖淮瘟私饬吮彼蔚摹靶”ā毙幸担炊际峭低蹬低捣⑿械摹C话旆ǎ谜狻靶”ā比肥道骱δ兀惺焙蚧实鄣内疃济幌拢靶”ā鄙暇椭浪直槐嶷亓耍稚倭恕U馊没实垩彰娲笫В娼埂靶”ā保苍谇槔碇辛恕

    然而,“小报”就是石缝里的野草,还是顽强的生长着。没办法,谁让市场需求量那么大呢?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钱赚,肯定有人铤而走险的。

    “如此一来,报社一事,就不是问题了。”张正书想了想,“还能招些印刻工匠来,把民房改成印刻作坊。”

    张正书还想着,以后拿“活字印刷术”来印刷报纸的,现在弄雕版,还是太麻烦了些。

    然而,这个也只能靠时间去堆积了,因为“活字印刷术”不一定就方便,特别是在北宋这个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对比就知道了。雕版印刷术,只要雕好了一个版,好好存放起来,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拿出来再次印刷,这是活字印刷术比拟不了的地方。而活字印刷术呢,先要刻制大量活字,还要拼起来成一版,才能印刷。印完了要拆版,再印还要重新排版,其实并不省时省力,也不省钱。更何况,雕版印刷术也不需要工匠识字,只要照猫画虎,把字的反向阳文刻出来就好。再会会刷墨、展纸,就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了。但是,活字印刷术就必须会识字,不然怎么排版呢?再加上,雕版印刷术版面平整,印出来的书籍质量高;而活字印刷术,要是码得不整齐,那肯定是极为难看的,甚至还会出现个别字颠倒的现象。而且,大批量生产的活字,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的风格各异,看起来很是别扭。

    当然,活字印刷术也不是没有优点,起码在印刷报纸方面,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试想一下,报纸是每一期更新的,难道每出一期都要雕版一次?

    且不说浪费,就是那雕刻的功夫,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了。活字印刷术,只要调整好一点,张正书再改良一下,应该就能用了。至于插图什么的,还是用雕版,这是没办法的事。

    “曾兄,你知道汴梁城中,有谁人懂得画插画?”张正书突然问道,插图,是报纸有别其他“小报”的地方,张正书是极为看重的。就好像后世的市场营销学一样,要想产品出众,就要有产品差异化,换句话说,就是你的产品要和别人有不同之处,有独到的优势。不管是定位,还是技术、功能差异,甚至是文化差异,都算是市场差异化了。

    产品与众不同,才能更能博得顾客的眼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就好像后世的某果手机一样,一面世就风靡全球,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一样的道理,张正书的报纸理念,是经历了千年发展的人类结晶,根本不是现在的“小报”能比的。

    曾家小娘子突然想起张正书之前在书铺看那春、宫图,冰雪聪明的她也立即明白了,心道:“原来他是找画插图的人啊……”虽然猜得不怎么对,但起码她也知道了张正书并不是故意去买春、宫图的,这让曾家小娘子对张正书的感观,再一次提升了不少。

    “不瞒张兄,小弟虽不才,但琴棋书画还是略懂一二的。”

    曾家小娘子觉得没有立即答应张正书的热情邀请,有点过意不去,决定帮一帮他。

    “哦?曾兄大才啊!”

    张正书也明白了,虽然这曾家小娘子自己说是商贾之家,但张正书怎么看都不像。商贾之家的女子,应当不会学大家闺秀一样,琴棋书画皆精的。“这样的女子,放在后世,绝对是白富美一枚!”张正书心中想,“只是不知道,谁有这般好的福气,取了如此好女子……”

    “不敢当不敢当,略懂,只是略懂而已……”

    曾家小娘子谦虚道,“比不得大家……”然而,曾家小娘子在一旁的小跟班,却掩嘴偷笑了起来。别个不知道,这个小跟班,也就是曾家小娘子的侍女,她还不知道吗?自家小娘子乃是天纵奇才,莫说琴棋书画了,便是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哪一样比寻常进士差了?甚至犹有过之!只是苦于女儿身,不得科考罢了。曾家员外经常叹息,说自家儿子草包,然而女儿却天纵奇才,经常对曾家小娘子说:“吾儿若是男儿身便好了……”是以,曾家小娘子习惯了出门换儒袍,也许也是因为不甘心吧?

    张正书不知内情,而是笑道:“我亦无需大家的画风,而是我独创的一种画法……”

第58章 插画() 
张正书也不知道,自己居然误打误撞,结识了一个才女。他还以为,人家只是智商超高而已。殊不知,智商高的人有多恐怖。这么说吧,普通人可能要学习象戏(也就是象棋)一两年,才能走得似模似样;可这曾家小娘子呢,只需要几盘时间,就能从输家变成赢家。在智商高的人眼中,所谓的象戏都太过于简单了,不就是计算的事情么?高智商的人眼中的象棋,不过是线条间的算计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下棋,永远下不过这些高智商的人的缘故了。你想一两步,最多四五步下一道棋,人家却把你的后手都看破了,然后做出应对,这如何能比得过?

    当然了,高智商的人也有局限性,张正书也有自己的优势。毕竟是穿越者啊,有先知先觉的本事!

    只见张正书让来财出去,唤来小厮端上文房四宝,然后张正书就不客气地挥毫了。在樊楼里,文人雅客和美妓相谈甚欢后,提笔赋诗赋词,也是常事。于是,这樊楼里早就备有了文房四宝,以备不时之需。不得不说,这做酒楼生意的宋人,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除了没有菜谱,需要唱菜报菜名之外,北宋的酒楼,几乎和后世的无甚区别!这也是张正书所震惊的,北宋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度,但很可惜,它没有能力在这个群狼环伺的环境里继续存活,因为北宋太软了。武力不够,也硬不起来啊!

    然而,他的握笔方式,让这曾家小娘子皱眉不已——张正书居然是用后世握笔方法,没办法啊,张正书虽然懂得用毛笔,可画出来的东西就不堪入目了。所以,张正书还是舍弃了风度,用了最有把握的方式。

    张正书要画什么风格呢?

    很明显,就是线条漫画了,张正书之前也算是个漫画迷,也临摹过不少动漫,对漫画还是熟悉的。夸张的表情,是漫画的精髓,一下子就把曾家小娘子给吸引住了。没办法,女性天生对这种漫画是没有抵抗力的,更别说是第一次见到的时候。而且,张正书这漫画还带有一点写实的风格,在曾家小娘子的眼中,这简直是等于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于是,曾家小娘子看向张正书的目光已经变了:“这是张兄你想出来的吗?”

    张正书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有时候无聊,涂鸦罢了。”

    “不不不,这简直是开创了流派啊!”

    曾家小娘子敢肯定,如果张正书要想出名的话,凭着这画就能出名了。她还真的没见过,还能这么画画的。既生动搞笑,又具有讽刺意味。原来,张正书画的这幅漫画,是暗讽文人带兵打仗的,只懂瞎指挥。市井百姓哪里知道实情,还以为出将入相风光得很,可要知道现在的读书人哪里比得上汉唐之时?汉唐那会的读书人,就真的是武能安邦定国,文能治理国家,可现在的北宋呢?重文轻武,别说文武双全了,便是满朝廷找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都找不到。

    当朝宰相章惇,算是一个人物。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因为他的战略眼光,一点都不及格。先不说他的限于党争才致如此的,但战略眼光丢失,就是北宋最大的祸根,永远搞不清楚轻重缓急。朝廷上下,都有种轻实干,重辩论的风气,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朝堂上扯皮很久。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缓慢……这样的朝廷,还能存在,也是奇迹了。

    “哪里哪里……”张正书有点违心地说道,毕竟不是他首创的啊,虽然这种风格在这个时候还未曾出现过。

    “张兄,我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将此画技授于我?”曾家小娘子有些急切地说道。

    张正书当然地说道:“曾兄有所求,我自当倾尽所学。只是这报纸的插画……”

    “交付我罢,定然能行的!”

    曾家小娘子一口应承了下来,不就是一幅图画吗,能有多大件事?

    张正书见曾家小娘子入毂中了,当即和她讲解起来,这漫画技法的要领。然而,张正书就再一次感觉到了智商的碾压。不管张正书有多少料,很快就被曾家小娘子吸收了过去,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张正书大受打击,心道:“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的穿越者,我才是宋朝人……”

    看着认真练习的曾家小娘子,张正书发现了她极为动人的一面。秀美的睫毛,间或轻轻的跳动一下,张正书都看入迷了。肤白胜雪,眼眸里好像蕴藏着一泓清水。穿着儒袍的她,活脱脱像个漫画里的美男子一样。然而,张正书却知道,她的女子来的。

    “我怎么会对一个尚未满十五岁的少女感兴趣的?难道我变成了一个萝莉控吗?”

    张正书觉得有点内疚,“她还只是个孩子啊……”

    然而,越是这般想,张正书越是觉得她很特别。不仅懂得货币理论,还能会琴棋书画,便是一般的大家闺秀也做不来的。最让张正书吃惊的是,她居然只有区区十几岁的年纪,起码还是没有及笄的。

    “张兄,我画得怎么样?”

    张正书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曾家小娘子已经画好了。

    哪怕是第一次画,也比张正书画得好得多,张正书不禁有些汗颜。“曾兄果然天纵奇才,便是随意一学,就比我钻研多年厉害了,佩服佩服!”张正书言语由衷地说道,没办法不服气啊,人家就是这么厉害。张正书估摸着,若非她的女儿身,便是这个年纪,已然通过了解试,在束发之时,就能高中进士了吧?说不定,还能把晏殊给比下去,成为北宋的第一神童。要知道,晏殊可是牛人一个,虚岁十四就以神童之名考入殿试,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当了官,天下颂赞。当然,那时候宋真宗是大力推行读书教育的皇帝,那篇《劝学诗》,甚至比他当皇帝的名声还要响亮。所以,取中一个“神童”,那也不过是政治需要罢了。

    可想而知,以曾家小娘子的实力,专心仕途的话,恐怕要比晏殊厉害得多了。别说是被赐同进士出身,就是名正言顺地考上进士,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张兄才是大才,居然能想到创办‘报纸’,还自己钻研出画技。我虽学会,亦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曾家小娘子没有任何自得的神色,反而是劝慰张正书。她似乎也知道自己太过聪明了,怕打击到了张正书。

第59章 各知底细() 
两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从绘画谈起,一直谈到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不管是曾家小娘子说什么,张正书都能接得上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