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影侯-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的天气不错,人们不知道平时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正在一个普通的酒楼里,吃着山寨版的臭豆腐,喝着最简单的的糖水,在他们身边,而这种生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饭吃好了,咱们走吧。”朱允炆放下手里的杯子,朝中愈问道。

    吃好喝好,酒足饭饱,休息完毕,“恩,陛下请。”

    两人下楼时,中愈扔给小二哥二十两银子,还大大咧咧的说道,“不用找了,这位公子有的是钱。”

    把建文帝是骚的脸红,我靠,还来,中愈,朕真是看错你了。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

    “随便走走吧,这里我也没来过。”

    “那行,就走走。”

    “怎么,不走走,你还想干点啥。”

    “恩,咦,你怎么知道的我想干……”

    “你说什么?”

    “没啥,啥也没说。”

    古色古香的街道,人声鼎沸,是的,他们一路看着,瞅着,遇到不知道的,中愈也跟他慢慢解释,建文帝觉得这是当政四年来,最开心的一天,也是最有收获的一天。

    或许不是存在几年的问题,有了结果,也不是无拘无束的在大街上闲逛,而是,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安全感,是的,安全感,一种在他身边就很踏实的感觉,大明的皇帝,居然在一个男人的身上找到了安全感。

    中愈可就尴尬了,刚刚那一瞬间,他突然感知到陛下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波动,居然有些小窃喜,还是对自己很亲切的那种,不是吧,我可是直男,没那么个嗜好,哎呀呀,这不是弄巧成拙吗?

    呸呸呸,这种话怎么能乱说呢,皇帝还有三宫六院呢,我可不想做这后宫的宠臣,哦,不,历史的罪人。

    不能的,不能的,还有大把大把的姑娘等着我去解救呢,我可不能这样,恩,不能这样。

    中愈陪着朱允炆看着繁华的街道,是的,京师的发展还是不错的,看惯后世的高楼大厦,车来人往,现在看看这些古老的街道,从人群中穿插,感觉还是不错的。

    “怎么样,什么感觉?”建文帝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自己统治的大明,心情澎湃。

    中愈瞅着人来人往的街道,“还行,就是有点?”

    “有点什么?”

    “有点乱,虽然大的街道都是笔直的,也大致讲究对称,但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协调,但又说不上来。”

    朱允炆一脸黑线,你就不能说点好的,“额,那就慢慢想,我相信你想的出来。”

    休息的日子总是会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中愈送朱允炆回宫,中愈一挥手,立马就有小太监赶着一辆车过来了,建文帝也不意外,出来这么久,宫里的人要是找不到才奇怪,“你们来了多久了?”

    “回陛下,小的们来了有一段时间了,方大人的人拦下了我们,让我们备车来接陛下回宫。”这个小太监轻声细语的说到。

    朱允炆回头看了看中愈,“额,那就回宫吧。”朱允炆首先登上了马车,坐上了棉座,探出头来,“你也上来吧。”

    “陛下,这不妥吧,臣不敢。”中愈说着说着,撩起袍子。

    “别那么虚伪,行吗,不想上来,你迈什么腿。”

    嘿嘿,在两人的默契中,中愈踏上了马车,我擦,这帮小子真的挺会伺候人的,找的马车,坐着就是舒坦啊,还有靠背啊。

    “说说吧,刚刚得到了什么信息?”

    “京师里进来了至少两个伍的奸细,分散在城中各处,可疑人员很多,还要加大排查。”中愈也不含糊,直接就告诉了实情。

    “别忽悠朕了,怎么可能只有十多个人,你打算怎么查?”

    “陛下认为,如果我们的士兵围住了一群人,需要在这一群人里面找一个奸细,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中愈恶搞的心又起来了。

    “当然是一个个辨认。”

    陛下看着中愈在笑,就知道又不对了,“你又来了,知道就赶快说,你再这样,以后就不要问朕问题了。”

    “陛下的方法也不为错,只是太耽误时间,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发动百姓,让他们认识的站在一起。不认识的人,不管是不是奸细,抓起来审就知道了。”

    建文帝从靠背上猛地坐直,“抓错了怎么办,会不会太草率?”

    “就算是流民,也会有认识的,投靠亲朋好友的也有证明,况且身上至少要带着路引,一样都没有,就算不是奸细,也得说个明白。”

    朱允炆想了想,“好吧,算你有理。你说发动百姓,确定有用?”

    “百姓才是朝廷的基石,没有他们,朝廷又去治理什么,况且,朝廷的官员做官之前也是百姓吧。”

    “唉,你这是诡辩。”

    “陛下,有用没用,试试就知道了,之前家父曾经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准备帮他验证验证。”

    “好吧,用你的办法,找出京中的奸细吧。”这小子,做事的时候,还有心情管思想方面的事情,看来是用心了,朕是不是给他太大的压力了。

    “恩。”

    马车缓缓向前行驶,只是这颠簸却是不停,又沉默了一段时间。中愈看了看建文帝,欲言又止,如此三番,建文帝问道,“有话就说,怎么你年纪轻轻,别的不学,把他们的那些坏习惯都学到了,磨磨唧唧的。”

    中愈打开门帘,探出头去,对着七鹰吩咐道:“选小路走,隔得远一些。”

    回身看着朱允炆,“陛下,四年未曾平叛,但机会不是没有,军中曾有多次机会,四王爷他……?”

    “你是想问之前民间传言的毋使朕负杀叔父名,这句话是不是朕说的,对吧。”

    “陛下口含天宪,说与不说,都已经改变不了现在的事实了。”

    “朕是说过这话,只是后面还有一句,倘若执迷不悟,可杀之,可惜,可惜。”

    中愈心中一惊,原来还是动了杀心啊,“可惜,被有心人利用,成了打击陛下的借口。”

    “陛下,后悔吗?”问完中愈就后悔了,后悔有用吗?

    “后悔。”朱允炆掀起帘子,看了看窗外,“后悔没听齐先生的话。”

    窗外人渐渐的少了,街道上也安静了不少,车里的两人,隔得那样近,却又隔得那样远。

第0060章 朕帮你拔刺(求收藏)() 
可是如今,没有后悔药,那就一直向前,永不回头。

    中愈想起来了,《明史》记载,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三人谋划削藩,削藩伊始,齐泰打算“擒贼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

    建文帝召齐泰说:“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素善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这可怎么办呢?“

    齐泰说:“如今北方边境有寇警,我们以防边为名,派兵将戍守开平,把燕王的护卫兵全都调到塞外,去其羽翼,就能缓缓削平他了。“

    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朱元璋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周王开始。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继被削。

    沉默,两人都不说话,之前的讨论可能有些沉重,对两人的心情都有些影响,但是,这是必须经历的一环,外面也渐渐的安静,想必是离皇城原来越近了。。

    “陛下,倘若,四王爷战败,陛下会如何处置?”中愈还是先开了口,对于他来说,后期的计划最大的影响者不是四王爷,而是眼前的大明王朝的掌舵者,他的态度才最重要。

    “这个问题,之前讨论过,你猜三位老师怎么说?”

    “那臣就斗胆猜一猜,黄先生,主张软禁中都高墙之内,重兵看管。家父,主张徙封他地,削减三卫,降王爵,仿汉之推恩制治。齐先生,主张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震慑诸王,连坐者死。”中愈说的是云淡风轻,就好像不是什么事情一样。

    朱允炆听着心惊,居然说的不差,难道宫里出了奸细,可是那天明明只有我们四个人在。

    “你是从何而知?”建文帝的脸色变化,中愈知道自己猜对了。

    哎,叹了口气,中愈问道:“陛下这样问,那就是说此事是真的了。”

    “确有此事。”

    “其实也不难猜,黄大人之前出策,皆以废爵,圈禁高墙为主,流放不管为辅,出此之策,并不意外。

    至于家父,陛下难道忘了,家父是潜溪先生的弟子,也是兴宗康皇帝的师弟,平生最重儒道纲常,四王爷如今是最长之王,虽叛国不法,却入罪至死而不能死,徙封降爵是最可靠的,能堵天下悠悠众口,不违儒道之纲常。

    至于齐先生,不说您也应该知晓,齐先生以文臣之身重政兵部尚书,自知兵乱之祸害无穷,首犯者死,从犯者坐,对他而言,已是轻判。”

    “那依你所言,这三者皆非良策,那你的想法是?”

    “此乃陛下家事,为何问利于外人?况且,如何处置,陛下的态度最重要,我等不必也不能干涉。”

    “天子无常事,天家之事即为国事,既然是国事,爱卿身为朝廷栋梁,自然该为国分忧,为君出策。”

    中愈也没有想好到底要怎样面对朱棣,三位老师的政策肯定支持的人一大堆,这不仅是站队,也是他们自己信仰的一部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情,所以中愈不想过多的卷入。

    他现在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孤臣的位子,这也是父亲极力劝阻的原因。

    文臣武将不对付,自古有之,唐宋以后更盛,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后,武将的待遇就更差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儒家领袖的儿子,做了武将思,本就是矛盾的。

    思索再三,中愈直视着建文皇帝的眼睛,问道,“陛下,陛下可知,当年太祖高皇帝为何自毁长城?”

    “为何有此一问?”

    “臣听闻,太祖高皇帝与兴宗康皇帝有一日在西宫共议国事,康皇帝因高皇帝废爵流放杀戮功臣勋贵而求情于陛下,太祖高皇帝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

    第二天,高皇帝把康皇帝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康皇帝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康皇帝觉得很为难。

    高皇帝又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拔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确有此事,后来此事并未隐瞒,皇室内部与栋梁之臣皆知。”

    “可他毕竟是朕的四叔,与皇父是亲兄弟,现如今也是诸位皇叔的兄长,朕不能那样做。”

    “是不能,还是不愿?”

    “有区别吗?”

    “不能意味着外界干扰太大,非君之所为。不愿乃私心作祟,不想做。”

    朱允炆听后眉毛一皱,声音顿时大了起来,“你这是在逼朕?”

    “臣不敢,臣只希望陛下能考虑一件事情,倘若南军战败,北军进入应天,陛下该当如何?忠于陛下的大臣们该当如何?到那时,燕王爷会怎样处置陛下和众位大臣?”

    “朕,朕。”朱允炆心乱如麻,心绪散乱。马车里一片静寂,只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