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第一灵异现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壁上的刻画刚好印证了我的猜测。

    三师伯就在旁边,我也不敢表现得太激动,只能按耐住性子,还有满腹的疑问,接着往下看。

    下面描绘的是一个集市,集市上有很多大铁笼子,成摞成摞地累在一起,数目非常之多。石画的作者用了一种无限延伸的表现手法,越往后画,笼子越小越密集,意味着后面还有很多,无穷无尽。

    我借着船身这会儿靠近石壁仔细看上去,笼子里面关着的好像是猴子,但个头又比猴子大,四肢也比猴子长,尤其是腿,估计是什么稀有品种。

    这些猴子刻画得十分逼真,而且形态各异,有的双手抱着脑袋,蜷缩进两只膝盖之间有的伸手抓住铁笼子,或眼巴巴,或急切地望向外面的世界还有的弓着背,躺在笼子里,只留下一个瘦小的背影总之,看上去十分可怜。如果石画的作者是想传达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哀之情,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看来,这是个贩卖猴子的市场,而刚才那个人正站在铁笼子前,旁边还有一个点头哈腰的商贩,显然,他们正在做交易。

    我正要往后看下一幅画,后面船上的阿梨突然抽了一口气,我心里一沉,急忙打灯过去,以为六子那厮又欺负她了。

    这时,阿梨盯着刚刚那副画,手捂着嘴巴说道:“天呐,这些都是孩子他们在贩卖童工!”

    我跟三师伯不经意对视了一下,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也跟我一样,都没注意到这一点,然后齐齐看向阿梨。这时,前面船上的阿琛叫大力把船停下,我们后面两只船跟着也停了,就停在那副画着大铁笼子的石壁之前。

    “童工?你怎么看出他们是童工?我他娘看着还像童猴呢!”六子的下巴已经重新换了纱布,只是说话的声音有些奇怪,张不开嘴,还有点跑风。

    阿梨白了他一眼,歪歪头瞅着石壁说道:“你没看见那孩子身上还戴着中秋节的香囊?”

    众人一听,立刻顺着阿梨的目光看过去,果然在第一排从下往上数,摞起来的第二只笼子里,看见那小孩的胸口上挂着一只十分不起眼的香囊。

    之所以说不起眼,是因为那小孩的一只手刚好抓在脸上,好像是在哇哇大哭抹眼泪,这幅画又是从侧面的角度落笔的,因而他的手臂就刚好挡在香囊上,只露出其中的一个角。若不是阿梨心细,谁能发现得了?

    六子很是不服气,故意找茬儿道:“他娘的香囊就香囊,你凭什么说是中秋节的?”

    阿梨又白了他一眼,好像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一提。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在场的其他人也不明白,都正等着哪个傻帽去打头一枪呢,嘿,没想到,还真有这个傻帽。

    阿梨撇撇嘴正要解释,这时,前面船上的黄巫婆坐不住了,大概是看阿梨一个人出风头,同为女人的她,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毕竟这些细节男人发现不了,全靠女人的心思缜密、观察入微,更何况她又是专业的土夫子,到了这里那就是到了她的地盘,寻古探墓是她的看家本领,是决定她这个月吃肉还是吃土的饭碗,怎么能让阿梨抢了去?那她在三师伯这儿还怎么混?

    因而截住六子的话道:“这也不难看出,你们看那铁笼子上方的月亮,圆如锅盖,若非中秋佳节,哪里会有这么圆的明月?当然,也不光凭这个,诸位再看那商贩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是长袍,厚薄难辨,但他往袖口中塞钱的时候,只掀开了一层衣袖便露出了里面的手臂,说明他只穿了一层单衣,也就是夏秋。综上,便不难猜出是中秋佳节前后。”

    众人随着黄巫婆的解说,对照着壁画看得十分仔细,不由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声,那巫婆自是暗自得意。

    这时,阿梨补充道:“还有一点,这些被贩卖的童工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般的日子不会佩戴这种香囊,只有每逢中秋元旦这些佳节,才会稍是铺张一回,这也就排除了他们是因习惯而随身佩戴普通香囊的可能性。”

    阿梨这样一补充,众人又是一番点头称是,六子也再无话可说。只是黄巫婆的脸色略显难看,不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三船开动,画随船移。

    下一幅画画得就是施工地的场景,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不是在修建房屋,而是在种树种地?!

    “我靠,真是个人才!”我身后那个叫王猛的不由感叹,他一出口,我才发现他是我老乡,河南人,一口的河南话说的非常地道,“这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花钱买童工,来支持祖国绿化事业的,就是不知道环保局和警察局,哪一个会先找上他?”

    前面大力立刻接口,张口却是一口的长沙话:“你小子疯了吧,那个年代他娘的谁管呢!这些牙子一看就是没人要的穷牙子,打仗都他娘的嫌个儿矮!只能被卖到黑市上当苦力,你看那小胳膊小腿儿,能有啥劲儿?充其量也只能到乡下种种地,栽栽树,搬砖他们也搬不动我靠!”

    大力正说着,眼睛盯着前面的壁画突然就咬了舌头,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第四十八章 唬与诈(上)() 
阿琛十分瞧不起黄巫婆手下的这些人,轻蔑地朝大力哼了一声,连话都懒得说。

    原来我还以为,阿琛跟三师伯他们不一样,起码比他们有人性,会照顾人,可就在刚刚那一刻我才发现,他们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旧派的自信,或者说是自负,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任何人,哪怕是他们正在依仗的合伙人,他们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怀疑和鄙夷,时刻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好像所有接近他们的人,都是主动且甘愿往他们身上倒贴的一样,他们一边利用着对方,一边又对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不肯附之起码的信任,三师伯之前的人员分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只是阿琛对我略微友好些罢了。

    不过现在,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这是阿琛在三师伯的授意下,有意而为之,故意在跟我套近乎。至于他想从我这里图谋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老子劫财没有,劫色就更不行了!

    想着,我们的船就行到了刚才大力他们经过的地方,在看到石壁上那副画的时候,我才明白大力刚才咬舌头的原因树林桑田的尽头,另一批童工正一人背着一个大竹筐,往施工地一块一块地运送石头。

    这幅画画得十分形象,小孩们的身高还不及背上的竹筐高,石头装进去之后,一下就压弯了腰,汗水顺着额头一直流到脚脖子他们脚上都没有穿鞋,顶着毒日头,一走就是一个脚印。

    我不禁想起,当年秦始皇动用近百万劳工修建骊山皇陵,不知道当时的情形与壁画上的比起来,哪一个更凄惨?这就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我忽然脑子一闪,想起集市那副画上那个商贩的服饰,之前从没有留意过这些细节的东西,但黄巫婆分析的时候,不免多看了几眼。

    我记得,他穿的是一个及脚的宽松大袍,前领,衣服中间束有腰带,袖身偏大,但袖口窄头顶束发,带有小帕这些应该是秦人的装束,而那买家的打扮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哦对了,我想起他的书房,当时他正在跟人谈事情,因而桌上备了一壶好酒和两只酒杯。

    不,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爵”,三足,有耳,是我国青铜使用鼎盛时期常见的喝酒用的一种酒器,使用者大都身份尊贵,有爵位在身。

    因为我的铺子里曾经收入过这种东西的清朝赝品也就是清朝时候做的赝品,所以思之亲切,一眼便认了出来。

    试想,一个身份尊贵的爵爷,为何要大晚上的购买一批童工盖花园洋房?难道是秦始皇暗中授意?秦始皇这老儿在骊山之外又给自己盖了一座行宫?

    无奈现在资料有限,身边又没个可以商量的人,只好先将意见保留,接着往后看。

    我这一闪神的功夫,眼前这幅画已经过了大半,我急忙匆匆瞥了一眼,好像讲的是这座宫室正在修建的过程,怪无聊的,不看也罢。接下来这幅说的就重要了,是建成以后的事。

    这位年轻的爵爷背着手,站在恢弘的宫苑之前,目光远眺,脸上不禁露出十分满意的神情。

    再往后,是关于这座宫苑内部的具体介绍,作图者非常聪明地画了一张鸟瞰图,但不走运的是,画面刚刚展示到前面的良田美树、小桥流水,正要往后面房屋类建筑上讲的时候,石壁上再次出现了大火焚烧的痕迹,黑乎乎的一片,他娘的,什么都看不见了。

    六子“靠”了一声骂道:“他奶奶的!是哪个龟孙子干的,老子非宰了他不可!”

    这本是一句发泄性的、没有针对性的话,但六子突然把脑袋一转,一脚蹬在阿梨旁边的龙骨上,眼睛向上一勾,死死盯住我,好像这事儿是我做的一样。

    我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阿梨就坐在他腿边上,万一这厮疯起来,再做出什么伤害阿梨的事,我就是再一百架,也于事无补了。

    我挺了挺腰板,说道:“你看我干嘛?这地方我也是第一次来,用你的猪脑子想想,也知道不是我做的。”

    六子这次到没生气,估计是知道阿梨在他手上,我就是过过嘴瘾,又不能干什么。

    六子冲我挑了挑眉,手上不知什么时候转出来一把匕首,在手指头间来回把玩,动作相当娴熟:“你小子别他妈装!上回在邙山地宫,那墙上的画儿不就是你毁的?这次他娘的又故技重施?!”

    他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是八卦地宫中兑宫里的人鬼头墓室,墓室的四面墙上刻画着一个能驱动水蛇为他抬轿子的蛇王,蛇王手眼通天,练了一种可以长生不死的秘术,把自己放在一个满是小蛇的棺材里,让小蛇爬满他的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

    当时,老乔还是三师伯的军师,他推测说,第四幅壁画上一定刻的就是这种秘术的具体运作方法,但是偏偏那副画被一把大火给烧了!而且巧的是,这大火还是不久之前放的,站在墙边上,还能闻见硫化物的味儿呢。

    老乔似乎有意暗示,这件事是我或者是我师弟他们做的,三师伯本就心生疑窦,老乔再如此一暗示,他就更是肯定了我就是元凶的猜测,当场就把我狠揍了一顿,腿都差点折了。我为了自保,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用的毒。不过这种毒是一种能暂时软人筋骨的弱性毒,对身体并无损害。那也是我跟三师伯他们不欢而散的终场之面。

    不过,这件事确实不是我做的,我本来想着出来之后问问师弟,但当时事情太多,一忙就给忘了,这次再碰到那小子,一定记得问清楚,否则这黑锅就背的太冤枉了。

    我的脑子转得飞快,说道:“你说墓室墙上那个?呵,我还以为是你们做的呢?”

    六子骂道:“你他娘的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实话跟你说吧,我们在那间密室里发现了这个。”六子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东西,亮到手电前一看,是一块拱桥形的青铜块,正对着我的那一面上,刻着一个小篆体的“兑”字。

    我看着有些眼熟,稍微一想,想起来了,这个青铜块的形状,恰好与被黑衣人抢走的那个青铜方盒上方的凹槽形状一致。

第四十九章 唬与诈(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