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第一灵异现场-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还救了我一命。

    但事实上,我跟血毒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我自幼跟着岳师傅长大,百毒不侵,体血与血毒人的驳血有那么几分相似,倒是可以以假乱真。但三师伯既然已经查出我是毒王的关门弟子,又怎么猜不出这一层关系呢?

    既已猜出这一层关系,和我一同下井的冷板凳,如今也安然无恙地返回,他的身份岂不也暴露了?

    糟糕,棋差一招,这一步,真是大意了!

    不过,更糟糕的还在后头呢。

    谈及第二个难题,如何闭气?冷板凳倒是给我们指了条路——损路:“乾一,你还记不记得在翡翠山庄湖底,供我们换气用的假发套?”

    怎么会不记得?那大概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了!类似于鱼鳃,可以分离水中的水和空气——发套口极小,空间却很大,一吸水,满满胀起,然后松开口,将水排出,发套的形状却没变,还是鼓鼓的,里面就是分离出来的空气。

    这个原理,我至今还没有想明白,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确实可行,甚至比背个氧气罐下水还要保险。氧气瓶中的氧气总有用完的时候,但水中的空气却是无穷无尽,应有尽有的,而且最关键的,还可以多人共用一只。

    只是现在,从哪儿搞来一只那样的假发套呢?

    当初那只假发套,还是在奎家大嫂身上发现的,奎家——等等,奎雪?!

    我猛地看向阿梨,她脸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好像做坏事被抓到的小孩。冷板凳的目光直直盯在她脸上,引得众人也莫名其妙地跟着他看。

    我心一紧,靠,冷板凳这小子,不是把阿梨给卖了吗?

第七十章 下斗了() 
我忽然想起冷板凳从根本上也是个旧派,难道他与三师伯是老相识?故?13??在我们面前装不认识?

    卧槽,那这奥斯卡影帝不颁给他俩真是亏了!

    这时,老乔在阿梨肩膀上捏了一下,笑道:“我这小妹别的爱好没有,就是爱捣鼓这些假发玩意儿,说是等我这块地中海海平面上升以后,再来个填海造林工程!赵师傅,你说这假发套还能派上什么用场?”

    冷板凳看不出表情地点点头,誓要把阿梨一卖到底了:“阿梨做的发套开口小,空间大,有类似于鱼鳃的功能,可以分离水中的空气,为人供氧。”

    众目睽睽之下,老乔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吾家小妹,可教,可教也!”

    众人一时各怀心思,但出奇的是,谁都没有出声。三师伯可能是还没掌握充足的证据,再加上现在势单力薄,东西也没拿到,不便过早与我们撕破脸;六子喜欢阿梨,就不用说了;阿琛本来就不爱管闲事……剩下的就都是我们的人了,哦对了,除了冷板凳,这个叛徒,两面派。

    按照老乔的方法,大家各自准备,这次不出意外的话,是最后一站,没必要再预留后备物资,大家便把装备和食物分一分,全背在身上。

    我本以为,重整物资就是把装备和食物尽可能均匀地平分给每一个人,这样,不论是谁与队伍走散了,都有能力独自支撑下去。可三师伯这老狐狸并不这样认为,他将装备和食物分开,除了每个人随身的匕首和武器之外,所有的装备都让我们的人背着,他跟六子阿琛负责食物,如此一来,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再次潜入水油,我们先遣小分队的人负责在前面带路,为防在暗中走散,出发前,便用两根两股粗的安全绳将大伙分成两队,分别系在我跟阿琛后面,再由一根连着我、阿琛、冷板凳,形成一个以冷板凳为树冠的树状队形。

    大家轮流使用一个“鱼鳃”,传递的时候尤为小心,生怕掉进黑油层里不见了。我们打头的三人因为有过一次潜油的经验,在水油层下拖拖拉拉还能游得动,但后面那两队就完全不行了,像两串死沉的秤砣,不仅不往前游,还老是往下沉,坠得我跟阿琛几次都险些岔气。

    短短十五米的水路,我们一共游了快二十分钟,若不是有“鱼鳃”顶着,早就往龙王爷那儿报到去了。

    这时,冷板凳在前面打了个手势,我跟阿琛探头一看,原来是井口,亦是盗洞口,一米见方,单次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我后面依次跟着老乔、阿梨、师弟,阿琛后面跟着三师伯、六子,我这边既有老又有妇,弱势群体较多,阿琛便示意我队先走,遂将与冷板凳之间的绳子割开。

    这盗洞打得相当粗糙,但手法却很娴熟,墙上下铲子的方向一致朝内,铲痕与铲痕之间的间隔很宽,可以看出当时那人一定很着急,但并没有因此就消极怠工,考虑到油层的压力,盗洞打的是老乔之前说的那种“z”字型,可见此人,也是个摸金中的高手。

    不知道他有没有摸走三师伯口中的那个宝贝,最后有没有活着出去……如此越想越期望,真恨不得马上进到主墓室里面,掀开棺材板一探究竟,顿觉干劲儿十足,四肢都充满了力量,游得比先前更起劲儿了。

    盗洞是斜着往下打的,脚因为有了着力的地方,游着倒不算怎么费劲儿,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油压越往下走越小,好像快出油层了。

    但不知怎么的,我却觉得腰上的绳子越勒越紧,气儿都快要喘不上来!往后扭头一看,靠,阿琛他们居然不要脸地穿插在老乔、阿梨与师弟之间,怪不得老子在前面越走越沉。

    想是三师伯这老狐狸怕我们把他丢下,才想出这个馊主意,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算要丢,也是把食物搞到手之后再丢啊,笨!

    盗洞果然如老乔所言,有十余米长,垂直距离也就是十一二米,加起来一共二十六米,看来,那个冤大头老板就是潜到这里出的事。

    思及此,我们不由都紧张起来,老乔解开绳子,一步三晃地挪到队伍最前面,与冷板凳分头查探。

    人影晃动间,我看到前面有一面结实的灰石砖墙,上面开了一个仅供一人爬行的小洞,前人一定就是从这个洞里爬进去的,那冤大头一定是不小心碰到洞口附近的什么东西,才给光荣了。

    这里除了老乔,全都是毫无半点经验的门外汉,这会儿都伸长着脖子,瞪着大眼,好奇而谨慎地向前探望,第一次下斗的兴奋全写在脸上,连三师伯那张老脸上,也有几分容光焕发。

    但到底是格局有限,看不清全貌,只是见老乔与冷板凳在砖洞口细细摸索了一阵,老乔拿出乾坤袋,抽出一支空的医用吸管,放在砖头缝里一吸,返回来看时,那瓶子里装了小半瓶的淡黄色半固态液体。

    老乔将瓶中液体滴在袖口上一滴,登时那袖口冒起一团黑烟,烧出一元硬币大小的一个窟窿。老乔打着手势,叫我们经过洞口的时候,身体千万别碰到这些青石砖。

    其实用不着他再提醒这一句,光是刚才那个实验,就够震慑人心的了。众人当即把头点得跟捣蒜似的。

    谨而又慎地鱼贯通过洞口,接下来是一条狭长的甬道,油层到这里已经彻底结束了,众人便在甬道里稍作休整,主要是擦掉脸上和手上的水油,但太多了,根本就擦不干净,有的甚至已经渗到皮肤里面去了,每个人脸上都是黄不唧唧的,跟刚从粪坑里爬出来一样,别扭得不行,要是有个水池子能洗洗澡就好了。

    师弟问道:“老乔,这砖头缝里的东西是什么啊?看住怪毒气的!”

    “别碰!”老乔拦了他一把,怕他冒冒失失地伸手去碰,“这是浓硫酸、生石灰粉、水银、蜡油的混合物,跟化尸水的功效差不多,皮肤一旦沾上,立刻就会被腐蚀干净。”

    师弟一听,急急把手缩回来,嘴硬道:“哼,小爷我当然不会碰了!我是给你们提个醒!”

    六子从鼻子里哼哧一声,不过没多嘴。

    还是老乔跟冷板凳打头阵,接下来是我、师弟、三师伯,阿梨、六子、阿琛。

    这甬道跟我们在邙山地宫碰到的那个有几分相似,四壁全用青石砖封死,顶部却比那个还要低,大概只有一米八,我、师弟还有冷板凳走起来,都要略微低一点头。

    想起上一次在地宫的时候,我还在想,我们摸摸处处的样子可真像盗墓贼,甚至还担心就此走上盗墓的不归路,那可真是丢尽师门颜面了。况且,盗墓这碗饭,也不是谁想吃,就能吃得上的。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大伙儿居然众志成城主动送上门当“实习土夫子”,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这条路的,我想了又想,还真想不起来了。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老祖宗有句古话,叫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我们七个大活人,难道还怕那个死了两千多年的李由不成?真是笑话。

    就在这时,前面老乔突然停下了,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众人立刻屏息凝神,一听,靠,居然有人唱歌的声音。

第七十一章 流沙层() 
那声音又细又高,像是女人在唱歌,但唱得又不是歌,是古时候的一种调子,没有歌词,就是“啊啊啊”地在唱。听着听着,有一种婉转空灵的味道,若远若近,若即若离,摄人心魄一般,竟渐渐听上瘾了。

    “我听过这调子。”阿梨突然一出声,吓得听入迷的众人一跳,跟着哼上两句,竟都接上拍了,“在骊山的时候,我听奎六爷哼过,他说这是当地的一首民谣,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传唱了。奎家祖祖辈辈都住在临潼,祖先应该就是秦人。”

    阿梨如此一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阿琛笑道:“看来咱们这回,还真摸对地方了!这里肯定就是李由墓!”

    “哼,”师弟立刻反驳说,“乔爷那是真材实料的分金定穴术,你他娘的要是觉得谁懵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不送!”

    “他妈说说怎么了,你他妈什么态度?”六子跟着嚷嚷起来。

    “小爷我就这态度,你他妈什么态度?!”师弟也不饶他,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又杠上了。

    众人这一路劝过来,耐性都磨光了,谁也不愿再掺和他们俩的事儿,反正掺和了也没用,不是冤家不聚头,干脆就让他俩自便,打死算工伤。众人接着往前开路。

    不知是墓主人疏忽大意,还是过度自信,亦或者,占了上一波盗墓贼的光,总之,甬道一路走过,也没碰上什么机关,还有如此婉转空灵的曲子听,众人先前紧绷的神经都放松下来,倒感觉不像是在盗墓,而是在旧址遗迹公园参观。

    甬道尽头是一个两扇开的铜门,高约两米五,宽约一米七,门上一边刻着一只模样奇怪的大鸟,像孔雀又像燕子,但羽翼两侧个多了一根鱼叉一样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下面有两根雪花一样的符号,中间还夹着两个串起来的蛋,形态优美,霸气侧漏。

    我暗暗在心里吃了一惊,不觉下意识地看了冷板凳一眼,这大鸟我再熟悉不过了,不正是骊山兵器库里,十二把长剑上刻的秦图腾——玄鸟陨卵?!在秦岭竖井下的青铜铁链上也出现过一次。

    冷板凳似乎也扫了我一眼,但很快就扫过去了,因为六子正在旁边问这是什么东西。冷板凳扭过头应该是看他的,只是不经意间扫到了我。

    看来这小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跟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