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阵阵动荡。特别是在南京城,虽然官兵极力封锁消息,可随着从各地入城的百姓当中,左良玉战败的消息还是悄悄地传遍了全城,并立即在南京上下引起了恐慌,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大臣,直至普通百姓都不敢相信,辽东军竟仅用一万余人的伤亡,便全歼了南明最为精锐的左良玉二十余万兵马,这等大敌又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不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城中大街,不论是大小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人人沉着脸,他们不知辽东军何时会挥军南下,到时自己的命运又会如何。可谁知吴三桂全歼左良玉部后,不但没有立即南下,反而进一步收缩了防线,甚至连时常犯境的辽东军卒也不见了踪迹。这让南明军民长出了口气,昨日还是沉寂无声的朝堂之上,今日上朝的大臣们却是群情激昂。有人甚至口放枉言,希望万岁能够御驾亲征,趁辽东军大战之后,兵力空虚之际,挥军北上,反攻北京城。在他们看来,辽东军公布的战报绝不可信,不然他们也不会收缩兵力,辽东军与左良玉一战应该是两败俱伤才对,左良玉二十余万精锐大军固然是全军覆没,可辽东军入关的几十万大军怕是也是所剩无几,只有这样才符合常理,不然辽东军又岂会放过这个进攻南京的最佳时机。
    兵部尚书吕大器还算沉稳,不但没有同意诸位大臣反攻之说,反而向宏光帝进言道:“辽东军虽然连径大战,先后剿灭了李自成、张献忠部,最后又与左良玉大战于惹立,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损失,可据探有回报,辽东军此次入关的军卒不过占其野战军的一半而已,其余大军驻军在朝鲜、北蒙、辽东及台湾各地,咱们若是逼得急,吴三桂难免要调动所有大军入主中原,再说其辽东境内的预备军多达百万之众,一旦吴三桂破釜沉舟,与咱们决一死战,仅凭咱们现在刚刚征召的百万军卒怕不是其对手。依臣之见,还是应该立即着手训练新军,同时联络各地反吴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反攻辽东军不迟。”
    对吕大器的建议,朝堂之上一时间无人反对。马阮等奸臣本就是弄臣,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眼着辽东停下了南下的脚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那里还敢反攻,只要能保住现在的局面便已是大喜了。至于宏光帝更是只知吃喝玩乐的主,后宫尚有成百上干的南国佳丽等他去征服,他那里会冒着危险去远征辽东。当下大手一挥,将政事交与马阮二人,而军事交由吕大器,命众朝臣配合,他自己却回了后宫。转眼又是一年,此时已是1638年4月5日,沉静了近一年的北方这段时间却是军马频出,不过各地百姓对往来的辽东兵马却不象过去看到明军时那般害怕,四处躲避。要知当时如果有百姓敢拦了朝庭大军,当场被打死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今这些百姓看到辽东军不但不躲,反而有许多百姓主动上前送水送饭,慰问官军。只因这一年以来,在辽东的帮助下,北方的各地百姓不但分到了土地,而且还领到了免费的种子、耕牛,虽然需要三年逐步偿还,可这已经让各地百姓高兴不已。经过一年的劳作,辛勤的百姓用自己的双手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让他们终于过上了期盼已久的富足生活,这些百姓是打心眼里感激辽东军,感激吴三桂。而且吴三桂还将后世的军民共建活动推广到了各地,命各地驻军在训练之余。帮助当地百姓搞好生产生活,所以你如果在北方看到一群身着军装地辽东军在田间地头与当地百姓一同农作时,千万不要惊讶。
    正是因为这一简单有效的政策,很快便消除了各地百姓与辽东军的隔阂,百姓们主动将自己的孩子、丈夫送到军营,要求参军。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些新军已初步形成了战寻力,虽然不如辽东野战军,可与南明军相比,却已是不相上下。攻坚也许不行。可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这些新军是在保卫自己的家乡,如果南明真的胆敢攻来,这些新军怕是舍命也要保住自己的家乡。有了这些驻军,原本驻守各地的野战军终于可以重新集结起来,为大军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昌府作为辽东军南下的桥头堡,经过这一年地建设,已重新焕发了活力,城中原本地断壁残垣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建筑。干净的街道。吴三桂的临时王府便座落在城中心。往日沉静的摄政王府这几日却是热闹异常,已经入关的各团主要将领都已齐聚府中,府中到处都是金星闪耀。
    人声鼎沸。多日不见的弟兄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自然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直到有人来报,军长命大家到会议室开会,众人才重整军容,依次走进会议室。吴三桂及海、步、骑三师师长已坐在昔位。待众人都坐下后,吴三桂首先道:“今天地会议议题大家也都请楚,便是要商议与南明决战之事,不过开会前,我先为大家介绍几个人。新成立的骑兵六团团长杜龙、副团长阿古达木、吴三顺,海军五团团长郑芝龙。步兵六团副团长王云、王雷。”被点到的人先后站了起来,向四周人敬了个军礼,标准地军礼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其中阿古达木是赛罕贝的堂哥,吴三顺是吴徽之子,都可称为将门虎子,众人当然认得。吴三桂又接着道:“杜龙、阿古达木,还有三顺大家都熟悉,郑将军的大名大家想必早有耳闻,王云、王雷也许大家对他们还不熟悉,不过他们所率的步兵六团却是山地战地好手,此次攻打南明,自然是少不了他。况且个后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大家可以慢慢了解。下面开始开会,大家首先汇报一下各自情况。”下面众将依次汇报了自己大军的位置及备战情况。前来开会的计有吴三桂近卫团,骑兵一、三、四、六团,步兵一、三、五、六团,海军一、二、三、五团,总兵力达到近三十万人,可以说是集合了辽东大半实力。
    为了此次会战,辽东军各部早已按命令集中到预定地点。其中近卫团和骑兵六团就驻扎在武昌,骑兵一团在凤阳,步兵五团在谁妥,海军一团在上海附近,三团组成第一集团军,由吴宇率领,准备先攻杨州、上海,再从北攻向南京。骑兵三团、步兵一团及海军三团组成第二集团军,由祖大寿率领,驻守在九江一带,准备顺江直上,攻打沿途各城,最后与第一集团军会师于南京城下,攻下南京府。而骑兵四团、步兵三团、六团及海军二团、五团组成第三集团军,由吴三辅率领,现驻扎在台湾岛,将渡过台湾海峡,攻下福州,再一路北上,攻打福建、浙江两省,以断南明退路。听到各部都已按预定方秦到达指定位置,吴三桂微笑着点点头,道:“好,即然各部都已准备妥当,我命令,四月十五日向南明发起总攻,第一集团攻向杨州,随后围困南京,如有机会则立即攻城,如事不可为可等其他各路兵马到齐后,一同攻城。第二集团顺江而上攻打沿江各城,最后与第一集团在南京城下汇合。第三集团渡过台湾海峡,攻打福建、浙江、广西等,彻底断了南明的退路。此战定要一举拿下南京!大家有没有信心!”
    堂中众将轰然应道:“有!有!有!”随后各部依今而去。辽东大军调动频繁,当然满不住南明朝庭,随着一封封急报送到,南明朝臣无不为之胆寒。久不升朝的宏光帝迫不得已走出了后宫,来到朝堂之上。向来嚣张地马阮等弄臣一脸严肃,不敢多言,大家都着着兵部尚书吕大器,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出来。
第141-结局第141-结局
    第一百四十一章三路攻明
    吕大器看到朝堂上众人都望向自己,心中也是十分紧张,眼下的形势一个不小心便是全军覆没、亡家亡国的后果,本想找人商议商议,可再看看朝堂之上,竟再无可以议事之人,有些本事的,或是被马阮等人联手迫害,或是因看不惯宏光帝信任小人而辞官离去,所剩大多是些文臣,若非当年自己率军阻拦左良玉有功,马阮二人因要借其军威以抗辽东,恐怕吕大器此时也早被下到天牢去了。
    无奈之下,吕大器只得上前一步道:“启票万岁,这一年来臣在江南各地广招新军,现我南明已有马步军卒百万之众,且有地利可守,辽东仅有三十万大军,定撼不动咱们分毫,请万岁放心。”宏光帝对军事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不过百万与三十万的差距还是知道的,闻言大为欣慰,道:“好,吕爱卿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有吕爱卿在,定可叫那帮辽东蛮子有来无回。吕爱卿上前听封——,联封你为大明兵马总都督,加太子太保衔,负责节制全国兵马,以抗辽东。”
    吕大器此时也不敢说出什么丧气的话,好在他还另有准备,定可叫辽东好好喝上一壶,当下心定神安的上前领旨谢恩。宏光帝心中惦记着后宫的美女,正事即已处理完了,当下便摆驾回宫,继续他的神仙生活。万岁虽然走了。可吕大器却不敢大意,要知辽东此次向南明发起总攻,一个不好,南明恐怕就要尽丧敌手,看到马阮二人也要离去,他忙上前拦住二人,道:“两位大人,臣虽受万岁大恩,负责节制全国兵马,可这后勤粮草却还要两位大人多多照应才是。不然若是打了败仗。到时辽东那帮蛮子可不管什么重臣、王爷地,怕是都要杀头的。”马阮二人虽然弄权,可也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军事的事自己插不上手,不然这一年来也不会任由吕大器手握全国兵马,当下连道:“吕都督放心,咱们都是一心为国,后勤粮草的事便交给我们了,只要我们还有一口饭吃。
    定不会叫前线的战士们饿肚子。吕都督只要专心与那般辽东蛮子作战便好,粮草军铀一样也不会少。”
    吕大器这才放心的离开朝堂,回到府中。立即调动各部兵马,准备迎击辽东大军。安排好后,吕大器才对身边亲卫道:“将吕材叫来,我有事要问他。”吕材本是吕大器族中堂侄,为人机警很得吕大器看重。片刻功夫。吕材便已赶来,向吕大器行了大礼后,道:“恭喜叔父荣升全国兵马总督,手掌全国兵马大权,如今在这大明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吕大器却摇摇头,叹道:“喜从何来?如今辽东三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就要攻来,我军虽号有百万大军,可你也曾见过辽东大军的作战能力,咱们真的是人家的对手吗?这兵马总督到底又可以坐多久?”看吕才无言以对,吕大器才道:“算了,不要再提此事了,我让你去办的事情办得如何了?要知此事可是才这一战地关键,如果成了,他辽东军虽有三十万大军又能如何,到时别说攻打咱们,就是自身也是难保。”“启票叔父,此事已经成了八成,若无意外,当无忧矢。“八成?”吕大器低声重复了一遍,猛然抬头道:“八成不可,必要十成把握才行,你马上再去与他们说,只要能大败辽东,我南明百万将士必将发起反攻,到时只要他们配合,别说夺回我大明江山,就是南蒙、朝鲜、台湾等地也不在话下,他们失去地,我大明都可以还给他们,甚至还可以加倍奉还。”
    吕才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怠慢,当即向吕大器辞行,道:“叔父放心,我此去定会力劝各方,定要让辽东军兵折于南京城下!”“去吧,多带些银粮,想必他们中的一些人此时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但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让辽东得了诣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