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阁臣-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瑀一派自然是持反对态度,以盐引开中自然可以解决军中粮饷问题,可是盐引给了出去,那批山西人从其中抽取的巨额暴利以及给国家税收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庞大的。

    陈瑀奏曰:“盐引专以备边饷,甫奉成命,不宜輙开,宜令原差郎中刘安会抚按官查筭运去银两,量留为官军俸粮。

    用不足则以临清钞关税料及司府赃罚给之。

    军旅之后必有荒年,今盗贼旱涝军民流移无以为来岁之计,敕镇巡官严督有司招抚流民,措给牛种蠲其徭税,使国无游民,野无旷土,其不急工程无名宴会一切停止,以体朝廷爱民惜费之意!”

    开中法是针对边军才立的一套法令,如今山东缺粮,却以开中法为解决之宜,若是开了这道口子,以后江西缺粮、广东、广西缺粮当如何?

    如果每次军旅缺粮都要以开中来解决,军旅粮饷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国家税收呢?一套九边的开中法,已经让朝廷每年损失大量税收,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开这道口子!

    当陈瑀折子给上去之后,内阁立刻票拟同意,司礼监见是陈瑀的折子,自然也欣然批红,然后处理意见便给了山东。

    山东之所以缺粮,是因为霸州那群流民已经打到了山东,军队要打仗,需要巨大粮饷,虽说朝廷给了解决办法,可是这户银到了山东不晓得还要多少时间。

    而且经过层层程序,真正到山东军队手上的银子其实并没有多少。

    为此山东军旅已经将陈瑀恨之入骨!

    陈瑀这一举措不但得罪了山东那群军旅,更是将山西商人得罪了个通透,阻人发财如杀人父母,山西那群人自然不愿意,一个个也在等着机会收拾陈瑀。

    一桩桩看似没有联系的事,仔细分析却都有一个串联点,这个点就是陈瑀!

    其实这些问题陈瑀也早就看出来了,当王阳明将心中所想告诉陈瑀的时候,陈瑀只是笑了笑。

    王阳明怕自己说的不够直白,便继续道:“虽尔廷玉有圣宠,但群狼共击之,尔又能招呼多久?”

    “王大人,我且问你,考成法是好是坏?”

    “可解官员冗余,自然功德无疆。”

    陈瑀点点头继续道,“我再问你,市舶提举司给朝廷带来的税收是多是少?”

    “怕是占了百分之二十。”

    “开中法其中弊端尔可知晓?”

    “知晓,商人逐利,私盐横行,税收骤减!”

    “尔一生以圣贤为标准丈量自己,那我此举错了么?若是我不做,这些事谁来做?我又何尝不知杨介夫有圈套等着我钻,可是这些事若是不做,苦的不是我陈廷玉,而是整个大明朝廷!”

    王阳明叹了一口气,“可若是朝廷少了个陈廷玉,那就不是税收多少能弥补的,杨廷和知晓你的威胁,一山不容二虎,李阁老眼看着致士在即,他想快速把持朝纲。”

    “放心吧,我不会这么轻易的便让他得逞的。”陈瑀眯着眼睛自信满满的道。

    这一段时间颇为风平浪静,陈瑀也如往常一样礼部当值。

    正德六年辛未科翰林官考试结束,共选得翰林官二十有八人,是日,陈瑀亲自带状元杨慎等翰林官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莱礼。

    回到礼部后,陈瑀便让杨慎为首的几人修《英宗实录》。

    这也是陈瑀第一次近距离审视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他身板不高,身子有些消瘦,长相清秀,但是眼中却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傲气。

    他见陈瑀盯着他打量,便问道:“陈大人此是何故?莫不是学生犯了何错?”

    “没有。”陈瑀淡淡的道,“只是想起了当年本官也是这么过来的。”

    “怕是不然,陈大人当年有刘太监在,这短短几年便升迁高位,纵观整个大明,可没人是这么过来的,学生不敢和大人相提并论!”

    杨慎眼中带有一丝不屑,很明显他根本不服陈瑀,甚至对陈瑀倚附权贵有一丝鄙视,好吧,不是一丝。

    真是和他老子如出一辙,这愤世嫉俗嫉恶如仇甚至比他老子还有过之。

    “呵,世人皆以尔靠尔父才居为殿试第一,是也不是?”

    “哦?陈大人这般以为学生的?学生斗胆,敢想大人请教一二,好让大人知晓学生究竟是否倚靠我父。”

    四周聚满了翰林院学士,有新进的,有老一辈的,无不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两位状元的争斗。

    若是杨慎换了另一个人,他们或许都会为其捏一把汗,一个七品的编修敢顶撞和挑衅三品的礼部老大,怕是活腻了。

    但是今天主角是杨慎,人家老子可是内阁辅臣杨廷和,人家有这个狂傲的资本!

    世人都知道陈廷玉和杨廷和不和,这下他儿子为他老子来报仇来了,这戏好看咯!

    “不必了。”陈瑀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本来准备看热闹的那些人,顿时大跌眼镜,陈状元这是不屑与其比?亦或者陈大人怕输?

    一时间这件事也在翰林院传开,众人皆都津津乐道。

    而杨慎却以为陈瑀怕了自己,这种人除了阿谀奉承,又岂能将文章之事放在怀中?若是六年前说他陈廷玉有大才,杨慎还相信,可是现在……

    直到后来的一天,杨慎在翰林院发现一则词,他突然明白了,原来陈瑀不是怕了自己,而是真的不屑与自己比试。

    那首词只有两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第二百六十四章 贬谪一() 
正德六年五月,立夏。

    虽说步入夏天,但是天气依旧停留在春日的和煦中,不冷不热,甚是舒爽。

    正德皇帝依旧沉迷于豹房内玩乐,身旁有几个佞臣,有几个太监。

    自从刘瑾被正德皇帝诛杀之后,其余的几个太监老实了很多,他们现在才知道,想要和外廷那帮文臣斗是讨不到好处的,尤其是陈廷玉。

    所以有几个太监已经暗中依附了陈廷玉,不过有些人陈瑀是不愿意用的,比如两面三刀的苗逵和谷大用,这些人能在陈瑀落难的时候见死不救,甚至还捅你一刀,就足以看出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信任。

    但也有些太监是值得信任的,比如张永。诛杀刘瑾之后加上陈瑀和杨一清的推波助澜,张永现在俨然已经成了正德皇帝身旁最受宠的太监。

    正德身旁除了太监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叫钱宁,一个叫江彬。

    钱宁暗中依附内阁,现在锦衣卫可以说是全部归附于内阁,而钱宁也没打算放过江彬。

    眼看着这些日子江彬在正德皇帝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钱宁早已经坐不住了,现在正千方百计的想办法除掉江彬。

    而江彬也知道,现在想要让陈瑀插手此事也不现实,陈瑀身在外廷,内宫之事想要过多插手,只会引来给事中和御史的劾查。

    现在能救自己的,怕只有正德皇帝了,所以他必须让正德皇帝离不开自己,除此之外,还要逐渐对钱宁参生厌恶感。

    这些日子来,江彬没日没夜的给正德带来新鲜的玩意,什么飞禽猛兽早已经玩腻了,现在江彬又开始撺掇正德微服私访。

    此举正合了正德的意,自从为帝之后,正德甚是怀念当年的钱塘县,所以江彬提出微服出行之后,那真可谓是一拍即合。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事最终还是被钱宁知道了,钱宁立刻将此事告诉内阁。

    内阁也很快将这些消息放出了外廷,于是乎词臣以杨慎为首的礼部翰林官连名上书。

    正是由于礼部此举,最终计划无疾而终,而钱宁在江彬不在的时候,找到了朱厚照。

    此刻朱厚照兴致不高,在豹房内看着几个太监宫女嬉戏,见到钱宁来后,脸上露出厌恶感来。

    “皇上还在为出宫之事烦恼?”钱宁道,“其实这也是陈大人的一番心意,望皇上理解陈大人。”

    这么说自然不是帮陈瑀说情,之前陈瑀在正德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成见,现在钱宁的一席话更是让正德不耐烦,他道:“陈瑀也是一番好意,朕理解便是。”

    话虽这么说,但是钱宁看着正德的表情,心中暗自高兴,看来正德皇帝已经对陈瑀有些许不耐烦了。

    “是啊,有陈大人为皇上操心,大明定然越来越好的。”钱宁道,“陈大人在百姓心中呼声可高了。”

    “哦?怎么个高法?”正德随意的问道。

    钱宁看了一眼心不在焉的正德皇帝,心中早已经背好的说辞还是缓缓的说了出来,虽然不知道杨廷和为什么要他说这样的话。

    “世人皆知陈廷玉,说大明能有至今,全赖着陈瑀的功劳呢!陈大人可真是个能吏,能得百姓这般夸赞,五城兵马司还有九边都对他大家赞赏!”

    正德听到这里,眼中不可察觉的露出一抹冷意,不过很快便淹没了。

    就在这时,钱宁发现江彬来了,便也不继续在豹房待着,借故告辞。

    两人插肩而过之时,江彬冷冷的看了一眼钱宁,而同样,钱宁的眼神也好不到哪里去。

    “皇上,钱指挥使来此作甚?莫不又有了什么好玩意?”江彬饶有深意的问道。

    钱宁选择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找到正德,定然是想说一些话,而这些话是不愿意让江彬听到的。

    “他能有什么好东西!”正德不耐烦的道,“今日朕要看会奏章,你先下去吧!”

    “皇上,臣从西洋弄来几批西洋宝马……”

    “下去吧!”

    江彬看了一眼正德,他脸色不是太好,便躬身告退。

    钱宁适才那几句话果然在正德皇帝掀起了一点波澜,世人皆知陈廷玉?大明现在还姓着朱呢!陈瑀权力已经大到没边了么?

    他心烦意乱,想起以往陈瑀和自己相处的种种,摇了摇头,随意的翻起基本奏折。

    只是看了没多久,又狠狠的扔到案几上!

    身旁司礼监太监魏彬见状,眼疾手快的将奏折捡了起来,在案几上搁置好。

    “皇上,这是怎了?哪个不开眼的惹您生气了?”魏彬尖着嗓子道。

    “反了!这是你司礼监批的红?”朱厚照怒道,“陈廷玉借着权势,在钱塘横行,他哪里有的权力罢免户科胥吏?”

    然后又指着另一封奏折继续道:“钱塘诛杀折家全家?他以为他是刑部?还是都察院?还是大理寺?!!”

    正德皇帝很少会发脾气,这是魏彬第一次见他发如此大火,他诺诺的道:“皇上,此事都察院调查过,折家有谋逆之心,而且时执春节,三法司商议之后许以陈瑀便宜行事。”

    纵然正德发如此大火,魏彬还是小心翼翼的说了这些话,可见他和陈瑀关系匪浅。

    “哼!”朱厚照将奏章扔到一旁,起身离开了。

    魏彬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沉思。皇上此举何意?陈瑀杀人前,明明给他汇报过,为何此刻却翻脸了?秋后算账?

    他缓缓的将奏章收了起来,不小心看到另外几封巡查御史的奏折,上书陈廷玉之父任钱塘商会会长,廷玉在职期间,多以市舶司给予便利,丝绸多销往琉球日本等国。

    而这些奏折内阁竟然没有交给司礼监,而是直接递交给了正德皇帝!如果说这是无心之举,他根本不会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