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千古大明-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都提议让朱由校先去拜访当地知府,让知府从中协助,调拨馆官仓和义仓的粮食用来救灾。

    朱由校也觉得众人的提议在理,但他没想到当地的知府会对他百般推诿

第89章 门前雪() 
船队抵达泉州港的时候,夜已经完全深了下来,外面还下着倾盆的大雨。

    顾不得外面的疾风骤雨,朱由校带着人就径直来到了泉州知府的府衙,见到了当地的知府——张维。

    刚迈进府衙的大门,张维便急匆匆,有些慌乱的迎了出来拱手喊到:

    “王爷驾到,下官未能远迎真是罪过。”

    “张知府不必多礼,刚刚的地震你们感受到了吗?”朱由校挥手打断了他的客气问道。

    “地震?”张维显得有些茫然,好像对此事毫不知情,这时他身旁的师爷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他才恍然大悟。

    朱由校见到这幅情景,便明白这个张知府必定是个庸碌之辈,附近发生了地震这么大的事情,过了几个时辰了他居然毫不知情?

    一时也失去了和他商谈赈灾对策的兴致,就把众人商议好,希望能够用他船上的货物留在府衙中做抵押,然后通过从泉州府的官仓中借调些粮食,让他能够赶赴广州救济当地的灾民这事告诉了他。

    却没想到张维听到之后连连摇头,不同意他的方案,先是推诿说此次地震甚广,泉州府周边也有损毁,官仓的粮食还要留着以备不时之需,防止灾民波及到他们当地。任朱由校等人说破了嘴,他也不松口,就咬定了粮食不能给。

    还劝朱由校,暂且先别赶赴广州,而是应该暂且留在泉州府,等他派人去当地打听下情况再说。

    “大灾过后一定会很乱,甚至稍有不慎会激起民乱,王爷您贤身贵体的,还是别去趟这趟浑水了。留在泉州府,和下官一起把此事禀报上去,等着朝廷派来赈灾就好了。”

    见他如此推诿,朱由校恩威并施都用了。吓唬他如果不给他粮食赈灾,就上书弹劾他。也许诺了如果事情办得好,他就亲自写信替他向陛下请功。甚至承诺了如果因为调粮而出现一切后果,都由他一力承担,但王知府依旧不为所动,就是不同意从放粮。

    心中虽然气愤这王知府的庸碌无为,胆小怕事,但他也无可奈何。

    当时明朝的官场风气就是这样,各扫门前雪。帮你是义气,不帮是本份,尤其是泉州府这样沿海富裕的州府,为首的官员都是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王维的态度虽然出乎朱由校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众人来之前商议的时候,徐光启也像他提过这种可能,并做出了预案,只不过当时的朱由校没有在意而已。

    但是现在也只能按照徐光启提出的第二套方案执行了。他请王维知府替他代为联络当地的粮商,请他们赴宴。

    王维这次倒是没推诿,反而一口答应了下来,当着朱由校的面写了数封请柬,盖上了自己的印章,明仆人冒雨送了出去。

    而等朱由校等人离开之后,王维又喊来仆人。这仆人正是那个本该已经出去送信了的仆人。

    王维把仆人手中的信收了回来,然后交代仆人把兴王要宴请粮商的事情,口头的通知给当地的粮商,至于去不去就和他无关了。

    “师爷?这次的地震严重吗?咱们泉州府会不会受到波及?”打发走仆人之后王维有些担心的问。

    “大人放心,小人已经已经派了衙役去各州县查探了,一有情况就会回来禀告的。虽然地震的阵势很大,但是毕竟距离咱们泉州有些距离震感并不强烈,大人您不都没察觉出来?派到城中巡查的衙役回来禀告城中就连一栋倒塌的房屋都没,绝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王维喃喃道。

    “不过还是小心为上,等下你带人去官仓计算下,府中还有多少官粮食,记得要实数!然后再传本官的命令,从明日起让差役看守四门,遇到流民病患,一律不得进入城内,尤其是广州一带来的!”王维想了下对师爷补充交代着,师爷听到之后就领命干活去了。

    至于王维,在仆人的伺候下飞快的脱下了官府,一头又扎进后院之中,没多久一阵莺莺燕燕之声就从府衙后院传出。。。。。。

    赵家大院,泉州府最大的粮商。

    此时赵老爷刚收到王爷要宴请他们粮商的消息,他也知道其中的缘由。却也没在意,就派了管事带了张三千石粮食的条子,就要打发了这个王爷。而他的儿子这时却站了出来,拦住了管事,悄悄对赵老爷问道

    “爹,那毕竟是个王爷,咱们就拿出来三千石,人都不去会不会不好?”

    “不好?当然不好,甚至还可能得罪这个小王爷。”

    “但你想过没有,咱们需要讨好这个王爷吗?咱们怕得罪他吗?”

    “这兴王可是广州的藩王,而广州的海商这些年来可一直跟咱们竞争,如今好不容易广州遇到天灾,咱们的竞争对手可以说一下子倒了,这时候我们伸手去帮兴王,去帮广州,咱们赵家还在不在泉州混了?别忘了粮铺虽然是咱们赵家的主业,但着海贸才是那只下蛋的金鸡啊!”

    赵家公子似懂非懂的点着头,但神情中还带着担心。

    “不用担心,不光咱们赵家不会派人去,这泉州府任何一家粮商都不会派人去参加这个兴王的宴会,没看王知府都只派了个仆人过来捎个口信。”赵老爷看到儿子懵懂的样子解释道。

    “爹,这个王爷会不会记仇,报复我们啊!”赵公子问。

    “法都不责重,何况是个有名无实的王爷,就算他记仇能怎样?把咱们泉州的粮商全抓起来?还是上疏弹劾咱们?”

    “咱们泉州府又没发生天灾,粮食是咱们自己家的他能弹劾什么?”

    “至于动手把咱们都抓起来强抢,那更不可能除非这兴王疯了,他的王爷也走到头了,你觉得当今陛下会把一更疯子王爷派出来丢人现眼吗?”

    赵公子连忙摇了摇头,此时他明白了他们和这兴王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也不用怕他。

    “爹,那我们涨价啊!这王爷今天收不到粮食明天一定会在城内粮店,大量买粮的。”赵公子突然兴奋的喊到。

    他这一喊提醒了赵老爷,赵老爷立刻叫来了身边的管家。

    “管家去,通知各个粮铺的管事,明日开始粮价翻三倍,不!五倍!”

第90章 准备() 
如同赵老爷所料的那样,受邀的那些那些粮商们,没有一家的家主出席,大多都是派了府里的管事,带着各自愿意捐献的粮条,个别的更是连个下人都没派过来。

    朱由校听到李忠义的禀报,十分恼火气愤,他并不气愤那些粮商们不给他面子。他不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觉得自己是王爷就可以上天?

    知道面子这种东西,不是靠别人施舍的,他一个名声不显的小王爷,也不能拿人家怎么样,别人当然未必卖给他面子,也不会怕他之后打击报复。

    但他恼火气恼这些钻进钱眼里的奸商,居然真的只在乎各自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几十万平民百姓的生死。

    他既不是叫花子来乞讨的,更不是强盗会把人扣下强抢他们的粮食,这些人居然只派了下人像是打发叫花子一样应付他。

    安耐住满腔的怒火,朱由校亲自来到粮商管事们的面前,当着他们面把写满了提货凭证的粮条扔进了火盆中。

    “送客。”

    一声令下一直忍气吞声的曲来福和李忠义,就把一群惊慌失措的管事像是撵牲口一样赶了出去。

    曲来福和李忠义心中也有气啊,自家殿下什么身份?宴请这些商贾居然他们还摆起了架子!只是殿下一直没发话,他们心里气愤嘴上却不能说,憋的委屈。这下殿下发话了,他们就一股脑把心里的气都撒在了这些管事的身上。

    生气归生气,朱由校并没有丧失理智和判断,他知道这些粮商既然敢合起伙来不给他面子。就不怕得罪他!

    即使明天的时候他派人去高价收粮,这些人也未必会卖,而且他担心的不止是粮商,他担心整个泉州府的商贾们都合起火来,对广州百姓见死不救!

    招呼过众人,让他们派人连夜去城中一些还开着的医馆药铺,在商贾们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先去收购大量的救灾药材。

    还请来了之前一直跟着的那些大夫郎中,让徐光启连夜带着他们去各个当地的医馆,无论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是诱之以利都尽可能多的聘请些愿意去广州救灾的大夫。

    他还叫来了杨山、钱哲,两位千户,让他们二人从军中挑选些机灵的军士,连夜换好常服,等明日天一亮,就带上钱财去城中的粮铺采购粮食。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刚醒,曲来福等人就来到他面前,汇报连夜整理好的资料。

    他原本也是睡不着的,打算和众人一起连夜整理下船队的货物,估算下船上能装载多少粮食,多少药材,再算算资金上还有多大的缺口。

    毕竟在松江府的时候,他和薛家都已经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换成了各种货物,所剩下的流动资金没有多少,根本不够支持他大肆采购的。

    但是在众人的心中,朱由校这个王爷的分量是远远超过那些灾民的,都不同意他跟着彻夜不休,拗不过众人的朱由校也只能毫无睡意的躺在床上发呆,还好身旁跟着春然这个精通医理的丫鬟,凌晨的时候也不知道点了一炷什么香,他就一觉睡到天亮了。

    听完了众人的汇报,朱由校了解到广州府附近一带,大概有四五十万居民,受灾的可能占到一半。而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保守的估算,实际的居民和受灾的人数一定会超过这个数量。

    几十万的灾民啊,朱由校想想都头皮发麻。曲来福和徐光启商议了把骑兵的马匹,和火枪军的火炮这些都暂时留在泉州,然后随军的家属们也暂且留下,这样能空出来大量的位置来运载粮食这些救灾用的物资。

    朱由校听后,也同意了。在当今这个暂时四海升平的年月,除非这泉州城里的人都变成了丧尸,不然绝对不会有人,敢对朱由校这个王爷留下的货和人,打什么歪主意。

    但事情并不止这么简单,经过几人的连夜估算,平均一艘船能够满载粮食一千五百石,整个船队,精简之后可以空出来大概有六十艘,如果一次都装满可以装载九万石!而平均估算一个成年人一年所食的稻米也就一石。九万石从数字上看,似乎一次的运输就可以解决广州几个月的粮食危机。

    而事实却也并非如此。首先九万石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朱由校现在既没有那么多钱,也不可能从粮商手中买到如此多的粮食。

    其次就是地震之后加上水患,当地各种农作物一定是绝收了,牲畜估计也十不存一,这种情况下,如果单靠稻米充饥,一万石最多也只够二三十万的灾民一周的口粮。

    最终朱由校决定,兵分两路!把船队一分为二由他带着六十艘船只,今天傍晚之前收购满四万石,然后连夜启程先赶赴广州救灾,而剩下四十艘则由徐光启和江哲率领,赶赴江南一带收购粮食。并且写了封折子让人八百里加急送进京中。

    不出朱由校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