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祚高门-第10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拷崾惶斓挠瘟裕慵岣髀泛狼可蠹屏曰瘢⒎沤鄙汀

    王师军队同样参与今次的游猎,原本在陇上各方势力看来,王师或是战阵奋勇,但这种游猎事务因为不熟地理的劣势,不会有太好的表现。可是几日审计下来,整体的猎获反而是王师猎队遥遥领先。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各路游猎队伍也都有心留意王师的游猎过程,发现王师除了本身精勇以外,彼此之间的配合也实在精妙得很。每每一大片区域的猎物,有人负责围追堵截,有人负责集中攒射,所过之处,堪称鸟兽绝迹。

    如此一场围猎下来,所得便能胜过旁人劳碌竟日,效率实在太惊人。

    其实此一类的配合围猎,陇民也并不陌生,但多局限于百十人之内。一旦扩大到王师那种超过千人的大规模围猎,配合就变得松散混乱,缺口频出,一番劳碌之后往往人仰马翻,众多大型的猎物都从缺口逃窜出去,剩下一些聊胜于无。

    陇民多以武立世,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很快便察觉到王师的这种配合当中暗含兵法的玄妙机变。所以也不乏人就近窥望乃至于全程跟随,想要学习和借鉴。

    讲到诗书文章,这些陇民或是要头大不已,无从入门。但是这种兵法阵型的变化,还是有很多聪明人渐渐看出一些门道,多有心得体会。

    有了体会那么自然需要实践,这不独只关乎单纯的游猎表现,若能熟练掌握此一类的兵法韬略,日后战阵搏杀、争强斗勇也都可以受用无穷。

    可是当他们各自心得应用的时候,问题便层出不穷,首先是缺乏传达指令的技术。三五个人尚可以耳提面命的指导,但若扩大到三五十人、三五百人乃至于三五千人,整个场面急剧扩大,人声鼎峰、马蹄杂乱,根本就不能有效的传达指令。

    当然也有聪明人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旗令鼓号的应用,但是要将这些指令所代表的意义精确到每一个人都熟记于心,且能够做出相应的配合,又怎么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参与游猎的陇民们各自分属不同的势力,即便是本身势力再怎么庞大,参加游猎了不起几百人众,总不可能为了一场游猎便出动数千人众,那样单单粮草消耗便少有人能够承受住。

    所以,就算是诸多阵法配合了然于心,烂熟无比,也根本就无从施展,真正受其号令者不过身旁百数人众。而这些部曲人众早就听熟了号令,又哪里需要更加精深的兵法韬略的号令。

    “大丈夫,真是不可无权无势啊!”

    许多自觉禀赋高人一等,学了满腹兵法韬略的陇士,却发现这些才能不过是无从施展的屠龙术,因是不免多有牢骚感慨。于是再看到前后数千勇士拥从、令出如臂使指的督将庾曼之,更觉得大丈夫唯有达于如此势位,才算是不负此生。

    相应的,他们对于此前所公布的名爵官位的赏格也更加渴求起来。因为这是眼下唯一一条摆在他们面前,踏实可望的能够施展自身所长的一条道路。

    王师所采用的大规模围猎,是有着深厚的军事素养做基础,这是陇上这些势力们所不具备的。即便是强作效法,也只能流于东施效颦,反而抹杀了自身的优势。

    陇民的优势就在于个体的勇壮,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的个人力量远远超过王师将士,王师因为有着更高一筹的组织联系,对于个人的武力强大与否要求便会适当降低。

    虽然陇民们在整体上的猎获要远远落后于王师队伍,但其中勇士事迹却层出不穷,频频有力搏狮虎乃至于单人勇杀熊罴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不断涌现出来的勇壮之士,也给陇民们在这场游猎中挽回了一定的颜面。

    对于这一类的勇壮之选,庾曼之也都充满了兴趣,并不因其人华夷与否便作高低对待,一概引入中军亲自接见勉励,除了原本的奖赏之外,还授予这些人牙门贲士的称号,高车骏马、夸武诸军。

    而这其中若有愿意投戎加入王师队伍的,起点便是兵尉营主的职位,或者直接收入自己的亲军督营,待遇可谓优厚至极。

    经过如此一番宣扬渲染,很快在陇民群体中便也树立起来一个概念标准,谁若以勇武而作自矜自夸,便先要看这人有无“牙门贲士”的称号,有没有高车骏马夸武诸军的经历。若连这些都没有,不过一个妄自尊大的弱鸡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场盛大的游猎也成了当下陇上最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事件,许多生活在荒蛮山野间的胡人小部落都闻风而动,不乏胡酋也率领各自部族勇士加入到这一场盛会中。

    因为这一点,整场游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已经不再只独限于渭水河川。随着规模的扩大,不乏一些胡部聚居地包括晋民所生活的乡土也遭受到波及。

    这些参加游猎之众鱼龙混杂,多为勇武凶横之徒,虽然也有着一定的秩序约束,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军法严明的王师军队。甚至就有的凶悍之徒为了增加猎获,专门搜索沿途周边一些弱小的胡人部落,直接夺取部落所饲养的牛羊、马匹之类,令人苦不堪言。

    对于此一类扰民过甚的恶件,庾曼之也并不视而不见,还是让人传告了一些命令,周边那些胡部若想免于侵扰,则就需要捐输一部分物货以补助游猎耗费,提前将物货运输到渭水河滨,王师接收物货之后,便会发放给这些部落一些信物旗令。

    凭此信物旗令,便可免收侵扰。若是有游猎队伍犯禁,这些部落都可凭此旗令行入中军乞告,王师自然会替他们主持公道。

    当庞大的游猎队伍浩浩荡荡抵达终点狄道的时候,整支队伍的规模已经扩大到将近十万之众。不独此前发出邀请的各方豪强悉数抵达,其他一些边远势力也都多有加入。

    直到这时候,许多事情已经根本无需再付诸言表,大凡稍具智力之人都已经很清楚,这一场游猎究竟意味着什么。虽然游猎的过程中,诸多问题和纠纷也是层出不穷,但整体上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一场游猎下来,庾曼之这个王师督将在陇上的权威算是彻底树立了起来。

    而在狄道进行休整的时候,庾曼之也终于图穷匕见,开始公布各项行台政令。王师在归化统治任何地方的时候,首先排在第一点的便是人和地。

    政令中包涵这两个元素的,其中一条便是归籍拥甲告令,凡陇上之民无论晋胡之众,若能将自身所统部曲民众整编籍册、上交王师,自此之后便是王统治民,之后便不会受到王师的征讨打击。

    而紧跟着的下一条便是宗主督护,豪强整编籍册,依照其拥民多寡,各自授以规模不等的督护称号,按照十户一甲的比例,可以拥有数量不等的武装。

    除此之外,此前游猎所行经的渭水流域被规划出来作为宗主共业田,由王师与这些宗主们共同经营垦辟,所得收获半归公库,另外半数则由王师和这些宗主们按照比例均分作为养军消耗。

    作为回报,这些宗主们必须要遵从王师的征发号令,跟随王师讨伐不臣。

    除此之外,另有诸多小节,人才之间的出入任用、商贾的往来贸易之类,林林总总诸多事项,一时也难述尽。

    若是一开始庾曼之在上邽便公布这一系列的政令,陇民们多半应者乏乏。虽然跟中州的诸多刑令制度相比,这些政令可谓是优越至极,但也不乏敏感明智之士能够感受到这当中隐隐包含着的祸心,担心会被一步步的施加更大约束和索求。

    可是浩浩荡荡抵达狄道之后,王师的威严已经彻底确立起来。而且此前在冀县所施行的那些权益规令,其中受益者比如起始的六部督护们,在这长达两个多月的旅途中,已经充分感受到这些临时权位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于是更加不忍放弃。

    在最强大的几方势力都没有发声反对的情况下,其他一些稍弱的势力虽然数量杂多,但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于是,在十月深冬时节,庾曼之便集结陇上这一众所谓宗主们杀马以盟,就此确立陇上之后需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秩序规则。

1253 帝王心事() 
相对于江北的风云变幻,江东的局面在这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则就要平缓的多。台城基本维持着旧年风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发生。

    留守台城的几位重臣,尚书仆射卫崇本就崇尚浮华座谈,乐得居任无事。中书令钟雅倒有几分勤勉政务的心思,与行台配合继续推行江东各郡县的吏治整顿。光禄顾众垂垂老矣,一年倒有过半的时间居舍休养。

    还有一些南北时流高望贤长,得益于江北王师的壮阔前进,于台内高位荣享,屡获殊赠,对当下的处境局面也都没有什么不满。

    这几年的时间里,建康城内倒也涌现出一些少进的时流,譬如清谈雅胜的沛国刘惔、风采出众的颍川荀羡、以及克己恭礼的济阴卞迪等等。这些人或任事台阁,或受辟公府,也都不乏贤名清誉,被视为未来台城的后备力量。

    但是这些留守建康的时流后进们通常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事功事迹的加持,尤其在广泛的时议层面,远远比不上年龄相近的洛阳行台同侪,因此只被视作是二三流的时选,即便有一些名气,也只是在小圈子里流传,并不能得到普世的认可。

    因为有着洛阳行台霸府的存在,一应王命诏令发于天中,建康台城难免有形同虚设的意味在其中。不过这种情境,倒是比较符合中兴之初那些玄虚人事所崇尚的清静无为之治,台阁宫寺任事者无案牍之劳,无黎庶乞告,但却天下咸安、海内无事。

    虽然这一局面的达成方式不符合往年那些侨门高贤的设想,但最终局面倒是比较符合预期,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殊途同归了。

    台城局面清静闲散近乎落寞,但是生民处境却日益改善,人心多有安定。

    江东虽是偏安之地,但从南渡中兴以来,却实在看不到什么偏安的画面。从早年的豪强作乱到之后的门阀弄权,动荡频频,而江东的生民也少有享受到长时间的安宁。一直等到数年前建康那场政变,沈大将军归国定乱,荡平内外,自此之后,江东才再也没有了刀兵动荡的忧患。

    虽然行台北伐、西征各项军事行动始终没有停止,但此一类的兵事却多只发生在远在黄河之北或者潼关以西,江东本土完全无受影响。

    当然也并不是说江东本土便全无戈事,类似会稽南部的山越、江州所在的傒蛮,仍然偶有骚乱发生,但是规模俱都不大,也根本没有扩散的趋势,便被各地守备的郡兵们给扑灭。

    随着江北郡县日渐平稳,多有侨民分批回迁,也让民间各种侨土纠纷越来越少。以沈氏为首的吴乡豪强们放免荫户、奴婢风潮也持久不息,这些人口被放免之后,又让地方郡县凭添众多垦荒的劳动力,地方上的经营越来越有成效。

    这种地方事务的进步,江州的郡县反而将原本江东核心的三吴地区甩在了身后,这也是因为原本三吴之地开发便远远高于江州,如今江州后起发力,仍在奋力追赶。

    所谓府库盈实,户有余粮。有了稳定的生存环境,又有大片荒田可供开垦,生民自然不惜体力,耕织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