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Φ南M歉缸佑邢薜恼瓮纺裕钏窃谡飧鍪焙蛭薹ㄗ龀稣返难≡瘢喾醋龀鲆粊偨朴诜杩竦氖虑椤

    就在慈禧向各国宣战之后,大阿哥就公然在皇宫里把皇帝称为鬼子徒弟,而载漪更是带着一批义和团闯进宫里来,说是“寻找二毛子”, 并说皇帝是洋人鬼子的朋友,义和团们要“杀鬼子徒弟”。 这还了得吗?今天载漪敢带人进宫来杀皇帝,明天岂不是就要算计自己了?因此慈禧当场勃然大怒,首先下令将闯入皇宫的义和团员全部斩首,罚端郡王一年的俸禄,将大阿哥抽20鞭子,以示惩罚,并且当场严厉的申诉载漪:“你自己觉得是皇帝了吗?你以为当国事混乱的时候,就可以随便胡闹了吗?我能立你的儿子为大阿哥,就能立刻废了他!”从那以后,这对父孑才算是老实了不少。

    不过慈禧到底还是没有废了大阿哥,别看慈禧说得轻巧,可以立就可以废,但废立太子这样的事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是能随便做的,不仅不能随便立,也不能随便废,何况大阿哥是慈禧一手策立的,又被慈禧一手废除,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而且当初立大阿哥,就是打算随时用他来取代光绪,现在把大阿哥废了,这不是等于坐实了光绪的位置吗?因此,尽管慈禧并没有废了大阿哥,但却对载漪父子进行严格的约束,这次自然不会让载漪去天津招抚海外华人。

    其实按说最适合去天津的人选择是荣禄,虽然他是军机处排名第二的军机大臣,但庆亲王实际上并不管事,因此真正掌管军机处大权的就是荣禄,而且又手握军权,并深通官场的权术规则,同时还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两人的关系近密到几乎可以随意开玩笑的地步。

    在戊戌政变之后,所有的人都对“康党”忌讳莫深,但只有荣禄和李鸿章两个人敢在慈禧面前自称“康党”。 所不同的是,李鸿章是在出任两广总督之前,晋见慈禧谢恩,当时有人弹劾李鸿章是康有为的同党,而李鸿章的回复是:“若旧法能强国,吾国早已强矣。即变法则为康党,臣罪无可逃,臣实是康党。”后来李鸿章到广州上任,朝廷要求严拿康党时,李鸿章再出惊人之言:“朝廷意抓康党,尔等无需怕,吾即是康党!”

    而荣禄则是拿这个话题在慈禧面前开玩笑。荣禄说:老佛爷,奴才可是个康党!慈禧就说:不错。可康有为是个奸臣,竟然辜负了你提拔他的好意,想让那个袁世凯杀了你!说完两个人都笑。这也表明,李鸿章是在慈禧面前倚老卖老,而荣禄则是和慈禄关系更为亲密。因此如果是荣禄去天津,正好可以和海外华人商量那些不好明说,但又是慈禧最关心的话题。

    不过现在慈禧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西安,虽然不能说是身处险地,但肯定是不如在北京安全,在慈禧刚到西安的时候,时值陕西大旱。得知太后和皇帝居住在西安之后,纷纷向西安聚集,最多的时候多达20余万人,每天的哭喊声来城里巡抚院子里都听得见。尽管有大量官兵将巡抚院子围了个铁桶一般,但慈禧还是觉得心惊胆战,好在是各地的供米陆续都送到西安,因此慈禧才下令在西安城关设立粥厂救济饥民,并修建暖厂让灾民过冬,一直新年之后,一场大雪缓解了旱情,灾民才陆续散去。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自然不敢让荣禄离开西安,而王文韶的年纪又大,经不得长途跋涉,而载漪又靠不住,只能让赵舒翘陪庆亲王跑这一趟。而赵舒翘在戊戌年间就坚定的站在慈禧一边,虽然在上回考察义和团时涮了慈禧一把,但慈禧知道这也不能全怪赵舒翘,因此赵舒翘还是信得过的。

    确定好了出使天津的人选以后,光绪又嘱咐两位钦差,这次去天津一定要对海外华人好言嘉奖,以示朝廷恩泽,不可妄自尊大,伤忠义志士之心。而慈禧也拔出不少的珍宝财物,还有20万两白银,作为赏赐海外华人,以及劳军之物。

    虽然西安的生活条件差了一点,但各省的官员们还算有些良心,送来了不少供品,因此现在湥⒃谖靼不褂幸恍┑鬃樱材苣贸鲆恍┫裱纳痛停恢劣谒鹆颂斐瞎拿孀印

    而在最后,慈禧以光绪的名议下诏,以李鸿章为国事操劳,多有辛苦,且干练能事,特封李鸿章“军机处大臣上行走”。 这也就是对李鸿章的奖励。

    慈禧十分清楚李鸿章想要什么?尽管李鸿章是请廷唯一一个未入军机而有中堂之称的大臣,但没有真正入军机,让李中堂名副其实,仍然是李鸿章最大的缺陷,在这个时候,慈禧自然是懂得投其所好,而且现在李鸿章己经恢复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尽管现在都是虚职,但除了军机大臣之外,己没有再高的职位了。

    “军机处大臣上行走” 是所有军机大臣的正式名称,从军机处这个机构成立到现在,己有150余年,由当初一个临时机构成了常设机构,并取代内阁成为清廷的最高权力中枢,己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虽然从名议上说,所有的军机大臣都是平级,但在军机处内部,实际是有严格的排列顺序,标志着各位军机大匠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尊卑。如每次上朝或到军机处理事,领班军机大臣肯定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而且手里拿着当天需要处理的重要的奏章和批件,而走在最后面的一位军机大臣,在领班军机大臣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需要以最敏捷的速度跑上几步,为各位大臣掀起门帘,因此排名最后的那位军机大臣,又叫做“挑帘子军机”。

    以李鸿章的资励,肯定不会是“挑帘子军机”, 当然也不会是领班军机,而目前排名第二的军机大臣是荣禄,作为满族军机大臣,又是慈禧信任的大臣,他的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而除此之外就应该轮到李鸿章。现在军机处排名第三的王文韶,人称“油浸枇杷核——滑头滑脑”,他办事的惟一原则是“多磕头,少说话”。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和李鸿章相比,因此一但李鸿章进了军机处,起码是排位第三。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 
一行人员从西安出发,向北京进发,随行的还有800余军队,各种车辆就达50余辆,其中各种赏赐、劳军的物品就装了16辆大车。

    人马一路向东,离开西安由潼关进入山西地界之后,拆向东北行进,到达太原府;再向东行经由娘子关进入直隶地界,再拆向东北,经甴正定、保定,到达易水河边,这里距离北京大约有90公里左右,也可以说己经到了北京地区的边缘。

    而就在易水渡口,前哨向庆亲王、赵舒翘禀报,发现在渡口边竟然有一支军队驻守。两人也吓了一大跳,虽然在这一路上也遇到过几次土匪强盗,但看到他们这一队人马打着官军的旗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全部配备步枪,也就都知难而退了,但这一次竟然在渡口遇到,恐怕少不了有一场激战吧。

    就在这时,只见三骑从渡飞奔而来,而见他们只有三人,因此清军虽然举枪,但并未射击,只是远远喊话,询问来人的身份。

    这三骑在距离清军约百米的地方停下,马背上的骑士大声道:“你们可是朝廷来的钦差,到天津招抚海外华人?”

    清军的主将叫张仲奇,是荣禄的部将,听到喊话之后,大声回应道:“不错,我们正是朝廷的军队,护送两位钦差大人到天津招抚海外华人的,你们是什么人?”

    三名骑士听了,道:“我们是人民军骑军营士兵,我们己经在易水河渡口等候你们。”说着三人都下马,留下一个人在原地,另两个人来到面前两位钦差,又当面说了一遍。

    庆亲王、赵舒翘听了,心里也颇为高兴,想不到海外华人竟然出到这么远的距离来迎接自己,无论海外华人是什么用心,在大面上还是给足了朝廷面子,虽然这个士兵见他们时只是敬了一个举手军礼,而不是清廷的打千,但两人也没有计划这些细节。于是庆亲王又问了这两名骑兵一些问题,原来这两名骑兵出有一个叫孟宽,现在是骑军营的一名班长,现在易水渡口有一个连的人民军,和一个骑军班,另外还有张佩纶和李经方两个人。

    听了孟宽的话以后,庆亲王和赵舒翘也都不禁大喜,他们和张佩纶、李经方都有相识,虽然洠裁瓷罱唬沧芩闶鞘烊耍惺烊俗匀灰盟祷耙恍R虼饲烨淄醮悠つ依锬贸隽蕉揭樱溃骸罢庖泳褪潜就跎透忝橇礁龅摹!

    如果是清兵,这个时候就应该立刻打千施礼,道一声“多谢王爷之赏” 然后接过银子,那知这两人都洠в卸胤剑峡淼溃骸拔颐侨嗣窬屑吐桑荒芩阶越邮芮评裎铮虼苏馇颐遣荒苁眨肽忝歉颐抢矗硗獍亚苟际蘸茫悦庠斐晌蠡帷!

    说完之后,两人又敬了一礼,回身离开,而庆亲王也十分尴尬,本来想骂一句“不识抬举”,但想了一想,还是干笑了两声,道:“这海外华人的军队到是有些与众不同啊。”

    赵舒翘赶忙打圆场,道:“王爷到是省下了20两银子,还落个仗义疏财之名,早知道是这样,下官也应该拿几两银子出来。”

    庆亲王哈哈一笑,这时三名人民军的骑士都已上马,在前面缓辔而行,庆亲王也赶忙下令军队跟上,想着见了张佩纶和李经方再说。

    走了不多远,只见前面迎面又有几骑跑来,不过这一次庆亲王看得明白,为首的正是张佩纶和李经方,两人来到庆亲王的马前,下马施礼,李经方道:“王爷、赵中堂,数年不见,一向可好。”

    庆亲王、赵舒翘也都下马还礼,庆亲王道:“还好,还好,惊吓是受了不少,不过遭遇了这一场大难,洠в兴兔退闶峭蛐伊耍颐堑绞敲皇裁矗迷谑翘蠛突噬隙嘉揄Α!

    李经方道:“太后和皇上都是有福之人,岂是能轻易出事的,而王爷跟随太后和皇上身边,自然也受福泽,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庆亲王呵呵笑道:“借你吉言,少荃还好吗?太后、皇上可是一直挂念着少荃啊。”

    李经方道:“多蒙太后、皇上挂念,王爷关心,家父的身子还算硬朗,只是年龄不侥人,只盼着这一次朝廷稳定下来,两宫还京,家父也能放心的告老还乡了。”

    庆亲王道:“这是什么话,现在我们大湥Ч苫股俨涣松佘跽飧嫣熘。股俨坏靡佘踉俨倮图改辍!

    赵舒翘也道:“是啊,这次庚孑国变,如果不是李中堂,国势还不知会怎么样,李中堂为了大清,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能轻言告老还乡呢?”

    张佩纶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王爷、赵中堂渡河,今夜就在涿州城里休息一夜,正好明天人民军要押送一批俘虏去北京,我们可以随他们一起出发,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庆亲王怔了一怔,道:“什么俘虏?”

    李经方解释道:“王爷不知,两天以前,人民军在涿州附近消灭了一股八国联军的残余军队,抓获了数百名俘虏,明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