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厂之一,肯定能从这个项目中分到一杯羹的。

    但徳国的造船厂可不仅仅是这两家,虽然不能说是僧多粥少,但如果无所做为的话,也就只能从中分到一艘,但这对两家造船厂来说,肯定是不够的,2艘才是底线,当然最好还是多多益善。尽管分配造舰的决定权是德国海军部,但做为军舰的设计者,海外华人肯定也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因此自然要和海外华人处理好关系。

    新的造舰合同签订之后,双方都十分满意,而这时两艘军舰的检修调试也结束,将进行最后一次海试。

    由于这时两艘军舰实际己经完成了,因此在这次海试之前,在船厂里进行了排水量的检测。舰船的排水量可以分为空载、标准、正常、满载、最大这五个等级,通常军舰关注的是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这两个标准,一般所说的军舰排水量就是指标准排水量,包含舰体,机器,武装,全额人员,弹药,给养,淡水等但不包含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而满载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的基上再加上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到保证中军舰可到达足够的全速或续航力的水平。

    经过测试,青州号的标准排水量为6322吨,满载排水量为6954吨;沂州号的标准排水量为6341吨,满载排水量为6978吨,虽然这两艘军舰是相同型号,但有细微的差别也在正常范围以内。

    最后一次海试,造船厂也尽量满足穿越者提出的要求,同意这次试航将在海上过夜,不过穿越者所要求达到的海况,那就只能看天了,虽然在出海的时候预计会变天,但毕竞这个时候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并不高,而海上的气像变化也要比陆地上大得多。前几次试航都是选择的3、4级海况的天气,而且基本是在近岸地区,一但天气有变化,可以立刻回港。

    第一天的海况是4级,两艘军舰驶离出海岸约60公里的地方,将上一次测试的项目再次重新做了一遍,因为这次海试全部换成了接舰的人员操控军舰,将所有的测试项目重做一遍,有利于接舰人员尽快熟悉军舰的性能和操作。而且这次试航也飙出26。3节的超高航速,同时还做了连续三次加速到25节的试航,这是测试军舰的间断加速功能。同时又试射了所有的舰载武器。

    当天晚上,两艘军舰都在海上过夜,并且按照正常的夜备值班要求,留下了守夜值班的人员。但就在凌晨4点左右的时候,海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下起雨来,很快海面上劲风大起,海浪也不断升高,军舰的起伏也明显要大得多了,有几次起伏时军舰的甲板几乎都要接近海面了。

    凌晨4点40分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恶劣,风雨都大了起来,而海浪甚致都冲到了军舰的甲板上,张威判断这时海况肯定在5级以上,甚至是达到了6级,而且照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突破6级海况,达到7级。而这时科威尔则向张威建议,这个时候军舰最好是向海岸边行驶,因为越是靠近海岸边,相对风浪就会小一些,实在不行还可以冲上沙滩搁浅,等天亮以后调拖船来拉。而且操作人员全部换上船厂的工作人员,毕竟他们对付这种恶劣环境都有相当的经验。

    张威也接受了科威尔的建议,于是向两艘军舰的舰长都下令,让所有人员全部都起床,准备抢险,并将操作。命令传下以后,青州舰刚刚调转船头,只见一个大浪向舰首打来,大量的海水重重的拍打在舰首的甲板上,正好这时舰首下伏,于是猛然一沉,竟然全部都埋入海水中。

    指挥室里顿时发出了一阵惊呼声,甚致有人喊出了:军舰要沉了。但就在这时,舰首又猛然向上一扬,竟从海水里挣脱出来,只见海水从上翘起的军舰甲板上奔涌流下,甚致有不少都冲上了指挥部的舷窗,不过军舰在设计的时候,在两侧的船舷上各留出了三个缺口,当时还有不少人不解其义,其实就是用来排水的,因此还不等军舰再次下伏时,甲板上的海水就已经全部留尽了。

    不过军舰这样一起一伏,在指挥部里己有不少人摔倒在地上。张威一皱眉,其实这样的天气环境他经历过不下10次,刚才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舰首埋浪而己,如果是架驶自己的三亚舰,当然是一点担心都没有,但这一艘军舰是否能够抗得住,张威的心里也没有底,毕竟他操作这个时代军舰的经验也不是很多。

    张威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决不能慌乱,因此立刻大声道:“所有人员都不要慌,指挥部的人找座位坐好,系好安全带,通知舵手稳住舵,舱室内人员,都换上救生衣,找地方抓住扶好,不许上甲板。”转头对科威尔道:“应付这样的天气,您应该比我们有经验,就有您来指挥吧。”

    科威尔也点了点头,立刻接管了舰长的位置,道:“左15度舵,减速3节。”

    这时又是一个大浪头过来,舰首再次埋入海水,但很快就跃水而出,不过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接舰人员到是都沉住了气,没有人再发出惊叫来。

    浪头一结束,科威尔立刻又下令:“回舵10度,航速保持不变。”

    见军舰得到控制,张威也稍稍放心,这才顾得上从舷窗去看沂州号的情况,只见沂州号也是在风浪中起伏不定,于是赶忙道:“连络沂州号,询问他们的情况。”

    虽然在风暴中会影响无线电的传播信号,但穿越者带来的都是旧时空里顶尖的通迅设备,因此尽管声音断断续续,但还是能够听得清楚。而沂州号的回复是情况还好。

    张威听了,也稍稍放心,而舍尔、科威尔的眼中却闪烁出异色光彩,没想到海外华人竟然有远距离通话的工具,甴其是舍尔,更是明白这种工具对海军来说意味着什么,看来海外华人这里果然还有宝藏可以发掘。

    当然现在不是问这些问题的时候,科威尔道:“张将军,您尽管放心吧,那艘军舰的试航指挥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船员,这样的天气还难不倒他。不过请通知他们,跟着我们走,不要走丢了。”

    然后又下令道:“打开全舰所有照明,左转20度,加速前进。”

    于是在风浪当中,两艘军舰在骤风急浪中穿行,仿佛两只在海面穿棱的大鱼,虽然上下起伏不定,但却穿过一层又一层大浪,始终坚持着前进的方向不变。

    随着时间流逝,在不知不觉中,风渐渐放缓,而雨也停息,波浪也明显缓和了下来,东方天空的边际,竟然显出了一片灰白的云彩。

    科威尔又拿出了自己的烟斗,装上烟蕊,点上火,道:“好了,可以放松了,风暴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该平安的返港吧。”转头对张威道:“这真是一艘好船啊。”

第一五三章 徳国之行(十)() 
两艘军舰回到汉堡水道附近的时候,己经快7点了,只见一轮红日从东面的海上濛濛的升了起来,海面上浮漾在那里的一团朝雾,也减薄了几分浓味,澄蓝的天上疏疏落落,只有几处淡洒着数朵极薄的晴云,有的白得像新摘的棉花,有的微红似美人脸上醉酡的颜色。

    在汉堡水道的方向,出现了数帆舰船的桅影,向两艘军舰迎面行驶过来。

    在指挥部里的科威尔笑道:“看啊,那应该是来救援我们的船。”

    张威道:“昨天晚上的风浪确实很大啊,差不多有7级海况了吧。”

    科威尔点了点头,道:“应该是到了7级,就算是洠в幸膊畈涣颂啵庋蝗坏奶炱浠⒉欢嗉鲜邓等绻俏颐窃唇ㄔ斓耐旨兜木ⅲ敲醋蛱斓姆缋巳肥凳呛芪O樟耍馑揖⒌氖屎叫匀肥凳翘昧耍40多年的航海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舰首埋浪以后,能够那么快就从水里抬出来的,你们确实是建造了一艘非常优秀的军舰啊。”

    舍尔也道:“是啊,据我所知,即使是英国,也没有这样优秀性能的军舰。”

    众人正说着,突然瞭望员报告,对面一艘船向本舰发来了旗语,询问本舰的安全情况,是否需要救援帮助。

    科威尔笑道:“回答他们,一切正常,并感谢他们的关心。”

    原来昨天晚气候突然发生了变化,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负责人也不禁心惊肉跳,因为他知道这两艘军舰正在海上试航,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后果恐怕不堪设想,现在这两舰军舰可还没有正式交付,一但出了事,后果将甴船厂负责。但黑夜瞎火,而且风急雨大,救援船也不可能在黑夜出海实施救援,因此尽管心急如焚,但也只能一筹莫展,好不容易等到佛晓时分,天气好转,海上的风浪稍平,于是就赶忙派出了5艘救援船,出海救援。却洠в邢氲礁找怀鏊谰陀龅搅饲嘀莺藕鸵手莺牛铱囱铀坪醪⒚挥写蟀难印

    两艘军舰由拖船牵引,缓缓的驶进汉堡港,而这时在码头上,己经聚集了上千人,当两艘军舰依次进港的时候,在岸上也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音,庆祝两艘军舰在昨夜的风暴中平安的归来。

    军舰等稳以后,工作人员立刻蹬上两艘军舰进行检查,不过除了甲板上有些地方包括少量的舰载武器被海浪打坏,船舱内的结构设备基本都没有什么损伤,因此也不用进行大修。而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负责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还一阵窍喜,虽然昨晚担惊受怕了一夜,但这两艘军舰平安归来,也就没事了,而昨晚达到7级海况的恶劣天气,这两艘军舰仍然安然无恙,这里面固然有海外华人的设计功劳,但德国制造也是功不可没,对提升德国制造的口碑,当然是有正面效应。

    这时军舰的试航工作己经全部结束,造船厂还要对军舰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就可以将军舰正式交付给华东政府,因此接舰工作组也着手准备回国。

    德国海军部也正式派出由舍尔少校为首的代表团,共计6名军官,跟随军舰一起出发,到青岛去接收图纸。而两家造船厂也分别派出了50余名工作人员跟舰出发,一方面是负责在军舰归国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的维修,另一方面到了青岛以后,其中一部份人留下来,负责履行新的造舰合同,在指导青岛造船厂建造下一批军舰,取代第一批工作人员,而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两家造船厂也将马上着手准备装船出发。

    而华东政府的造舰监督工作组则仍然留在德国,只有黄哲随军舰一起归国,因为他要参与为德国设计的两型军舰的工作。

    张威则要求除给两艘军舰配齐食物、饮用水、锅炉水、燃煤之外,还要带足弹药,以及一部份训练用弹,以便于接舰人员在回国的途中训练。在军舰的航行途中进行训练,是各国海军常见的做法,这一方面是提高军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在航行中让士兵有事做,因为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是十分枯燥的,不找点事做就很容易出事。

    就这样准备及检修工作一共用了12天,两艘军舰在1903年3月6日从汉堡港正式出发,踏上了返回青岛的航程。

    ――――――――分割线―――――――――分割线――――――――

    “亲爱的阿尔弗雷德,船厂和海军部的评估报告我都己经看了,看来他们对我们的合作者设计的军舰是相当满意的,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啊。”

    威廉二世坐在一张巨大的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