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9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笠级战列舰均是以威严级为蓝本建造;可畏级战列舰则是威严级的改进型,比威严级舰船有更好的操纵性;而邓肯级虽是在可畏级的基础上设计,但整体实力是所有英国战列舰中最弱的,主要是为了追求快速而牺牲了装甲,排水量也减少1000吨左右,但航速要比其他的战列舰快1节。

    而除了这14艘战列舰之后,英国还将出动5艘大型装甲巡洋舰,8艘防护巡洋舰,22艘驱逐舰,以及30艘后勤船,可以说只凭这一支舰队的实力,在世界各国的海军中足以排进前三位了,而在英国海军队,也就是大约1/3左右的兵力,大英帝国的海军的二强标准,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本来法国的海军一向是英国的劲敌,但在19世纪中后期海军的建军思路一度误入歧途,搞什么绿水海军,大建*艇、驱逐舰,忽视了大型军舰的建造,结果被英国甩下,尽管在19世末期,法国海军幡然醒悟,并凭强大的工业实力建造了12艘战列舰,及多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实力现在排名世界第2,但还不到英国海军的1/3。

    这次法国也出了血本,共计出动5艘战列舰,4艘大型装甲巡洋舰,6艘防护巡洋舰,15艘驱逐舰,以及12艘后勤船。所有法国军舰均单独组成分队,司令是查蒙特中将。

    俄国海军本来是世界排名第3,但在远东战争中,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均全军覆没,估计现在会退到第6…8名的位置,不过现在俄军还有一支黑海舰队,因此还是可以凑出几艘军舰来。

    这次俄国出动了3艘战列舰,为光荣号、潘特莱蒙号、瑞塔斯罗夫号。这几艘军舰虽然不多,但都有自已的故事,光荣号是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第5艘,前4艘均被编入第二太平洋舰队远征远东参战,结果在对马海战中两沉两俘,当时光荣号还没有完工,因此没有被编入第二太平洋舰队。现在光荣号终于完工,作为俄国海军唯一一艘新锐战列舰,也被俄国上下寄与了厚望。

    潘特莱蒙号原名波将金号,是1903年完工,1904年入役黑海舰队,其实也算是一艘新锐战舰。但在1905年6月27日,该舰的舰员为支持俄国工人为要求改善生活,政治权利,政府改组立宪而举行的罢工,进行起义,并驾驶波将金号抵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港。6月30日俄国政府派出舰队进行镇压,但未能拦截住波将金号。7月1日晚,波将金号驶往罗马尼亚的康士坦察港。因为得不到补给品,起义者将舰交给了罗马尼亚当局。8月,罗马尼亚当局将波将金号交还俄国政府,而俄国政府仍将波将金号编入黑海舰队,但改名为潘特莱蒙号。

    瑞塔斯罗夫号是一艘二级战列舰,满水量不足一万吨,主炮也只有254亳米,因为现在俄国实在是派不出什么像样的军舰来了,只好把这艘军舰拿出来凑数。另外俄国还派来了6艘驱逐舰。

    本来除了光荣号之外,其他军舰均属黑海舰队,按照1870年【伦敦协定】的现定,外国军舰是禁止通过黑海的出口达达尼尔海峡的,因此黑海舰队的战舰应该是无法开出里海的,但这一次有英法两国出面,拥有达达尼尔海峡主权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得不放行。

    荷兰参加远征军,则完全是为了报复华东政府在1903年的爪哇护侨行动,当然也是认为有英法两国出头,这一战必胜,因此也想跟着去捡果子。而且1903年荷兰在华东政府的压力之下,被迫向爪哇华侨让出了大量权利,也想借这次机会,把这些权利再收回来。

    1903年之后,荷兰也深感自己的海军实力有限,因此也加大了海军建设的力度,不过荷兰毕竟国小力微,造舰的经验也不足,只好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购买了防护巡洋舰的设计图纸,也就是日本的吉野号、甲午之后北洋水师新购制的海天号、海圻号的原型,开建了6艘45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8艘驱逐舰。

    但荷兰的工业能力不强,只能建造中型防护巡洋舰、驱逐舰,因此又向意大利*了2艘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命名为乌得勒支号、共和国号。

    1903年底,智利在英国*的两艘战列舰自由号和宪法号,但因为智利国内的财政紧张,于是放弃了这两艘战列舰。当时日本、俄国都在寻购新舰,虽然这两艘战列舰均属于二级战列舰,装甲防护比较薄,主炮也较小,但具有强大的副炮和较高的航速,而且毕竟是战列舰的底子,因此还是有比较可观的战斗力。另外当时也没有多少成品舰可买,于是日本、俄国均派出代表团前往英国洽商。不过俄国代表团率先出发,而且距离也较近,因此肯定会在日本代表团之前到达英国。

    为了不让这两艘战列舰落到俄国手里,加强俄国的实力,英国一度想买下这两艘军舰,而就在这时,荷兰提出要购买这两艘军舰,于是英国也顺水推舟,将这两艘战列舰买给荷兰。而荷兰购得这两艘军舰之后,将其命名为威廉一世号、七省号,威廉一世是荷兰独立建国的领导者,七省则是荷兰建国的正式名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因此这两个名字,也足以看出荷兰对这两艘战列舰寄于厚望。

    这次荷兰将这两艘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全部派出,同时还出动了4艘新建的防护巡洋舰,尼德兰号、阿鲁巴号、库拉索号、圣马丁号。以及5艘驱逐舰,也算是把所有的本钱都押上去了。

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 
远征军的海军组成一支包括有24艘战列舰,作战军舰超过90艘,加上辅助舰船,共计超过150艘各型舰船,人数达3。7万余人的庞大舰队。而且英法两国在远东地区也还驻有强大的海军,仅是英国就在远东地区布置了8艘战列舰,如果远征军到达远东之后,将远东的舰队也纳入其中,那么仅是战列舰的数量就达到今人恐怖的32艘。

    而相比于海军,远征军的陆军就要显得寒酸多了,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因此远征军的陆军不可能有太大的规模。法国自然是陆军的主力,共计出动2个师、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军团;而英国则出动了2个团和一个骑兵营;荷兰也派出了一个团的陆军加入。总计军队为5。2万人,战马5000余匹。

    同时法国还承诺,等远征军到达远东地区之后,还可以在印度交趾地区征调10…12个团的兵力,而英国也可以在印度和中南半岛地区征调同样数目的兵力,荷兰也表示,自己在爪哇地区还能征调1…2个团,这样远征军在远东地区大约可以调集22…25个团左右的兵力,人数在6…7万。

    这样远征军的陆军总计可以超过10万,而作为一场将横跨2。5万公里距离的远征,这也确实算是一支强大的兵力了,但要和华东政府这样的地区势力作战,10万军队的兵力,显然是绝对不足的。因为海军再强大也没有用,毕竟军舰没有装轮子,无法登岸,而战争最终还是需要陆军来解决。

    英法两国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从本土出动5万军队,差不多是两国的极限了,毕竞两国只是打一场短频快的战斗,迫使华东政府服输退让,而不是想和华东政府打一场全面的持久战。而在殖民地也征集不到再多的兵力,而且殖民地的军队素质较本土军队为差,也不可大用。不过英法两国还有俄国、日本两个在远东地区存在的盟友,陆上的战争,其实还是要靠这两个盟友的力量。

    虽然这次远征军的另一个成员俄国,并没有派遣陆军参加,但俄国可以直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将陆军运用到远东地区参战。由于这时俄国己得到了英法两国的经济援助,国内的经济危机己经大为缓解了,而且也能够再向远东地区大规模的运输军队、物资。俄国做出的承诺是,在远征军到远东地区时,将向远东地区派出18…20个师,总计兵力达到30万,另外还准备了4…5个师的后备兵力。

    日本也对英法两国做出了十分极积的反应,承诺将派遣6个师加入远征军陆军,并不追求远征年陆军的指挥权,另外还将派出12…15个师从朝鲜半岛再度向辽东半岛发动进攻。

    得到了日俄两国的极积响应,英国、法国也十分高兴,因为这样一来日俄两国将出动40个师,总计超过60万的兵力,也足可以弥补远征军的陆军兵力不足的缺限,而且也让远征军可以做出诸多的战术选择。

    于是远征军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计划,在舰队到达远东地区之后,首先寻找人民军海军主力,进行海上决战,消灭人民军的海军主力,取得制海权。而在取得了制海权之后,或者人民军的海军退守避战,远征军则汇合日本的6个师,在上海登陆,占领上海以获得立足点,并以上海和仁川为母港,对人民军海军进行封锁作战。这样日本就可以摆脱人民军的海上封锁,大举向朝鲜半岛增兵,向辽东发动进攻。

    而在加上6个日本师之后,远征军陆军的总兵力将超过20万,因此陆军将以上海为基地,向山东发动进攻;再加上俄军从北方进攻,将对华东政府形成三线夹击之势。同时还可以寻找机会,在旅顺、天津、烟台、威海等地发动登陆作战。

    这次远东战争,人民军发动了3次登陆作战,均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而作为老牌海上超级大国,英国对这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十分感兴趣,因为这可以让陆军也充份利用,并发挥英国的海上优势,因此在这次的战争中,自然也想找个机会练练手。

    这几个登陆的地点都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在烟台、威海登陆,可以将战火直接燃烧到华东政府的本土山东地区,并直接威胁到华东政府的安危;而在旅顺登陆,则可以配合从朝鲜半岛进攻的日军,并切断东北人民军的补济线,令人民军彻底在东北地区全面崩盘;在天津登陆,不仅可以控制渤海湾,而且还能进而控制北京,将清廷拉上远征军的战车,这样也可以让远征军在舆论、道义上占据致高点。

    当然俱体在那里登陆,还需要视当时的局势和战场环境而定,如果是要迫使华东政府投降,当然是在山东蹬陆最好;而如果战争有长期化的趋势,则在天津登陆,控制清廷,并让清廷为远征军背书,这样一来远征军就可以依靠清廷获得补济,有利于长期作战等等。

    这些作战计划,也令英法两国十分满意,认为这一场战争己必胜无疑了。而远征军组建成功的消息传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远征军的海军规模实在太过庞大,也太过吓人,可以说除了英国之外,这个时代再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派出这样规模庞大的舰队,因此首先是在中国的英法商人,总算是等到了希望,原来上海租界的商人本想回国,但又决定暂时留下来,等着远征军的到来,重新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而在中国的其他租界,本来这时也都有些人心惶惶,但得知远征军的规模以后,也都安定了不少,认为可以不用再担心了。

    同时法国两国的驻京公使也开始活动,一方面向清廷提出,希望在远征军到达之后,清廷能够发表一个欢迎远征军的声明,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加入远征军,共同对华东政府作战。

    而在国际上,舆论也是一边倒的认为远征军必胜,美国、德国又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军棋推演,而这时军棋推演的结果无一不是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