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9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清廷也就越是不利,如果华东政府真的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清廷估计也就走到头了。只是清廷的为难之处在于,又不能以此来指责华东政府,因为现在华东政府的声望己是如日中天,除了极少清廷的死忠之外,几乎全国上下的民众,甚致还有不少的官员都在为华东政府的胜利而欢呼,如果清廷在这个时候去指责华东政府,恐怕不用华东政府出兵,民众和官员的唾沫就可以将清廷喷死。
于是清廷最终还是选择了鸵鸟政策,就装不知道,什么也不说,什么都不做,就这样混一天算一天的过。当然可以在暗地里诅咒华东政府,输掉这场战争。
华东政府当然不会理外界的声音,青岛军委向东北战区下令,留下第3军和一个骑兵旅守卫满洲里至齐齐哈尔一线的地区,并且趁着这个机会,沿铁路线两侧在蒙古地区进行渗透,以扩大华东政府在蒙古的势力范围,因为这个时候,蒙古的分裂势力在俄国的支持下十分猖獗,现在华东政府己经踏进蒙古一只脚了,当然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敲打。由其是那些参与帮助俄军作战的蒙古部落,可以拉出一二个典型进行打击,以震摄其他蒙古各部,以后都要老实一点了。
第2军则撤回到哈尔滨驻守,同时兼管从哈尔演到沈阳的防务,并继续执行东北地区缴匪的工作。而且同时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等也都要立刻展开。
而就在这时,一直留在青岛的德国海因里希亲王来到外事委员会,拜访了李三杰。
原来和海因里希亲王联络的一直都是秦铮,不过现在秦铮去了东北,因此海因里希有事只能接正常的外交流程,和外事委进行交流、沟通。好在是亲王和李三杰也有过工作来往,互相认识,只是没有和秦铮那样建立较好的私人关系。
李三杰当然十分热情的接待了亲王。双方分宾主落座,李三杰首先道:“亲王阁下来拜访我,有什么事情吗?”
海因里希道:“委员先生,我受我国皇帝陛下的委托,代表德国皇室、政府,对人民军取得满洲里战役的胜利,向华东政府表示祝贺。”
李三杰呵呵笑道:“哦!感谢德国皇帝陛下,也感谢德国政府,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海因里希道:“不过委员先生,请恕我直言,虽然你们击败了俄军,收复了满洲里,又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但从总体来看,现在的局势还是对华东政府很不利啊,因为英法两国组织的远征军才是华东政府最大的对手,如果不能战胜远征军,就算对俄国取得再多的胜利也是没有用的。”
李三杰点了点头,道:“亲王阁下,您说得很对,我们发动满洲里战役的目地也就是先击败俄军,然后才好一心一意的应对远征军。”
海因里希道:“坦白的说,远征军的实力太强大了,由其海军实力,因此要想战胜远征军,这难度恐怕不是一般的大啊。”
李三杰听了,心里也在飞快思索,海因里希找自己说这些话什么用意,要恐吓华东政府吗?不过华东政府和德国的关系一向良好,德国在这个时候没必要和华东政府交恶吧。于是李三杰中规中据道:“那又有办法,再难也要打这一仗。我们其实是并不愿和英国、法国为敌的,但英国、法国不愿意与我们和平相处,执意要发动这次远征,那么我们除了奋起应战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还是那句话,和平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靠一方的努为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海因里希道:“委员先生,我们德国在欧洲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华东政府需要,我们德国愿意从中进行调停,尽可能的避免战争发生。现在远征军还没有到远东,和平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李三杰听了,到是十分意外,德国居然想调停华东政府和英国、法国,就国家实力和影响力来说,德国当然是够份量的,但现在并不是调停的时候。因为首先是华东政府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让步的,而英法两国组织了如此规模庞大的远征军,当然也不可能接受华东政府的条件,因此也可以说,从普茨茅斯谈判破裂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没有后退,让步的空间了。
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
李三杰道:“德国愿意调停,我们当然是欢迎的,但亲王阁下,我认为现在并不是调停的最佳时机,我们的条件一直都没有变,日本、俄国必须做出赔偿,才能恢复和平,而这个条件,我想英法两国是不会接受的,至少在目前是不会接受,因此亲王阁下认为,现在调停会有用吗?”
海因里希听了,也苦笑了一声,其实他也知道现在根本不是调停的最好时机,只不过这是他的皇兄德皇威廉二世提出的要求,因此也只能咬着牙向华东政府提出来。
原来鲁登道夫写的报告经由青岛传回德国,引起了德国参谋总部的高度重视,由其是鲁登道夫建议,希望获得华东政府的无线电技术、动力飞机技术以及装甲列车技术,在参谋总部也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在此前,华东政府和德国军方有数次技术合作,如给德国陆军提供75毫米速射炮技术(其实是法国的技术),迫击炮技术,和德国海军合作研发蒸汽轮机,综合火控系统,并帮助德国进行军舰设计,均取得成功,虽然在这方面海军的成果更大一些,但陆军也对华东政府提供的军事技术十分满意,并且认定华东政府肯定还有好东西。
而这一次鲁登道夫果然看到了人民军陆军的新式武器或技术,其中无线电技术德国正在开发研制中,而动力飞机、装甲列车,德国参谋总部也能够想像得到这两项技术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因此参谋总部也上报威廉二世,建议向华东政府购买这几项技术。
不过军人的思想总是直接而简单,政治家的考虑就要细得多了,首相毕洛就认为军事技术在那一个国家都是高精尖的技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此前德国从华东政府获得了一些军事技术,但那是因为华东政府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而且渠道有限,需要德国成熟的技术设备,因此才不得不拿出一些军事技术进行交换,而现在华东政府虽然还没有完成初步的工业布局,但可以通过经贸途径获得机械设备,自己再进行反向的研制,根本不用拿军事技术来交换。而德国想获得这些军事技术只有一条路,就是立刻和华东政府结盟,并帮助华东政府应对英法远征军,以此为条件换取这些军事技术。
其实在朴茨茅斯谈判之前,德国国内要求和华东政府结盟的呼声很高,但在英法两国宣布将组织远征军参战之后,这股呼声也立刻哑然而止,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和华东政府结盟,就等于是和英法两国为敌,并将立刻进入战争状态,因此这显然是不符合德国的利益,那怕是可以获得这些军事技术,也是得不偿失的。
对德国来说最理想的方式是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和华东政府协商结盟的事宜,不过这样一来想要获得这些军事技术,也就不容易了,这要视战争的结果和时局的变化而定,一方面是看华东政府对德国的需求,另一方面德国也不能只为了获得这些军事技术,而卷入战争或是直接和英法两国敌对,毕竞现在德国和法英两国虽然不和,但还没有完全彻底对立,甴其是和英国的关系,还有很大的挽回余地。
但威廉二世却突发奇想,认为如果德国能够调停华东政府和英法两国的矛盾,就可以凭调停之功,获得这些军事技术。威廉二世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华东政府,因此在他看来,德国的调停对华东政府来说就是救命稻草,华东政府肯定会接受任何的条件,并且对德国感恩待德,这些军事技术那还不是双手奉上。
而对于皇帝习惯性的奇思妙想,首相也只能苦笑无语。虽然毕洛的政治手腕能力虽不及他的前任俾斯麦,但也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当然知道现在调停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由其是华东政府绝不会轻易妥协。但毕洛也知道,皇帝并不是一个听得进劝告的人,由其是在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时候,不过就算是调停失败了,对徳国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影响,因此也就没有阻拦。只是让海因里希亲王丢脸,不过亲王毕竟是皇帝的弟弟,替兄长丢一次脸也是应该的。
于是海因里希站起身来,道:“好吧,华东政府的态度,我会如实的转告给我国皇帝陛下。打扰委员先生的公事,我先告辞了。”
李三杰道:“亲王,先别忙着走,我还有事要和亲王协商。”
海因里希也有些愕然,不过还是又坐了下来,道:“委员先生有什么事情?”
李三杰道:“本来我想晚一些时候和亲王协商这件事情,不过亲王阁下这次既然来了,那么就先说也可以。”
海因里希听了,也不由得郑重起来,道:“我洗耳恭听。”
李三杰道:“其实我们是很需要德国的调停,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在我们和英法远征军的战争结束之后。”
海因里希听了,也有几分明白了,道:“在战争结束之后,需要我们德国进行调停吗?”
李三杰点了点头,道:“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当然什么都不用再提,但如果是我们赢下了这场战争,我们希望德国政府会在适当的时候出面调停,促使英法俄日荷等参战的国家接受我们的条件,进行谈判。”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高明的政治家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想好了如何结束战争,因为除非是以灭国为目地,否则任何战争都有结束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在获胜后的利益最大化,在失利时将损失降到最低,在什么时候结束战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华东政府对胜利当然是有充份的信心,但在击败了英法远征军之后,战争就不能再扩大,华东政府就应该考虑和参战的各国进行谈判,在谈判桌上拿到最大的利益,而这就需要有一个国家出面周旋,好听的叫调停,不好听就是给失败者顺个梯子下来。
海因里希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而且他也认同,战争结束的时候,才是德国介入调停的最好时机,只是令他不理解的是,从李三杰的态度来看,他似乎对这场战争的胜利信充满了信心,这当然也代表着华东政府的态度,但远征军的实力,由其是海军的实力绝不小视,华东政府到底是那来的自信呢?
李三杰又道:“当然,我们也不会让德国白帮这个忙。我记得在我们占领青岛之后,曾和德国签定协约,其中就有一条内容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帮助德国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港口。这次就是我们兑现这个承诺的时候了。”
海因里希听了,也不由得心里一动,当初双方签定的协约中确实有这一条,但一没有约定时间,二没有约定具体的情况,不过是空口白话,而德国在当时也无力复夺青岛,本来就是签的本来就是城下之盟,加上这一条也不过是有个心理安慰,因此谁都没有把这一条当回事,如果李三杰不提,海因里希连想都不会想起来,
但如果华东政府最终取得与远征军战斗的胜利,确实可以帮助德国在远东地区获得1、2个港口城市,因为德国出面调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