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枪械。它古怪的的造型,令在场之人无不感到新奇,斯宾塞甚至忍不住笑道:“理查德,你确认这就是你‘伟大的发明’吗?”
    加特林冷笑了一声,并没有理会斯宾塞的讽刺,向曾纪泽道:“巡抚大人,可以开始演示了吗?”
    曾纪泽招了一下手,一名士兵将一头牛牵到了距离一百码之外的树下将拴好。曾纪泽向他点了点头:“加特林先生,可以开始了。”
    加特林摩拳擦掌,活动了一番手臂,然后紧紧的握住了曲柄,一声低喝,疯了一般摇动起来。
    低沉的炮声连续响起,硝烟动尘士般扬起,火舌吐处,子弹如雨点般从摇动的枪管中飞驰而出。一分钟之后,当众人还没有从这可怕的武器发射中反应过来时,对面那头公牛已经从视野中消息,残留的,只有一地碎烂的骨肉。
    加特林停了下来,甩了甩略感乏力的手臂,轻出了一口气,用稍有遗憾的口吻说道:“大概有170多发吧,射速还不算最佳成绩。”
第九十二章 机枪车间
    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的众人,皆是唏嘘不已,纪泽式步枪的高射速在他们眼中已是叹为观止,而今加特林机枪的射速,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200多发每秒,实在是难以想象,估计这帮人都把加特林机枪当成神器了。
    斯宾塞走上前去,摸着略有此发热的枪管,瞪着眼睛道:“理查德,你……你是从哪里获得的灵感,造出了这么一个神奇的玩意?美国政府不重视你的发明,实在是他们重大的失策呀。”
    能让斯宾塞折服,加特林表情相当的得意,他却又叹了一口气:“林肯总统说这种武器太过残忍,他不愿用它来对付南方的兄弟。其实我发明这机枪,只是为了减少士兵数量,这样才能真正减少他们的伤亡,只可惜林肯总统不明白我的意图。”
    斯宾塞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理查德,你可真是一个幼稚的人。”
    加特林一怔,不知他何出此言,正待问时,曾纪泽打断了他们。他拍着巨大的枪管,向在场众人道:“各位都是武器制造和军事指挥的精英,你们认为这机枪的使用价值如何?”
    “这机枪的射速高得不可思议,是我所见过威力空前绝后的武器,发匪一向仗人多作战,如果我军能配备这种武器,我想不单能以一敌十,以一敌百敌千都不成问题。”丁日昌率先发表意见,很显然,他对这款机枪的评价极高。
    其他人的意见多与丁日昌相当,对加特林机枪极尽赞赏,只有李鸿章凝眉不语,似乎有不同意见。曾纪泽便道:“少荃,你有什么看法。”
    李鸿章沉吟半晌,说道:“这种枪威力固然强大,但却有两个缺点,其一是造价不菲,我想它很难像纪泽式步枪那样大批量的生产。据我所知美国之土大部分为平原地带,那这种枪的运输就比较容易,而我国国土南方水网密布,北方又以山地居多,相对而言机动运输能力要差许多,这也会将此枪的威力削弱不少,这是缺点之二。”
    李鸿章跟随曾纪泽日久,也变得渴望了解外国世界,他对美国的评价是难能可贵的。事实上,李鸿章对加特林机枪的分析切中要害,但这并不能掩盖这款枪的优点,历史上加特林机枪大约是在二十年后为中国所引进并仿制,并最终应用于淮军,事实证明它是十分有价值的。
    曾纪泽点头表示赞同李鸿章的说话,同时道:“此枪造价虽然不菲,但其使用价值却绝对是物超所值,所以就算贵我们也一定要造。虽然不能大量准备,但只要我们在作战时能在恰当的使用它,必定能大幅的提高我淮军战斗力。”
    他顿了顿,转向丁日昌道:“至于它机动能力差的缺点,那就要有赖于你们武器制造局的改进了。我倒有个设想,你们看能不能在枪的下盘装上咱们国家特有的独轮,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形,都可仅凭一人就能方便运输。当然,我只是提个意见,具体怎么改进,还得你们这些专业人才多多研究了。”
    加特林听不懂汉话,只好向旁边的斯宾塞求教,斯宾塞才来中国不到半年,汉语也是二个半,但多多少少还能听懂那个一两个人,他这有点不够谦虚,好面子不好说自己听不懂,便只好不懂装懂道:“他们好像是不准备买你的专利了,你看,那个李鸿章眉头皱得老高,显然是不太满意的表情,要知道他的话在那位曾巡抚面前可是很有份量的。”
    斯宾塞的胡编乱语令加特林吃了一惊,他之所以远涉重洋来到中国,除了利益的诱惑之外,无非是想给自己的发明找个好奶妈,如果费了这么多的心思,最终买卖没有谈成,那他一定会十分的失望。
    加特林迫切的想谈成这次合作,便向正在谈话的曾纪泽道:“巡抚先生,我的发明绝对你利于你的军队,我希望你认真考虑下我们合作的事宜,至于合作的具体条件,我们还可以坐下来慢慢谈。”
    曾纪泽听加特林这么一说,心下不由想笑,便顺势道:“你的发明对我们很有用,但你要知道,我的军队的军费开支越来越大,所能用于武器制造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如果加特林先生真诚的想与我方合作,那我觉得你有必要在股份上做进一步适当的让步。”
    曾纪泽原先开出的条件是加特林可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拥有此项专利生产销百分之十五的利润,但既然把加特林千里迢迢的骗来了,而他又主动要求做出让步,曾纪泽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经过一番协商,加特林的股份最终定为了百分之十。这比斯宾塞的股份要少百分之五,但尽管如此,他所获得的利润也将是惊人的。
    合同签定之后,这款威力强大的机枪很快就投入了生产。丁日昌在上海武器制造局特别开设了机枪车间,加特林负责技术工作。由于加特林机枪的结构远较纪泽式步枪要复杂,故而生产的速度十分缓慢,最初由于技术人员还对该枪生产工艺不够了解,故生产速度每月只能达到两到三挺。
    苏州总攻的日期日渐临近,为了确保此战的必胜,曾纪泽决定亲赴前线指挥。时近寒冬,天气渐冷,刘诗涵与曾纪泽久别才逢,虽不舍他又要离去,但知他是做大事情的人,便也不敢以儿女私情拖累他,只好为他准备好充足的冬衣,以备天寒之需。
    “夫人,这冬衣你已经给我备了一大箱子了,这几件就算了吧。”曾纪泽从身后抱住正在整理衣服的诗涵,温柔的说。
    诗涵笑了一笑,却摇头道:“这苏州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攻下,日子久子,你总需要多些衣服换洗,还是多带几件吧。”
    “还是夫人最关心我。”曾纪泽在他脸上亲了一下,“不过,你倒不用担心,这场战事很快就会结束,我们很快又可以见面的。”
    “但愿如此吧。”诗涵不懂军略,但只要是曾纪泽所说的,她都无条件的相信。
    “小姐,老爷他来信了!”素雪欢叫着闯了进来,手中还扬着一封书信,一见曾纪泽也在,愣了一下,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将信奉给了诗涵:“小姐,刚从四川来的,是老爷的亲笔信,你快看看吧。”
    “瞧你这傻妞,总是风风火火的。”诗涵斥了她一句,将那信接过拆开细看。
    曾纪泽的这位岳丈刘蓉也是湘军大员,此时正在四川骆秉章手下任知府。他等着诗涵把信看来差不多,问道:“岳父大人身体还好吧,他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诗涵道:“爹爹身体还算健朗,他在信里只是问了我和老爷们的近况怎么样,还说最近正忙于围剿石达开,除此就没说什么了。”
    “石达开!”曾纪泽被这个名字所动,心中暗道:“我差点把你给忘了,该是你谢幕的时候了。”
第九十三章 北方重镇
    石达开自天京事变之后,洪秀全嫉其深得人心,故对其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石达开离开天京之后,一直在天平天国周围活动,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并联合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后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并最终不得不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在湘军的压迫下,石达开被迫退出浙闽,随后转战湖南、湖北、广西,并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企图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
    历史上,这位太平天国名将,将在不久之后,在四川大渡河为清军所困,最终不得已而投降。
    由于曾纪泽穿越之时,石达开已经远离了南方主战场,所以曾纪泽对其一直不够重视,而今,石达开既已入川,那么他距死期也就不远了,这是曾纪泽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曾纪泽提笔书信一封,是写给他的岳父大人刘蓉的,信中分析了一大通四川局势,而后断定石达开必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让他这位岳父大人一定要密切注意大渡河沿岸的防御。
    “哼哼,刘蓉啊刘蓉,有我这样的女婿算你走运,便宜你立一大功了。”曾纪泽将信看了一遍,将入信封中,而诗涵这时也收拾完了衣服,便过来问道:“老爷,你给爹爹的信里说了些什么呀?”
    军机之事,曾纪泽自不愿让她这等女流之辈知道太多,遂麻利的将信封合上,揽着她的腰笑道:“也没什么,就是向岳父大人拜谢,谢谢他生了你这么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儿,能让我曾纪泽有这般的好福气。”
    “我那有这般好呢。”诗涵嫣然一笑,被赞得有些不好意思,但那低眉笑颜却将她心花怒放的心情表露无疑。
    二人正夫妻私语时,下人来报,言唐廷枢、周馥、向望海应召前来。曾纪泽便整理衣冠,出前堂相见。
    礼罢,曾纪泽问道:“建时,开矿招商引资之事如何了?”
    唐廷枢信心十足:“我将大人开办矿业的设想和条件向上海商界名流们详细阐述,他们对此事非常有兴趣,几位商界巨头都明确表示愿意入股。
    有了大冶矿务局的先例,以及曾纪泽一系列洋务的先例,上海的商人们当然知道即将在徐州兴建的矿业,将是十分赚钱的买卖,更何况,曾纪泽对合资的条件放宽了许多,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不积极才怪。
    曾纪泽点头表示满意,并道:“建时你这件事办的不错,我会在股东大会上推荐你为商总,全权主管矿业的生产运营,下一步你就加紧同那些商人们谈判融资,尽快把公司建立起来吧。”
    被任命为商总本就是唐廷枢意料之中的事,否则他也不会这么卖力的去办事,但当曾纪泽口承诺时,他仍然感到十分的感激兴奋,忙不迭躬身施礼,并慷慨激昂的表态:“廷枢多谢大人器重,请大人放心,廷枢定当全力以赴将徐州的矿业办不好,绝不敢辜负大人的一片期望。”
    近代中国开办实业者并不少,但能在历史上留有大名的不过寥寥几人,曾纪泽对唐廷枢的开明眼光和经营能力是绝对有信心的,相信只要能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权力,徐州矿业将在他的经营下远远超过大冶矿业。
    与唐廷枢谈罢,曾纪泽才对等了许久的周馥道:“务山,你认为徐州这个地方怎么样?”
    “徐州位于咱们江苏西北,北邻山东,西接安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