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后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造成的,那些斥候绝对可以分辨的出来。何况,据那些斥候报告,右屯的城墙之内,到处都是那些炮弹打出地坑坑窝窝,几乎满城都有。如此可怕的火力,已经是远超当年袁樂焕抵御皇太极进攻宁远所用过的那些红夷大炮了。怪不得八旗军会被小北荒打得节节败退,血肉之躯又怎么能挡得住那些铁与火的进攻?
    “可恨。此事末将必然要报告我家大帅。一定要向他们讨个公道。”陶继智在一边恶狠狠地叫道。
    “讨个公道?哼!”旁座地祖大寿一系将领无不冷笑。就凭陶继智这个连抵抗都不敢抵抗便仓惶逃窜的模样,还想找人讨回公道?而看到众人轻蔑的眼神,陶继智才想起自己的“光辉事迹”,不禁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感觉。可是,话已出口,他就算想收回也做不到了。
    “大帅,那小北荒到底是想做什么?他们只能靠近海边儿打上几仗,关咱们的大凌城什么事儿。放任一个城池在那儿空着,这传出去,也好听呀。”游击张国青抱拳向祖大寿问道。
    “小北荒这几年跟鞑子打,可是节节胜利。以前的东江军归了他们,成了如今的第三方面军,结果,一下旅顺,二下南关岭,三下金州……前段时间更是连复州都拿下了。辽东南边儿的那个尖尖儿,现在都已经是他们地地盘儿。这些,你们说,咱们能做到吗?”祖大寿向众人问道。
    “不能。”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场的将领论起带兵打仗来,平时也大都是老子认第三,祖老大是第二,没人敢能当第一的态势,可是,那只是说说而已。真论起来,他们也都十分清楚,如果换成是锦州军,绝对不可能接连打下那么多的地方。事实上,面对八旗铁骑,他们也就是守城还能行,野战,基本就没怎么有过胜利的可能性。这就更加不要说攻城了。
    “明白就好。东江军换到人家地手里成了第三军,就脱了胎,换了骨。可是,这支第三军,却还只是小北荒几支大军里并不怎么显眼的一支。”祖大寿又叹了口气,显得有些落寞:“咱们知道地,小北荒兵力最强,也最能打的是在朝鲜和建州左卫地第四军;另外,跟咱们最近的第三军,这就不说了。还有就是守在北面地第二军。这是一支先前谁也没想到的大军。愣是把皇太极坑了个半死,让鞑子不光赔了一支大军,皇太极还赔上了儿子。……可是,你们说,这第二,第三,第四都有了,第一呢?”
    “滋……”
    听到祖大寿的提醒,一干将领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二、三、四都已经如此强悍,若是还有一支第一军,这小北荒岂非强得过份了些?
    “我琢磨过这小北荒,也琢磨过那个楚钟南。”祖大寿又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我堕了自己的威风。说真的,就算是袁大帅还在,恐怕也及上人家地几分本事。”
    “将
    ”袁樂焕虽然被定性为反贼而被樂祯千刀万剐,血肉京城百姓所食。
    可是,在关宁一带,袁祟炮的威望却并没有改变。虽然人都死了,可这里的将士们对袁樂炮的敬重却依然没变。如今,听到祖大寿这样评价,自然都有些许激动。
    “据末将所知,小北荒的各支大军,最先露头的是第四军,其后是第二军,之后,东江军才被改编为第三军……他们的这些军中名号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定地顺序,倒是迷惑人的居多。如今他们跟鞑子交战许久,这藏着的后手也应该都差不多都露出来了吧?”陶继智说道。
    “若是万一他们还有一支第一军,或者是什么第五军,第六军呢?”姚抚民冷冷地问道。
    “……”陶继智张了张嘴,不说话了。
    “这就是他们的厉害之处。光凭几个名号,就能让人疑神疑鬼,却又不敢掉以轻心。这支第三军既然敢把手伸到辽西,你们焉敢说那楚钟南没有派出另一支大军坐船过来?别忘了,旅顺就在他的手里,又有南关岭和大海挡着,那里就是躲上几万人的大军,咱们和鞑子也照样不能知道。可从旅顺出发,须臾之间就可以到达辽西。如果,小北荒真的有心抢夺辽西之地,咱们总得先准备好才行。总不能把大军分开来让他们地火炮轰个稀八烂吧?右屯,可就是前车之鉴。”祖大寿也不顾陶继智猴屁股一样的脸色,郑重地向众人警告道。
    “将军,辽西是朝廷让咱们接收的,他们小北荒插手,这算什么意思?难道他们想跟朝廷做对不成?”另一游击李善叫道。
    “为什么不能跟朝廷做对?朝廷,难道还能管得到他们?”姚抚民冷哼道。
    “辽西被鞑子清的差不多都空了,小北荒要块空地干什么?而且,他们又只是把那些老弱病残运走,这好像不是想抢地盘儿地意思?”张国青疑惑道。
    “谁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姚抚民道。
    ……
    “将军,吴总兵到!”
    祖大寿和一干将领你来我往的讨论着,都对第三军攻击右屯和运送老弱的事情感到难以理解,摸不准对方到底是打算做什么。言语之中,颇多对陶继智的不屑。而身在屋檐下,陶继智也只有在一边干受着。想告辞,祖大寿却说一会儿吴三桂就到。无奈之下,他也只有这样尴尬地在一边听着别人论述自己的无能,越听越气却毫无办法。不过,这种境况终于没有持续太久,祖大寿没有说谎,大约又过了大半时辰,吴三桂到了。
    “甥儿三桂,见过舅舅。”
    金盔金甲,大将之相。纵然是长途骑马奔驰而来,风尘仆仆,吴三桂依然没有堕了自己的威风。除了向祖大寿恭敬的行了一礼,面对其他人,依然是一片傲然。而众人也并没有觉得他这副样子有什么不对。哪怕是有陶继智败絮在前,吴三桂依然还是关宁军的大头领,辽东首屈一指地大将。
    “坐吧。这么快过来,累不累?”祖大寿轻笑着招呼了一声,让吴三桂在身边坐下,又和声问道。虽说他跟吴三桂的关系并不是多紧密,但看到这个外甥之后,他还是觉得高兴。二十多岁的一方镇守大将,十多岁时就敢带着二十多家人杀入四万八旗大军营救父亲,从而博得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名,这样的晚辈,当然值得骄傲。
    “再累也得来啊。”吴三桂苦笑了一声,扫视了在座地众人一眼,最后,目光定在了有些瑟缩地陶继智身上:“甥儿的脸都被某些人丢到舅舅这儿来了,再晚点儿来,以后可就再没脸来到舅舅这边讨酒喝了。”
    “末将有罪,请大帅责罚!”听到吴三桂这么一句话,陶继智哪还不知道对方是在说自己,急忙跳到中央跪在地上,向吴三桂请罪。
    “陶继智,你好本事啊。”也不理会祖大寿就在身边,吴三桂看着陶继智连连冷笑:“被人一下子就打出了右屯,这没什么,败仗,谁没打过?我也常打!可是,谁叫你去乱杀人地?你知道你惹了多大的祸吗?”
    “……”乱杀人惹了祸?陶继智还有些不明白,杀人放火,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很平常啊。
    “你不明白是不是?”吴三桂继续咬牙冷笑:“那我告诉你。小北荒地水师已经杀到了山海关的海边儿上,李惟鸾给我送了信,让我把你地脑袋送过去,给右屯死去的父老乡亲一个交待,否则,他就要断了山海关跟宁远的联系,并且炮轰山海关!”
    “什么?”
    “什么?你还有脸问什么?”吴三桂的声音越说越冷,“你知不知道,京城已经有御使弹劾我吴三桂治军不严,纵兵屠戮良民,我父亲,也已经被小北荒的人从北京抓了去,现在生死不知。”
    “什么?”
    完了!陶继智哪还想得到辩解一二,很干脆地两眼一翻,晕了过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陈述
     更新时间:2009…10…15 20:29:42 本章字数:3688
    三桂觉得自己很冤枉。手下做事虽说过份了点儿,荒反应也太过激烈了。收买人心也不用这样啊。可是,面对小北荒的强横,他却没有办法。宁远靠海不远,山海关更是在海边儿上,两地之间距离更是足有数百里,偏偏却只有靠着海边的那块比较平缓的道路才能顺利的联系,虽说这片土地也算宽阔,可终究不似那种大块的平原,以小北荒的实力,说截断这条道也就只是一句话儿的事儿。而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的山海关和宁远两块地盘儿想要联系,就只有越过那庞大的燕山山脉。虽然山海关和宁远的驻军都是靠着在当地种粮来补充军需,但终究不能完全的自给自足,而且,他吴家还有商行,也需要通过这条道路才能经营,然后为他的军队提供军饷,这条道要是断了,他必然会损失惨重。何况,自己的老子居然也被人家抓了去,一向以“孝”字闻名的他如果不理会,日子也就不用混了。
    所以,陶继智必须死!
    可是,吴三桂却又必须考虑一下自己如果杀掉这名忠心的属下,其他的部将们又会怎么想。
    凡此种种,进退两难。而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威名从此将受到极为严重的削弱。因为,他居然被小北荒骑到头上还不能反击。
    ……
    吴三桂的苦恼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是,该做地事情还是必须做。答应了陶继智照顾他的家人之后,吴三桂也没杀了他,只是把人直接送到了右屯附近的海边儿,交给了小北荒在当地的水师。之后,陶继智被押走了。在山海关和宁远附近海域游弋的各式战船也纷纷不见了踪影。这让关宁一带的各路军马松了一口气,但是,小北荒的威名却也通过这件事深深地扎到了他们地心中。对这个把满清弄得狼狈不堪的地方势力,这些号称大明第一精锐的将士们,却基本上没什么人表示不满。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他们不可能把满清逼到现在这种地步,这也就是说,他们是比不过小北荒的。而既然比不过,不满又有什么用?人家连吴三桂的老爹都敢绑了,还收拾不了他们这些小虾米?
    当然,除去有些惊惧于小北荒地战力和肆无忌惮的行事方法,关宁军的上上下下之所以对小北荒不敢存有敌意,还是因为吴三桂老爹吴襄的获释。
    吴襄是一个老牌的逃跑将军。因为大凌河之役救援不力而被樂祯下狱。要不是吴三桂在关宁还有着不小的势力,大明朝廷害怕杀了他之后而受到反弹,他恐怕就要跟原先的那些败军之将一样而被斩首了。不过,即便如此,为了控制吴三桂,樂祯最后虽然放了他出来,却还是将之软禁在了北京城。可是,这一回,小北荒居然说抓就把人抓了,还直接把人送出了京城,押到了海上,然后,送到了朝鲜。
    在朝鲜,吴襄不仅很“荣幸”地获得了小北荒兼朝鲜两地执政官楚钟南的接见,还被带去参观了一场第四军的一个军营。
    ……
    “小北荒军容严整。即便没有战事。也是日日训练。每天地训练也绝不会少于四个时辰。无事之时。将士于营中散步。亦是两人成列。行于路上。昂首挺胸。绝无任何散漫之象。军中将士皆学文字。懂战术。习战法……其中一小小兵卒。见识恐怕也远强过你军中百人将。”
    “这么厉害?”吴三桂没有回山海关。也没有回宁远。接了老爹之后。他又回到了锦州。按照他地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