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性时代-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点明白了,”张朝扬道,“以后拥有官网的厂商越多,搜索广告费就越多!”
宋维扬想了想说:“这样吧,股份交换。搜狐网在搜狗搜索5的股份,按比例换成个人股份,两家以后就没关系了。”
“可以。”张朝扬道。
调整之后——搜狗搜索:宋维扬(4775),金牛资本(0),丁明(20275),张朝扬(1975)。
搜狐网在搜狗搜索占有的股份清零。
336【财富神话】()
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在明清时代曾是一片荒凉坟场,宫里的太监死了就多半埋在这里。
太监又叫“中官”,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官坟”。
同时,太监们还在中关村附近购置地宅,年纪大了也好有个容身之所,死了就直接拖去中关村埋葬。而得势的大太监们,又在此地修建佛寺庙宇,让退休的老太监烧香礼佛,祈求祖先原谅——小弟弟没了,死后无颜面对祖宗。
渐渐的,“中官坟”变成了“中官屯”,民国时代又改称“中官村”。
新中国成立后,“中官村”被划为首都文教区,大量高校迁至此地。“中官”实在跟文化人不沾边,文豪郭沫若大笔一挥,“中关村”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
从1984年开始,一批批科技人员下海经商,中关村成为京城的“电子一条街”。
到现在,科技公司林立,电子商铺繁多,竟然发展到日常堵车的地步。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去年把好多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都砍了,尽量拓宽路边,但依旧不能解决糟糕的交通状况。
更头疼的是,附近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写字楼。
今年,中央释放出的信号越来越明确,地产商们闻风而动,中关村立马变成大工地——同时兴建了好几座写字楼。
……
中关村大厦算是兴建得比较早的,今年终于落成开业了,搜狐网络和搜狗搜索共同租下一整层用于办公。
今天,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于中关村大厦的公用大会议室。
“老李,你以前听说过搜狐网没有?”
“昨天临时学习上网,登陆了一下搜狐网,感觉还挺不错的。”
“我听朋友说,这次有好几家美国公司入股,至少也要投一两百万吧,还是美元!”
“我估计要投300万美元!”
“这张朝扬要变成千万富翁了。”
“高科技行业就是赚钱。”
“……”
记者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张朝扬这个年轻人羡慕不已,更对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报以浓厚兴趣。
张朝扬西装革履的走进会议室,在门口侧身停下,微笑着把投资代表们请进来。
“咔嚓,咔嚓!”
闪光灯四起。
众人列坐席位,张朝扬抬手道“感谢诸位记者朋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搜狐网的融资签约仪式。我叫张朝扬,是搜狐网的ceo。搜狐网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商业公司,并在全球率先推出网页评论功能。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人们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网络在变大,地球在变小……经过华尔街投行的科学调查演算,搜狐网估值为1350万美元,idg、英特尔、哈里森、道琼斯和港城的恒隆公司,今天将共同为搜狐网注资600万美元……”
“哗!”
全场轰动,记者们都惊呆了。
“1350万美元?那可是1亿多人民币啊!老外都疯了吧?”
“太神了,搜狐创立还不到两年,也没赚啥钱,居然就估值1亿多。”
“何止啊,这五家公司还要投600万美元,搜狐市值加起来就是16亿了!”
“看不懂,看不懂,搞互联网太赚了!”
“张朝扬有多少股份?不会是独资的吧?”
“不清楚,但千万富翁肯定没跑。”
“……”
这是中国的商业网站第一次接受美国融资,记者们哪见过这种大手笔?在他们看来,一家网站而已,怎么想都搞不明白能价值破亿。
因为这是1998年!
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已经吹得很大,许多年轻人通过融资,一跃成为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所有投资者都坚信不疑,互联网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的繁荣才刚刚开始——这话没错,但时机不对。
美国的网络公司已经被抢爆了,华尔街正在寻找任何具有潜力的网站进行投资。而中国这边还属于未经开发的那啥地,如此就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虚高。
历史上,张朝扬为了“骗投资”,只能把搜狐网做成门户网站的形式。搜狐刚刚改版成功,访问量比人民网低得多,就被华尔街估值300万美元以上,并一次性获得210万美元的投资。
现在可不一样,新浪还未正式成立,网易还在卖软件,搜狐属于中国唯一的门户网站,且访问量超过了人民网!
“安静,请大家安静一下。”张朝扬面带微笑,他是今天的主角。
宋维扬和丁明都没现身,就是为了凸显张朝扬。为了造势,搜狐网必须捧起来一个创业英雄,营造出一个财富神话,并由此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记者们的镜头下,张朝扬代表搜狐网络,与五家公司的代表签署合同。
至此,搜狐的股权结构变成宋维扬(3807),张朝扬(2734),丁明(381),idg(662),英特尔(681),哈里森(665),道琼斯(595),恒隆公司(475)。
预计明年就能在美国ipo上市圈钱!
如果明年无法上市,宋维扬就不准备上市了,拖到2003年以后再说。
因为直至2000年的上半年,美国投资者都对互联网有着盲目热情。不管你是否赚钱,不管你的盈利模式缺乏可行性,只要你流量大,只要你名气足,那就疯狂的砸钱进来。
而到了2000年的下半年,互联网泡沫开始被戳破,投资者变得越来越谨慎。
历史上,搜狐就是在2000年7月上市的,一再调低发行价,结果还是当天破发,首日收盘价比发行价跌了00325美元。
如果搜狐明年能上市,那宋维扬半年期限过了就出售一部分套现,再过半年又出售一部分套现。等圈够了钱,基本上就该遇到网络股大跌了,这时再抄底回购股份,两三年后又变成大股东,而且股价还会再次涨上来。
自由采访环节。
记者们憋足了劲开始提问“张总,你现在拥有多少搜狐股权?”
张朝扬笑道“接近30。”
记者道“也就是说,你现在身家600多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000万!”
“差不多吧。”张朝扬道。
“你创业的时候有多少资金?”记者又问。
“几万块。”张朝扬说。
“哇!”
记者们再次惊呼,两年时间不到,几万块就变成了5000万,资产增长1000倍!
又有记者问“张总,能分享一下你的创业经历吗?”
张朝扬说“两年前雅虎上市,第一天股票总价就达到5亿美元,而他们上一年的营业额不过130万美元,且实际亏损63万美元。雅虎的两位创始人当中,有一位就是华人。我在想啊,杨致远可以,我张朝扬为什么不可以?我回国考察了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于是就想做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网站。我在美国到处寻求投资,也在中国寻找投资人,来回奔波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愿意投资的老板。”
“谁投资的?”记者们端着小本本问。
张朝扬笑道“在此,我要感谢宋维扬先生,是他为我提供了启动资金。”
“喜丰董事长宋维扬?”记者们顿时兴奋起来,又有新闻卖点了。
“是的,就是宋维扬先生,”张朝扬道,“同时,我还要感谢创业伙伴丁明。当时我们只有几个员工,吃住工作都在地下室,最艰难的时候啃了两个月方便面。丁明包揽了所有后勤工作,后来又负责行政工作,为搜狐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纳闷道“丁明是谁?”
张朝扬说“丁明是宋维扬先生的大学室友,他在复旦大二都没读完,就跟着我一起创业。他现在的身家,差不多也有600多万了吧。”
又是新闻爆点啊!
复旦的大二学生,还是宋维扬室友,却跟比尔盖茨一样辍学创业,两年时间就有了600多万身家。
记者问道“丁明今天怎么没来?”
张朝扬说“丁明已经辞去搜狐网的管理工作,自己创办了搜狗网络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就在隔壁,我和宋维扬先生也有股份。丁明现在忙得很,所以今天不能来签约现场。”
记者问道“搜狗和搜狐一样是门户网站吗?”
“不,搜狗是搜索网站,跟搜狐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张朝扬道,“如果顺利的话,搜狗明年的估值就能达到500万美元以上。”
记者们都已经麻木了,这尼玛动辄几百万美元,赚钱比抢银行还容易。
张朝扬又说起各种创业小故事,一半真的,一半编的,比如住地下室是真事儿,但啃方便面就属于凭空捏造。
但记者喜欢啊,他们对互联网也不怎么懂,逮着这些创业故事疯狂报道就够了。
337【那就是我儿子】()
上网对于1998年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属于绝对的高消费行为。每小时需要8块钱网费和4块钱电话费,相比起此时的全国平均月薪,如果一天上网10小时,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把工资给花光了。
此时国内大部分的网吧,都是无法链接互联网的,顶多只能连局域网打《魔兽2》和《红警2》。
可以上网的网吧,每小时收费至少在18元以上!
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挡网络的魅力。许多大学生省吃俭用一个月,跑去网吧泡几个小时,那滋味比做大保健还舒坦。
搜狐网成功融资600万美元,张朝扬从一个草根摇身变成千万富翁的新闻,瞬间引发全社会的热议。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互联网,根本不知道那玩意儿能干啥,但吹牛的时候却侃得口若悬河。
张朝扬成了互联网创业英雄,也被许多年轻人视为偶像。
就连丁明,都被多家报纸采访,因其辍学创业的举动,被好事媒体誉为“中国版比尔盖茨”。
宋维扬对搜狐网的投资,也被媒体津津乐道,人们各种猜测宋维扬占了多少股份,且猜测宋维扬的身家又增长了多少。
同时,中国有无数年轻人,把他们的目光投向网络。有些是寻找赚钱的机会,但大部分都只是想接触互联网,上网变成非常高端且时髦的娱乐项目。
中国的网民数量,因为媒体对搜狐网的报道,居然来了一次疯狂激增。
网民数量增加,电脑数量不够,网吧就成了赚钱的生意。
一个名叫王跃胜的晋省人,曾经的梦想是上大学。他参加过三次高考,却没有拿到任何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补习期间,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有15只下蛋母鸡。
于是,王跃胜选择去挖煤,之后借了200块钱做水泥预制件,再然后又偷偷的卖油料。直至1992年,政府终于允许私人经营加油站,此时王跃胜的油库已经有800吨的储量,到了1997年,他名下已经有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