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野性时代-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卓韵瞟了眼墙上的时钟:“豆豆快放学了,雨下这么大,你开车去接她吧。”

    “那我走了。”宋维扬起身道。

    从时光咖啡厅到复旦附小,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平时豆豆都是走路上下学。

    宋维扬开着那辆屎黄色的破旧面包车,分分钟就来到学校门口,然后蹲车上优哉游哉的玩手机游戏——贪吃蛇!

    是的,作为小灵通老板的宋维扬,又换新手机了,诺基亚6110,全球第一款可以玩游戏的手机。

    “叮铃铃!”

    贪吃蛇快吃满屏幕的时候,放学铃声终于响起。

    不多时,豆豆就撑着伞跑过来,笑嘻嘻上车说:“叔叔,咱们家的车子最显眼了,老远就能认出来。”

    “那当然,比奔驰宝马好用多了。系好安全带。”宋维扬道。

    豆豆下学期就要升初中,已经是大姑娘,一个劲儿的跟宋维扬聊着学校趣事。

    回到咖啡厅,豆豆直奔到街机前,开机投币一气呵成。

    “做作业去!”林卓韵犹如恶魔般出现。

    豆豆讨价还价:“打一颗币,打完我就写作业。”

    “立刻,马上!”林卓韵说。

    “写就写。”豆豆噘着嘴离开。

    林卓韵开始埋怨宋维扬:“你就不该把街机买回来。”

    宋维扬笑道:“小孩子嘛,劳逸结合。”

    林卓韵道:“我姐在市区里开店,一个月也回来不了几次,我当然要敦促豆豆好好学习。你倒好,尽添乱!”

    “呵呵呵。”宋维扬二皮脸傻笑。

    突然间,电话铃声救驾,却是侦探事务所那边打来的:“老板,人找到了。宋兴华已经退休,宋卫红和李成功都是下岗职工。”

350【接触】() 
宋维扬这次找私家侦探,并没有亲自露面,而是让保镖走了一趟,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3000元前期活动经费,找到一个目标给5000元,三个目标找齐就再给2000元奖金,这绝对算是大生意。把那侦探兴奋得扔掉其他业务,一心一意帮宋维扬找人,只用了四周时间就完美搞定。

    洪伟国把侦探提供的资料拿回来,除了文字描述外,还有一些偷拍的照片。

    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爷爷宋兴华,老爸之前的叙述有些错漏。

    宋兴华是1951年开始在沪江大学教书的,1952年秋随着院系一起并入盛海交大,半年之后被调往盛海第二机械制造学校任教。在宋述民下乡当知青的第二年,宋兴华又被调往盛海机械学院的分部,一度遭受那啥冲击,还被关过几年牛棚,直至1979年才回到学校教书,最后在盛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退休。

    那些学校变更简直乱七八糟,就拿宋兴华退休的盛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来说,其实就是盛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改的。

    也即是说,宋兴华最后执教的学校,并非宋述民所说的盛海理工大学,而是盛海大学的分校区。

    私家侦探以寻亲的名义,先是跑去理工大找人,教工档案名单上根本就找不到。他只好从沪江大学开始找起,但这学校在建国初期就被瓜分了,院系分别并入复旦、华东师范、盛海财经、华东政法和盛海交大。

    接着,私家侦探又从宋维扬给出的地址,推测宋兴华后来被调往盛海机械学院,并且留在分校担任教职。可这又走进了死胡同,因为机械学院就是后来的理工大,侦探早就在理工大查过了,档案上没这个人。

    就在重新调查的时候,私家侦探遇到一个40多岁的理工大教授。这位教授的父亲,当年和宋兴华是同事,两家人门对门住在同一层楼。

    经过指点,私家侦探又奔波了好几天,终于确定宋兴华住在虹口区的一栋老教工楼里——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和盛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原址。

    ……

    大雨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终于天空放晴,宋维扬开着面包车前往虹口那边。

    这地方到处高楼林立,但也有许多街区破破烂烂,而宋维扬此行的目标,其墙体上还写着大大的“拆”字。

    足足在面包车里等了三个多小时,手机都被贪吃蛇玩吐了,洪伟国突然说:“老爷子好像出来了。”

    宋维扬放下手机,果然看到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拄着条拐杖蹒跚而行。他的右腿有些瘸,每次都要左腿先卖出去,然后拖着右腿往前走,手肘上挂着的菜篮子也随之摇晃。

    等到宋兴华走近了,宋维扬才突然下车,搭讪道:“老大爷,这里要拆迁吗?”

    “拆,再过两个月就拆。”宋兴华半眯着眼仔细打量,顿觉亲切,因为这个年轻人跟自己儿子长得好像。

    宋维扬问:“拆迁补偿怎么算?”

    宋兴华笑着说:“郊区的一套房子,或者16万补偿款,二选一。”

    “你选的哪个?”宋维扬道。

    “当然是拿钱,郊区的房子太偏了。”宋兴华道。

    宋维扬又问:“那你以后住哪儿啊?”

    宋兴华说:“搬到女婿家里住。”

    宋维扬道:“你现在一个人住吗?怎么不早点搬到女婿家,让他们照顾你?”

    “女婿家里太小,住不下。”宋兴华道。

    “那你还准备拆迁之后搬过去住?”宋维扬说。

    或许正是源于那股莫名的亲切感,宋兴华对宋维扬毫无防备,详细解释说:“我大外孙马上要结婚,新房都选好了,我赔下来的拆迁款正好给他做首付。我外孙女也要上大学了,她说想住校。等两个小的都搬出去,我这个老的就搬过去。”

    “你这是要去买菜吧?我扶你。”宋维扬说。

    宋兴华道:“小伙子贵姓啊?”

    宋维扬道:“姓木。”

    “哦,姓木啊。”宋兴华感到有些失望。

    宋维扬说:“我也是房地产公司的员工,老板派我到这边来考察市场。”

    宋兴华说:“虹口这边,今年有好多地方都在拆迁,你们公司想搞开发得快点买地皮。”

    宋维扬笑道:“您还懂房地产?”

    宋兴华说:“怎么不懂?解放前,我岳父就是做房地产的,在闸北那边修了好多房子。”

    宋维扬扶着宋兴华来到菜市场,老爷子买菜时斤斤计较,因为五分钱的差价,连续走了七八个摊子。等摊主把菜称好了,他还信不过,自己拿着秤重新过手。

    宋维扬道:“大爷,你有退休工资吧,何必那么俭省?”

    “能省一点是一点,赚钱不容易。”宋兴华感慨道。

    菜市场转悠一圈,宋兴华就买了半斤蔬菜,在肉摊前站了几秒钟,一两肉也没舍得买。

    宋维扬扶着他走出菜市场,笑道:“大爷,我先走了。再见!”

    “等一下,”宋兴华突然喊住,“你家里有没有亲戚姓宋?”

    宋维扬说:“应该没有吧。”

    宋兴华又问:“那你认识宋卫军吗?”

    宋维扬说:“不太认识。”

    “哦。”宋兴华拄着拐杖,拖着瘸腿慢慢离开。

    ……

    傍晚,天色渐黑。

    宋维扬开车来到一个路边面摊,问道:“老板,你这里都有什么面?”

    面摊是一对夫妻在经营,老板已经头发花白,但身材很健壮,双手十指粗短,粗糙而有力。老板娘一头齐耳短发,脸上有些许皱纹,身上的衬衣已经洗得发白了。

    正是宋维扬的姑父李成功和姑姑宋卫红。

    面摊没有桌子,只有一些小马扎,顾客需要坐那儿捧着碗吃。

    宋卫红热情招呼道:“先生你快坐。我们这里有阳春面、三虾面、牛肉面、鸡肉面,还有茶叶蛋和咸鸭蛋。我们的三虾面很好吃的,招牌菜,先生们要不要来两碗?”

    宋维扬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笑道:“那就来两碗三虾面,再搁两个茶叶蛋。”

    “好嘞,马上就来!”李成功爽朗喊道。

    宋卫红问:“茶叶蛋要剥好嘛?你们坐着不方便,我可以帮忙剥。”

    “那就麻烦了。”宋维扬道。

    洪伟国背靠着宋维扬坐下,一动不动,眼睛却跟雷达似的监视周围。

    宋维扬问:“老板娘,你们怎么不弄几张桌子?顾客吃面也更方便啊。”

    宋卫红笑道:“城管要抓,有了桌子不好跑。”

    宋维扬问:“你么是下岗职工?”

    宋卫红说:“我去年下岗的,我爱人今年下岗的。”

    “挺辛苦吧?”宋维扬道。

    “还行,”宋卫红说,“比在厂里干着踏实,卖一碗面赚一碗的钱,留在厂里还指不准哪天能发工资。”

    宋维扬问:“收入怎么样?”

    “饿不死,富不了,”宋卫红指着隔壁几个摊位说,“下岗职工太多了,好些都在摆摊卖吃的,生意不是很好做。”

    聊了一阵,面煮好了。

    宋卫红端着面过来,由于天色较暗,走近了才看清宋维扬的长相,有些惊讶道:“先生贵姓?”

    宋维扬道:“姓木。”

    “哦,”宋卫红挤出笑容,“木先生,你的面好了。”

    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快步走来,穿着牛仔裤,扎着大马尾,老远就喊:“爸,妈,今天生意还好吧?”

    李成功生气道:“你怎么又来了?马上就高考了,快回家复习功课!”

    姑娘笑道:“没事儿,高考我有把握。妈你歇会儿,我帮你招呼客人。”

    “不用你帮忙,你的主要任务是准备高考,快回去!”宋卫红说。

    姑娘撇撇嘴:“我哥带女朋友回家了,就我们家那点地方,回去就是给他们当电灯泡。”

    夫妻俩脸色一黯,都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愈发感觉亏欠了两个孩子。

    姑娘摆了个马扎坐下,正好面对宋维扬,突然她惊讶喊道:“你是宋维扬?我在《青年杂志》上见过你的封面照片!”

    宋维扬笑呵呵说:“小妹妹,你认错人了。”

351【暴露】() 
姑娘叫李亭亭,楼宇之亭亭,而非花木之婷婷。

    许多高中都订了《青年》杂志,还有《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放在图书馆里随便借阅。语文老师也鼓励学生多读多看,特别是其中的那些鸡汤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李亭亭第一次看到宋维扬的照片,就是在《青年》杂志封面上,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照片的光线很明媚,宋维扬穿着件浅色毛衣,手里拿着本教科书,强烈的青春与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记得坐前桌的何文芳,当时都已经犯花痴了,捧着杂志封面看了又看,傻笑道:“宋维扬太帅了,长得跟港台明星似的。而且还那么聪明,那么有钱,简直就是我心中完美的白马王子。亭亭,我决定了,我要考复旦,我要跟宋维扬做校友!”

    李亭亭笑道:“等你考进复旦,人家宋维扬都已经毕业了。”

    “我不管,我就是要考复旦,考不上复旦我就再读一年!”何文芳赌咒发誓。

    李亭亭虽然没有犯花痴,但也曾把宋维扬视为偶像。而如今偶像就出现在她面前,惊喜之下她都不敢置信,所以当宋维扬矢口否认时,李亭亭也觉得应该是遇到了长相类似的路人。

    但未免也长得太像了吧?

    “你真不是宋维扬?”李亭亭再次确认。

    宋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