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野性时代-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维扬这次不准备搞什么垃圾时间轰炸了,去年被他那么一搞,各电视台的垃圾时间广告涨了一倍有余,而且全都是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广告。喜丰冰茶必须以堂堂之师出阵,在央视打广告,这样才能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

    广告合约是宋其志去京城谈的,每天中午10秒、下午20秒、傍晚10秒、天气预报后5秒、八点档黄金时间5秒、九点到十点10秒。每天总计有1分钟的广告,半年约合同价为550万元。

    看似不多,其实很恐怖,毕竟这是1994年。

    后续还要在各个省台投放广告,即便只在10个比较重要的省份投放,半年下来也得2000万以上,加上央视就是2550万。如果再算上报纸杂志,宋维扬估计半年就要花3500万元来做广告——单从广告投入来说,已经能排入国产品牌的前三名了。

    不管是宋其志、郭晓兰、杨信,还是郑学红、陈桃、张国栋,他们在得知宋维扬的计划后都有点心虚。

    太狂野了,完全是孤掷一注,如果冰茶饮料卖得不好,那大家可以直接宣布破产。

    宋其志还在京城发回来一个重要消息,冀省已经出现冰茶饮料,品牌名称为“旭日升”,而且销售情况还比较好。

    宋维扬颇感惊讶,没想到旭日升这么早就出现了,连忙让大哥派人进行详细调查。

    几天后,宋其志又发回信息——旭日升冰茶是从去年底开始卖的,但只局限在冀省的两三个小城市。由于市场反应良好,旭日升公司顺利拿到银行贷款,于今年春节后投资建厂扩大规模,现在产品已经抢占了冀省的省会。不过也仅限于此,旭日升的销售渠道铺设很慢,广告投入也小,出了冀省就见不到影子。

    但是,根据京城的经销商反映,旭日升冰茶正准备进军京津市场,估计可能会在五月份跟喜丰冰茶撞车。

    ……

    四月底,由宋维扬亲自策划、葛大爷出演的广告,在京城制作完毕。

    容平市总厂这边,已经生产了半个月的冰茶,陆续发货到各地。鲁省分厂的生产线也调试完毕,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为即将打响的战争囤积弹药。

    各地经销商虽然大部分在观望,拿不准这种新品茶饮料是否畅销,但依旧有一些愿意冒险——前提是先货后款。

    央视广告将在5月中旬播出,但黄金时间段广告还得延后,因为已经排满了,得等到7月初才能腾出空缺。

    广告、产品、渠道都已准备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段时间,公司所有人都在连轴转,郑学红直接被派往鲁省分厂担任厂长,还带走了一个大学生和10个罐头厂骨干。

    宋维扬来到杨信的办公室,拍出一份稿件说:“联系《中青报》、《工商报》、《经济报》、《文汇报》、《新民报》、《京城晚报》、《羊城晚报》和《南方周末》,我要买他们一个星期的整版广告!”

    杨信惊道:“除了几份周报以外,你说的其他报纸都是每天一发,而且全是大报,一个星期的整版广告加起来得100多万啊!”

    这年头的报纸就是如此牛逼,广告费贵得吓人。

    “你先看看稿子再说。”宋维扬笑道。

    杨信低头一看,只读到开篇前几句,就忍不住倒吸凉气,提醒说:“你这是讨贼檄文,而且讨伐的还是洋商,跟政府倡导的不一致。我估计吧,《中青报》、《工商报》、《文汇报》和《经济报》都不会刊发,给再多钱他们也不敢。”

    宋维扬道:“不管能不能刊发,先联系再说,总有一两家会答应的。”

    “我是怕出事!”杨信捧着稿件,咂舌道,“你这回剑走偏锋,可是在跟政府唱反调。”

    宋维扬满不在乎:“现在唱反调的多了,只要不惹到具体的官员和部门,根本就不会有人站出来管闲事。”

    杨信仔细琢磨,还真是这个情况,他反复阅读着稿子,由衷赞叹:“董事长,这回我是真的服了。一旦你这篇文章发出去,别说全国轰动,估计西方媒体都会跟风报道。”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宋维扬说。

    杨信突然豪气大生,哈哈笑道:“那我就跟你赌一回,赌输了大不了回家种红薯,赌赢了咱们就是中国饮料界数一数二的脊梁品牌。”

    宋维扬是个疯子,杨信同样骨子里深藏着疯狂,而且赌性大得很,否则也不会在琼岛血本无归了。

    稿件迅速被发往几份大报,内容吓得各报的广告部门不敢做决定,直接送去给总编审核拿主意。

    首先回复的是《羊城晚报》和《南方周末》,他们愿意用整版广告页刊登宋维扬的檄文,并且还会帮忙出相关系列报道。

    接着是《经济报》、《文汇报》、《新民报》、《中青报》寄来回复,他们不打算掺和,理由是该篇稿件不符合广告要求。

    最让宋维扬和杨信感到惊讶的是,《工商报》居然同意了。这可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全国性报纸,《工商报》愿意刊登,等于给宋维扬、杨信吃了一颗定心丸,至少不用担心犯政治错误。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公司上下越来越忙,宋维扬反而闲下来。他已经布好棋局,该做的都做了,可以安安心心准备高考。

    去年卖罐头的那些营销手段,都是小打小闹,这次宋维扬要玩大的!

089【打响抗战第一枪】() 
津门。

    耿忠今天没有采访任务,难得陪老婆孩子在家看电视。

    老婆正在厨房忙活着,女儿则窝沙发里折千纸鹤,小姑娘迷这玩意儿已经快半年了,说是要每天一只,折满一千天。

    上次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特别提到千纸鹤问题,告诫家长一定要杜绝,看到孩子折千纸鹤就直接撕掉,撕掉千纸鹤就等于防止学生早恋。

    耿忠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吧,如果女儿能坚持折满一千天的纸鹤,那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毅力。他采访过很多知名人物,发现毅力往往比聪明才智更重要,除了个别幸运儿,能够扬名立万的,无一不是具有大毅力者。

    一天折一只,几分钟的事情,又不耽误学习时间。

    耿小云昨天又收到一封情书,但署名依旧是“j”。经过她多方试探,感觉有可能是金岳写的,虽然金岳的成绩没有蒋贺鹏那么好,但他也很优秀啊,还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拿了短跑冠军。

    贾姓小胖子,仍处于被无视的状态……

    等耿小云把千纸鹤折好,《新闻联播》也结束了,一家人开始吃晚饭。

    妻子端着饭碗认真看天气预报,女儿兴致勃勃说着学校趣事,耿忠脑子里想的却是杂志下一期的采访目标。

    不知不觉已经吃完晚饭,妻子收拾碗筷去了厨房,女儿也回房间做作业,耿忠一个人躺沙发上看电视,突然被一条广告给逗乐了。

    葛大爷的演技非常牛逼!

    一出场便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形象,葛忧瘫坐在沙发上,热得使劲吐舌头,跟条狗似的。他浑身冒汗,先用手扇,又用扇子,再用电风扇,最后甚至四台电风扇交叉着吹,但脸上的汗水却越来越多。

    这段内容全是快进模式,葛忧就像黑白默片里的卓别林一样滑稽,完美展现出一个即将被热死的状态。

    “试试喜丰冰茶。”画面上出现两瓶饮料。

    葛忧拿起冰红茶喝了一口,露出爽快的表情。再拿起冰绿茶喝了一口,突然就打了个冷颤。他干脆拿起两瓶一起喝,猛地瑟瑟发抖,全身都开始打摆子。

    “还热吗?”画外音响起。

    房间里的四台风扇全停止转动,葛忧浑身裹着绣花棉被,面色发青,哆嗦道:“冻……冻死我了!啊嚏!”

    画面出现喜丰商标和两款冰茶的特写,画外音说道:“喜丰冰茶,清凉一夏。”

    看完广告,耿忠忍不住笑着吐槽:“现在的电视广告,越做越夸张了。”

    但不可否认,这种从来没听说过的冰茶饮料,已经在耿忠的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

    冰茶是什么?

    不知道,但肯定喝着解暑。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广告的效果也就越好,大显神威估计还得再等一两个月。

    看完广告,耿忠就抛之脑后了,第二天照常来到《八小时以外》杂志社上班。他刚坐下把《人民x报》看完,就突然收到主编的召唤,笑呵呵问:“又有什么采访任务?”

    主编拍出一张今天的《工商报》:“有大新闻了,你马上动身去西康省,采访那个喜丰公司的老板!”

    “喜丰?”耿忠立即想起女儿装千纸鹤的罐头和昨晚的冰茶广告。

    “你自己看看吧。”主编拍着报纸说。

    耿忠拿起《工商报》一看,顿时瞪大双眼,咋舌道:“这人的胆子真大!”

    一整版的广告页,只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告全国工商界同胞书》:

    “全国工商界同胞们!汽车业危急!日化业危急!家电业危急!饮料业危急!食品业危急!酒店业危急……”

    “多年来,外资已经渗透到中国工商业的方方面面,无数知名品牌日渐消失……长此以往,中国市场必将沦为洋企的资本殖民地,中国企业必将沦为洋企的血汗代工厂……”

    “全行业的同胞们,民族品牌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只有实现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立即给嚣张的外资以坚决抵抗,并时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我们要誓与中国市场共存亡……”

    “作为一家食品饮料公司的老板,听闻‘两可乐水淹七军’之噩耗,本人辗转反侧,彻夜难寐。饮料业已步日化业之后尘,丧失沦陷大半壁江山,如若袖手,不啻于坐以待毙,等死而已!外资的下一个目标,必是健力宝,而健力宝之后,又有哪个品牌还能抵抗?届时,你我所喝的饮料,都是外国牌子!一百年前,我们造不出坚船利炮,一百年后,我们连一瓶汽水都不能自主吗?”

    “喜丰愿做工商业抗战之先头部队,我本人,甘当抗战一排头兵。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有着数百亿美元资产,而喜丰公司只有几百万人民币。但小米加步枪也能抗战,死了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站出来!”

    “我宣布,喜丰食品饮料公司,正式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发出战书!两可乐想要独霸中国饮料市场,就请先从喜丰公司的尸体上踏过去!”

    “作为一支杂牌游击队,喜丰诚邀天下豪杰之士,共同抵御外资的入侵。让我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民族工商业的新的长城!”

    “喜丰,宋维扬,1994年5月1日。”

    无数读者看到这篇檄文,都感觉热血沸腾,而各行各业的私企老板们,则后悔自己失去了先机。

    事实上,自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一口气收购七大国饮品牌之后,关于外资入侵的舆论就甚嚣尘上,就连许多拥有政府背景的报纸都在热议,而一些企业也自发的打起了爱国牌。

    三株口服液的一句广告口号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海尔的老总前段时间写了篇十周年散文,明确提出海尔的宗旨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但是,他们都不敢把矛头直接指向外资,因为招商引资属于现阶段的政治正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