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洗三满月和百岁就不给孩子过了,“到时候人多,咋咋呼呼的对孩子不好。”舒老爷子虽然嘴上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打心眼里觉得这样的孙子怪给他丢人,还是瞒着吧,能瞒一天是一天。说完回了里屋,把舒老太太也叫了进去,让她去给自己打洗脚水来。

    舒老大拍拍舒老三的肩膀,小声说:“以后孩子有事就叫我,需要什么药也来找我。”说完叹了一口气走了。舒老二则把木呆呆的舒老三拉进自己的堂屋,递过来三十两银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章 晴岚学画() 
舒老二和潘二娘勤快,孩子也不费他们什么劲,关键是,他们四口人的吃穿不怎么花钱,潘大舅跟这个妹妹的关系最好,时常贴补,所以花销并不多,俩人一个月除了上缴的月钱还能余个二十两。

    但家里人多,年节啊生辰啊,外头的人情关系也要耗费不少,所以每年顶多攒个三五十两。不过两个孩子还小,读书还有几年,所以暂时用不到大宗的钱。

    这钱是舒老二和潘氏商量后给的,潘氏因为不能给早产的侄子喂奶有些心理负担,所以舒老二一说她就应了,粗枝大叶的潘二娘,其实骨子里是个心软的良善人。她总觉得侄子生下来有残疾,是因为王玉芬清明跟着去上坟的原因,暗暗有些埋怨舒老爷子。

    舒老二也没有跟她说,王氏的医药费,其实也是自己这股出的。

    舒老三不善言辞,接过银子眼角湿了,喏喏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舒老二拍拍他的后背表示理解,舒老三不再停留,捧着着银子出了房门。晴岚偷偷的趴在帘子后面看,淡淡的月光下,舒老三弯下的脊梁让他看起来仿佛老了好几岁。

    舒家被压抑的愁云笼罩着,雪上加霜的是,王玉芬性情大变,变得尖酸刻薄十分暴戾,潘氏和秦氏都不敢到她跟前去。孩子们也不敢在正院说话,因为王玉芬一看见孩子,就恶狠狠的盯着他们的耳朵,吓得孩子们不敢靠近正房。舒老三劝了她几次,王玉芬却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舒老三就不再让侄子侄女们去看弟弟。

    不到半个月,舒老太太快累脱像了。

    她要照顾阴晴不定坐着月子的王玉芬,还得精心照看早产的孙子,熬药做饭、打扫浆洗。家里只有她和秦氏,晴岚和明宇还小,秦氏也要照看两个不懂事的儿子,给男人们煮饭,家里一片混乱。舒老太太实在照看不过来,去找二儿子,希望他能把明宇和晴岚送去潘家待一段时间。

    舒老二应下,回头跟潘二娘商量,潘二娘显得十分为难。

    原来,明宇周岁的第二天,潘老爷子带着李氏去省城看病了。李氏的心疾一直不好,两三年里会有大半年住在省城治病,这回潘老爷子和李氏要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潘家如今只有潘大舅、范氏和潘四潘五娘在。潘大舅要忙生意,时常还要跑到下面收账,马上要到农忙了,潘家还有地要收。范氏要打理家,照顾两个儿子,还要时常去前头的杂货铺看着。潘四娘刚刚应聘了一家女私塾当先生,每天早出晚归,而潘五娘自己本身还是个孩子,在私塾里读书。

    潘二娘和舒老二商量,把孩子带去酒楼。舒老二不同意,酒楼人多眼杂,孩子们还小,潘二娘要干活,肯定是照顾不过来的。最后,他决定带孩子们去书局上班。

    舒老二上班的书局在县城的南边,离着驿站不远,沿着河边走,约么两刻钟。第二天,吃过早饭,舒老二拿了一张包袱皮将女儿系在后背,怀里抱上儿子,往书局走去。

    大概走了不到两刻钟,潍县书局四个烫金大字映入眼底。

    潍县书局隶属于莱州府书局,是公家机构,专门印书、卖书和借书的。

    书局位于平安路上,坐东朝西,三进大宅带一个大院,一进的门脸是书店;二进是书馆,只要办个书票,就能来看书借书;三进是办公地点,旁边的大院则是刊印作坊。

    书局的管事姓孙,大家都喊他孙掌柜。舒老二一来就抱着孩子去找孙掌柜,晴岚见了他甜甜的喊孙伯伯,她还记得孙掌柜给她送的小礼物呢!(当然,也为以后天天来“上班”打好基础嘛!)

    舒老二说了自己家的难处,孙掌柜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在意的说:“那就让两个孩子在这玩吧,院子这么大,别拘着他们,我看两个孩子都很乖。”晴岚认可的点点头,把孙掌柜逗的直乐。

    舒老二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在第三进院子的东厢,房间虽不大,采光却很好,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外面的花草树木;靠墙有两排柜子,柜子对面是个小榻,旁边摆着茶几;靠窗有张大桌子并两把椅子。

    晴岚和明宇坐在舒老二对面的椅子上,安静的看画册。这个时候的小人书都是黑白的,故事也乏味,但聊胜于无。晴岚他们看的是一本孝经的故事,看的晴岚眼角直抽,这哪是什么24个孝子,分明就是24个笑话!

    不到一个时辰,晴岚把所有画册都翻完了,百无聊赖地托着腮看舒老二工作。

    舒老二的工作放到现在就是一个高级会计,相当于一个企业的cfo。虽然舒老二字写得不咋地,可算盘子着实打得不错,惹得晴岚心里痒,也想跟着学。

    临近中午,舒老二放下手中的笔,去拿潘二娘给他准备的饭盒。

    舒家原本是只吃两顿饭的——早上和晚上,因为舒老爷子这些人白天上班中午不回家。但潘家历来是要吃三顿饭的,潘二娘也不想饿着自己的男人孩子。她每天下晚班前,会将剩下的食材给舒老二准备一个中午吃的盒饭。今天的饭菜比平常多一倍,因为晴岚和明宇的那份也在。晴岚拿着小勺子靠在椅背上站着(她太矮了,坐着够不着),舒老二抱着明宇准备给他喂饭,这时孙掌柜拿着食盒敲门进来了,看到的就是这幅场景。

    舒老二似是习惯了,把椅子让给孙掌柜,将榻搬过来自己抱着明宇坐,四个人开始吃饭。孙掌柜热情的喊晴岚尝他的菜,晴岚投桃报李,也给了孙掌柜一个兔子和一个青蛙。

    兔子是鸡蛋白包着虾仁肉馅蒸的,蛋白尖的那头剪了个豁口,像兔子耳朵,耳朵两边各插进一小条胡萝卜,是兔子眼睛;眼睛下头怼了颗黑芝麻,是兔子嘴巴;粗的那头插了一条白萝卜,是兔子尾巴。青蛙是汤菜,皮是黄瓜皮黏上去的,四肢是瓠子刻出来的,身体的瓤是鱼肉丸子。这些都是潘二娘和晴岚的小发明,酒楼里卖的也十分火。

    孙掌柜边吃边赞,他喜欢跟舒老二搭伙吃午饭,因为潘二娘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吃完饭,孙掌柜心满意足的拿着一个薄薄的骨片剔牙,“虎骨,“孙掌柜笑着朝盯着他看的好奇宝宝晴岚自豪的解释道,还递给晴岚让她看。

    晴岚并不接过,看了看礼貌的道谢。开玩笑,姑娘我可是个有洁癖的。孙掌柜问晴岚知道老虎不,晴岚点头,遂又摇摇头。孙掌柜兴致上来,抱着晴岚和明宇去他的办公室。

    孙掌柜的办公室在三进正房的最南头,房间很大,一进门,就看见墙上正当阳的位置挂着一幅虎啸图,很是威猛,旁边配了两幅字。让晴岚感兴趣的是靠墙的案桌上摆着些画画的颜料。晴岚前世只学过两节课的素描,头一回见古代的颜料——颜色有些偏暗。

    孙掌柜以为她喜欢带颜色的东西,将两个孩子抱到椅子上,一人坐一个扶手,自己取了笔教二人画画。明宇玩了一会有些困,孙掌柜把他抱到自己榻上睡,盖上自己的外衣。等回来时,晴岚临摹自己画的兰花就成形了。孙掌柜很是惊讶,觉得这小姑娘挺有天赋,又教晴岚画荷花。

    等舒老二下班来接两个孩子时,晴岚已经会画五种花了。孙掌柜教的很有成就感,叮嘱晴岚明天继续来学。

    第二天,孙掌柜把自己的小儿子也带来了。孙掌柜的小儿子叫孙斌,比晴岚大一岁,长得圆脸圆鼻子圆眼睛,很是精神。孙斌不耐坐着画画,领着明宇在院子里玩。晴岚乐不得的坐那一个人安静的画画。

    晴岚发现自己挺喜欢画画的(那是因为娱乐太少你太无聊了好吧!),也跟着孙掌柜认真学,孙掌柜忙的时候她不打扰,坐在边上自己画。不出一个月,晴岚画的花草就似模似样了。孙掌柜连连夸赞,教的兴致越发高昂,晴岚也越发认真练习,比每天上班的舒老二还积极。

    晴岚白天不在家,晚上练字画画,自然不知道家里面已经风起云涌。

    王玉芬在生了孩子后,辞了银楼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儿子。舒老三给儿子起名为壮,(舒老爷子只给大郎起过名字,觉得那才是他的长子嫡孙,而其他孙子不配享有这个特殊荣誉。)舒明壮,寄寓他能健健康康地长大,身体越来越壮。

    在舒老太太和王玉芬的精心调养下,孩子的确壮实了不少。但遗憾的是,经过刘大夫的再三检查,确定孩子的左耳几乎失聪,也就是说,舒明壮只有一个耳朵的听力,而随着他的成长,右耳的听力会逐渐下降,有可能在他三十岁以后,会成为什么都听不见的聋子。

    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通过助听设备,或植入人工耳蜗提高听力的程度。不过舒家若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饮食,并且有足够珍贵的药材,还是能让孩子的听力稍微提高些,孩子的身体也会更健康。但舒家明确的表示,他们不会出这个钱。

    王玉芬几近崩溃,她拼命生下来的孩子怎么会这么命苦!她恨!

    她恨舒老爷子,若不是他清明非强制着自己去农村上坟,她的儿子怎么会撞到些邪魔鬼祟成了残疾?(晴岚:你怎么也这么想啊)

    她恨舒家,若不是舒家不肯拿出钱来,多做些好的吃,她怎么会生产困难,她怎么会受那样的罪?(晴岚:你忘了你为啥早产啦)她的儿子怎么会这么瘦弱!若不是舒家不肯拿出钱来,她儿子怎么会三十以后就成了个什么都听不见的聋子!

    她最恨的是潘氏,(潘二娘:我招谁惹谁了?我连个煮苹果都没有吃还能躺枪啊!)若不是潘氏,耍奸的回了奶,她儿子怎么会吃不上母乳差点饿死!若不是潘氏,只给了她区区三十两银子,她怎么会没有钱买更珍贵的药材医治她儿子?潘家拿出个三百两还是绰绰有余吧,怎么就不能拿出来帮帮自己的兄弟侄子!?(潘大舅:你朝啊)凭什么潘氏那么好命,如果潘氏每天也给她弄些汤汤水水,是不是她儿子也能跟晴岚明宇似的那么健康?

    如果晴岚和潘二娘知道她是这么想的,估计以后连棵葱都不会给!

    (王玉芬的心理确实有些扭曲,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别人,这样心理才好受些。)

    她常常一个人木偶般的坐在炕上,抱着儿子,心里咒骂舒家,咒骂潘二娘,咒骂晴岚和明宇。她怨恨舒家人薄情寡义,怨恨自己怎么嫁给了舒老三这么个不中用的男人!

    但此时足不出户的她,还不知道外面关于她的谣言已经越演越烈,越传越丑。

    先是才7个多月就生下了舒明壮,似是坐实了王玉芬过门前就破了身子怀上孩子的谣言,还添油加醋的形容她当初怎么勾搭的舒老三。

    再是舒家添了孙子并没多少喜气,也没办洗三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