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面众人也开始吃吃喝喝。

    因为还没捎信儿给舒老爷子的老家亲戚们,院里只摆了十几桌,坐的宽快。宴席散了,头一回剩了菜,舒二姑开始打包准备往自家拿,却不知为什么,和舒老大在伙房吵吵起来。

    晴岚被舒二姑的粗嗓门造的小心脏砰砰直跳,大约意思是想砍了门口的枣树给她儿子打个书桌,舒老大不乐意。舒二姑的儿子季东今年十岁了,最爱斗鸡撵狗,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而舒老大的大儿子舒大郎翻年也该读书了,他家大郎还没有书桌呢!

    舒老二抱着晴岚哄她睡觉,听见舒二姑絮絮叨叨的走了,走的时候提的东西比来的时候多多了。

    晚上舒老二和潘二娘坐在炕上整理给晴岚的礼物。舒家没有分家,礼金和吃食都拿去了上房,亲戚间的还礼也是从公中出。

    潘二娘看见书局的孙掌柜给晴岚送的特小号的笔墨纸砚,问书局里的礼谁来还。

    舒老二二十岁上考中了秀才,他大姐夫给他找关系进了书局做账房。舒老二神色一暗道:“咱们还吧。”顿了顿又道:“以后,除了工钱给娘,赏钱还是你自己收着,我额外拿回来的你也收着,给咱小闺女添点啥。”

    潘二娘听明白了,心底暗自高兴。舒老二每月有二两月银,但书局月底时会忙些就有补助,潘二娘在本县最大的酒楼做白案师傅,每月工钱五两,赏钱常常比工钱还多。

    “你跟娘说了?”

    “嗯,我明天和爹娘说。大哥也是这样,他出诊的赏钱也不少,他也说以后外人的账各家归各家的。”潘二娘放下心来,又问“大郎明年要读书?”

    舒老二神色更暗,点了下头,“嗯,已经托了大姐夫,送到县学里开蒙。”他看着灯影里熟睡的女儿,暗自发誓,他的孩子也要读书,他一定不能跟他爹似的。

    舒老二考上了秀才,却不是他爹娘供的。舒家很穷,舒老爷子十岁上偷跑来城里打工,他兄弟姐姐现在都还在农村,靠他贴补。舒老爷子有个读书梦,也会写两笔字,就希望大儿子能为他实现。

    为了供舒老大念书,家里过得比贫农还苦。偏舒老大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只好十三四上去学了医。舒老爷子爱长子,舒老太太疼幼子,夹在中间没人疼舒老二从小被丢在乡下,在姥姥家长大。他姥姥姥爷只他娘一个孩子,还是老来得子,把所有对他娘的疼爱转嫁到他身上。村里有几个村合资的学堂,他姥爷省吃俭用的供他读书,十二岁上考取了童生。

    舒老爷子却觉得二儿子长得比别的孩子高壮,读书浪费了,硬要弄回城里打工挣钱。他姥爷把地都卖了,才争取到让舒老二继续读书。但舒老爷子也不让他每天待在家里安稳读书,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推给他干,还要经常半工半读补贴家用。他姥爷死前把房卖了,除了一口薄皮棺材,其余都给了舒老二叫他坚持读书。舒老二才边打工边磕磕绊绊的考出秀才来。

    但舒家一如既往的穷,舒老爷子把家里大部分钱补贴给了在农村父母,父母去世后又补贴兄弟和守寡的姐姐家,小部分钱给舒老大买了秦氏,哦不,对外的说法是娶。没有嫁妆的秦氏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带补丁的衣裳进了门。而舒老二二十多了都没说媳妇,舒家也从不提这茬,直到潘老爷子一眼看上了儒雅的舒老二,把原本空荡荡的西跨院填满了家具,备齐了生活的物什,又给了五十两银子办聘礼和婚宴,才让大龄剩男舒老二成了婚。

    婚后,潘二娘也开始上缴她的工资。潘二娘未出阁时就出了名的能干,只因他爹太不容易,养着那么一大群人,其中还有人渣和废柴。她娘素有心疾,常常吃药,妹妹们又小,家里能干活的男人就只有她哥,她就和大姐出去做工,学门手艺,补贴家里。她打小是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潘老爷子也拿她当男孩养,潘二娘也争气,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比儿子也不差啥。直到过了十八,潘二娘还没嫁人的打算,潘老爷子和潘李氏着急上火,说了好几家,光为了相亲就穿废了两双新鞋,可潘二娘就是没有看对眼的。

    直到爱看书也爱买书的潘老爷子,去书局的次数多了,看中的容貌气质出色的舒老二,可一打听,舒家那么个状况,潘老爷子有些犹豫了。可潘二娘再翻年十九了,她也不愿意父母着急,听自己老爹中意舒老二,就点了头。

    可舒老二也太俊了!和他走在大街上净是瞅他的!和她一起干活的小姐妹们都嘲笑她,她也憋了一口气,非得跟舒老二好好过,过上好日子,嫉妒死你们!舒老二也确实对她好,温柔又体贴。婚后舒老二只把两人的工钱上缴,赏钱留着时常给她买些零嘴(晴岚:娘你原来也是个吃货),饶是这样,舒家的日子也一下子好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章 百日琐事() 
听着北风呼啸过门窗和院子里传来羊咩咩叫的声音,晴岚提前醒了过来。也许是抱着鸵鸟心态(总不承认自己懒),她很能睡,一天要睡足八个时辰。算着时间,潘二娘马上就要下班了,她每天上午9点左右出门,下午2点左右回来,4点再去,晚上7点左右下班。舒老二5点半回家,吃了晚饭去接她。

    晴岚看着窗户,好想尿尿,娘怎么还不回来。

    潘二娘出了月子就去上班了,舒老太太帮忙照看晴岚,但她每天要忙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还要照看大郎二郎三郎,所以只是每隔一个时辰去西跨院看看晴岚,好在她不吵不闹,除了吃就睡,好带的很。晴岚如今有自己的小床了,是大姨夫给打的,木头的小栏杆上绑着铃铛和大红的布公鸡。潘元娘的婆家是西关高家,开木器家具店的。

    晴岚叹了一口气,对自己的小身板很不满意,虽然她已经比同龄人白胖很多。

    她已经对回去不抱什么希望了(因为每天都睡那么久,却再也没梦到过任何洞了),好在这个社会没那么悲惨,这个时代整体还不错。

    通过这三个月的了解,主要来源是舒老二和潘老爷子——他们俩特别喜欢给晴岚讲古儿,她也很配合——瞪大眼睛努力消化。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国的李氏皇帝历时三十年打下了这片江山,成功统一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并当了十二年的皇帝,是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他轻徭薄赋,带领人民渡过了各种自然灾害,在东北部地区建军屯田,用十年的时间将东北改造成了大粮仓。他的独子也是个鞠躬尽瘁的好皇帝,发政施仁,政治十分清明,当了十四年的皇帝累死在案桌上。李氏开国皇帝自带大的孙子成了现任皇帝,也是兢兢业业。

    本朝对女子十分宽待,不准裹脚,十六岁以上才能婚嫁,可以外出做工,甚至可以读书做官。舒老二对晴岚的期许就是希望她好好读书,成为第一个女进士!因为男女一起考试阅卷,女子教育起步晚内容少,本朝重庶务,女子相对吃亏些。而且贵族、官宦家的女子读女学,极少参加科举,所以开国三十六年来女子最高的文化课成绩是:女举人。

    而明天她才过“百岁”,也就是百日,舒老二真是想的远!

    不过舒老二的的确确是个难得的好父亲,温和有耐心,暖男啊!大部分时候是他在照顾女儿,放在现代,二十三岁身高182cm肤白貌美的帅哥简直是人见人爱的小鲜肉啊!而她爹已经成了除了不能喂奶的二十四孝好爹地啦!

    比起丈夫对女儿的事亲力亲为、细心周全,潘二娘显得粗枝大叶的厉害,也不知到那么温婉的姥姥怎么教育出这样的姑娘来!潘元娘也很泼辣!——脑海里一个小声音在提示,晴岚皱皱眉,潘元娘比她娘还彄!但三娘就很温柔啊,不不不,骨子里很倔强!潘四娘更倔!冰美人!总是面无表情潘五娘好晴岚的小脑袋里胡思乱想着,又听见羊叫。这羊是昨天潘大舅从底下收账回来特地牵来专门给她做百岁宴的。而她除了奶什么都不能吃,对于一个吃货本质的伪小孩来说,真是严重的折磨啊!胡同里的大黄狗也跟着叫了起来,这次有开大门的声响!她娘回来了!

    娘啊我要尿尿!

    但潘二娘是听不见她闺女的心声了,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食盒拿给等在大门口的舒老太太,是的,食盒,今天是八宝蒸鸡、虾仁蒸饺和干煸海参。舒老太太看了极为满意。

    酒楼每天会备下很多食材,有些做了卖不掉或客人根本没怎么动的菜品就被厨子们打包了。潘二娘每天会拿一家人的饭食回来,因为舒家太穷了,潘二娘进门以前只有过年才会吃点肉,而潘二娘进门后每天都拿肉菜,而且是贵的肉菜!因为舒老爷子很好面,常常吃完要跟人显摆,而潘二娘则是为了舒老二晚饭能吃到一点。

    是的,只有一点,因为家里吃饭的人太多了!舒老爷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成年男人,胃口大。而时常赖在娘家的潘二姑(她男人不在就回娘家吃,她男人一年里有十个月不在家)和她家十岁的小子还有舒大郎,成了抢菜的主力军。有时候还要抢二郎三郎的,所以舒老太太很瘦,舒老大的媳妇秦氏也很瘦。

    舒老太太拎着食盒往堂屋走,自打潘氏生了孙女,她吃着这些菜肉是越来越心安理得了。

    娘啊我要尿尿!

    潘二娘想着女儿,匆匆回到西跨院,对上女儿的杏仁大眼,立时笑柔了眉眼。潘二娘似是不太会哄孩子,有时候把尿手脚并用。晴岚也不用她哄,眼珠子跟着她娘的动作转。潘二娘换了衣服来抱晴岚,许是累了,还没喂完奶呢,竟睡了过去,晴岚很无语,也窝在她怀里继续睡了。醒来时看见舒老二急急给她喂水,用他的大粗手摸她的额头试温,原来她有些发热。

    这个时候一般人家都会备下些药材,不是要死的病不敢找大夫。舒家自己也种,舒老太太还略会点偏方,煮了水喂给晴岚,并坐在炕边上跟二儿子说话,说的是要给舒老三娶亲的事。

    舒家老三生日大,正月里的,翻年20了,是铁铺里的铁匠,很有把子力气。铁铺掌柜的四闺女对他有些意思,舒老爷子和舒老太太也乐见其成。但他却偏偏看上了王北村里王寡妇的小闺女。这个时代因为女人地位的提升,婚嫁风气比较开放,舒老太太虽然不太中意王寡妇的小闺女,却不想违了小儿子的意母子起隔阂,想叫二儿子去劝。

    舒老二心下虽不喜,老三犟劲,母亲肯定最后得生气妥协,但还是柔声道:“若是这样,还不如遂他意呢,终身大事,讲究个缘法。以后嫁进咱家,娘再多教教她就是了。”

    老太太一噎,又道:“那你去说服你爹和老大。”舒老爷子多难缠的人啊,十里八乡有名的,没有利的事怎么可能轻易点头。

    舒老二笑到:“怎么是我去说,该是老三去说才是。”

    舒老太太生气道:“他会说什么,一个劲的犟劲,和你爹顶。你哥也犟劲!”

    舒老二极孝顺,怕老太太为难,夹在中间受气,应道:“行,我去说。”舒老太太知道二儿子应下就一定会办到,于是眉眼张开去张罗晚饭。

    舒老二看着女儿看他,笑道:“你爹又要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咯,以后你三叔要是过的不好,到时候全家都要赖我。”

    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