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望族嫡女-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上次虽然将梁巧倩应付过去了,但眼前的可是梁家的老封君,自己个儿两辈子加在一起,也没人家活的长,更没人家见识得多。

    要非说有什么能比过的,那就是蓝佳音吃苦受罪比人家多十好几倍!

    心里一虚,蓝佳音的眼神就有点发飘,隐隐约约听见自己回了句,“那是,在湖边摆宴,地界宽敞,空气也好,起码不用闻那刺鼻的脂粉味。”

    梁老夫人闻言不禁一笑,微微前倾身子,仔细的瞧了她几眼,才讶道:“刚才巧月说,老身还不大信,原来,你还真的没有用脂粉啊。”

    蓝佳音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跑神了,脸上一热,垂头道:“小女祖母新丧,按理来说,今日都不该来赴宴的,奈何离京在即,总不能伤了外祖母和外祖父的一片心,只能硬着头皮前来。”

    “如此境地下,又怎能还涂脂抹粉的,惹人笑话呢?”(。)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生前孝还是死后孝?() 
蓝佳音这般说,固然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这种理由,自来也最入老人家的耳。

    梁老夫人听的双眼微眯,笑吟吟的赞了句,“都说你是个真孝顺的好孩子,今日老身亲耳听见你这话,才知道她们所言非虚啊。”

    “这样很好,当今圣上以仁孝治国,咱们为人臣子的,也当以圣意为要。”

    梁老夫人刚才能挨着朱国公夫人坐,位置尚在蒋,冯两位老夫人之前,可不是毫无缘由的。

    有一句话,叫做家学渊源,这句话用在梁老夫人祖孙三代的身上,真是最合适不过的。

    别看梁巧倩现如今在京城里名头响亮,你敢再往前退个二十年,便会发现,二十年前的京城,提起京城双壁,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双壁之一的梁文玉,最后被宣平侯娶回平京,更是京城人心中的一大憾事。

    而教导出如此出色姑侄的梁老夫人,当年在她们那一辈人里,也是极出梢的淑女典范。

    因着她待人接物和气公正,本身又是个极尊重的人,所以贵妇圈子里,极有声望,谁家要是出点不可调和的事情,多半会请她从中回旋一二。

    也就是这些年,梁老夫人的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是那么的好,是以才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不再管那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儿。

    但只要她出现在谁家的宴会上,那不用说,座位绝对是主人家身边的显眼处。

    以前接触的少,还不怎么不觉得,今儿两人坐下说闲话,蓝佳音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位老夫人身上,有股子不容拒绝的亲和力。

    很容易就让人放松警惕,从心里觉得这位老太太是个慈爱的。

    她几乎没怎么抗拒,便说出了心里话,“圣上英明,看透了人心,您想想,但凡是个正常的人,谁会不尊长?不爱幼?”

    “我祖母生前虽然对我们小一辈的颇为严厉,可那也是爱之深责之切,是一心盼着我们都有出息呢。”

    “为她老人家,别说一年重孝,就算是三年重孝,小女也守的下来。”

    关于守孝一事,一朝和一朝的规矩不同,大周朝讲究的是守孝三年,重孝一年,一年的重孝中,子女只能穿白黑两色,首饰也以素银,珍珠为主,至于吃食,更是要茹素为上,一些讲究的人家,在这一年里,甚至是闭门谢客的。

    过了头一年的重孝,剩下两年,衣裳可以着色,但也不能大红大绿,饭食可以见荤,但也不宜大酒大肉。

    等到三年期满,行了除服礼,这才一切恢复如常。

    蓝佳音先前那句‘不该来,’也正是出自此处,只可惜她有这个心,但因着现实的原因,却是无法兑现。

    梁老夫人见她说的话,句句都是发自内心,越发的喜欢,好言安慰道:“好孩子,莫伤心,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都像是隔雾观花,看不清楚。”

    “等你到了老身这个年纪,就能明白,其实一切都是空,佛家为什么说四大皆空?”

    “就是因为一切都空了,反而才是一切都实了,老身以己心度你祖母的心思,她只想看到你们都好好的,平安康健,就比什么都好。”

    “一句话,只要心中有孝,穿不穿孝服,吃素吃荤,又有什么关系呢?”

    蓝佳音对此言论深以为是,点头附和道:“您说的很对,就比如前朝出名的马笑舒,他在母亲生前不知尽孝,整日让老母做奴仆的活计不说,动辄不如意,还会拳脚相加。”

    “如此的无人轮,竟是生生将亲娘给折磨死了,可是,他在亲娘死后,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又是发誓守孝坟前十年,又是要吃斋念经的为亲娘求来世。”

    “可谓是做尽了姿态,有不少人说他回头是岸,可歌可敬,是时间逆子应学习的典范,最后这位虐母致死的畜生,竟还得了孝子的名声,靠着死去的亲娘,愣是一路高升,做到了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

    “着实让人无语,在小女看,与其死后铺排作态,不如生前尽孝,哪怕你只让她衣食无忧呢,也总比罔顾人伦的强。”

    蓝佳音所说的这位马笑舒,可以说是百年内,争议最大的一个人,推崇他的人,恨不得将他说成是浪子回头的典范,而恨他的人,开口闭口以畜生相称。

    蓝佳音无疑是后者,而频频点头的梁老夫人也不会是前者,两人的观点相同,说起话来自然少了隔阂,足足相差了四十多岁的老少两人,竟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的开心。

    后来还是巧雯看着快到开席的时间,这才轻声提醒自家老夫人一句,梁老夫人含笑点头,瞧着蓝佳音鬓边问了句,“刚才国公夫人送你的碧玉钗,怎么不戴着?”

    “啊?”话题转变的太快,太大,蓝佳音有点想不到,眨了眨眼睛才回答道:“哦,我家表妹说,这碧玉钗乃是太后赐给国公夫人的,这般尊贵的物件,小女并不敢就这样戴着,是以取下收藏。”

    “怎么?老夫人您想看看么?”

    她说着,手就已经深入怀中,梁老夫人见她实诚,不禁哑然失笑,连忙摆手阻止,“不用,不用,这枝钗儿老身见了几十次,闭着眼睛都能想起它的样子,还是不要看了。”

    蓝佳音手下一顿,随即从这话音里,想到了些好玩的事情,不禁轻笑出声,“看起来朱国公夫人很是珍惜这枚碧玉钗啊,怎么今儿个就赏了小女呢?”

    梁老夫人看她脑子转得快,是个机灵的,自己才点了句,她就问到了正点子上,还别说,就凭这股子活泛劲儿,就比自家孙女儿灵活变通的多。

    她使人请了蓝佳音来,也是实在对这个女孩子好奇得很了,老夫人虽说早就不管家事,但是家里上下发生的事情,她却是门清。

    最近这几个月的热闹,更是一点都没落下,亲孙子为家族的挣扎奋斗,外孙子为一见倾心的小子,折腾做妖,原本被家人默认,亲上加亲的好事告吹。。。。。。

    一桩桩,一件件,都和她最深爱的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在逼着梁老夫人出来,自己寻求一个最终的答案。(。)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没想到,这一来,还真来对了,梁老夫人这会心里觉得,眼前这个小丫头,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她今日带来的丫鬟里,有一个是外孙子孝敬她的,不但会拳脚功夫,还会读唇语,这项本事在后宅中,简直就是个大杀器。

    梁老夫人的消息为什么会这么多,这么广,和这个身怀本事的玉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玉容今天来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看着蓝佳音,将蓝佳音和别人的对话,都如实传达给老夫人知道。

    是以,刚才这表姐妹四人的对话,除了柳红微背对玉容,不得看见外,别的话梁老夫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总体来说,蓝佳音从头至尾话都不多,但看得出来,这位为人处事之道,还是本着以和为贵,能容人,但也不乏有点自己的小脾气,懂造势,但也不失是位心地善良的千金小姐。

    梁老夫人夫人就喜欢这种,聪明低调,处事周全的小姑娘了,当下便觉得远距离观察还不够,面对面的谈天说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对方。

    如此,才有了此次相邀。

    果然,面对面坐到一起,话少的蓝佳音也变得话多起来,虽说梁老夫人的亲和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她们俩还挺投缘的。

    老夫人心里觉得吧,“这孩子的长相虽说和倩姐儿比,是差了那么点,但是其人本身就是个很有意思的小姑娘,善谈,敏锐,灵活,机变,和绝大多数的大家闺秀相比,她身上的亮点真的很多,也难怪会吸引铉哥儿注意她了。”

    这里得说明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梁老夫人对于孙女儿和外孙儿的婚事,从来都是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固然是因为,老人家的眼光如炬,早瞧出来外孙子对孙女儿,只是单纯的兄妹之情,另外还有一个藏的很深的原因,就是她心疼自己的孙子。

    两位老,中梁太傅,都是温和爱读书的性子,可谓是有书万事足,从来不爱参合朝堂上的事情,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梁云旗以一己之力,托着整个梁家往上走,实在是太过辛苦。

    要是梁巧倩这个最会审时度势的孙女儿,能帮上她哥哥一把,那梁云旗可就能轻松不少了。

    在梁老夫人看来,自己这个孙女儿,端庄睿智,果敢决绝,生来就是要有所作为的,要真是只做个当家主母,实实的可惜了的。

    若是嫁给沐凌铉,至少还能是位侯夫人,勉强也算是过得去,可现如今眼见这事是不成得了,那为什么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直接做齐王侧妃,这个出发点不但高,而且还有继续往上发展的可能,最是适合梁巧倩不过。

    论起最大的帮助,还有什么能比齐王爷枕边人这个身份,更有力的吗?

    正因为萌生了这个想法,对于横插在两人中间的蓝佳音,梁老夫人也就没什么厌恶和不喜欢的。

    至于影响她对蓝佳音的第一印象之类的事情,也就更加的谈不上了。

    这次柳老夫人给女儿女婿一家办送行宴,顺带的,还邀请了好几位相好的老姐妹,这并不是为了烘托气氛,更不是为了热闹。

    实在是柳老夫人有她自己的深意。

    自打圣上处罚蓝明东的圣旨降下,老夫人就在担心,等亲家夫人的重孝满了以后,女儿,孙女儿出门做客,身份上的落差如此之大,被人冷言冷语的讥讽怎么办?

    被那起子捧高踩低的小人甩脸子,又怎么办?

    本来在京城的话,柳老夫人就算一咬牙,多受些烦,次次都陪着女儿娘俩一起赴宴,也无妨,可问题是,还没过几天呢,女儿就捎了口信来,说是姑爷让跟着他一起去平京上任。

    对于经了坎坷,女儿女婿的感情不退反进,老夫人由衷的感到高兴,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出门在外的,女儿出门应酬,她可是鞭长莫及了!

    是以,该如何妥善的处理下这个问题,柳老夫人很是费了一番心神。

    有一天,几个丫鬟帮她保养首饰,在擦拭御赐的几样钗环时,柳老夫人突的灵光一现,有了主意。

    这主意,正是和柳红凌眼红那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