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抗战元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仍按既定轨道向前发展!

    却说那许克祥一个团在莽山洞遭王尔琢部歼灭后,气恼万分。为报这一箭之仇, 也为了邀功请赏,立即倾巢出动,把指挥部从广东乐昌移到坪石,亲率六个团,气势汹汹地向宜章城猛扑而来。队伍一路未受抵抗,进入宜章县境后,已不见工农革命军的踪影。尽管部下欢呼鼓噪声:“朱陈被吓跑了!”、“共匪不堪一击!” ,但许克祥的大脑并不糊涂。他知道朱陈王部队避开**重兵进攻,已及时转移,必须尽快寻踪追击,一举歼灭之。鉴于这个指导思想,许克祥要师部参谋们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

    参谋们夜以继日地赶制作战计划,按照师长的意图,教导团、补充团留守坪石,师指挥部设此。由许师长亲率两团进至岩泉,寻找工农革命军主力决战; 其余两个团部署在坪石、长岗岭、武阳司、栗源一线待命,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在宜章的朱、陈、王很快得到栗源堡的农民赤卫队队长陈光送来的信息。这位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一一五师代师长的陈光,其时手头只有四五十人的队伍,且又是梭镖、大刀、鸟铳等劣质武器,要与两个团的敌人抗衡显然很不现实,因此在让赤卫队员陈茂回村堡探听敌人 详细的兵力布后,将情报火速转报过来。与此同时,朱老总还亲自派当地的**员谭新化装成商人,挑一副货郎担,走村串户,深入敌占区,摸清了许克祥的布防、火力配备等情况。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敌人的大致情况已清楚,部队在圣公坛一带休整之后,整装待发。朱老总根据这种情况,决定对敌人发起攻势。考虑敌六个团的兵力呈一字儿摆开,首尾不能兼顾,便确定各个击破的战略。 最终,工农工农革命军兵分两路向岩泉之敌发起进攻。一路由胡少海、谭新率领,从侧面走山路,由白沙、笆篱、五拱桥,经姚家村,抵敌之后,既可阻止北面增援之敌,又可截断岩泉敌人的后路;另一路由朱、陈亲率主力,出圣公坛、百岁亭,走大路从正面直捣岩泉之敌。

    岩泉圩镇,是宜章通往乐昌的一个较大的圩场,地处山区。这一带山峰耸立, 森林茂密,地形险峻,许克祥师部临时指挥所就设在这里。许克祥部屯驻岩泉之后,倒也清闲,无任何战事,甚至还有时间摸麻将。却不知朱、陈、王已率部抵达离岩泉仅五里地的百岁亭。

第二十章 子弹不落空的神枪手() 
1 月日清晨,许克祥部军营里响起了开早餐的哨音。士兵们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围着饭桶正准备吃早饭。这时,朱、陈、王已率部抵达岩泉圩场。朱老总一声令下,战士们个个如下山猛虎,直扑敌人驻地。朱老总领着第一营直插圩镇,将正在吃早饭的敌人包围消灭;王尔琢率第二营突入圩镇内,与敌展开巷战; 陈老总带着第三营从圩镇侧后包抄敌人。许部在短时间内受到红军合击,来不及招架,败下阵来。

    许克祥已意识到遇到了朱德的主力部队,由于毫无准备,圩场有利地形均被朱德部控制,无可奈何地急忙下令,所部向栗源堡方向撤退。

    副排长李剑生带着三班的十个兄弟,跟随老兵、副排长郭虎清的二班,以及排长厉飞的一班,直往镇内冲。这个时候,差别就显示出来了。即使如厉飞这样曾作过教练的老兵、又或者郭虎清这样一直从血战中打出来的老兵,这会儿的思想仍是大路直接冲锋,但李剑生的小队却不同:他当指挥手,杨宁和杨至进当狙击手,刘富贵和郭大个当火力手,吴山子和白开山当后护卫、防止敌人的冷枪,杨至深、苗木头等四个分别注意左右两侧。队内每人各有目标,整个小分队完全是一个集体,初步具备后世特种作战分队的作战方模式了。结果,因为每一个方位总有一个人护卫着,这个第三班既快又安全地完成攻击任务。等他们和大伙一起收缴战果时,厉飞部三个士兵受伤、一个牺牲;副排长郭虎清部也有损伤,甚至郭虎清本人也被暗枪伤了;只有李剑生部无人员战损。

    不过,李剑生这个班奇特的作战服、特殊而高效的作战方式,倒让一直在主持战局的朱老总特别注意了一回。从身边通讯员手中获知这个为头的就是刚刚升任第一营一连三排副排长的李剑生时,当下就留了意。后来一记忆,才知是昔日何长明特别介绍的那个年轻人。心中便越发有些影子了!

    攻下岩泉,部队稍作喘息。 这一仗打得淋漓痛快,战士们的情绪很高。朱老总要各营清点人数后,将伤员安置下来,并把缴获的枪支分给农军。然后与胡少海率领的农军合为一股,集中优势兵力,马不停蹄地向坪石方向攻击。三排副排长郭虎清也被暂时安置。他带的二班暂时由排长厉飞带。

    许克祥自岩泉败下阵后,急于赶往栗源堡,与那里的两个团会合,退往坪石。谁知当师部的残兵败将赶到栗源的时候,被一条又宽又深的渡头河拦住了去路。心知不尽快渡河将全军覆灭的许克祥立即率部渡满河。刚刚渡河完毕,栗源堡的两个团也拥向渡口。这时,朱、陈、王率领部队已抵达渡头河。

    厉飞离领地一连三排在连长罗敦的带领下,冲在了最前面。他们的左侧是粟大将的二连。俗话说:穷寇勿追。但眼前的情况却又不允许大伙不追。才上前冲了两步,李剑生就听到一声惨呼,而且声音很熟。稍一侧头,利用眼角余光一看,却见得自己的教练、排长厉飞胸部腾起一团血雾,然后缓缓地倒地!

    不过,大伙显然早已得到命令:在战时不能管伤员,直管往前面冲。而此时身为三排唯一的排领导,也不能不顾战情紧急而专门去看这位大哥兼教练了,只是让自己带的三班稍稍分散些,将一班和二班稍稍集中,大伙仍旧往前面冲。自己则顺手一枪,凭那厉飞中枪方位判断出开枪人的方位和高低,回了一枪过去。那头来不及哼一声,立即被爆头。李剑生也不知是不是打中了该打的那位、从而给大哥报了仇,只是带队前冲。这个时候,李剑生、杨宁等几个猎户的好枪法就显示出优势出来了,每一枪总一个人被击毙。李剑生更是了得,枪枪不落空,第一枪毙了敌人一个团副,第二枪毙了一个营长,第三枪敲掉一个重机枪手,第四枪又搞掉一个连长!总之,每枪不是打中敌人的官长,就是搞掉了火力手。

    他不知,他这般搞法,可让一些人看在了眼里:第一群,就是身边的这三个班余下的二十多号兄弟,这会儿可对他服心得很,包括那几个余下的老兵。第二个,就是一连连长罗敦。他也是冲在第一线的。第一次冲锋被敌人的重机枪给压了点,但一声枪响,身边的李剑生开了枪,这重机枪便哑了;他亲眼看到那重机枪旁边有人替过来,不过还没到位,就要举枪,却被旁边的第二连连长粟兄弟给搞掉了。他自己有些恼火,一见那敌重机枪边又一个人扑向重机枪,一颗子弹过去,将这个也弄掉了。那敌人方向又扑一个到重机枪边,还没摸到那枪,身边的李剑生枪又响了,那家伙头一歪,估计没得活路了。其余的那些敌人看到重机枪旁边一下子倒了四个,一时间倒也没人敢冲过去。第三个注意李剑生的,却是跟着冲上来的王尔琢。见又是这小子创造奇迹,心中越发有底。第四个注意李剑生的,是在后方押阵的朱老总。他早就注意到这个冲在最前面的小伙子:实在是这小子太显眼,一是冲在最前面,二是那服装很奇特。一听他这枪响,就见对方倒人,心头暗赞一回。要知道,他自己的枪法那可是一等一的,对这有好枪法的当然也是惺惺相惜!第五个注意李剑生的,却是二连连长粟大将。他见这小子枪枪不落空、而且都是最有价值的目标,心头一震,暗暗心惊,再一看敌人阵地的混乱,聪明的他立时体会出很多来!

    李剑生当然不知自己的几枪会有这样的效果,只顾带队冲锋,然后抓俘虏。那些敌人的意志经过一阵磨耗,终于完全垮了!只几下就被冲得七零八落,也无心恋战,当场不是被打死、就是掉进河里被淹死,剩下的残部,除极少数像一群丧家之大,没命地逃往广东边界,另一部见机得早的,赶紧跪地举手投降!大获胜利的工农革命军乘胜追击。至董水头村时,天色已晚。朱老总命令部队就此宿营。李剑生这才有机会去看厉飞。不过,此时这位老兄如李剑生暗中猜测的一样,已经与世长辞了!

第二十一章 坪石大捷() 
李剑生痛哭不已。恭恭敬敬地向他的遗体三叩首后,又取下这厉飞的随身带的飞刀,这才离去。厉飞的遗体,自由当地农会组织人员安葬!等他回来,被一连连长罗敦直接任命为三排排长。两个副排长,一个是老兵苗贵,原一班班长;另一个是杨宁,原三班班长。苗贵带一班,杨宁带二班,李剑生自带三班。原二班副班长、厉飞带的小分队老队员陈到升三班班长。这陈到与大伙都熟悉,也是宜章人,很快就融入到团队中来。

    不说工农革命军这边完善组织机构,却说许克祥率部终于抵达长岗岭,虽然摆脱了朱陈王部的围追,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许克祥将残余部队稍加整顿,下令就在长岗岭构筑工事,凭险抵抗。又嘱令晚上多加岗哨,直等第二天天明,调动炮兵让朱陈王部尝尝山炮的厉害。哪知朱、陈、王三人见许部抢占长岗岭的山头,便知其意在居高临下,阻止已部进攻德,遂鼓励全军将士,发扬白天猛打猛冲的精神,彻底消灭许克祥匪军。一方面命令部队兵分两路,主力军由武阳司过河,走大路正面进攻;农民赤卫队从左边的牛井坪过河,绕过敌人的视线,侧面进击。正在这时,又获知赶来增援的已部王光佑率领的后防营早已占领长岗岭的制高点,心头有了计划,便命令王光佑暂时不要行动,待主力到达后发起总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第二天上午九时多,朱、陈、王率主力正面进攻。两军相持在山谷之间。这时,陈东日、胡少海率领的宜章农军翻山越岭,从侧翼向敌 人发起攻击。敌人腹背受击。关键时刻,王光佑的后防营也发挥了作用。三路人马合击许克祥部,使敌人陷于被动挨打境地。许克祥见长岗岭无险可守,急令部队突围。工农革命军奋起攻击,许克祥的两个主力团遭到毁灭性打击,残部退往坪石方向。

    坪石是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重镇,有三百多户人家,是南来北往的通衢。此地交通方便,经济繁荣,历来为兵家囤积物资的重地。许克祥将教导团和补充团放在坪石后,这两个团一直未能与前线取得联系。官兵们受师长的影响,骄焰十足,整日寻欢作乐,毫无应战准备。他们全然忘了这是战场,把个坪石镇当成了寻花问柳的情场。许克祥从前线战场上败下阵来,见两个团的官兵们无任何准备,气急败坏,将两个团长直骂得狗血淋头。 '挨了一顿臭骂,不敢违抗师长的命令,急匆匆地去调集部队,准备应付朱陈部队的追击。但两个团尚未集中起来,镇上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却是朱、陈率部闪电般冲来。

    老二十八团一营二连粟连长率二连抢先占领左侧制高点,一营三连熊福林连长率三连抢先占领右侧制高点。因为一连是尖刀连,罗敦连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