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战元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匙撸琶叭俗撸惨呶渥岸崛≌ā⒆吖づ┪渥案罹莸牡缆罚�
想到这里,李剑生脑海中的脑络越来越清晰。一会儿又想,貌似,按历史原来的发展轨迹,这南昌起义后,这起义部队经过转战,部队受到很大的损失,剩下同志们,由朱、陈两位领导,带上了井岗山!但在上井岗山之前,这支部队在闽粤赣湘边活动,最终应该转战到了宜章县,然后在宜章县发动了湘南起义。随后,这支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共同留下来的队伍,继续转战,直上井岗山,与毛伟人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岗山会师!
一起到这里,李剑生内心不由得激动起来。因为,他们现在就位于宜章县内,就位于那湘南起义的主爆发地!嗯,这一次起义,正是由朱、陈两位老帅领导的,而且还有另一位英雄,那便是王尔琢!这位领导人才华横溢,可惜死得太早了。他是在追叛逃部队时,被自己叛逃的手下一枪给打中,最终牺牲的,其时他才25岁!曾几何时,前世修历史专业的李剑生为之嗟叹!如果当时未发生此事,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嗯,看来自己得想点办法阻止这件事情发生了!嗯,这湘南起义在宜章爆发,咱们这些人,总得策应一回,是不是?嗯,必须向何叔说明一点了!
想到这里,李剑生理清了一下思路,又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抬头对正一齐看他的几个老党员道:“几位大叔,小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几个老党员对视一回,一齐点头。李剑生扫视了大伙一回,不疾不慢地“分析”了起来:
“在我看来,那南昌起义发动后,绝对会引起国党的高度重视,他们一定会想法消灭这支起义部队。因为南昌地处省城,国党很容易从各方面调动部队来围歼!如此,起义部队便不可能死守南昌,而将主动撤出――想来,在南昌起义前,起义指挥部已有此安排!
李剑生这般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示意图,一边进行分析,立即引起几个老党员的兴趣,个个凝神倾听。听到李剑生如此分析,也都觉得有理:如果死守南昌,那是等死,没人会那般做,撤出是肯定的!当下一齐点头。
“起义军撤出南昌,那就看往哪个方向转战了!大抵只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往东,是浙江和上海;往北,是安徽;往西,是湖南;往南,是广东。可以说,每一个地方都是困难重重,不好去!但又不得不去!
“因为,这样一支没有根据地、没有大本营支持的孤军流动作战,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比如太平天国时,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部从扬州出发乘船到浦口登陆,率二万二千多人北伐。初期势如破竹,但中后期却因为与大本营联系的后路被清军割断,后续部队供不上、补给也不足,成了流动的孤军,最后全军覆没!因此,咱们的南昌起义部队出了南昌城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了一支流动的孤军!
“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这支部队必须找到一个能让他们休养生息、补给充足、不断壮大的根据地,也就是大本营!”
讲到这里,大伙都是老泥鳅,一看就懂,不由得一齐感叹起来。既为这支部队的命运而担忧,又为眼前这年轻的小子那般丝丝入扣的辨析而惊叹。当然,眼下都没作声,知李剑生还有话说,便一齐继续倾听。
李剑生也不理会,只是组织自己的思路,也不管当年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只是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他确知的历史史实进行整合、进行辨析。这就好比做题目,如果没有答案而直接去做,这难度挺大的;如果知道了答案,这做题目就容易了,一定可以找出理由推理出这个答案的!眼下,李剑生就是知道历史答案的做题者,因此这边便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放眼看来,这南昌周边的这么多个省,哪里最适合做根据地――注意,这做根据地的地方,一要物资充足,二要群众觉悟高,尤其是后者最为重要!否则,根本立脚不稳!”
到这里,李剑生暂停了下来,继续思考了一回。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却不是他记忆得来的,而全靠他学历史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分析得出!
第十一章 有答案的推理()
“大家都是搞这一行的,这一看便十分明了:往东,那上海可是蒋某人发动四#8226;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大本营,武力强大,群众基础也一般,不适合;往北,一是离上海近,二是这里原来还是皖系军阀的大本营,群众基础也一般,不适合;往西,湖南长沙的许克祥先前还搞了五#8226;二一事变,现在武力强大,群众基础也一般,不太合适;往南,是广东。这个地方是一个最复杂的地方。一方面,敌人的力量很强大,但另一方面,因为是孙老先生革命的大本营,群众的觉悟却好过上述三个方向,进一步发展稍容易些,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认定,这支起义部队,其最终的目的,最有可能是南下夺取广州!”
听李剑生分析到这里,几个老党员一齐对视一眼,心头不由暗叹一回。虽觉得李剑生说的不一定对,比如说这理由就不一定立得住脚,但却偏偏反驳不了,当下也不好多作声,只好继续倾听。
其实,李剑生现在也不知当初这南昌起义部队为何是南下的,但他知道这支部队夺取广州的目的却是早已确定的,只是后来才有了变化――事实上,这个问题后世一直有争论,就有人认为,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是错误的选择,原因是广东方向有国党重兵把守,这南下是“飞蛾扑火”,但学历史专业出生的李剑生却坚持自己几个志同道合者得出的共同意见:南下是对的!原因就是他刚才分析给大伙听的,因为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在当时,群众觉悟最高的当属广东省,毕竟中山先生率先唤醒民众的功劳可是有目共睹的,是最适合建立根据地的!
当然,李剑生还知道另一点,即,当时党内很多人士都将眼光集中在城市,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攻占广州就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一直到后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先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观点、并有事实佐证后,才逐步改变的,人们才慢慢接受建立根据地的地点,首在农村而不在大城市!
至于眼下,早已知道南昌起义部队最终去向的李剑生,便依照这个“答案”进行逆推,说出了如上的“推理”。见众人都不作声,知道自己说的有些道理了,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便喝了一口水后继续“推测”:
“尽管要南下,但困难多多。尚且不管广东省内敌军重兵压境,就是在行进路上,便有足够的敌人前堵后追。
“我推测,南昌起义的部队会先沿抚河南下,然后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不过,我估计,由于沿路敌军重兵追击,而起义军由于撤离南昌时比较仓促,部队又未经整顿,加上沿途酷暑远征,部队减员将会较多,再或者有些部队的领导人意志不坚决而主动离兵,只怕这支部队最终没有足够的力量进入广东。如果强行进入广东,那只会是‘强驽之末’了,不值一提!
“如此而来,我个人认为,这支部队将在江西省内转战一段时间,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强行杀入广东!”
到这里,李剑生停顿下来,似乎是在思考、又似乎是在组织语言,而实质上是在记忆――历史上,南昌起义部队后来就是在瑞金一带转战多时的!研究过这段历史的李剑生熟知!只是,眼下他怎么表述出来呢?说得太直接了,眼前这些老麻雀却对会有些怀疑嗯,怎么办呢?嗯,有法子了,不是有人是跳跃性思维吗,我就试他一回,不作解释,直接说出答案来!
想到这里,他顿了一顿。众人这会儿都听入了迷,也没人来打挠他。突然,只见这李剑生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或者是直接找到了什么突破口,突然站起,一把将那树枝插到一个地方,道:“瑞金!”
见众人有些不理解,李剑生便细细地解说道:“对于南昌起义这支部队而言,因为我刚才所说的这众多内因外困的因素,最终会在这一带暂时止住前进的步伐,并在这一带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转战!”
顿了一顿,见大伙还是都有些疑问,李剑生也不再多解释,续道:“这样,因为直接往广东前进的路上有敌人重兵把守,起义部队不可能直接进入广东了,我想,他们最有可能由此转进福建,打算借道福建进入广东!――至少,其主力将是如此的!”
众人一听李剑生的这般分析,也都觉得有道理。至于为什么为在江西瑞金一带转战,这时也都理解了:实力啊!因为凭这支部队的实力,眼下就只能到得这里了,又或者最强大的对手就堵在这一带了,所以只能暂时停在这里。还好,按这小子的推理,这支部队还是会借道福建进入广东的!――嗯,不管怎么说,这小子的战略眼光还是真不错的!几个老江湖一边暗想,一边概叹,只觉得这小子不简单!
李剑生却不管大伙如何想,继续自己的“推理”:“先不管这支部队能不能出得福建,我以他们比较顺利的结果进行推理,即,起义部队经过征战,比较顺利地借道福建进入了广东!下一步就是实现既定目标,夺取广州了!不过,进入广东并不等于夺取了广州,进广东难,夺取广州则更难!经过这么久的征战,起义部队还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夺取广州,实在是个问题;而此时夺取了广州的意义到底大不大,也是问题。我推断,如果在广东省当地没有足够的外援或者是应和,这支部队前景实在是缈茫。当然,得到了外援就不一定了,能够再坚持一段时间!”
李剑生原本打算“推理”出这支部队在广东受到海陆丰一带起义部队的支持,后来一想,再多说可真是“惊世骇俗”了,有些事情不能说得太过,太过反而不好!因此,“推理”到这里后,只是一言概之,暗示了一回“有无外援”结果便不同后,便转个主题,继续“推理”:“不管怎么样,一旦进入广东,哪怕只在福建一带,都会引起国党部队的重视,并会不断遭遇敌人重兵的围歼。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起义部队领导人,将会放弃攻取广州的打算,另选地方!
第十二章 一定会另有安排()
“那么,下一个地方将是什么地方?继续在广东省内?我看不见得。广东省两面环海,国党部队只要从另两个方面强力压制,绝对能利用起义部队在广东省内立足未稳之时,将其全部歼灭。因此,此法不可取!
“取道回福建?也不可取!回为敌军可是跟着起义部队从福建追来的,你一回头,正好撞向他的怀中,那就真是‘飞蛾扑火’了,结果将是悲剧性的!因此,此法也不可取!
“取道进入江西?我看也不可取!因为起义就是在这个省发动的,现在这个省内可是重兵压境,进去无异于‘以卵击石’。要知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征战、转战,得不到有效补充和休整,起义部队已没有最开始从南昌发动起义时的实力了。以绝对弱势硬撼绝对强势,绝无胜利的可能,也绝不可取!
“取道广西?也不可取。尚且不说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