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大帝-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罪恶的源头,是一切丑恶的化身,他们用一次次的屠杀征服了一个民族,又用一次次文字狱禁锢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如果朱骏不用利刃割下这块毒瘤,那么一个民族将会为这个野蛮的毒瘤折磨三百年,既然如此,不如让这个野蛮的奴隶部落彻底毁灭吧,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斩尽杀绝。
    “报!启禀皇上,建奴满夷四百零三口全部带到。”一个明兵兴奋的飞身来报。
    朱骏回过神,。抬眸看到一连窜妇孺被押解到了宽阔的空地上,许多满妇迷茫的看着四周,那些曾经麻木的被自己男人屠杀的汉人在周遭幸灾乐祸的望向自己,这些个奴才都不如的东西,在她们的男人还在时是多么的恭顺,襁褓中的孩子的哭啼,老妇抹着泪涕用生涩难懂的满话谩骂,他们的周围站着侩子手,手里端着已经装药的火铳喝令着她们不许乱动。
    “杀!”朱骏终于解脱。出了人性,重重的拍案下达了斩尽杀绝的命令。
    城东传来。一阵炮响,第一批受刑的妇孺被押解到了一堵墙的墙根列成一排,在她们的身后,是一群端起了火铳瞄准的侩子手。
    “轰轰轰轰…=铙的军官踏着军靴到了墙根查验,对没有死透的补上一枪。
    围。观的百姓先是一阵惊恐,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剧烈的铳响,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铳响再恐怖,铳口也不是对着他们的,他们放下了心,发出了一阵欢呼,在四五年前的那场灾难中,那些骑着高头大马,提着马刀,脑后拖着猪尾巴辫子的满人在广西不知杀了多少人,家家都是血泪,户户都是白衣孝服,许多人选择了忍辱偷生,选择了屈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仇恨,满人杀了他们的兄弟,**了他们的姐妹,现在,该是汉人出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时候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来大谈一番博爱,大谈一番祸不及家人,罪不及妻儿之类的空话恐怕要被人砸死了。
    就是这样,当你**了别。人的姐妹,屠戮了别人的兄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早晚付出同样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全家死光光,如果每个人能够有这种觉悟,屠戮才会停止,恶有恶报,你既然杀了人,那么别人就该杀你,你既然杀了别人全家,那么你全家就死光光吧,罪是你犯的,你的父母是无辜的,可是别人的父母妻儿就该死?辽东、嘉定、扬州堆积的比山还要高的尸体难道也是该死?千千万万人家破人亡,国无完县、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妇,关内数以亿计的汉人就该死|的‘千古一帝’打造一个圣君的名头?
    “轰轰轰轰…'=阵哄笑声。这一次绝不是后世所说地没有素质地表现。而是一种发泄。一种痛快地喧嚣。
    在墙根处。几个并未死透地满妇在蠕动。襁褓中地婴儿仍然懵懂地哭啼。
    监刑地军官麻木地走到墙根。将一切声息全部打断。
    又是一批!
    就是这样。她们大多数地人或许和汉人一样吃斋念佛。穿金戴银地心怀着慈悲怜悯。或许她们是无辜地。她们不
    人们做地事。她们只是随着丈夫地调动而来到这里。。将宽敝地厅堂打理地井井有条。
    那又怎样?有人造的孽,就必须有人来还。一切的仁慈到了最后都有可能演化为另一场杀戮,大明开国之初,没有对蒙古人彻底清算,最后怎么样?蒙古人的子孙瓦刺又杀回来了,载满了无数汉人的血泪,抢掠了无数汉人创造的财富,俘虏了汉人的皇帝,杀到了北京城下。
    然后呢?然后这伙土匪又搭上了满人,又是一阵屠杀,一路杀进了山海关,杀到了北京,杀到了江南,杀的到处都是血,杀的处处都是白骨。
    一个民族可以温和,可以文明,甚至可以博爱平等自由,但是,在这之前,请大胆的举起你的屠刀,消灭一切威胁你的敌人,美国人就是做的,他们入侵了北美,侵占了原住民的土地,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屠杀所有的敌人,然后呢?然后他们成为了文明的先锋,成为了自由的象征,成为了博爱的种子,他们可以为一条流浪狗的遭遇而伤心流泪,可以为东方人吃狗肉的‘无耻’行径而愤怒非常,他们太仁慈了,可是,如果没有他们祖先的屠刀,又怎么会有这些?
    第三列的妇孺被押到了墙根。
    “轰轰轰轰…。寻,接着又是几声寥寥的短铳声。
    (可能激进了。一点,开书时我对满清还不算十分仇恨的,因为写书所以查了很多资料,查的资料越多,越觉得心惊胆寒,最后居然变成了一个皇汉了,罪过,罪过!)
    …
    求援的折。子如雪片一般由八百里飞马送入了京城,这一下子,京城里提着鸟笼吹嘘拍马的老少爷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勋贵们到处放出奴才打探消息,虽然只是西南几十个郡县发出来的急报,可是南明能够在一个月内同时对三省用兵并且连战连捷,这样的实力就不容小觑了。
    四大辅政大臣也是愁眉不展,最。为郁闷的当属鳌拜,前几个月三省总督的位置可是他力争为齐齐哈尔争取的,如今齐齐哈尔不见了踪影,三省倒是差不多丢了两省,还有广西的尚可喜,也自称明军进占了琼州,大明的水师日夜骚扰沿岸,请求朝廷给饷准许镇南王征兵之权,这样一来,鳌拜在朝廷里就成了众矢之的,一些有心人开始罗织罪名,甚至在酒馆茶肆要求自己请辞。
    索。尼仍然一副木雕一般不疾不徐的按部就班的上朝下朝,三天两头的递折子告病假,似乎西南的战事与他无关似的。
    鄂必隆也秉承着中立的态。度,既没有加入倒鳌的阵营,对鳌拜也是不冷不热,还向太皇太后请求去监督河工,明显是想避开京城里的是非。
    只有一个戴罪家中的苏克萨。哈最为郁闷,他虽然没有剥去辅政大臣的职位,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权位,除了还有几个时常走动的门生故吏之外,京城里头许多人都忘了他这一号人物,如今朝廷里出现了一伙倒鳌的大臣,他苏克萨哈是没有掺和的,可是你不掺和难道鳌拜会认为你脱得了干系吗?到时候要整的岂不还是自己?
    对于那些愚蠢的倒鳌大臣,苏克萨哈十分无语,鳌拜是什么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手握着天下一半的兵权,在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如今西南出了战事,正是朝廷希望鳌拜出面的时候,这个时候让太皇太后和皇上去搞鳌拜,那不是拿着大清的江山去开玩笑吗?这群倒鳌的大臣出来一个死一个,不但鳌拜要杀他们,恐怕就是太皇太后为了安抚鳌拜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姑息,一个举荐非人就想让鳌拜倒台,这群人也太稚嫩了一些。
    苏克萨哈怕啊,他当然没有参与到倒鳌的队伍里去,可是京城里谁不知道他是鳌拜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眼中钉,谁会相信他没有参与其中,当年他有权又势的时候整不倒鳌拜,现在落了难,鳌拜岂不是一脚就可以把自己踩死。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几天之后,鳌拜不顾人的指责,当庭列举了苏克萨哈七条大罪,力图一举干掉苏克萨哈,太皇太后在内廷送出了一道懿旨,紧接着几十个戈什哈到了苏克萨哈的宅地,宣读了懿旨之后,便有人除去了苏克萨哈的顶戴花翎,他的罪名是侵吞镶黄旗田地,中饱私囊,判决是押解出京,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他的妻儿也没有得到幸免,一股脑的送了出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shubao2。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一百九十八章:老狐狸
    克萨哈的彻底完蛋一下子给了京城里上窜下跳的倒鳌TTT|一针镇定剂,大家都是明白人,一下子发现风向不对,太皇太后似乎并没有站在他们的一边,立即便消停了下去。
    孝庄太皇太后的‘安抚’确实让鳌拜踏实了不少,让鳌拜原本郁郁不乐的脸一下子又绽露了笑容,说到底,他鳌拜还是大清的擎天之柱,不管怎么说,这一对孤儿寡母的江山还得他鳌拜来撑着。
    鳌拜放下了心,这时,沉寂了几日的孝庄太皇太后又颁布了懿旨,着令鳌拜入宫觐见。孝庄已开出了价码,这个价码就是帮助鳌拜除掉了苏克萨哈,如今,该是鳌拜出力的时候了。
    鳌拜早等着这一刻的到来,他穿着仙鹤补服,内里套了件黄马褂,头顶着插着双眼花翎的红宝石顶戴,胸前挂着玛瑙朝珠,神采奕奕的在一队戈什哈的拥簇下骑上了马,沿着直道往宫门处赶。
    到了神武门,守卫宫门的侍卫早已眼尖的过来打千请安,不需查验入宫的腰牌,便笑眯眯的礼送他进了宫墙,鳌拜身后的戈什哈是不能入宫的,只能在宫外等着,鳌拜独自一人下了马走了进去。
    立即便有值守。的太监过来请安,引着鳌拜从左近转过了太和殿,接着便进入了后宫,终于在慈宁宫前停下。
    待小太监通报之后,鳌。拜才算是进了殿,在左耳的厢房处,太皇太后与幼小的康熙正在炕上等着他。
    “臣鳌拜。叩见皇上。”鳌拜并没有下跪,只是微微的朝着康熙打了个千,显得倨傲之极。
    “臣鳌拜给太皇太后请安!”鳌。拜又将脸别向了炕上的那个老太婆,他原想打个千了事,可是心念一转,不由自主的竟跪了下去。
    玄。烨的脸色并不好,他半偎在孝庄怀里,对眼前的鳌拜恍若未觉。孝庄嗯了一声,沉吟了片刻之后悠然道:“起来吧。”
    鳌拜被孝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沉郁气氛弄的有些揣揣不安,按理说这个老太婆子并没有什么好怕的,说的好听点叫她一声太皇太后,不好听点,也不过是快要进棺材的妇人而已,每当鳌拜这样想着,可是真正与这个‘妇人’面对了面,便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压在心头,沉重的让他透不过气来。
    鳌拜小心翼翼地起了身。心。里又气又闷。气地是自己不争气。在这个老太婆子面前示弱。闷地是偏偏自己是镶黄旗护军统领、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皇帝禁卫军司令)。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习武进士。放眼朝堂。已没有人能够和他对抗。可是在这老太婆子跟前。他却偏偏没有了脾气。连出口大气都要看老太婆子地脸色。
    孝庄眯着眼。抚摸着玄地后辫。悠悠道:“鳌拜。大行皇帝在日。哀家得了重病。那一年是顺治几年来着?”
    鳌拜蓦然地抬眸望了沉浸在往事中地孝庄一眼。连忙答道:“是顺治十四年地冬天。
    ”
    “对!”孝庄温情地点了点头:“那一年地雪足有三寸厚。楼檐上长满了尖刺刺地冰凌。哀家病地很重。先帝爷焦虑不安也要病倒了。是你日夜随侍在先帝和哀家地身畔。连饭都不能吃上。”
    鳌拜心里一暖。那个时候还是侍卫内在。是顺治跟前地侍卫。当时孝庄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没闲着。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地赞赏。
    如今鳌拜成了权臣,这些往事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骤然被孝庄提出,他亦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先帝刚刚登基,满朝尽是多尔衮的党羽内应,附和多尔衮者多如牛毛,是你鳌拜挺身而出,矢志不渝的站在先帝身后,这些哀家也都记得。”孝庄干瘪的嘴唇犹如吹出一拂春风,将鳌拜以往的功绩一一说了出来。
    “皮岛之战,也是你鳌拜舍身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