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历大帝-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上的满人官爷们则是疯狂了,他们开始提刀砍杀那些往山下跑的逃兵,不过逃兵实在太多,而且偶尔还会遇见有人抵抗,他们便发现了一切都是徒劳,几十个满人军官紧紧的围在科哈多四周,一脸的沉痛,这些可都是他们练出来的精兵啊,谁知道说跑就跑,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汉人有句话说的果然没有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套在满人身上也十分合适
“总兵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山腰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几十个满人军官,火势已经快要蔓延到半山了,他们都感觉到了火焰传来的热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二百五十九章:进占娄底
哈多嘴角抽搐,在月光下显得极为恐怖,此时山腰上个满人军官,所有人都跑的一干二净,所有人眼神中都闪露着灰败,垂头丧气惶恐不安的不知所措,山下的浓烟越来越浓,火光越来越盛,每挨一刻,满人们心里的恐怖便深了一层
山脚下传来一阵阵投降的呼叫,几十个满人脸色苍白的望着科哈多,科哈多扬起刀:“留在这里是死,下山也是死,我们就在这里等火烧上来吧,戳骨扬灰也能让明人侮辱我们的尸骸”………………………………………………………………………………
战役一直持续到天色微亮,一万绿营士兵除了少部分被火铳射杀和烧死熏死的之外其余大部分被俘虏,满人千总参将们没有下山,火势一直蔓延到了山头,将所有可燃之物烧光之后变成了裸露出了烫红的红土,简单的清扫战场之后,李雄被押到了李定国的身前,李定国看着这个足智多谋的瘦弱汉子,嘴角微微一扬:“李先生,一切都结束了”
李雄被绑缚的紧紧的,叹了口气,道:“是李某自作聪明,害了科哈多大人,王爷,李某有一事相求”
李雄舔了舔干涸的唇角:“若有一日,明军占了长沙,请帮忙照料李某的家小,李某是败军之士,原本无颜提出这样的要求的,哎……”李雄不说话了
李定国点了点头:“李先生,本王需把你押回海都去,皇上要见你”李定国庄重的袖口抽出一封明黄绸缎包裹的旨意:“李先生的连环之计可谓是智谋高远,这一出连环计若非是几个探子,恐怕谁也不能料到今日这种结局,李先生,你是个汉人,为什么要替满人卖命呢?”
李雄道:“在下受科哈多总兵大人地大恩,若不是他,李某早已成了孤魂野鬼了,哎,往事已矣,李某实在无面见人,这海都不去也罢,还请王爷给李某一个痛快吧”李雄眼光一闪:“李某自己也是有私心的,李某读了几十年的书,肚子里的这些墨水若不能做出一些事业出来实在惭愧,只是终究还是败了
”李雄闭上了眼,叹息声中充满了无限地惆怅,他原本以为自己读了几十年地书,细心观察了天下的大势便能翻云覆雨的,不曾想到第一次出山便落到了这样的下场,一个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完美阴谋,却因为几个樵夫坏了事
李定国道:“科哈多给你地是私恩,你如何能置天下千千万的汉人地公义而不顾去报人私恩?不说了,你去海都看一看吧”李定国知道对这种人说什么是没有效果的,唯一的办法是让他去海都看一看,对比才能看出差距
李雄被押走了,大军继续启程,通过飞虎涧的时候,李定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容人通过的小径,两涧蜿蜒数里,若是大军在这里走了一半,有一支军马从涧口杀来,整个大军立即便能断为两截,李雄选的伏击地点实在凶险异常,好在提前发现,否则当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过了飞虎涧娄底城便遥遥在望了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西汉建平四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分属邵陵郡隋属长沙郡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宋熙宁五年建置新化县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明初时永乐皇帝建娄底城维系至今
当先过涧地敢死营第一个对娄底城发起了突袭敢死营原本是王秋管辖改制之后每个军区都设置了敢死、神机、神勇、山地各营原本地各营建制被打散全部混编此时地娄底已犹如惊弓之鸟城门紧闭城楼上紧张兮兮地绿营兵站在女墙后胆战心惊地观望着城外飞虎涧里冒出来越来越多地明军
敢死营善野战对于攻城并不在行娄底城门紧闭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在城外等待大军抵达明军开始越聚越多黑压压地到处都是他们似乎完全没有将城头上地绿营兵放在眼里开始安营扎寨
一个全副钢铠地骑士开始骑马奔到城下对着
守军大喝:“大明王师到了开城免死”
城头上一阵耸动绿营兵们远远便看到飞虎涧中后队地明军押解着无数衣着褴褛地绿营兵出来又想起从前明军对待汉人俘虏地传闻心里都开始打起了算盘很快几个满人军官便帮助他们回答了一个满人千总张开了弓嗖地一声向城下射去
一声利箭在骑士的钢铠上撞的铛的作响,好在这层护甲足够厚实,并没有穿破护甲,骑士驾的一声,调拨马头,向着本阵而去
明军终于开始攻城了,四门火炮摆在城下,张开了狰狞的炮口,明军来的仓促,所带的火炮只有四门,对于李定国来说,这已足够了
“轰”的一声,震天巨响,四门火炮一齐开火,喷吐出一阵火舌,接着炮弹在半空划过一道半弧,落到了城头,就在女墙上的清军还以为这只是普通大将军炮的时候,炮弹在巨大的阵响之后炸开,一时间飞沙走石,女墙被炸成了粉末,城墙上的过道上轰出了一道口子,离得近的清兵被炸得粉身碎骨,就算远处的清兵仍然能够感觉到脚下的颤动
炮轰之后,城楼上一下子鸦雀无声起来,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惊愕,这是火炮吗?许多人还没有回过味来,这个时候,隆隆的炮声又响起了,惊惧的清兵这才知道,这不是梦,是最残酷的现实,只要被这炸弹一炸,连尸骨都不能找到,许多人拥簇着想往城梯下逃,有人在喝止,有人缩在女墙后瑟瑟发抖,人类在面对未知的恐惧面前,所表现的无非是这几种形态,这种火炮威力太强了,强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他们对火炮的认知
一颗炮弹炸中了墙根,飞沙走石过后炸出了一个口子,城上的满人千总意识到城墙在明军火炮面前的不堪一击,索性命令守城的士兵在街巷布防,既然不能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守城战千总打算来一场巷战
接到命令的清兵立即如蒙大赦,飞快的下了城墙往车城内的民巷里跑,确切的说,是逃令千总郁闷的是,除了几十个忠心耿耿的亲兵之外,其余的人都钻入小街民巷里,再也没有出来,只留下了一地的号衣和长矛大刀
鳌拜当年入湘之后,将各城的绿营兵都抽调去了长沙等重要城市,并且积聚兵马准备会战,因此,各城各县的驻防绿营早已抽调一空,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之外,还新招募了一些乡野村夫象征性的守城,这些人欺负老百姓或许很是威风,可是一旦遇到了外敌,只是逃的无影无踪而没有争先投降便算是对不起康熙爷了
千总看着空旷的街道,沿着城门的大道上一个人都没有,或许连鬼影都逃走了,这仗还打个屁啊,千总倒是很想做个像模像样的满洲巴图鲁,就算是死,也想死的像个男人,可自己身边怎么数也才几十个人啊,还是先逃吧千总很有气概的高吼一声:“走,我们也撤入民巷里去”
几十个亲兵原本就惊惧有加,这时听到命令,脸色立即焕发出笑容,真心的笑容!于是在明军还未入城之前,在千总的带领下,几十个人迅速的跑入民巷
“大人,您的衣服”有个忠心耿耿的亲兵在半道上腿脚不停的情况下已抛下了武器和脱去了号衣,不望提醒跑的最快的千总
千总回头一看,这一身的衣服果然扎眼的很啊,既然是街道巷战,自然不能让明军有所察觉,不错,这太碍眼了,爷们要的是出其不意,于是千总一边跑,一边开始脱去上衣的钉甲,接着又停下了步子,将敝膝,护腿一概脱得干净,连头盔一并丢到巷口,又觉得官靴很是碍眼,一并脱去,只穿着内衣,丢了刀,往巷子里钻
据说这个满洲巴图鲁一直在娄底城里活了七十岁,期间从事过的职业五花八门,却绝对没有与明军发生过任何巷战,就连刀片都再也没有碰过,到了后来又人认出了他,邸报还特意为他撰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大明最后一个满人》
明军开始入城,一切恢复了平静,安民榜贴出,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另外官衙传出消息,从前的绿营兵全部赦免罪行,各自归家,若无衣食还可到衙门口领些粥米而李定国则进入娄底知府衙门,开始制定北伐的下一个战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二百六十章:围城打援
在李定国进占娄底的时候,作为先锋的李霄所部迅速,进逼长沙城下,湖南绿营主要集结于大城市,郡县只有一定的老弱病残和临时组成的民团组织,几乎属于不设防的地域,再加上南北镇抚司的渗透,先锋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军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接着又是迅速北上,当地的军政则由南北镇抚司的桩子暂时代领。
长沙城已出现在地平线上,李霄看着高阔的城墙同时接到一封密信,是李定国发出的,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围而不打。’李霄先是有些疑惑,此时趁长沙守军仓促应战,正是攻城的大好时机,先锋军虽然只有一万人,可装备精良,士气如虹,反观城内的长沙守军足有三万,可是各个方面都差了不少,现在不打,更待何时?
随后,李霄便明白了,他十二三岁便跟着父亲东征西讨,后来又被委以重任,对军事的领悟自然高于旁人,细想之下,李霄便知道父亲的战略了,长沙城中清兵不多,此次战役要想一鼓而定,就必须吸引大量清军的绿营援军赶来,以求决战。这便是围城打援,并不显急于攻城,而是利用长沙城吸引各省的绿营援军再打,这样表面上看两面受敌,却让明军占尽了地利,西南地区大多多山,而江南则以水为主,又有平原,十分方便马军驰骋,而且一旦深入清军境内,反而不美,倒是湖南也是多山陵的地势,大明陆军由于多在海都训练,习惯山地作战,若是到了广阔的平原和水路纵横的水乡,实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将长沙作为吸铁磁,将各省的援军吸引而来,再借用地势以及援军远来的特点将其逐一击破是为今最好的主意,再加上明军的后方就是娄底贵州,至少不会犯孤军深入地危险。
李霄对于这个战略极为认同,若是一路打下去攻城略地不知要消耗多少时候,倒不如吸引绿营主力集结在长沙城下决一死战的痛快。于是命令所部在长沙城外十里处驻扎,搭建营盘,修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