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瞧瞧,这就是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要是真疼,哪需要这对姑侄在这里演戏。早早吩咐下人开了库房准备好一切就是了,哪个大家子会当着亲戚刚来的面就谈月钱的!可见是隐晦的向黛玉说府上艰难,让她心理上更加有负担,以后就是知道挪用了她们林家的钱,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不知冰雪聪明的林黛玉是不是明白?之前看小说的时候是真真为林黛玉委屈,又无可奈何啊。

    真正到了这个时代,就知道无依无靠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撑的起一个家的。林如海的早死,黛玉就是知道自家的钱都被挪用光了,又能如何?即使手里有钱,一个弱女子也没处花去,只能靠着贾母,活活浪费了青春。晴雯自己就是个例子,家中无人的无奈啊。只是,哪怕有一个成年的忠仆,自己和哥哥也不会选择进贾府为奴。可见,整部红楼梦中最傻的人就是林如海,天真的把女儿交给贾家,连个忠心的下人都没有留给黛玉。林黛玉无人可用,就是其悲剧的开始啊。

第4章 康熙馋肉记()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儿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辞离去。众人见正主儿已经走了,贾母也有些累了,俱都告辞离去。

    晴雯一路回了屋里,倒没遇见什么人。斜靠在铺着竹编凉席的小榻上,手里拿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习惯睡个午觉的晴雯,今儿却不能睡。老太太晚上还要晚宴呢,到时候一准叫所有有点颜色的丫头摆设似的站在屋里,彰显着排场。果不其然,天刚擦黑,就有小丫头来叫人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许多人在此伺候,挨着一排二等丫鬟站着。一会儿工夫,众人见王夫人来,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晴雯见林黛玉悄悄看了眼众人饮茶的动作,略有迟疑后也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不由心里叹息,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谨慎呢。你要是当面给贾母说了,贾母自会体谅你,偏偏小小年纪就这样多心,难怪早死呢。又听贾母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说话儿。”王夫人遂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儿,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看着这样一身大红的贾宝玉,晴雯偷偷吐槽:“看看贾敏心疼的侄子,黛玉还在守孝呢,就穿成大红包了。”

    只见贾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母见他进来,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呢。”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看着在烛光下异常美丽的黛玉,晴雯想起原著中对黛玉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贾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贾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这段对话是林黛玉悲剧的开始,但是我们的主角大人却不能帮她。晴雯偷偷看看黛玉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贾母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也不知原著上的王嬷嬷和雪雁在哪里。这种有损女子闺誉的事情,不就是奶嬷嬷应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吗?一点都不明白林大人把这两个人派来照顾黛玉是个什么意思?

    又见贾宝玉那个色丕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黛玉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

    这句话一出,晴雯马上睁大眼睛幸灾乐祸的看着贾宝玉,看看这娃砸玉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还这样风流潇洒。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玉来着。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的孝心;二则你姑妈的阴灵儿也可权作见了你妹妹了。因此他说没有,也是不便自己夸张的意思啊。你还不好生带上,仔细你娘知道!”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了一想,也就不生别论。

    看了一场难得的好戏的晴雯,听到外面敲梆子的声音,都九点钟了,有点困了啊。悄悄打个哈欠,等着贾母安排黛玉和贾宝玉一起住在碧纱橱里,给了黛玉一个怜惜的眼神。这孩子可算是被人给惦记上了,姑娘,祈祷这个红楼是架空的吧,能有一线转机。原著的力量无比强大,鹦哥果然被指给了黛玉。可把这未来的“慧紫鹃”乐坏了,心里只怕是一心等着当姨娘呢。

    别人如何晴雯不关心,等鸳鸯传话让回去歇着,晴雯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回到房里胡乱吃了些点心,倒在床上一睡不起。次日没什么事,针线上的活计还没开始,每天到老太太面前点个卯,再找个角落安静呆着就行。靠着平时哥哥带的点心、小玩意笼络了一群小丫头,老太太跟前丫头又多,挣着做事的人更多,晴雯乐的有人替自己干活。实在没事就和鸳鸯说一声,去厨房看着老太太的菜去。顺便学一两手,大厨房的大厨姓陈,是外面雇来的,听说祖上还是御厨呢。为人很是和善,见晴雯这样漂亮的小丫头竟然喜欢厨艺,又有几分天分,自是乐的教几手。今儿大厨做了几道江浙菜,为的就是让林姑娘吃得开心。

    晴雯进门的时候陈大娘已经停手了,一些不重要的活计交给别人做就行。“陈大娘,今儿做了什么好吃的啊?老远就闻见香味儿了。”说着故意皱了皱挺翘的小鼻头,深深呼吸一下,“有股子甜味,大娘是恩,还有麦芽糖,莫不是做了淮扬菜?”

    陈大娘乐呵呵从椅子上起身走过来,拉着晴雯去了左侧的灶台,掀开个小蒸笼,里面放着色泽鲜艳、香味十足的西湖醋鱼、松鼠桂鱼、蟹粉狮子头。陈大娘拿了几个精致的小瓷碗,一样给装了些,装到个雕白鹤的食盒里,递给晴雯,“这些你拿去,要是你不来也是要给你送去的。今儿个人多,没时间和你说话,明儿再来。前儿你不是说想学着做些有味儿的馒头点心?我已经打发人去置办了,明儿就到,你可一定要来,省的我一个人对着这般子老婆子无聊。”说话间还撇了撇嘴,虽是年纪大了,但却不失率真。

    晴雯提过食盒,拉着陈大娘到廊下坐着。“大娘要是喜欢,我自是天天来,只怕你厌烦了。劳烦大娘是事都想着我,前些天我临摹了元朝时张渥的《雪夜访戴图》,已经让我哥送去裱起来了。想着也是明儿送到,我给大娘送来,也算是我对大娘师傅的谢礼。”

    陈大娘因祖上是御厨,家里很是有些书香气,她的儿子孙世博最是喜欢书画,偏偏自己不会画。晴雯知道了,闲暇的时候就临摹些荣国府悬挂的古画,送给陈大娘,也算是对她的答谢。人情往来本就是你来我往,才能长久,更何况这礼物是送到了陈大娘的心坎上。满面笑容的说:“那就多谢了,我也不和你客气了,我家那孩子就是喜欢这些个书啊、画啊的,我虽然不懂,但是看着他高兴我也欣慰。不说了,不说了,你快些回去,趁热吃,你哥哥那儿我已经让人送去了,你管好自己就是。”晴雯笑嘻嘻的谢了,漫步朝自己房中走去。

    路过后花园的时候看到小花正无聊的坐在假山上,摘草叶子玩。遂喊道:“小花,怎么不去吃饭?今儿的菜可是很好的。”小花听见晴雯的声音马上转过头一看,从假山上跳下来,几步跑到晴雯面前,笑嘻嘻的说:“晴雯姐姐,你怎么也没去吃?”“陈大娘给了我几样吃食,我正要回去呢。你可要和我一起吃,这可是正宗的江浙菜,要不是沾了林姑娘的光,可是吃不到。”

    小花闪亮着大眼,盯着食盒,吸吸口水,“那我就不客气了。”拉着晴雯急匆匆向屋里走去。却说现在的皇宫里,康熙也正在享用丰富的午膳,梁九功在一旁布菜。安静的乾清宫只有少许咀嚼食物的轻响,突然康熙问道:“巡盐御史林如海的闺女来京了?”梁九功特有的低沉微带喑哑的声音答道:“回皇上话,昨儿已经到了,现住在荣国府。听说和荣国府那个带玉的哥儿住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