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仵作-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人恩情,你无需觉得亏欠。如若有愧,这身衣裳,这碗汤药,足矣。”暮青走过郑当归身旁并未停步,徐徐夜风留不住远去的素淡身影,只留下只言寡语,清冷依旧,“多谢,别过。”

    “都督!”院门开了时,郑当归从屋中抱出一件大氅。

    一声都督,无比确信。

    虽然相识不久,亦不熟稔,但世间能言命无贵贱、能怀不为名利之志之人,气度胸怀非他人所能仿。

    虽是女儿身,亦改了容颜,但除了她,世间不会有第二个英睿都督——他坚信。

    暮青转过身来,见郑当归跪在院中,满脸愧色,眼中含泪,抬手指向南边。

    “都督,此去向南,半山腰上有一间祠堂,乃是族中的老祠。族公常言族中祖祠建在藏风宝穴之上,在下不懂堪舆之术,但年年上山拜祭,倒是觉得老祠依山而建确实藏风,夜里不冷。都督留宿山中恐难过夜,倒不妨宿在山中祠堂里,这件大氅是村中的猎户早年进山打猎时用老狼皮缝制的,那年时疫,因在下救了猎户的孙儿,事后便得了此衣。这些年寒冬时节,在下行医路上全靠此衣御寒,都督若不嫌弃,还请带在身上,切莫受寒。”郑当归捧衣奉过头顶,诚心相送。

    暮青沉默了一阵儿,走回收下,“好,大恩不言谢,如若今夜无事,日后定当奉还,就此别过!”

    一句别过,暮青当真走了,待郑家人望出院门时,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已没入夜色,不辨了踪迹。

    *

    郑家在盛京城里开药铺时,一家人久居外城,十几年前王氏带着两个幼子回到庄子里,为避闲言碎语,向族里求了间偏僻的院子,正巧在村南,离郑家老祠所在之处不远,恰在南山脚下。

    暮青拢着狼皮大氅,风侵不进,觉得比衣衫褴褛的翻过麦山时的境遇好了太多,只是烧热未散,她从郑家里出来已属强撑,眼下还要再翻半座山,暮青明显觉得体力不支。

    她走在山路上,借着星光前行,随手从山沟里拾了根老枝借力,却依旧走得很慢。呼延查烈跟她身后,肩上背着只包袱,包袱里装的是她那身破烂不堪的战袍。

    “我阿爹说过,善良会将人便成羊羔,要么被人宰杀,要么被狼群啃食。”男孩背着包袱跟在后头,年幼老成,继续执念于他的阿爹说。

    “那你阿爹没教过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暮青头也没回,继续爬山。

    “塞翁?”

    暮青听着呼延查烈疑惑的声音,忍不住淡淡一笑,觉得这才该是小孩子该有的样子。于是,她边爬山边话塞翁,一大一小两道人影在崎岖的山路上慢慢前行。不得不说,有闲话可聊十分转移注意力,暮青竟渐渐觉得山路没那么难行,待典故讲完,一抬头已经看见了祠堂。

    祠堂建于山间,算不上气派,却已有些年头了。宗祠未上锁,门上的漆色已落,推门进去,里头的香火供奉竟夜里也未断,地上洒扫得干净,蒲团摆放得齐整,祠堂的门面向有些避风,祠堂里确实比山道上暖和。

    “你觉得他能找来这里?”

    暮青正打量着祠堂里的摆设,忽然听见呼延查烈在身后如此问,她转身看向门口,见他正眉头深锁,一脸深思之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她的意思是来此山中看似自找罪受,但兴许能避祸端,也就是说,她觉得呼延昊有可能找来?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定会派人去官道,但世间之事没有绝对,我当然希望他不要找来。”暮青道。

    呼延查烈闻言,小眉头皱得死紧,一脸认真地指向山下,“如果他真的找来了,你觉得那家人可靠?他们为了活命,会不会出卖我们?”

    暮青没答,因为显而易见的答案,无需回答,她只是顺着呼延查烈指着的方向望向山下。

    谁知这一望,她愣了愣。

    老祠依在半山腰上,自门前俯瞰,可远眺郑家庄。夜色更深,星河如画,淌过静谧的小村,村中不见灯光,唯有村南偏僻处的一座院子里亮起了一盏灯来,那烛光细若萤火,似乎游移了一段路,而后停了。

    暮青皱了皱眉,那是郑当归家的院子,不会有错。

    郑家来人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死一线终相见()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一品仵作最新章节!

    暮青在半山腰,山脚下郑家院子里的萤火之光有些细微,看不清楚移动与否,只能确定烛光亮了一会儿,其光乍盛,而后乍灭。

    呼延查烈伸着脖子踮着脚尖往山下望,警惕地问:“来人了?”

    “何止?只怕来者不善!”暮青见呼延查烈眉头紧锁,寒声道,“你想,春夜风大,如若提灯出门,烛光飘摇不定亦或忽然被风吹灭都有可能,但怎可能光亮乍盛?除非是灯笼燃了。”

    刚刚郑家院子里那乍亮之光并非烛光,而是火光。

    虽然提灯之人有失手打翻灯笼的可能,但那火光刚燃起就灭了,灭得极快,太过可疑。

    呼延查烈年纪虽小,却聪慧过人,思量了一会儿便懂了其中的道理。

    “是他!他来了!”凭直觉,呼延查烈戒备地退了一步,退进祠堂里,出来时已背上了小包袱,“我们不能留在这里,去哪儿?”

    郑家人不可靠,一定会供出他们藏在此处,好在她说的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们现在走还来得及!

    但呼延查烈走了几步却没听见身后有脚步声跟来,他回过身来,见暮青仍在原地。祠堂外的老树发了新芽儿,星光细碎,嫩芽儿也碎,少女在老树下身披旧氅迎风而立,一袭素裳遍映着细碎的光影,天阙山河皆负肩头。那风姿坚毅不折,身影却素薄如纸,仿佛山间一缕清风,随时可化去,死生再难寻。

    呼延查烈望着树下之人,幼小的心里忽然生出害怕的情绪,放下包袱往前走了两步,小心翼翼地问:“你走不动了吗?”

    令他安心的是,树下之人走了出来,踏草之声无比真实,他缓缓松了口气,却听那人道:“我还有下山的力气,你就不必与我同路了。”

    “下山?”

    “是。”

    “救人?”

    “嗯。”

    “你是不是蠢?!”呼延查烈小心翼翼的语气在再三猜问后,终于含了怒意。

    暮青笑了笑,在他面前蹲了下来,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道:“春夜寒气重,这深山老林的,你不识路,不可孤身上山。我下山之后,你安心在祠堂里过夜。呼延昊对我势在必得,倒没有必须把你带回关外的理由,我下山之后自有办法让他无暇他顾。”

    “……”

    “如果天亮之后我没能回来,你就原路折返,翻过麦山和翠屏山,找到官道,见机行事。”暮青边说边从身上摸出两件东西来,正是都督府的腰牌和江北水师的兵符,“我有件事想托付给你,帮我把这两样东西交给步惜欢。还有……”

    暮青低头,抬手抚簪。人命关天,没有多少时间话别,指尖的凉润感却将她带回那年初夏,断崖山顶,老树之下,男子盘膝而坐,借着月色细心雕磨,一枝翠玉竹簪是他为她备下的生辰之礼。此后她便一直以此簪发,从没想到会有摘下送还之日。

    “此物你带在身上,如若见到步惜欢,就说是我临走前所托。他会明白我的心思,设法保全你,你信他便可。”暮青将三样随身之物交给呼延查烈,没有多看,只起身北望,绝然走远。

    “莫要跟来,记住我交待的事。”

    *

    山脚下,郑家。

    主屋里亮起一盏油灯,照见被绑成一团面色惊恐的郑家八口。

    呼延昊高坐在首,拿弯刀拨弄着灯芯儿,眼底只见刀光不见人影,毫无受伤之态。

    东西屋里传来翻箱倒柜之声,没一会儿,两个辽兵来到主屋门前回禀道:“禀大汗,没发现人!”

    郑家人听不懂胡语,却见高坐之人森然一笑。

    刀仍在火上烤,那人看刀不看人,只问:“人在何处?”

    老仵作以为呼延昊问的是郎中何在,于是赔笑近前两步,躬身道:“回大汗,郑郎中在……”

    哧!

    话音未落,血线一扬,老仵作正指向郑当归,一个转头的姿势,血珠从他的脖子上冒出来,溅出三尺,泼了郑当归一脸。

    血尚温热,咸腥冲鼻,呼延昊不紧不慢地将刀递入火苗里,只听滋声响起,一颗血珠滚入烛火里,噼啪一炸,声若惊雷。

    郑当归满脸是血,屋中噤若寒蝉,只听咚的一声,老仵作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一张血脸恰巧横在王氏面前,王氏两眼一翻,惊厥在地。

    “娘!”郑当归大惊,急忙跪着挪向王氏,哪知刚挪了两步眼前便挡来一只华靴,靴上绣着雄鹰,宝石为目,金丝为羽,栩栩如生之态令人想起大漠之夜,天如墨月似钩,雄鹰展翅,啸傲苍穹。

    郑当归只觉得头顶上落来的目光比鹰隼还锐利,那人的声音冷极,令人闻之如坠九幽寒潭。

    “药炉尚温,药香未散,说明她还没走远。本汗只问你一遍,人去了何处?”

    郑当归一惊,这才想起药炉还在院子里!

    “大汗……大汗误会了,小人之妻怀有身孕,夜里难眠,院中煎的乃是安胎药。”郑当归垂首低声应答,听似从容,心中却无底气。这药香一闻就知不是安胎药,但他一时也难以找出别的借口,只能祈祷呼延昊不懂医理,难以只闻香识药。

    “安胎?”呼延昊的确不懂医理,但他笑了一声,笑得人后背发寒如闻丧钟。

    呼延昊没说话,只看了苏氏一眼,辽兵会意,上前便将苏氏拎起提到了呼延昊面前!苏氏春裳下的腹态显得圆润高隆,郑当归惊住,猛地抬头间见呼延昊将烧得通红的刀从烛火上撤下,出刀无情,生生剖向苏氏怀胎七月的肚子!

    “慢!”郑当归惊喊时,刀尖已划开苏氏衣裳,血色染红了郑当归的双眼,一口涌上喉口的血被他硬生生咽下,腥甜的滋味仿佛烧红的刀子割着喉肠,痛意自知,“慢!都督在……”

    “在此!”这时,一道清音忽然掷来,惊得屋里人声忽寂!

    呼延昊倏地抬头!

    房门开着,院中无灯,烛光烛地,老院尽处星子满天,新芽满树,南墙之上立着一人。那人身披旧氅,素布为裙,折枝为簪,素衣纤骨弱比春枝,清卓风姿却胜老松。

    这是一生里他第一次见她卸甲着裙,不见华裙美髻,那迎风翻飞的两袖素白和乌发边簪着的两叶嫩黄却织成一景,一生难忘。此后一生,他常于梦中再见,少女孤身立在漫漫星河下一株老树前,伸手可及,却永生不可得。

    “呼延昊,放人,我跟你走!”暮青的声音清如冷溪,浇醒了呼延昊,也浇醒了郑家人。

    郑当归忽然哽咽,愧不能语。

    辽兵拔刀指向院中,呼延昊冷冷一笑,“没想到本汗能找到你吧?”

    “没想到。”暮青答,听起来很诚实,却还有后半句,“没想到你会伤得这么重。”

    看见屋里的老仵作,她就什么都明白了。她逃走时甚急,只能断定呼延昊受了伤,却没想到他的伤会重到要找郎中的地步。郑当归是这附近有名的郎中,老仵作将人带来郑家也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