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聊斋之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乓岳吹募健①稹⑶唷⑿臁⒀铩⒕!⒃ァ⒘骸⒂壕胖荩铣剖闹荨�

    大雍王朝自雍州起家,先后打下了梁、荆、豫、扬四州,统治了半壁天下,曾于豫州设立了一个京城,现称南京。后来雍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南统北的国家,最后一统天下,又设立一都城,一直延续到现在,被称为北京。而其对各地的划分亦沿袭了旧制。

    大雍王朝中央核心政权为三省内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内侍省,均为皇城政权。

    中书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部,门下省全为女官,由秀女和宫女组成,听命于后宫,内侍省全由太监组成,为帝皇耳目。

    内阁则为王朝真正的权利核心,设阁老九人,为首者称首辅,次者为次辅。下设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各部部首称尚书,正二品,下面设有左右侍郎,正三品。

    在三省内阁六部之外,还分别设有监察天下百官的督察司,负责谏言的御史司,掌管天下信仰的钦天监,天子亲军锦衣卫等。

    在地方政权上从上到下为州、郡、府、县。一州有三位主官,政府主官称巡抚,军事主官称巡按,学事主官称学政,均为正三品;一郡主官称太守或郡守,依郡治大小,品级在正五品到正四品之间;一府主官称府尹或知府,依府的大小,品级在正六品到正五品之间;一县主官称县令或知县,依县治的大小,从正九品到正六品不等。

    网

第五章 出路() 
回忆完这个世界的科举和官制,再说张轩自身。虽然没能继承这具身体的记忆,但在原来的世界张轩自小就好古文,不仅能识文断字,还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更兼写的一手好书法。

    而这方世界在隋朝之前都相差不大,现在科举考的也是四书五经,而且没有明朝那种八股文的种种限制,让作为一个现代的古文学家的张轩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加上穿越后过目不忘的能力,张轩自信只要自己将这一屋子的书全部过一遍,考个秀才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些都算是长远的打算了,在现下自己还得想办法弄些钱才行。毕竟,为了给自己治病,这个家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首先,张轩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来自后世的优势,发明一些东西,然后经商赚钱。

    但首先张母那关就过不了,要知道在大雍王朝,“士农工商”,商人乃是贱业,人人看不起。

    张母更不会让自己去经商而耽误了学业,要是被官府知道了那更是不得了,直接取消考科举的资格。另外,张轩在现代也算是个另类,不爱工科爱古文,真让他来发明个什么也是无从下手。

    经商来钱快,但首先已经被排除了。那自己能干什么呢?教书?

    去大户人家的私塾教书,凭自己的能力去教个蒙学还是没问题的,但这也有三点难点。

    其一,怎么应聘上大户人家的教书先生;其二,现在自己连哪里需要教书先生都不知道,还要费时费力的去找,找完还要让人家请你去,耗时太久。现在家里的这种情况可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时间去浪费;其三,若是因为这个而耽误科举,别说张母不会同意,就是自己这关也过不去,毕竟科举才是自己真正的出路。

    那么,写书?诶,这倒说不定是个办法。

    在此方世界,也有很多读书人或为名或为利写书出版卖钱,甚至很多有功名在身的也一样。

    这是读书人的事情,不算经商,而是文雅。

    想来,凭借自己上万的古文阅读量,不说经典,抄个能赚钱的小说书还是稳稳的。

    只是有一点,在这个古代可没有电脑这个方便的工具,就是笔写也是用的毛笔,这会大大的拖慢自己的创作速度,就算一天写三千字,十来万字的中篇小说就要个把月才能写完,然后找书店合作出版,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那自己就成为第一个饿死在古代的穿越者了!

    经商不行,教书也不行,写书来钱太慢,等不及。

    那么,卖字?前世的自己喜爱古文,倒是练得一手好字,最喜欢的却是瘦金体。虽然称不上什么大家,但瘦金体在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是一种完全的新字体,自己写出来,那就是独一份,就算说是自己开创的也没有人怀疑!

    凭着这个,张轩相信各大书店一定会收的,肯定不愁卖!

    但仔细思量了一会后,张轩摇摇头,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现在的自己,没权没势,自保能力太弱。到时候被有心人盯上,很可能会小命不保!

    这可不是张轩危言耸听!开创一种新字体啊!多么有诱惑力啊!古往今来,能独自开创出一种字体的人,屈指可数,就算这个人拥有千种过错,万般不是,也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了。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呢?

    正所谓,不是不敢犯罪,而是成本太高。

    如果利益超乎想象,那么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而在这个追求名声的古代,人们对于“名“的追求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利”,而“青史留名“就是最大的“名“。

    而且,张轩还不是什么大危险!现在的张轩,不过是个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十六岁平民少年而已,到时候,就算张轩站出来,说这字体是他开创的,也根本不会有人信!

    甚至,那个得到这个字体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直接将张轩一家无声无息解决掉都有可能。

    想来想去,也只有上街摆摊写字了!给人代念书信并写回信,或者写写对联什么的,空闲的时候还可以复习备考。但具体什么情况还得亲自去看看才行,不要到时候连自己都养不活。

    想想自己也是够悲催的,原本一个父母双全,身家千万的富翁,整天优哉游哉的包租公。成了现在这个孤儿寡母,家徒四壁,仅剩的两个下人连带主母还都得上工的文弱书生。

    “也许,过目不忘这个能力算是仅有的一点安慰了!”

    想到就做,张轩也是个果断的人,于是立马收拾了一下自己,背上书篓(古代的书包),七转八拐,沿着日渐熟悉的宅院小路,来到前厅。

    果不其然,母亲李氏正在前厅织布,至于宝儿则不见人影,也不知道是忙着什么还是给人家刺绣去了。

    “娘,孩儿最近在家读书觉得有点苦闷,想上街走走。”自从那天之后,这句娘喊得是越来越顺口,也越来越真诚了。

    “轩儿啊,身体可是大好了吗?出去走走也好,大病初愈,整天闷在屋子里也不好。来,这些钱拿着,想买什么就买点!啊!”

    张母看见儿子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抓着张轩的手念叨着,接着又从随身的荷包里摸出十几文钱塞到张轩手中。

    张轩看到荷包里已经一个子儿都不剩了,这十几文钱可能就是这个家剩下的所有财产了,不由的心里有些发堵,尽快赚些钱补贴家用的想法更加急切了。

    不过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张轩也没有拒绝,而是收好放在自己袖子上的口袋里,“大不了到时候自己不花再拿回来就是了。”至于赚钱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张轩也不想现在就和母亲说,免得母亲担心。

    “嗯,娘,那我去了,您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太累了。”

    “好好,母亲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你就别担心了。去吧!”张轩知道母亲不会听自己的劝。只有先把这个家庭的经济危机度过去,到时候自己才能劝得动母亲。于是张轩也不再拖沓,和母亲告别后就朝大门走去。

    网

第六章 谋生() 
张轩出得门来,看着仅一街之隔的城南与城西住宅区,贫富差距那是异常的明显。

    城南的房屋都是一栋栋几进几出的宅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且富丽堂皇,越往南去建筑越高,亭台阁楼也越是雅致,于中心处为最,整体就像是一个蒙古包。

    反观城西,大都是一层的低矮建筑,偶尔有栋两层的就算是鹤立鸡群了,黄土墙上盖着粗瓦甚至是茅草就是它的常态,排列的也是七歪八扭,让人看着好不别扭。

    “自家能在这城南贵族区有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虽然是处在最末,但也算是祖先蒙阴了。”张轩暗自感慨道。

    从宝儿那里知道,县城的交易区在城北,于是张轩便沿着街道往北行去。

    人流越来越多,随着街两面的店铺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窄,张轩已经融入了这古代的步行街之中。

    街头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街边两头是摆摊的摊贩,有卖菜刀、剪刀等厨具的,有捏唐人的,有卖杂货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卖胭脂水粉、珠钗首饰的,也有摆摊卖水果的,还有摆几张桌椅,停着两个担子叫卖混沌的。

    再看两头的铺面,则又高端大气一些。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脂粉坊、绸缎庄、成衣店、庙宇、公廨(xie,官署)等等,大的门店还扎有“彩门欢楼”,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大部分是行人,也有赶着毛驴运货,或者推着独轮车叫喊让路,又或者挑着扁担叫卖的。偶尔有坐轿的、骑马的和坐马车的贵人经过,大家都纷纷自觉的让路,这些人等非富即贵。

    张轩转了一圈,很快便在热闹的城隍庙前找到了卖字的摊位。

    相比于围着里三圈外三圈的杂耍,变戏法的摊位,这里就显得清静太多了,连旁边算命看相的都不如。

    再看摆摊的人员,七八个满面风霜的中老年的读书人,穿着破旧的粗布儒衫,坐着一把破椅子,前方桌子上摆着纸墨笔砚等工具。

    出来摆摊卖字的显然都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就像张轩,没有其他称号,只有“读书人”这块遮羞布。

    不过他们都已经老了,显然是屡试不中,年龄渐渐大了,就绝了科举的念头,又没有什么营生的手段,只能出来摆摊卖字了,毕竟圣贤书的脸面也没有吃饭重要不是?

    在大雍王朝,秀才可不是像中国明清时候,是个“穷酸秀才”。

    大雍王朝开国太祖登上皇位时曾说:“朕与爱卿垂拱而治!”一句话就奠定了文人士子的地位。

    而秀才就是最低级的士子,可穿青色儒衫,而不是平民百姓的黑色或者杂色衣服,可见官不拜,只需拱手以示尊敬即可,还可佩剑游学,没有普通平民出行的诸般麻烦。

    而且,除了增生二十名,附生二十名之外,禀生一甲十名,授禀田(为上品良田,作为禀粮使用)三十亩,二甲二十名,授禀田二十亩,三甲三十名,授禀田十亩。一直到本人死亡才会收回,可谓是一生都衣食无忧。

    正真可以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张轩站在树下关注了大概半个时辰,这几个写字摊也陆续开张了。最多的一个也不过有三批客人,都是念信和代写家书的比较多,由此可见,在这个类似古代的世界,认字的读书人还是比较稀缺的。

    一般念一封信一文钱,代写家书五文钱。念信属于无本买卖,写信需要两文钱的纸墨钱,差不多一个时辰能有五六文钱的收入,按估算,一天能摆摊四个时辰左右,差不多就是二十文钱,也可以养活自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