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然后,父亲因病去世,毛罗正式继承了家业。他开始为了家里的农场东奔西走,勉励维持,搞得精疲力竭。这次东岸人依据条约拿到了整个拉普拉塔,并按东岸法律尝试性赎买土地后,毛罗想都没想,第一时间就把土地给了东岸政府,哪怕那时候安德镇政府手头没什么钱,他只拿到了大约一万元的首付款也在所不惜。这农场,他已经受够了!
东岸政府对毛罗冈萨雷斯的识相非常赏识,打算将其立为典型,统领一支前往南非的队伍,人数大概在三四千人的样子,算得上是非常看重了。毛罗冈萨雷斯对成为几千人的首领也非常感兴趣,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品尝权力的快感!
毛罗已经和这几千人有过接触了,并对他们的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安德镇及附近数十公里内的各村庄,大概一半人有西班牙血统,剩下一半人则是纯粹的印第安人,克兰迪人、克丘亚人、特韦尔切人什么的都有,很杂。毛罗有一个管理团队,主要是他以前庄园上的下属及一些年轻时的好友,他们接受了毛罗的邀请,前来管理这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当然是在东岸国家情报总局的探员们协助下来额。
国家情报总局的人也和毛罗冈萨雷斯有过深入的接触,他们对此人的评价是:果敢,冷库,有激情,有野心,这就足够了。东岸人怕的就是你没有野心,那说明你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带头人,无法带领这些组织度不高的梅斯蒂索人、印第安人混合群体在陌生的地方打出一片天地,最终还是要东岸人来帮助擦屁股,这不是无端增加了成本么?而如果你有野心的话,那么你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复杂的局面下辗转腾挪,保全自身的同时打击敌人,不断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黄黑分界线上铸起一堵坚固的墙来嗯,人肉边境墙。
国家情报总局已经明确跟毛罗说了,到了南非黄黑分界线之后,东岸政府将为各支队伍提供包括食品、药品、武器在内的各种援助,帮助他们在那里站稳脚跟。随后,他们还会对各支队伍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斗争、生产建设、组织完善等。排名靠前的,将优先获得建国的权力,其领导者可以担任国家首脑,并获得东岸政府一次性现金及实物补助若干。从今往后,新建立起来的国家只要在内政外交上跟随东岸的指挥棒走路,那么基本上就没有政权颠覆之虞。
毛罗冈萨雷斯仔细考虑了下,觉得与其死乞白赖地留在拉普拉塔,并最终被东岸政府强制迁移,还不如去非洲大陆闯上一闯。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做那时代的弄潮儿,尝一尝当上一国之主的滋味。其实他不认为在东岸人提供各种援助下他们会打不过当地的黑人,他们的弱点在于人数少,不适应环境,但优势是武器先进,理念先进,真要搞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而且,毛罗不是没有文化的蠢货,事实上他研究过当地的情况(东岸人下发了一些简单的资料),发现那里的土地并不是无限的,且已经有好几支队伍往那边过去了,如果你不能第一时间抢一块地盘的话,未来一旦土地被瓜分殆尽,你该如何自处?怕不是就要被拆散分配到已经建立政权的几个国家里,老老实实当人家的子民了,这就是先来后到的区别。
其实,毛罗冈萨雷斯的这个想法还是挺有头脑的。事实上,在东岸人的规划中,南非黄黑分界线那里大概只会存在六七个国家,其中葡属安哥拉及葡属莫桑比克就占去了两个,剩下的几个国家将瓜分从安哥拉内陆到马拉维湖一带的大片土地。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将由马来人(来自新华夏岛)、梅斯蒂索人、印第安人及未来可能会有的其他非黑人民族(如阿曼人、巴林人、印度人、文莱人等等)组成原本东岸政府打算迁移部分南非黑八旗过去的,但现在又犹豫了,觉得这样做遗患太多原则上是单一族群单独建国,以提高其内部凝聚力,并形成几个文化、民族都有一定差异性的国家,便于东岸人居中协调,分而治之。
基本上可以说,马来人是肯定会建立国家的,少则一个,多则两个。来自新大陆的梅斯蒂索人、印第安人被东岸人划为一个族群,名额与马来人差不多,也是1…2个的样子。至于剩下的建国名额,应该就着落在其他族群身上了,如印度人、阿拉伯人等等。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目前的设想,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变化,毕竟这年头没人能知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事情,天知道那会东岸人已经扩张到哪里了,又做了哪些事情!说不定,他们还可能会迁移南太平洋上的大量岛民去黄黑分界线那里定居呢,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
总而言之,这种事情就是先到先得,后到的屁也没有,白白给人当炮灰。现在已经有相当部分梅斯蒂索人和印第安人过去了,正在往黄黑分界线的地方缓慢前进、扩张。毛罗冈萨雷斯不敢赌这些人里面不会出现什么英雄了得的人物,万一出那么几个强人呢?他们先团结了一部分人,手头可能也有战功,又和当地的东岸政府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很难说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想到这里,毛罗冈萨雷斯甚至已经有点等不及了,他现在是真的有点鄙视那些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家伙了,那些人根本不想离开拉普拉塔,甚至为此还打算暴力抵抗,真是愚蠢得可以。他们也不用他们那可怜的脑袋想想,就凭他们那点人及弱得可笑的武器装备,怎么和东岸人斗?人家可能都不用出动那威名赫赫的正规军,只需动用部分民兵,就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留着力气,抓紧时间变卖家产,筹集资金,为以后做打算呢。真以为到了南非那里,东岸人的物资会敞开供应么?先不说亲疏有别,就说那里根本算不得什么富裕的地方,各类物资就肯定会宝贵。说不得,届时物资有所不足的时候,还得自己垫钱从东岸人那里采购呢。这些人啊,实在是太愚昧了,若不是考虑到以后可能还要借助这些人的力量,毛罗冈萨雷斯早就直接怒斥他们了。
1695年4月19日清晨,在城里的圣马可教堂内做完祈祷,把灵魂托付给圣母之后,毛罗冈萨雷斯带着六百余人率先启程。他们跟着一支东岸民兵队伍,带着大量驮马(马背上都是物资和钱财),向东而去。而在接下来的数月内,还会有大量梅斯蒂索人和印第安人陆续启程,横穿整个拉普拉塔,前往东海岸的港口城市。他们将在那里登上东岸移民部准备的船只,然后漂洋过海前往非洲大陆,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全新生活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新生活。
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活(一)()
“墩子,去把爹的挫子拿来。”烟台县城外的一处院子内,一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中年人直起腰,右手捶了捶过度劳损的腰肌后,略有些疲惫地说道。
很快,一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从屋里蹿了出来,他左手拿了个饼在啃,右手提了个工具箱,里面放着包括钳子、锉刀、扳手在内的许多金属工具。兴许是这些工具太重了,这个小伙子一只手拿有些吃不住劲,因此工具箱重重地掼在了地上。
中年人立刻用严厉的目光瞪了过去,说道:“墩子,这些工具可不便宜,是你爹吃饭的家伙事,若是摔坏了,谁来养你?”
说罢,中年人将工具箱稳稳地端了过来,然后打开盖子,仔细检查了一下。还好,这些工具质量上乘,是在东岸本土生产的合金器具,与黑水货完全是两个档次。想当年,他也是很是花费了一番精力,才通过一个熟人在烟台五金商店内买到了一套,用了好几年了,一直宝贝着。
“墩子,给我端张板凳坐下,把那几个零件打磨了。”中年人从工具箱内拿出锉刀,熟练地开始打磨起面前的一堆零件,同时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孩子干活:“你和你大哥不同,他能读书,会算数,现在是公家的人了,可以吃皇粮。你打小顽劣,书读不进去,就只能跟着爹做这手艺活了。苦是苦了点,但有口饭吃,别愣着了,干活吧!”
墩子无奈地坐了下来,拿起一把黑水产的锉刀,心不在焉地挫起了零件。这些零件都是附近一家专门生产蒸汽抽水机零部件的小厂的产品,他们常年为各乡镇的水利部门及运河、港务部门供货,以便他们可以维修那数量众多的各型抽水机。
这家厂有几台东岸本土淘汰下来的老式机床,蒸汽动力的。当初这位老板建厂的时候,不但把机床买了过来,同时也托人在本土寻摸了一台100马力的二手蒸汽机,并高薪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过来帮他进行技术改造,使得蒸汽机可以为几台机床提供动力。
说实话,这请人进行技术服务所花费的资金,其实不比买一台二手机床便宜多少了。好在有其他几位同样开厂的老板帮他分摊成本,他们同样需要来自本土的技术人员帮他们解决一些蒸汽动力及使用维护方面的技术问题,因此可以将此中的费用(差旅费、人工费等)降到最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因为远东地区技术上的落后,因此存在着极大的技术服务市场,且总金额绝对不小。所以,别看这些年远东地区向本土大量出口各类特产商品,贸易上存在着极大的顺差,但在技术服务这一块,却是大大的逆差,这是由两地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有点类似后世满清高薪聘请洋员提供技术服务一样。
不过,采用了本土淘汰的二手设备,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达到本土的工艺生产水平。这是由工人素质决定的,无关其他。很遗憾,像烟台这种没有太多工业生产传统的地方,这类合格的产业工人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够用。再加上管理、品控、质检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产品加工水平的不稳定。像眼前这对父子正在手工打磨的零件,就是被胶莱新河港务局退货的不合格产品,工厂主没办法,只能额外花一笔钱请人二次加工,不然就全部浪费了。
父子俩就这样沉默地进行着枯燥的打磨工作,时不时拿工具量一下。测量工具说实话也不便宜,因为黑水地区还没法自产,只能从东岸本土进口。要不是这位老爹年轻时参军打过仗,有一笔丰厚的奖金,天知道他要攒多久才能买到这些实用的工具。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父子俩稍稍收拾了下,然后便坐到餐桌前,等着女主人将午饭一一端上来。午餐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烟台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大块烙好的面饼,一点点肉和蔬菜,另外锅里还炖着鱼汤,非常不错了。
面粉基本都是登莱本地产的,莱阳、平度州一线现在是重要的粮食产区,采用了大泊植物园培育的良种及租用了大量农业机械的东岸农民,其生产效率和往日真的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你也得承认,东岸人统治登莱五十年间,砸下了大笔资金修建了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使得粮食产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加上胶东地区也新开辟出了大量的农田(这同样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来自朝鲜进口粮食的冲击,使得整个登莱开拓队辖区的粮价水平稳定在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步,普通劳动人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