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骼嗔甘场K淙淮蟛糠侄际切└卟辉趺春贸缘暮焓怼⒂衩缀屯炼梗站恳彩橇甘常舻脚分抟材茏簧偾亍?銮遥医衲甑牧甘吵隹谂涠钪挥腥Я桨俣郑徽剂甘呈栈窳康氖种唬偌由衔颐谴永绽阑乩吹呐Q蚴恳丫锏搅钊司驳奈逋蛴嗤妨耍饷吹懔甘吵隹谠诠诨乖觳怀墒裁从跋欤辽俟掖⒈噶缚饫锵衷诨勾媛肆Ф喽纸衲旮帐栈竦男铝改亍!�
“我不喜欢荷兰人。”文图拉船长看了半天那些在码头上谈笑风生的德意志水手,酸溜溜地说道:“难道我们就要靠荷兰人来渡过艰难的战争岁月么?他们都是奸商,就和那些该下地狱的犹太人一样!”
“别傻了,我的朋友。”西尔维奥嗤笑了一声,说道:“你看看进入港口的各国船只,荷兰船只所占的比重在这些年来是越来越大。你等着看吧,随着我国与西班牙王国之间战争的持续发酵,以后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如葡萄牙、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的船只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不确定他们的船只会不会在我国近海遭到拦截。这个时候,也只有无畏的荷兰人拥有冲破一切阻挠的勇气了,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的成功是有道理的。”
“你睁开眼睛看看,上个月一共有二十七艘荷兰渔船进入了罗洽港出售货物,其中七艘是捕鲸船。以往向我们出售海产品的西班牙、葡萄牙渔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荷兰人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还是上个月的数据,鳕鱼的供应量只降低了10%,鱿鱼的供应量降低了15%,即便是降幅最大的红虾的供应量也只减少了20%,市场上并未出现大面积的货物短缺。虽然价格确确实实是上涨了一些,但终究还算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没有荷兰人,我们甚至连根海带都吃不着。而且,你看看,那些荷兰船只上的德意志水手们就住在罗洽港内,他们花天酒地,从我们手里赚走的银币很快又通过购买酒类、腌肉、皮鞋、皮衣等玩意儿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手里。他们的存在对我们没什么损害,相反还大有益处,其中一些水手甚至请求入籍我国,这对我们绝对是好事。”
“或许吧。”文图拉船长跳到了石质永固栈桥上,看了一眼停泊在港口内的“河运007”号蒸汽船,说道:“他们已经往我的船上装满了木材,我得回去了,但愿今晚能赶到西湖堡。再见了,我的朋友。”(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战争岁月(四)()
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东岸地区逐步也迈入了初夏时节。忙完农活的乡村农民们都有些无所事事,大家除了越来越密集的民兵训练外,就只能无所事事地蹲在乡下,一边忙着农活一边等待每周一次的宣讲队巡回演出。
宣讲队的演出是值得期待的,因为这里面除了一些话剧表演外,还会有人专门播报最近发生的热门事件以及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政策。而在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自然是拉普拉塔目前的战况了。东岸的国民们——无论是来自旧大陆欧洲的还是来自东方大明的,他们从来没想到一场由老爷们发动的战争居然会和国家的每个居民都息息相关。
在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在一场海上风暴都会影响到国内物价波动的今天,每个人——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与此时欧洲大陆王公贵族们打来打去而普通百姓的生活境遇却没有质的变化不同的是,东岸与西班牙之间爆发的这场战争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同样也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别的不说,至少他们的吃穿用度此时已经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按照宣讲队的说法,若是东岸战败的话,那么西班牙人必然会占领整个东岸地区,已经立国十多年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将会轰然倒塌。工厂、船只、牛羊、土地、森林将会被贪婪的西班牙贵族占据,然后大家将重回中世纪般的农奴生活,每日里能有一点红薯果腹就已经是贵族们施舍的极大恩惠了。你不信?去看看拉普拉塔人的生活吧,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呢!
在听了宣讲队讲述的此时欧洲农民们悲惨的生活后,东岸国民们终于害怕了,他们害怕自己再也吃不到腌肉、再也吃不到面粉、再也吃不到水果、再也喝不到啤酒,他们害怕自己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被贵族取走,他们害怕会因为冒犯贵族而被投入监狱,总之他们害怕西班牙人的统治。
既然不愿意被野蛮的西班牙贵族统治,那么他们只能期望国家能够打赢这场战争了,他们也只有这个期待了。在这个时候,他们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属于这个国家的,这个国家意味着自己的一切。他们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民,与那些愚昧的旧大陆王公贵族们统治下的农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不想过那种朝不保夕的糟糕生活,于是他们迫切希望国家打赢这场战争。宣讲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这个时候再不趁机加强移民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那他们干脆也别混了。
当然了,为了提高大家对国家、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必要的好处也是不能不给的,这就是战争红利了。为此,政务院下令将从拉普拉塔缴获的大批牛羊中分出一半,在全国各地进行公开出售,售价较低,大概比战争爆发前的市价低了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消息已经在国内酝酿宣传了一个月,差不多每个人都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
12月20日,东方县的战利品(主要是牛)认购统计基本完成,全县两千多户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认购了一头牛。平日里生活还算节俭的农民们从装衣服的箱子底下拿出珍藏多年的银币,到村公所那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年菜牛10元一头,非常便宜,这对于收入水平还算不错的东岸农民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很爽快地交了钱,然后将牛牵回家养起来。
开什么玩笑,10块钱买一只成年牛,如今哪还有这种好事?你没看开战前从拉普拉塔进口的肉牛就要15元一头了么?最近听那些牛贩子说,从巴西贩来的菜牛价钱更是要18…20元一头!该死的葡萄牙佬,就知道趁火打劫,早晚要让你们好看!
其实此次东岸进攻拉普拉塔,并连续攻破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科连特斯等城市,东岸军队没收的“敌产”数量令执委会一干大员们都极为动容。原来只知道拉普拉塔富裕,牛比人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可没想到这富裕程度比东岸人想象的还要高。他们不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三座城市周围找借口没收了区区十余位大商人兼牧场主的家产,再加上起义的克兰迪人送来的一些“孝敬”,就搜集到了超过一万六千头牛、四万多只绵羊、两千五百匹马、两千多吨粮食、两万余袋羊毛、两万余张牛羊皮以及其他一些财物,总价值保守超过了一百三十万元。如果再算上缴获的价值六十余万比索的各类金银币的话,此战总收获已经接近了两百万元。
与收获相比,东岸现在因为战争而投入的军费又是多少呢?首先陆军就不说了,这里面的花费很少,这几个月也就比平时多支出了十万元出头的样子。真正花费的大头在海军,比如三大造船厂为战争而突击建造了补给船、运兵船、修理船之类的后勤辅助舰只七艘,总计成本约三十多万元;再加上一艘战列舰和两艘护卫炮舰的话,全部十艘舰船的总成本也不过才五十万元出头而已。如果再算上因此而多募的水手安家费、培训费之类的费用以及多准备的配件、弹药的话,总支出也不过在五十五万元左右。而且这些船只又不是一次性的,花完就不在了。只要没被敌人击沉,这些船就始终存在东岸海军的战斗序列内,始终能够为东岸海军服务下去。
当然了,缴获的“敌产”中除了那些金银币外,大部分的物资很难在短时间内变现为现金。而没有现金,自然就采购不到各类物资,战争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政务院便在国内安排了这么一出认购菜牛的活动,以回笼一部分民间的资金以支持战争,同时也是为了给老百姓一点战争带来的红利,提高民心士气和凝聚力。
截止1646年12月中旬,政务院一共在国内出售了八千余头肉牛,回笼资金八万余元。其余的牛马羊等牲畜全部交由牧场乡的国营牧场经营,这里有大批黑人劳务工在做着放牧、剪羊毛、挤牛奶之类的工作。相信这数万头牛羊马交过去后,东岸国营牧场的牲畜规模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两千多吨拉普拉塔小麦被囤积在罗洽港大宗贸易中心的仓库内,等待荷兰船只前来收购,此项估计又能回笼资金十二三万元。至于剩余的那些原木、牛羊皮和羊毛,则被无偿划拨给了各相关国营企业,由其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国外市场以换取资金。
总而言之,从战争爆发至今的这三个半月的情形来看,东岸人至少在财政上没有什么亏损,甚至还大有盈利,这不由得让军部乃至政府内的一干官员们都大为振奋。阿根廷地区都这样富裕了,那么速来被称为拉普拉塔明珠的亚松森会有多么富裕?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巴拉圭地区又有多富裕?要是去抢上一把的话,那会有多么大的收获?
菜牛认购结束后,政务院又分别在东方县、镇海县、平安县这三个较为富裕的县城内集中拍卖了一批拉普拉塔有钱人使用的高级家具、皮衣、钟表、债券(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不记名)、艺术品等物件,再次回笼资金三万余元。据参与拍卖会的徐记榨油厂厂长徐文选事后回忆说,与会的都是有一定身家的作坊主、中级以上军官、高级技术员、商人等。拍卖会现场气氛热烈,开拍前大家集体唱国歌,竞拍过程中更是踊跃竞价,每件拍卖品的成交价格都不低,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杂音传出。一位旅居东岸境内的荷兰制镜技师看不惯东岸国内狂热的战争气氛,他在公开场合讽刺华夏东岸共和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抢劫团伙”。此言一出后,河南玻璃厂立刻与其结清工资,提前结束聘用合同,并要求其限期离境。这位荷兰技师无奈之下,只能收拾行李,放弃这份收入颇丰的工作,搭乘一艘返航的荷兰船只回到阿姆斯特丹。
在受到战争红利的鼓舞后,12月20日,陆军部部长廖猛下令:将目前逗留在东方港的约一千名波兰、鞑靼雇佣兵(为远东作战招募的)集中至码头待命。25日,在派遣部分军官对其进行了一番整训后,这支混合了一千名来自镇海县民兵的部队被分批调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又辗转调派到了目前处于东岸人控制下的科连特斯城。他们将在科连特斯城与常开胜支队汇合,然后边整训边等待军部的下一步命令。(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
1647年1月15日,天阴沉沉的。
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已经被甩在了身后,由海军中校陆铭率领的东岸舰队缓缓离开了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尔港,朝下一个目标——托斯卡纳的比萨港而去。而在这三十多艘舰船中,担任旗舰的“八月十日”号的侧舷刚刚进行了一番紧急修理,一些被炮弹损坏的船板也得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