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三年-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人本能使杨能无法自控了。他窜起来叫道:“那两张图呢?”
尹家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在喻老二手中,世子说……”
杨能痛得嗷了一声,皱着眼睛咧着嘴,右手握拳猛捶左掌心。
“大哥呃,小弟就知道你没仔细看图!你想想,王府连金银秘炼之法都有,世子亲自画个抽水机,那里面还不得有好多机关!若小弟得了秘图,照样制作出来,再站到街上一吆喝……”
“你也是世代亲兵,还挂着正千户衔!”伍元康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挪揄道:“为什么不能直接上门找世子讨要?”
“伍兄弟,你晓得的,二哥已经十几年不当值了,早便是人老珠黄……人老珠黄啊!若是我贸然去奏讨……”杨能的话是对着伍元康说的,眼睛却看着尹家麟。
“好了,你们还想不想听了?”尹家麟生气地拍了桌子,“老杨,你放心!我去找老喻。若是他不给,大哥帮你奏讨!”
“小弟多谢大哥!”杨能眉开眼笑。
第一百六十二章护卫痼疾(七)()
东门里一个狭窄冷僻的巷子里,一间小院还亮着几盏油灯。四个人围着桌子说话,堂屋里满是酒气。
“世子打发了喻老二,然后就与我说话!”尹家麟眼睛放光,“世子给了两条路,让我自己挑。一条路是世职保留,解甲归田,回家当地主!”
“那啷个会干?大哥你会种田?”虬须汉子冯如虎翻翻白眼道,其他两人使劲点头。
尹家麟才不会在意他们的想法呢,自顾自地说话。
“这第二条路,还是世职保留,下到一个县护庄队去当队长。当好了再回来。”
伍元康连忙点头道:“县护庄队!我们左护卫,看着摊子挺大,可真正的兵就这仪卫三百人。我听陶先圣的婆娘说,县大队主官那是营级待遇,以后可以带上好几百兵的!”
“你听陶先圣的婆娘说的?”杨能面露不屑,挪揄伍元康道:“陶先圣的婆娘如花如玉,会与你这个粗人说话?”
“这个……”伍元康有些尴尬。他原来暗恋过陶先圣的婆娘,却一直不敢表白,最后沦为了卫里的笑话。不过,他现在的婆娘并不在乎,他也就安了心。
“是她和我婆娘说的!”伍元康大方承认。
三个兄弟明刀暗箭较劲,并没有影响到尹家麟。他点头道:“老实说,我当时也很动心,能带兵总算个出路!后来我一想,不对!鄙人原来是正牌的左护卫千户,朝廷正五品命官,怎能到乡下去练群乡兵呢?练了乡兵,还不是打不成仗!出去打仗的,都是护商队!”
“对呀!成都府要打仗,又要等到张献忠啥时候来喽!”另外三个人借着酒劲发疯,把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那你们知道,为啥我又到护商队去了?”
尹家麟卖了个关子,三个人都摇脑袋。
“我一发狠,便对世子道:我是世袭的武官,娘胎里就是效命疆场的宿命!就是马革裹尸的下场!末将不想去训练乡兵!”
听了尹家麟的豪言壮语,冯如虎噌地站起来,右脚踩在凳子上,咚一拳锤在桌上,碗碟齐齐往上一跳。
他放声怒吼道:“大哥!有种!”
“有种个屁!”杨能反驳道:“得罪了世子岂是好玩的?世子杯子一摔,帷幕一掀,窜上来几个刀斧手,立即拿出去砍了,悬首辕门!”
“当时确实害怕!”尹家麟点头承认,“只是世子当时就笑了!他说尹将军喜欢打仗,和门口站着的某位很像。行!”尹家麟模仿世子当时的语气,“你们一起到护商队去当小兵!训练合格了,就有仗打!”
“真的有仗打?!”虬须汉子冯如虎羡慕得口水都流出来了,“打谁?”
“我也问过世子。世子把他办公室墙上那窗帘扯开了,结果那窗帘……背后竟藏着一幅地图!世子拿了根竹棍在地图上指点,跟我解说,为什么要打,在哪个地方打……”
“说呀!大哥!”冯如虎急得不行。
然而尹家麟到此为止,不说了。
“军机不可泄露!老冯你就忍忍。”杨能道。在座的都是世袭军官,这点规矩都懂。
老冯粗暴地推开面前的碗碟,站了起来:“不行!不知道老子活不下去了!老子要去求世子,好歹打仗也带上我!我们冯家十代他妈的都没杀过人了,我爹我爷爷我太爷爷都是老死病死的,死了屁都不值!”
“你瞧瞧你的样子,脸红筋涨的,站都站不稳,现在能去求世子吗?”尹家麟厉声呵斥,然后话头一转:“明天或者后天,你洗干净了,我陪你去求世子!反正现在锁城,世子也带着孝,不会到处乱跑。只要你在世子跟前说打仗不怕死,我准保世子会准了。只是要事前说好,若你通不过训练,别说上战场了,以后连宿卫的差事也保不住!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所有愿入护商队的卫里军官都是这样!”
左护卫转护商队,原来还有这个关节!伍元康听明白了,连忙接口道:
“保不住就保不住!若是连小兵的训练都通不过,那我们还当什么大将!我们虽说是正牌护卫,但比起世子的警卫排,那是差得远。我守在遵义门,天天都看到那些警卫排的兵。光是看站岗的身形,我们左护卫就输了。警卫排的兵总是站得笔直,那个精气神,简直不知道世子是怎样操练的!听说那些兵都是舒先生从打过青衣江、雅州、牛头寨和彭山江口之战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以一敌百……”
“以一敌百,那不一定!他们那个排长叫魏啥的就没我壮实!”冯如虎喝了酒,就喜欢与人抬杠。
“打仗比身上肉多?那庙里的常山赵子龙(注一)还穿着文人的衣服呢!你比赵子龙如何……”伍元康反唇相讥。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老冯,你不要瞧不起那魏排长。他在雅州之战中,一人用竹枪挑死了三个乱贼,还抓了十七个。用的是竹枪!”
“嗨,还是大哥说的对!”杨能出来打圆场,“世子既然挑选那魏排长做卫队长,他必有过人之处!”
冯如虎不好和尹杨两位哥子争论,只好再找伍元康欺负。
“小伍你去不去打仗?”
“小弟当然想去,只是……家中的田地。眼看就要收成了。今年太阳雨水都好,若是老天开眼,秋季亩产二石没有问题。我这甩手一走;家中媳妇……”
“要去打仗就不要想田地,更不能想媳妇!”尹家麟声音淡淡的,可听着格外严厉。
“再给你们透露一点:刘尽忠的事情没完,还要查!一些人还要砍脑壳!田地之事,以后郑长史、舒先生,还有王庄的李先生,他们自会安排妥当,你们不要操心。左护卫里能打仗愿打仗的,会与护商队重新编成一营。留在卫里的,就是喻老二和刘瘸子那样的废人。那天我从谨德殿出来,正好碰到宋振宗。他悄悄给我说,只要我们有忠心,守纪律,能打仗,世子绝不会亏待我们,银子、土地都不要担心。其他不能打仗的人,有世职也没用。世子真正的意思,是要整顿我们左护卫,选精锐、汰冗(RONG)余。兵要选汰、官也要选汰。若是选不上,可真要回家种田守媳妇了!”
“宋振宗给你说的?他嘴巴紧得很,他会给你说?”老冯不仅不信尹家麟,而且明显对宋振宗很有意见,“我上次求他,宋老弟,你们在雅州和江口打了几仗,给哥子们摆摆龙门阵解解馋!你们猜他怎么回答?他叫我去问世子!亏得老子以前拿他当亲兄弟,还经常请他吃肉喝酒!”
“宋振宗他们护商队打仗的事情,小弟也是通过文斗的大嘴巴才知道的。”伍元康替尹家麟分析道:“大哥,这次宋振宗突然给你说这么多,搞不好是有人让他说的。”
韩文斗,是跟着朱平槿到雅州碧峰峡的护卫之一,最喜欢说笑。宋振宗与小红在牛角寨的臭事,他给全体仪卫都摆过好几遍龙门阵。
其实不用伍元康提醒,尹家麟心里明白。宋振宗专门在谨德殿门口等他,不就是想给他交个底吗?不就是通过他给卫里兄弟带个话吗?能指使宋振宗的人,想也不用想便知道是谁。只是这个话他不能说出来。
尹家麟环顾几个兄弟道:“你们不要在这里乱猜!现在天下大乱,正是英雄不问出身的时节。我们左护卫,三百年都是蜀王府的亲兵,绝不能输了那些护商队护庄队!你们都拿我当大哥,那么大哥就给你们打声招呼:这次机会错过了,以后再想出头可就难了。你们今晚回去,也悄悄给兄弟们打个招呼,想去训练都报个名!小伍历来做事仔细,先把名单收齐了。然后我请郑长史代我们写封奏疏,就说我们都愿去打仗,愿意接受那个训练!”
“好!”桌子被拍得啪啪作响。
“那城外的兄弟怎么办?”冯如虎却急了,“我家老二、老三都想上阵杀人,可是他们都在庄子里进不来!”
“那好办,包在兄弟身上!”杨能拍拍胸口,“东门的守卫我老杨熟得很,吊个人下去传消息轻而易举!”
伍元康杵了冯如虎胳膊一下:“你家三兄弟都去了,家里也不留一个?”
“留啥?”冯如虎摇摇头,“那两家伙谁都不服谁,报一个不报一个,他们不会说我这个大哥偏心?干脆都报上,训练通不过他们也没话说。”
“好!”尹家麟指节在桌上重重一敲,发出一声脆响,“先想好了,不要反悔!名字先写在奏疏上。人么,通知了让他们赶快来。三日后城门一开,我们就要出发。四日后,我们就要到松林山报到!”
“这么快?”伍元康还是有些惦记他的收成,还有他的老婆闺女,“我还想捎些东西回家呢!”
“东西各人打包。到时我老杨派人用车拖回去!”
兄弟这么多年了,尹家麟知道伍元康想说的不是什么包裹。他觉得应该给大家说清楚,免得将来被人埋怨:“再给你们说清楚些:鄙人这次下去,虽然挂职副营长,可官品还是正五品。另外,世子给老子在护商队定的待遇,与那宋振宗一样,都是正团级,月俸十六石,全部折成银子,一石折成一两五,共二十四两,正旦双饷,一年三百一十二两银子。在营期间,战袍、铠甲、刀枪、弓箭、战马,一切作战军器,吃食用度,皆是免费发放。你们若去,待遇估计也不变。但能领多少兵,我不知道。”
正团级一年三百一十二两!冯伍二人大吃一惊。
月俸十六石,表面上与朝廷俸禄一样,可折成银子后可比朝廷俸禄高多了。朝廷的俸禄本色折色、东折西折,折下来所剩无几。算上领的粮食,副千户从五品官的一年俸禄,也大约不到七十两银子。好在蜀王府护卫,尤其是宿卫的见任官不好拖欠俸禄,加上这些见任官都在卫里占了些军田,一年租子也有百十石,所以生活倒还过得去。比起尹家麟和冯如虎,伍元康的经济情况还要更好些。因为他老婆不仅精明能干,而且是卫里出了名的马吊第一高手,经常有些额外的碎银子进账。
免费发放军器吃食,也是一个诱惑。明军出战的惯例,军官的兵器甲胄战马都是自己配备,这可是很大一笔开销。光是战马和铠甲两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