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三年-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过关即予召见。
朱平槿的无故发愣,他身旁的老婆不满了:“接着喊口令,你不喊我就喊了!”
朱平槿当然不愿让出主导权,尤其是当着这么多的人。
“第三十二节,舒展运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朱平槿和罗雨虹在平台上做示范,太监和宫女们则在殿下庭院里跟着做。太监们和宫女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动作生硬且不规范,但是都非常认真努力,极力模仿世子和罗姑娘的动作,像极了一群刚转校的小学生做课间操,或是刚入会的大妈跳广场舞。
……
崇祯十四年八月六日,在朱平槿下乡调研后的第二日,蜀考第一场考试“基础”和第二场“技能”,在蜀王府端礼门前隆重开场了。
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节约经费,这两场考试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进行,第三场申论考试则安排在五天之后。
一、二场联考,实际上给了众多考生一个机会。他们不会因为一场考试的失利就被淘汰,那些道德文章不太出色的考生可以借此争取上升的机会。
考场原本设在蜀王府承运门和端礼门之间。在前后两座城楼式的城门中间,夹着一个硕大的广场,可以同时供很多考生一起开考。但报考人数大超预期之后,不得不临时决定将考场往外移,移到端礼门到红照壁之间的皇城坝上。预先准备的桌子板凳也不够,只好连夜出去找皇城坝周边的茶馆餐馆借。好在成都的茶馆餐馆多得很,借出桌子板凳沾沾书生们屁股上的文气,这些老板也愿意。
端礼门城楼上,朱平槿坐在大殿中与舒师傅喝茶,等待巳(SI,上午九点)时开考的时间到来。分管干部工作的舒国平跟着郑安民到左护卫去了,所以只有代理监军部工作的孙洪在一旁侍立。
从大殿正中高高在上的宝座望出去,越过城门楼边缘锯齿状的砖碟,朱平槿可以看见一长溜红色大照壁。大照壁与端礼门之间,一条宽百余尺的笔直御道把皇城坝大广场平分为东西两半,御道两旁植有苍松翠柏。密密麻麻的桌子板凳就摆放在御道之上,从端礼门城楼下的金河(注一)水边一直摆到红照壁。
为了这次蜀考,调入王府的护庄队来了一个总动员,在考场外形成了一道警戒线。成都、华阳两县也出动了不少衙役,负责维护考场外围的秩序。所有试图看热闹的围观百姓,一律被这些手提水火棍子,长相又歪又恶的衙役赶得远远的。
有些考生已经提前到场了。他们出示准考证,经过红照壁东西两侧警戒线临时设置的出入口,然后按照引路太监的要求,从金河水边的头排考桌开始,一人一桌,渐次往后坐。
朱平槿素来不喜欢官场上眼珠不动的养气功夫,有话直接说了出来。
“舒师傅,这次邛、眉两州的考生不少啊!”
世子特指邛、眉两州的考生,分明还惦记着那块肘腋之地。
“两州一共六十八人。”舒师傅放下茶盏,笑道:“只要他们能粗通文字,老夫一律录取!”
跟舒师傅说话就是痛快。朱平槿的想法还没出口,舒老儿已经清晰表态了,弄得朱平槿反倒假惺惺地问个为什么。
舒师傅满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正中端坐的朱平槿:“两州士绅势大,与我王府多有抵牾(DIWU)!有这六十八人入我王府,以后两州便非士绅一家独大也!其他各州府,王庄少者多取,王庄多着少取!军民考生,军则多取,民则少取!”
“师傅曾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朱平槿颔首道:“多取少取,不如都取!”
“正是!”
谜底揭开,答案一致,两人都笑了。
见自己的学生笑得开心,舒师傅马上脸一沉,补充道:“只是主上用人,当时时洞查其忠勤廉能,处处赏罚分明,不可须臾懈怠,听之任之!这次考试,倒是一个好机会,切不可白白浪费了!”
舒师傅拿出世子傅的架势教育朱平槿。朱平槿只好拱手欠身道:“学生受教了!”
“世子可知,府中田骞先生这次也报名参考了?”又喝了一盏茶,舒师傅问道。
“喔?本世子昨日下乡,体察民情。夜归得晚,倒是不知!”
“田先生为世子重臣,又是罗监军老师。此等人物,影响甚大!他既参考,固不安其位也!”
说起这个田骞,朱平槿便十分头痛。让他教书他不干,让他做别的朱平槿又不放心。
军训之后,学兵连解散。田骞被放在总监军部当宣传局副局长,朱平槿之意原是让他独挡一面,谁知他对这个职位也不是很上心,经常请假回家,把军队宣传队整合的事情扔给上级孙洪来做。一个月来,他就只完成了一件大的工作,就火灾事宜与青羊宫方面达成了秘密协议——让朱平槿花了一万五千两银子。
孙洪虽然没有在世子面前发牢骚,但对田骞的评价不可能有多高。
“还请师傅指点!”朱平槿知道舒师傅的话没说完。
舒师傅揭开谜底:“他既要参考,说明他对王府并无二心,也说明他对自己的才学还是自信的。我们大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毛遂自荐。”
孙洪在旁边站着没有搭话。世子与世子傅说话,他不敢贸然插嘴。田骞此人有能力,且与世子妃姐弟关秀甚密。他虽是田骞上级,但也不能当着舒师傅的面说田骞的不是。
舒师傅的想法很好,朱平槿忍不住点头。可是这公开考试,题目都是事前拟订好的,如何让他毛遂自荐,倒必须在操作层面上想清楚。否则为了一人让上千考生闹起来,这可不好玩。以前应该抽时间亲自招对田先生一番,是自己疏忽了。如今事到临头,连他的真正特长都不知道!
朱平槿想到这儿,有些自责,点点头,又摇摇头。
仿佛看出了朱平槿的心思,舒师傅立即给他支招:“不妨事!蜀考招考榜文中虽有科目,但并无所有考生题目必须一致的规矩!我们发张白卷给他,任其泼墨挥洒!田先生若有真才实学,自当明白我等苦心!”
“这样当然好!只是……还得让田先生不要声张为好……”
舒师傅知道朱平槿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有人闲话嘛!他轻松地笑笑:“田先生试卷老夫亲自审阅!除世子与老夫,再不过第三人之眼!”
“有劳师傅了!”朱平槿连忙拱手谢道。
师生两人说着话,转眼巳时将至。
考生正排成长队鱼贯入场。李四贤和秦裔亲自上阵,两个入口,一人把住一个入口核对准考证。引路太监不停地把人往前面带。可一些考生就是装怪,偏偏随意乱坐,弄得场面有些乱。
这些都是小节,应试教育出来的朱平槿见怪不怪。他笑问舒师傅:“吉时将至,学生敢问师傅,这第一场所拟之题目到底为何?”
唔!舒师傅得意地捋捋他越来越稀疏的白胡子,“世子,老夫所拟之题为……”
……
关于这次蜀考的出题权,朱平槿不得不与他的师傅进行了一番战斗。
舒老儿认为,既然他身为主考官,那么出题的人当然是他。
朱平槿则不同意。他引经据典地指出,科举最后定名次的殿试还是由皇帝主持,故所有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这也符合“恩自上出”之理。
两人争来争去,最终达成了妥协。
基础课由舒老儿出题,朱平槿彻底不管。
申论科也由舒老儿出题,但由朱平槿勾选。
至于技能科出题的,财计类是汇通钱庄的大掌柜邱义德,律法类是舒师傅,地理类是贺有义,三人出题后同样由朱平槿勾选。
只有这个基础课的题目朱平槿不知道,偏偏舒师傅就是不告诉他,弄得朱平槿心里七上八下。朱平槿不是担心舒师傅的出题水平,而是担心这老儿像上次皇城坝见学子,热血上头就差点搞出大逆不道的事情,被刘之勃及心怀不轨之人抓住把柄。
舒师傅捋捋白胡子,脑袋轻微摇晃: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OU,易耨:勤于除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中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注一:金河,发源于摸底河,流经蜀王府端礼门,1971年在城市改造中消失。
第二百二十七章蜀考论仁(二)()
舒师傅的考题出自《孟子》。
考《孟子》,没有什么错,朱平槿一听放下心来。《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与五经一起都是大明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但是朱平槿没有料想到,他在政治上极力推崇的老祖宗太祖朱元璋与这个孟子曾经有过节。朱元璋不仅下诏取消了孟子亚圣的名号,而且取消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后来大臣钱唐死谏,朱元璋不得不废止诏书。一年后并不甘心的朱元璋又让翰林学士刘三吾搞过一个《孟子节文》,“抑扬太过者八十五条,其余一百七十条,悉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注一)”
只是这个《孟子节文》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就予以废止。此后《孟子节文》一事就成了历史长河中又一段公案,而《孟子节文》一书经过近三百年的岁月沧桑,早已散失殆尽,保留下来的已经属于珍本了。
泸州大儒舒师傅没有看过这本节文,藏书万卷的朱平槿也没有看过这本节文。如果两人看过,就会赫然发现舒老儿的考题正是《孟子节文》中节掉之处。
注意到世子悄悄长出一口气,舒师傅神色不禁一黯。当老师的,讲究“弟子三千,不如一人。”自己桃李无数,这个上头坐着的麻袍少年,才是他自己一生乃至舒氏一门的荣耀。要想名垂青史,也得靠这个少年。只是舒师傅既有蜀中大儒之名,岂会轻易将自己情绪表露出来。他装作啥都没看见,缓缓问朱平槿道,“老夫出题,世子可知何意?”
“老儿想考较鄙人?”朱平槿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起来。这段文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讲的是梁惠王(魏惠王)问孟子,如何让国家雪耻图强。孟子直截了当向梁惠王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强化生产;教化德育,孝悌中信,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起来,弱国最终可以战胜强国。所以最后孟子向梁惠王得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篇文章不知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在舒师傅这里学习过,总之蜀王府嫡长子、大学高材生朱平槿能倒背如流。舒师傅一提出问题,朱平槿没一会儿便反应过来,老儿既是在变相劝谏,要我施行仁政;也是在借这种方式向众考生乃至整个蜀地宣示,蜀王府推崇提倡“仁政”。只是这样直白回答太没有机锋碰撞的意味了。朱平槿目前心情好,于是给舒师傅开了一个玩笑,反问道,“本世子提倡护国安民,可谓‘仁’乎?亦能无敌乎?”
听到弟子如是说,舒师傅终于在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要是皇城坝上千余人都能答出的一道题,自己亲手教了若干年的弟子反而答不出,那不是丢王府的脸,而是丢他这个世子傅的脸。不过这个弟子的心思过于老成缜密,对自己这个师傅还有点不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