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三年-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暂时买不到甲胄和战马,对贾登联来说并不是什么坏消息。贾营新抓的壮丁,在三个月以内绝对不可能出战。贾登联关心的是能不能买到,价格多少,以及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意味。

    战马和甲胄都是重要军资。军资可出售,则意味着蜀王府将贾营视为了盟友;马匹可打九折,那甲胄也可少一成。价格少一成,则意味着贾营与蜀王府的关系更近了一成!

    杨维栋带回的消息,让贾登联又惊又喜,立即在心里给杨维栋报了个斩将夺旗的奇功,同时更加坚定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杨维栋这老鬼与世子小舅子和王府大将的关系那么铁实,若是放了单飞,那以后王府的好处不是全归了他吗?

    自己这个将主还能分到多少?

    ……

    护商队三营大队在涪江边的回马小镇耽搁了两天。能找到的渡船不多,只能一点点地把部队渡过江去。

    道路破烂,辎重营征集了沿途百姓帮助推车,依然远远落在大队之后。

    贺永年派来的骑兵已经联络上了,运输船队就停在顺庆府以南二十五里的嘉陵江青居渡口。三营从那里上船,沿水势平缓、河道弯曲的嘉陵江中游溯江而上,经过蓬州城,就到了行军终点新政坝。而辎重营需将货物转运到船上,才算完成了任务。他们将立即返回松林山基地,准备下一次任务。

    罗景云和李用敬离开回马镇的时间比陈有福率领的大队还晚了三天。

    其一要等待世子对合作意向的回复,这几天那贾登联已盼得眼睛发肿了;其二要与射洪知县恳谈一番,转达蜀王府对封藩百姓的关爱,讲明护商队北上抗贼的伟大意义,申明护商队铁的军纪,争取粮道上的这位父母官鼎力支持。礼尚往来,收了人家十坛酒,也要回赠王府的礼物,比如烟卷、银钞纪念册等;其三要待邱大管事到来,然后将他介绍给贾登联和射洪知县。在世子委任的潼川州王庄总管到任之前,邱大管事代表王府,先把楚军驻防各县的荒田圈占下来。

    罗景云很确信,他姐夫一定会批准与贾登联达成的合作意向。果然,邱大管事的到来,也带来了护商队第一营第四连以及世子的回信。

    在回信中,世子肯定了罗景云的临机处置。建立了与楚军的统一战线,极大地扩张了王府在川中的势力,为川北和川东的抗贼大计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潼川中江县正处于潼川、绵州与汉州德阳县的中心位置,彼此相距不远,且控制着中江(凯江)这条涪江的重要支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世子建议云哥儿与贾登联继续协商,争取楚军让出中江县。作为补偿,王府可以适当增加贾营的助饷数量。

    在回信中,世子强调接到云哥儿的信后,他第一时间便命令护商队一营四连紧急动员,连夜急行军赶赴射洪县。楚军把潘一鸿当作礼物送来,那么一定要收下,而且收得干净漂亮,提升王府在川中官绅和百姓心目中的正面声望。

    世子指示,在贺、刘、林没有稳定潼川局势之前,一营四连暂归罗、陈指挥。如果贺、刘、林大胜,三营二连则作为种子扩编,作为潼川州的地方机动作战部队;如果打成对峙,罗、陈可根据情况将一营四连增援上去;若不幸败了,可让一营四连掩护贺、刘、林撤下来。此外,蜀王府还会在各部队抽调军官和老兵派到潼川,作为各县护庄大队的骨干力量。

    世子在信中还道,他已经决定将李崇文先生从仁寿县调往潼川州负总责。但目前李崇文正在泸州考察农业,还要回到仁寿县交代公务,估计要等上一月才能到任。在李先生到任之前,与潼川、顺庆、保宁三州府的地方和驻军交涉,均由罗景云负总责,陈有福、贺仇寇、李用敬和邱瑞光协助。宣传队、情通局等单位随即将会派出小分队进驻川中地区。

    在信的末尾,世子还专门提到了一人:刘之勃的嗣子刘文郁。世子强调,刘文郁作为三营作战参谋,应当随同营部军事主官一起行动。通过考验、锻炼和培养,将他打造成护商队合格的优秀军官。

    何谓合格?何谓优秀?又如何对一名活生生的人进行考验、锻炼和培养?

    刘文郁随同三营主力,渡过涪江向顺庆府、保宁府开进。三营的高级军官对刘文郁的身份心知肚明。而且不知从哪个渠道泄了密,三营几乎所有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都知道了刘文郁的身份。

    作为刘之勃塞进护商队的耳目,对刘文郁的敌意和防范是不可避免的。三营长陈有福更是利用职权,不是让他写文章,就是喊他画地图;不是让他规划行军路线,就是设定作战预案,总之就是让他任何时候都忙着,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去听,甚至去想!

    ……

    收到世子回信不久,土地垭口之战的捷报不失时机到来了。

    护商队以区区两百人的兵力,仅付出了一死三伤的代价,便全歼了潘一鸿部,阵斩潘一鸿,俘虏解救人数超过两千!这个惊人的战绩,让罗景云与贾登联、李允义的三方会谈变得很轻松。

    王府与贾营很快达成了正式的协议:

    王府对贾营的助饷增加到每月一千一百石,此外还有三头一百五十斤以上的猪;

    贾营将中江、射洪、遂宁、蓬溪、乐至和安岳六县的防务让给护商队,全部兵力集中在潼川州城和盐亭两县。楚军之所以保留盐亭县,是因为盐亭距离新政坝不到三百里。贾登联拍着胸脯向罗景云保证,假如护商队在新政坝被土暴子围攻,他将亲率骑兵星夜驰援。

    射洪知县李允义稍微麻烦。他对王府在县域屯垦荒田没有异议,但王府任意收受百姓投献,他便不乐意。去年全川大旱,他治下百姓逃籍很多,否则荒田哪有如此之多?王府收了投献,给他交税的百姓就更少了。

    眼见谈判陷入僵局。人老成精的邱大管事立即给罗景云献计一策,让事情有了转机。邱大管事道,这李允义年不过四十,又是两榜进士出身,正是功名心最重那类。他在射洪县任官两载,欠了一屁股赋税。眼见三年一考即将到来,他必定担心乌纱不保。若能给他提供一个合适位置,让他脱离射洪县这个苦海,他一定会感恩戴德,为王府所用!

    老油条碰上了小精灵,那是半斤对八两。

    罗景云眼珠一转,立即就明白了邱大管事的无耻想法:他是想把李允义调到老窝金堂当知县。

    原金堂知县程大典调去署理汉州,金堂县正堂的位置一直空着。邱瑞光与县里官吏不睦,没有得到官府支持,投献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如今他虽借楚军之力,歪打正着在怀口镇拿下几万亩地,但这些田土与灌区的膏腴差别很大。李允义若能调往金堂,肯定会全力支持王庄。邱瑞光凭借先前的功劳,进一步那是肯定的。若是再拿下金堂西部灌区田土,再上一步也有可能。

    只是这个射洪知县的位置又由谁来接任呢?罗景云思索再三,采纳了邱大管事的建议,同时请李用敬修书一封,飞呈朱平槿。

第二百三十八章相见恨晚(二)() 
沱江边的回马镇,天空铅云密布,淅沥沥的小雨把千年的古镇笼罩在水雾之中,一切都看不真切。

    江岸码头上,美髯长衫的射洪知县李大人依依不舍地惜别罗景云一行。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知县大人面颊上湿漉漉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知县大人紧紧抓住罗景云的双手,吟诵着射洪县最有名的宰相诗人陈子昂留下的千古名句,来作为他临别的赠诗。

    “吾弟西去,为兄不知何时再能见也!”知县大人说着,两眼又涌出一股清水,“吾弟慷慨挥洒间,飞斩贼首无数。上报君恩,下慰黎民。护国安民,成就伟业。为兄腐儒一人,官衣在身。奉圣谨守百里百姓,愧不能相从也!”

    知县戏称百里侯。李允义这时候说这话,言下之意便是伸手要官嘛。

    昨晚一顿嗨酒,两个年岁相差甚大的人关系再近一步,彼此间已经兄弟相称。罗景云诚恳道:“兄长乃一县百姓父母,有用之身,岂可轻掷?小弟旌旗西归之时,定要到兄长府上拜访!只是兄长衙门气相威严,届时莫要拦了小弟才好!”

    县里破旧衙门已经垮了半边,哪有什么威严气相?听到世子小舅子暗示升官,李大人忍不住露出了喜色。可他转念想到在送别,还是表现悲伤一点才应景,于是再次泣声道:

    “天下纷然不宁,可怜我大明百姓,辗转流离,衣食无着,苦之甚也!幸我蜀地贤王辈出,举朝共知,世子仁孝无双,首倡‘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只是如今贼寇势大,这世子之言……”

    在细濛濛的雨天里淋着,这不知好歹的知县又喋喋不休,非要拿到准信的架势,李用敬有些恼了。

    “君无戏言也!”李用敬大声插话道。

    有了君无戏言的承诺,知县大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行人再拜而别。大江之上,几叶扁舟随波逐流,向对岸缓缓驶去。轻舟越来越小,渐渐隐没在雨雾中,那射洪知县不肯离去,还站在码头上挥手告别。

    “挥手自辞去,萧萧班马鸣!”

    罗景云看不见了那知县,便一屁股坐回船舱,揉了揉挥痛的臂膀,一脸坏笑:“可惜这里没有萧萧鸣叫的班马,只有嘎吱乱响的船帮!”

    李用敬坐在船头,眼睛望着远方。听到罗景云的玩笑话,他头也不回,冷冷答道:

    “云哥儿使得好手段,一顶半旧乌纱,便换来百里之国!这等庸官奸臣,真是无耻之极!我料定,若是闯献打了过来,他第一个便会献城出降!若是再赏一顶官帽,他还会双手将爹娘儿女奉上!云哥儿,你与世子有姻亲之好,年纪又相仿。你说话,世子会听得进去。你要找机会劝谏世子,这等奸贼用不得!”

    见李用敬有些情绪,罗景云笑了笑。他不好当着李用敬评论姐夫,便道:“谢李先生教诲!学生知道,世子也知道。我姐曾说,有些人干了坏事,以为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人敢动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道昭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都报!”

    就在李大人挥泪送别罗景云之时,心急火燎的贾登联已经带着邱瑞光快马奔回了他的老巢射洪县。一进城门,贾登联顾不得回府换上件干爽的衣袍,直接带兵去了县衙。

    杨维栋麾众包围了衙门,而贾登联则直接登堂入室,全身滴水地坐进了大堂之上的交椅。等到惊愕万分的县丞和主簿被士兵揪出来,贾登联先将知县大人的公文和书信扔给他们观看,然后将佩刀解下,噹一声拍在案几上,大喝一声:

    “速将县里所有土地文书搬来,本将现在便要查阅!”

    ……

    崇祯十四年秋八月,蜀地仿佛提前进入了秋雨季节。在田里粮食收割晾晒的关键时间段,老天开始了连绵的阴雨。

    前往顺庆府的大道上,积满了土浆泥泞。装满了数石粮食和物资的鸡公车只要陷进去,三五人都拉不出来。正在向顺庆府青居渡口前进的陈有福和魏干无法,只好令三营主力和辎重营在大道旁的一个寺庙宿营,等待天晴路干之后再走。这一等,便是五天。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