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三年-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吗?”于劼心里的小九九,廖大亨非常明白,脸上却故作惊讶,“上次四川供奉宫里的肥皂,皇帝用了吗?里面怎么说?”
“廖公你知道,香啊、扇啊,这些东西皇帝历来不喜欢!乾清宫的小太监偷偷传出话来,说皇帝用了肥皂,没有说话就走了,以后也没再用,等于是无可无不可。但是周后(注二)不依,拉着张后(注三)朝服进谏,要皇帝以社稷为重,每天洗上一遍。”
“皇长嫂都说话了,皇帝不依不行啊。”廖大亨龌龊地笑笑,脑中浮现出皇帝光溜溜搓澡的样子,“田贵妃(注四)呢,喜欢不?”
“就是听说田妃不喜欢,嫌有股子烧碱草药味,所以皇帝才没有发话,让四川继续进贡!”于劼恨恨道:“宫里流出来的极少!京师一斤肥皂,已经炒到十两黄金了!七月初皇帝请正一大真人张应京在会极门做法,为什么?京师瘟疫而死之人昼夜相继,满城惊悼(注五)!妈的,王公大臣、外戚勋贵,哪个不是人?谁他妈的不怕瘟疫进门!周后、张后也怕呀!”
廖大亨一脸懊恼:“早知涨到这个价,我当时就该请世子多赐下一些。”“一省督抚,为了几块肥皂上门请赐,我有点拉不下脸面。”
“廖公不好意思请赐,那下官就不要脸了!”当着廖大亨的面,于劼说着便挽起了袖子。
“十两黄金,那就是百两银子啊!这次我们千里迢迢过来,给他爹办丧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蜀藩富甲天下,懂事的好歹要表示一番!”
看来这次于劼入川,的确是带着抢钱的心态来的。肥皂要,银耳也要。
与肥皂不一样,那银耳乃是真正的稀罕物,要在通江北边的大巴山里才能采到。采回一两银耳,少说要死三个人!现在通江被土暴子占了,采耳人根本不敢进山,成都这边早就断了货源,哪里还有银耳!
只要是银子能解决的,那就不是难事!赵师爷从蜀王府传回来的消息如是说。
“那好,只要你能替我们办事,我们就用银子砸死你!”廖大亨心中嘀咕。
“于兄,你我京师故交,本官这就不瞒你了!”廖大亨眼睛的余光扫了扫两边,见没有人注意,这才神神秘秘小声道:“根本用不着你我上门开口!这个蜀藩世子,年纪虽小,却不同于其他藩王。”
“廖公,继续说呀。”于劼急道。
“有钱,懂事!还懂事得很!”廖大亨说着笑了,“于兄这次出来,赚大发了!”
“真的?”于劼顿时眉开眼笑。
廖大亨言之凿凿:“那可不!你我小赌一局如何?于兄这趟出来,若是少了这个数,本官用私囊给你补上!”说完,廖大亨抓住马缰的手,悄悄弹出了一根指头。那指头又白又嫩,可在于劼眼中,就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一千两银子!来回五千里地,跑趟值了!”于劼轻轻点头。
“什么一千两!”廖大亨蔑视的目光扫过于劼周身上下,“一千斤!一千斤肥皂!”
哦!于劼嘴巴撑得溜圆。
“世子此人有功必赏、有劳必谢!于兄是丧葬大礼经办之人,有功有劳,他不赏于兄赏谁?难道去巴结那个快致仕的黄老头?至于武清侯家和锦衣卫的兄弟,世子肯定另有表示!大家都拿了,谁会多嘴乱说?于兄用不着担心……”
一千斤肥皂,非要找辆车子来装。若是平安运到京师,十两银子一斤,也要卖出万两白银来。于劼想着,口水都流出来了,可他又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还夹杂着一丝残存的担心:“下官的功劳说大也不大,丧葬之事,本就是下官职司,世子厚赏,朝廷那些乌鸦知道了,还有你们那个刘之勃……”
“不妨事,天家有赐,我们这些下官拿着就好,恭敬不如从命嘛!我们四川,偏据西陲,蛮夷杂处;消息闭塞,民风剽悍,比不得京师的规矩死板!”
于劼正想反驳廖大亨,这成都天府之国,富饶无比,哪有什么西陲极边的样子。突然,多年的宦海生涯让他反应过来,他连忙开口道:“廖公所言极是!这里如此荒蛮偏僻,规矩自然有所不同。廖公为国抚边,功在社稷!可恨那些东林……”
“还真上道!”廖大亨心里称赞于劼,然后抛开杂念,开始专心致志倾听于劼讲述京师政坛的种种秘闻。重点吗,说者和听者都明白,当然是与四川和廖大亨本人有关的。
注一: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刘之勃与张若麒是儿女亲家乃是响木杜撰,千万莫要当真。
注二:周后本名周玉凤,崇祯帝之皇后,史称有“恭俭之德”。父周奎,封嘉定伯。
注三:张后本名张嫣,天启帝之皇后,崇祯帝之皇嫂,后殉国。
注四:田贵妃,册皇贵妃,本名田秀英,扬州人,皇四子永王朱慈炤(ZAO)生母。父田弘遇。
注五:“时北京甚疫,死亡昼夜相继,满城惊悼。”节自《崇祯实录第十四》
第二百五十四章天使驾到(二)()
成都东北二十里,有一大镇名曰“天回”。
传说安禄山造反,逼着唐玄宗仓惶离开长安。半路到了马嵬坡,陈玄礼兵变,逼着李隆基杀了宰相杨国忠,赐死了杨贵妃。李隆基摆平了自己的亲兵,带着满腔不能出口的悲愤,继续撒丫子逃向梦想中的避风港四川。刚到这里,李隆基突然听说他又爱又恨又怕的儿子皇帝李亨(注一)收复了长安,便欢天喜地打马折返。
于是此地取“天子回銮之意”,改名天回镇。天回镇之南,便是成都府东北面唯一天然屏障的威凤山(今成都凤凰山)。过了威凤山,成都府的北门便在望了。
一位干瘦的老者端坐在马车里,四面窗帘都卷了起来。车子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可他依然手持书卷,嘴里念念有词。
一位身着飞鱼服,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军官笑着把脸凑在了马车窗口:“老大人每日勤耕不缀,真是羞杀我等这些不学无术的粗人了!”
“李千户过誉了。老夫生性好书,旅途迢迢,无所事事,唯有读书自娱尔!”老者淡淡答道。他的口音有些怪。通行京师的南语正音中,既夹杂福建腔、又夹杂广东腔。
被叫千户,少年军官的笑容中立刻有了些阴霾。他不客气地纠正老者:“副千户!还是祖宗积德挣的!”
可是,少年军官的不快很快被眼前的景色驱散了。车马过坡顶,大片青绿的麦田陈铺在山脚,好似块巨大的碧玉。
“您老探出头来瞧瞧,好漂亮!不愧天府之国,哪是北地之荒凉所能比的!”
老者的目光从书卷中抬起,瞧了一眼,又重新回到书券中:“北地人就是大惊小怪。老夫家乡潮州,也是一般景色,多看看也就不稀奇了。”
少年一腔激情被泼了冷水,只好缄口不言。老者瞧出了少年的不快,突然面色一肃,郑重道:“李副千户,我等此来蜀地,可不是观山望景的!我等皆为皇上亲点之钦差,老夫为正、李大人为副。老夫职司礼部,主宣圣旨,办理蜀王丧葬诸仪;李大人可是皇城亲军,充为天子耳目,专事侦缉不法。保宁知府张继孟的血书李大人也看见了。若那蜀世子果真违了祖制,李大人该如何处置?”
“祖制,也要看哪年的祖制!”这位少年军官轻蔑地笑笑,“万历朝的祖制,放在当朝便不好用!我们李家,万历朝是何等的威风,可到了本朝……”
老者脸一沉,打断了少年的牢骚:“李大人,朝廷自有典章,岂可朝令而夕改!蕃禁松弛,不过宗学、做官、经商数样,哪有宗蕃领兵之说?若是宗蕃勾结地方,造了反怎生了得!”
少年冷哼一声,算是驳了回去:“老大人多虑了吧!蜀王一宗向来以贤名闻天下,说蜀王造反,我敢打赌,天下宗蕃必定不信!他们一定会说,说当今皇帝穷疯了,刚抢了外戚,又来打宗蕃主意!蜀藩最富,便先拿蜀藩开刀!
再说了,造反的满天下都是。张献忠、李自成,哪个不是反贼?有个反贼就拿,我们锦衣卫拿得完吗?再说了,那个张继孟我一看就觉得不是好东西!他爹卷入谋逆大案,自挂东南枝,他心中便忌恨藩抚!他若真个有冤,可以自己上书朝廷么,干本人鸟事!”
“你们锦衣卫北镇抚司不是有自行察访、缉拿不法之权嘛!”
少年的冷哼变成了苦笑:“老大人,我们锦衣卫,就是皇家一条狗!皇上说拿谁,我们就拿谁;皇上没说拿,我们岂敢擅作主张?你们这些读书人,总当绨骑无法无天。殊不知我们也是有人管的!”
“那张继孟的血书你可是看了!若他日蜀藩真的谋反,你可有知情不举之罪!”
“老大人放心,小爷去了蜀地,便按圣旨所言,把陈士奇、傅崇奇、刘尽忠,还有那对禽兽不如的富顺王父子提回京师,交给骆帅一审,这个中隐秘不都出来了?老大人,读圣贤书是你的本事。这审犯人吗,就是我们锦衣卫的手艺了!届时,参不参蜀藩,那是骆帅之事。治不治蜀藩,那是皇帝之事,都不干小爷半点干系!”
再攀谈下去,从这个年轻勋贵嘴里还不知道会冒出多少大逆不道之言!
老者对这个华服少年毫无办法,只好摇头叹息道:“好好!本官就依李大人!”
……
马车上的老者,名叫黄锦,字孚元。他前年是礼部侍郎,今年初转吏部侍郎,任职刚半年,又转南京礼部尚书。四川宣旨事了,他便去金陵接替去年这个时候去职的南京礼部尚书朱继祚。
黄锦五十岁登第(注二),二十年在朝。皇帝三次让他入阁预机务,他都拒绝了。自己的本事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如说谈经论史,他不弱任何人。如说公书善画,他的作品虽不如董其昌有名,在京师也可论尺卖银子。可要说到剿贼御虏甲兵钱粮,他便袖手无策。从一名新晋的翰林庶常做到二品的南京礼部尚书,他见过了皇帝昏庸,也见过了权奸当道,更知道了大明朝的国运:什么叫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想当年魏忠贤权势滔天,佞者皆建生祠。唯有他黄锦,敢在国学馆门口哈哈大笑曰:“彼竖阉也,吾史官也,吾安能以好官预阉事而贻万世笑端乎!”
不畏强权,不惧生死,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可如今,天下事事事不顺。皇帝动辄拿大臣出气,早晨拿下一对,晚上廷杖一双。而大臣们呢,更不是东西!结党营私,卖官鬻(YU)爵,化国事为私事,又将私事当作国事!
天下糜烂如此,再不从京师那个臭泥潭抽身,恐怕自己的一世清名也要被玷污了!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如今总算回到南方了!
四川虽据广东尚有数千里。可过了秦岭,立即便有了浓郁的南方气息。等把这里的公务料理完毕,自己就到南京那个清闲的衙门再当一年半载的朝廷命官,然后就向皇帝奏乞病归,回故乡去著书立说!
黄锦想到这儿,嘴角不由微微翘起,露出了一点笑意。他向车窗外望去,到处草木葱荣,一片生机盎然。李存良这纨绔说的也对,这川西天府之国,沃土千里。虽有连年兵灾,但休生养息一载数年,又是番欣欣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