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三年-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寨以土为墙,或圆或方。居室倚墙而起,窗开于寨中,而于寨墙上,只留铳口箭孔。贼寇前来,百姓据寨而守;贼寇遁去,百姓出寨耕种。臣还听说,此土寨甚为坚固,一寨足挡三千人围攻……”

    福建土楼!

    朱平槿心里笑笑。他和老婆都买过门票,亲眼见过、亲手摸过、亲脚踩过。只是朱平槿急着招工,所以他还是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问李长祥:

    “李先生是从哪里听说过土寨的?”

    “学生幼时,多次听家翁(爷爷)说起过。家翁与嘉靖时四川提学张邦奇(注三)相善。宗师大人告诉他,他的浙江同乡虞守愚(注四)巡抚福建,见到过很多高大的土寨。”

    “李先生博闻强记,见识广博,真乃人才也!”朱平槿由衷赞叹道。

    不过朱平槿并不是只说不动手,他一边听,一边要过程翔凤手里的炭笔和本子,将福建土楼的样式画了出来

    程翔凤凑近了观看,只见朱平槿的指尖移动,寥寥数十笔,一座栩栩如生的四方型堡垒便出现在他的眼前。

    想不到世子还精通丹青之法!

    程翔凤真的很吃惊。他将朱平槿的大作接过,侧身借着门口投来的阳光细看。李长祥见程翔凤的神色,更为好奇,便向朱平槿告了罪,溜到程翔凤身边。

    只见这座土楼四面合围,外有壕沟,正中天井。顶层有窗,四角有棱堡。从图上还可以清晰看出来,土楼有三层,二、三两层都有回廊,回廊一边则是居室,居室的开门全部向内。天井内有水井、厨房、厕所和一座祭堂。

    “这是立体绘图,采用了透明技法。”朱平槿得意地笑道。

    “画得好!画得好!”李长祥连声高叫道,“今日总算开了眼!韩将军曾向学生夸赞,世子能书善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还会那个什么琴,好听极了!”

    “西夷和尚称为钢琴。”程翔凤连忙亲口证实,“世子曾在府内演奏。臣斯时侍奉世子左右,有幸亲耳聆听,天籁!真乃天籁之音也!子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诚如是也!”

    羞愧的朱平槿总算谦虚了一回。

    “韩大树乃本世子亲兵,自然帮着主子说大话!不过人无完人,若论烂柯手谈,本世子就不敢与程先生过招。程先生一句金角银边草肚皮,由棋入兵,真乃神来之笔!”

    君臣之间的表扬与自我表扬,如同一壶冷水,已经快要烧沸,咕噜噜冒着气泡。

    程翔凤正待要加把柴禾,使沸水高潮,却听见李长祥拿着图样“咦”了一声:“世子,这里不对!”

    “世子御笔,怎地不对?”程翔凤冷下脸来问道。

    李长祥并没有注意到程翔凤脸色的变化。

    “怎地没有屋顶?没有屋顶,下雨该如何?”

    原来是这样!

    以为自己当众丢丑的朱平槿缓过气来:“本世子设计的屋顶,不是坡屋顶,而是平屋顶,顶上用新式防水涂料涂抹。这样,屋顶平如城台,也可为战守之用!”

    “原来如此!”李长祥恍然大悟。不过少顷,他又是咦的一声。

    “怎地没有晒场?没有晒场,晒粮该如何?难道要晒到屋顶上?”

    “依先生所见,应该如何?”当着下属被外人啪啪打脸,朱平槿也有点不高兴了。

    李长祥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平槿脸色与语气的我变化。他捧着画,盯着画,自顾自地说。

    “学生以为,应在南墙外流出一块晒场。四周围上六尺土墙,墙下建畜棚。如此,人畜不涉,秽气不沾。晒场既可用于晒粮,亦可用于士卒操练。若战时,还可在此隐蔽集结兵力,于贼人疲惫之时开门反击。如敌攻入晒场,则易被土寨上之火铳压制。一面高墙,三面有濠,易进难出,如入瓮尔……”

    “先生真高才也!”

    明白过来的朱平槿终于主动发出了招揽的信号:“本世子得先生,如汉高之得子房是也!”

    听见蜀君这样高的评价,李长祥两股激动的热泪终于夺眶而出。

    “学生今日亦得见明君!”

    然而,当着朱平槿热切的面庞,他长叹道:“可惜春闱在即,学生进京赴考,不能侍奉世子左右。今日就此拜别,望世子多加珍重!”

    一千度的热脸贴上了绝对零度的冰屁股。

    注一:百丈关位于旺苍坝,旺苍县故而得名。

    注二:历史中,李长祥在明亡之时,多有建策,可惜大厦将倾,一切无可挽回。后来他与张煌言一同起兵抗清。兵败后在牢房里与一女才子卿卿我我,并趁机脱狱溜走。余生写书作诗。真奇人也!

    注三:张邦奇,字常甫,浙江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与王守仁相善,但学说不合。嘉靖中,掌翰林院,进礼部尚书,掌南京吏部及兵部。嘉靖初,曾提学四川,

    注四:虞守愚,字惟明,浙江人,嘉靖二年进士。明朝名臣,曾长期在福建任官,多有惠政于民。

第四百一十章 五尖特急(一)() 
一千度的热脸贴上了绝对零度的冰屁股。

    一厢情愿的朱平槿和他自作聪明的大秘书顿时尴尬地窘在原地。面积虽不大,但精巧雅致的正屋里,一时陷入令人尴尬的寂静。

    一丝恶毒的念头闪过朱平槿的脑海:春闱在明年初,李自成进京是后年初。无论李长祥是否考上,他这一去,必定难归!老子用不成,崇祯这个吊死鬼也甭想用成!

    就在朱平槿苦思如何绑架李长祥,又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好法子时,通信局局长段仁轩快步走进小院,手上拿着一份信函。

    “世子,罗姑娘五尖特急!”

    哦?

    朱平槿的屁股瞬间弹了起来。

    出大事了!

    ……

    程翔凤主管的朱办下面,已经成立了机要科,专管机要文件处理和密码翻译。但即便是机要员们,依然不敢触碰朱平槿与他老婆之间的往来信件。

    这些最高等级的绝密信件由通信局指定专人经情书通信线直接传递到朱平槿手中,然后由朱平槿亲自破译,阅后即焚,谁也不知道里面说了些啥。驿卒们说里面是情书,那当然只是个玩笑。

    蜀王府的老人们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世子与罗姑娘之间的一封信,曾经宠幸无比的小太监王四忠便断送了性命。而且老人们还知道,世子与罗姑娘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标四个尖。至于标注为五个尖的,包括通信局长段仁轩在内的所有人,仅仅见识过一回:就是那封要了王四忠小命的信。

    “至明年春闱尚有一年,不如就请李先生在保宁城里住上些时日,本世子也好时时讨教。”

    朱平槿将信件纳入袖中,尽量掩饰住自己焦急的心情。难道成都府政变了,老婆被软禁了,又或是邛眉两州暴乱了?各种不好的预感一个个从他的脑中蹦出来,根本无法抑制。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还想到借此机会到南直游历一番,恐难领受世子好意……”

    “无妨,届时本世子自会备齐官船盘缠以送先生。”

    “世子,这如何使得?”

    “那就一言为定!张维,先安排先生住下!”朱平槿已经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

    “学生告辞!”李长祥也从世子的神态中看出了些苗头。他想,五尖特急,定是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

    ……

    躲进内房,朱平槿急不可耐地拆开老婆的信。可他刚拆开一半就骂了声娘希匹。因为这封信很长,长得让朱平槿一眼就能看出老婆标五A是因为手滑。

    大凡事态紧急,说话做事都是言简意赅,哪有时间来磨磨蹭蹭写长信?

    不过,面对老婆漂亮优雅的英文花体,朱平槿还是耐心地将汉语拼音一个个拼了出来。这几乎花掉了他上午的剩余时间。

    信件前头说的,依然是老婆最喜欢干的事——挣钱,挣更多的钱,挣永远花不完的钱。

    罗雨虹不紧不慢告诉朱平槿:

    春耕准备就绪,夏粮长势良好;川西市面繁荣,物价稳中有升;工商业全面繁荣,金融市场井喷式发展。以四川机器局为代表的制造业和叙府铁厂为代表的矿冶业一枝独秀。

    投资市场的火爆,更让她始料未及。上周她壮着胆子让叙府铁厂公开发行股票,溢价两倍的股票一上市就遭到爆炒,半天就涨到了三倍。机器局宣布了他们去年的盈利状况和今年的投资计划,同样股价大涨,目前已经翻番,到了二点八倍。

    龙王庙后街已经形成了自发的股票交易场所。她乔装打扮亲自进行了一番实地查访,所见所闻让她大吃一惊:只见狭窄拥挤的巷子里人头攒动,人人激情燃烧,个个亢奋难已。巷边一排小桌,两种正股票和七八种没听说过的野股票都在这里疯狂交易。

    她认为,既然百姓有投资热情,又有投资能力,那么这种资产荒的局面不能持续下去,应该立即将四川织造局、皮革局、道路局、顺风镖局等一系列的大型王有企业集团陆续上市。但上市必须经过正规的平台,那就是他们俩以前讨论过的股票交易所。她已经指定汇通钱庄的一位年轻掌柜秘密研究股票交易所的章程,准备在朱平槿回成都后就立即推出。

    说了股票,老婆说的还是钱,只是这次变成了走私。

    她道,通过吴继善和沉云祚不懈的努力,蚕崖关巡检终于换上了自己人。灌县知县赵嘉炜心灰意冷,闹着辞职返乡。

    茂州和威州很快就要兴办两个榷场。龙安府知府、福建永定人(今福建龙岩市永定区)詹天颜和驻守松潘的副将朱化龙最近亲率高规格代表团到蜀王府来求见,领头便是詹天颜和朱化龙本人,团员中还有几个藏胞。他们要求蜀王府给官员和军队发工资发粮食,并且在平武和松潘两地兴建榷场。

    建榷场没问题,工资粮食借几千两几千石应急也没有问题。但郑安民建议她趁机将龙安府和松潘驻军纳入护国军体系。她对政府和军队事务都不熟悉,不知道里面的深浅,所以建议这个代表团到阆中来见朱平槿和廖大亨。

    借着走私的话题,老婆又谈到了政务司的人事大调整。

    外贸系统的规模急剧扩大,她需要一个得力助手来统管,因此曹三泰必须从雅州调回成都,担任工商部的副职,专管外贸。这样可以把洪其惠解放出来,让他把精力集中在财政、金融、税收和盐业改革上。

    李崇文很负责,但他陷在了顺庆。分管的农业和水利两块不得不由郑安民、曹三保和丁原等人顶上。丁原虽然年轻,但为人踏实肯干,这次都江堰岁修政绩突出,建议委任他为建设部副部长,专管水利建设。以后再将水利和交通两块独立出来,成立两个部。

    曹三保对王庄是熟手,可他还要兼管蜀王府内务,建议让他兼任政务司副总理,协管农业。

    刘红婷是官宦之女,从小在太仓这个经济发达地区长大,为人机灵,见多识广,放在四川织造局有点大材小用,不如让她兼任罗办主任,谭芳副之。

    王工正作为蜀王府的首席大匠,手艺确实不赖,而且只管做,从不问为什么。他这段时间做了很多有用的好东西,比如造了个简易的木头缝纫机,缝军服缝到手肿的宫女们都喜欢得很,只是经常故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