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承包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你是说给你缝伤口的人,那应该就是我没有错了,既然回来了就回家吧!等天晴了让大家在到谷场给你们摆庆功酒。”

    “二哥,你为什么要给这两个大叔摆庆功酒啊?我能不能一起去吃酒啊?”小胖子李景仁在一旁激动的问道。对于小胖子而言吃就是最重要的。

    “因为他们是大唐的战士,保家卫国,是我们大唐的英雄。”

    两人听到李宽的话脸上有些感动,躬身抱起身边的坛子,忧伤的说着;“我们不是英雄,他们才是英雄。”只是脸上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留下的泪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李宽看着他们大吼了一声,“迎大唐英魂归家。”

    对于这些事情护卫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人本来就是从战争中下来的精英。但是听到李宽的吼声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吼着“迎大唐英魂归家。”吼声在这滂沱大雨中久久不散。

第23章 孤庄() 
“奴婢(侄孙),拜见陛下、贵妃娘娘。”李母和小胖子跪在地上给坐在位置上的李渊和万贵妃请安到。

    “起来吧!”

    万贵妃依旧是那么的和善,伸出手把李母给扶了起来,还把自己头上插着的金簪取下来,插到了李母的头上,拉着李母的手说道:“你看这小猴子什么时候给我跪过磕头请安?一家人别那么见外。”然后就开始的女人的话题。

    “要不孙儿现在跪下,给您磕一个?”李宽听到万贵妃的话回道,只是身子依旧坐在座位上,完全没有下跪的打算,只是说说而已。

    万贵妃没理李宽的调笑话,和李母正聊的开心呢!本来心还悬着的李母看着万贵妃这么和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

    李渊看到坐在李宽身边规规矩矩的胖子一头雾水,这胖子是谁啊?小小年纪那么胖,好像皇族之中没有这么胖的子弟啊!看着李渊满脸的疑惑,李宽才说到,这是任城王叔的二公子李景仁。

    “这是道宗家的二小子?怎么这么胖啊!去年见着的时候也没这么胖啊?”李渊看着一边不断的从锅里夹菜吃的李景仁疑惑的说道。

    李渊刚刚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吃火锅,还问李宽为什么天字间没有侍女,看到小胖子的动作才明白原来要自己动手。李宽弄出天字包间的本意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朋友一起吃饭,自己动手吃火锅才能让气氛更加热烈。同时这天字间也算是对于以后能一起吃饭的人的一种告诫。至于不让人到天字间用饭只是自己现在还没遇到合适的朋友,而且这也算是个噱头引起大家的关注。

    小胖子听到李渊的话瞬间感觉一万匹草泥马从心中奔腾而过,顿时感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啊!自己怎么了,不就是多吃了点了吗?不就是长壮了一点吗?自己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多吃些也是应该的。小胖子不管李渊吃惊的神色继续着自己的节奏,伸手夹菜、涮菜、送进自己的口中。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临走之际,万贵妃还拉着李宽的小手说着,有时间就到李家庄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李母说的那样美好,看看小猴子是不是那么有本事。李宽本以为是万贵妃的戏言,作为宫中的贵妃那里那么容易出宫游玩啊!哪想万贵妃说的竟然是真的。

    武德八年的六月,李宽还在李家学堂里给孩子们讲课,福伯就跑来说陛下和贵妃来了,还有平阳公主。李家的学堂已经修建好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李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教书先生。有学问的人不愿来给这些乡野小子讲课,愿意来的李宽又看不上这些人的学问。没办法,李宽只好逃学,自己上阵给这些孩子讲课。虽说自己的儒学水平低下,但是自己的算学就是全大唐加起来也不到自己本事的一半,教教孩子们算学和识字李宽还是没有问题。

    李渊下了早朝和万贵妃在宫里赏花,心情本来还不错。可是小黄门通报平阳公主到宫中给李渊请安之后,李渊的心情就变差了。

    “父皇万安,女儿此次前来像求父皇下道旨意,收回女儿手中的兵权。大唐现在能征善战的将军越来越多,也不缺女儿一人。女儿长年在外征战,对孩子疏于管教,近来闲赋在家也好好管教管教哲威和令武,望父皇成全。”

    看着平阳公主一脸的忧愁,李渊也知道自己女儿的难处,最近太子和秦王争权越来越肆无忌惮,不断的拉拢朝中的大臣和武将。秀宁作为掌管娘子军的统帅,难免受到秦王和太子拉拢。夹杂在兄与弟的亲情之中,不免的感觉难受,不知该如何是好。李渊越想越生气,好好的心情全被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给破坏了。

    “陛下,要不去宽儿那里散散心吧!听雨蝶说宽儿可是把李家庄修建的很好,风景也不错。”万贵妃看着不断皱眉的李渊建议到。

    “唉!现在也就李宽这小子和承道让我满意啊,那就去看看。”李渊叹了一口气。“秀宁你也跟为父一起去看看,听说当初还是宽儿将你医治好的。”

    李秀宁听到李渊说起李宽,李秀宁也对自己这个侄儿挺感兴趣的,于是一行人出宫向李家庄前去。

    “老丈,您可知道李家庄该怎么走?”护卫站在路边大声的问道。

    李渊领着一群护卫出了长安城就蒙圈了,长安城附近叫李家庄的地方不少,他们那知道李宽的李家庄在哪里啊!没办法,李渊只好让护卫打听地方。

    “贵人稍等。”正在田里锄草的老汉,提着杂草上了岸,用粗布麻衣擦了擦脸上汗水,还站在田坎上在田里涮了涮脚上沾满的污泥才接着说到:“贵人如果说的是那个孤庄,老汉还真知道该怎么走,老汉的一个侄子就是孤庄的庄户。要说这孤庄的庄主还真是厉害,听我那侄儿说庄主还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但是却把孤庄打理的很好,是这附近有名的富裕庄子,附近庄子的庄户就没有不羡慕的。我那侄儿没什么本事,但是架不住庄主厉害。别的庄子能吃上两顿饱饭就不错了,但是孤庄的庄户们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现在我那侄儿都吃白白胖胖的,听他说下半年庄主还出彩礼给他找媳妇呢!要说那小庄主可是厉害得紧,带着庄户们修鱼塘,种果树·········”老汉越说越来劲。

    这老汉正是二狗的叔父,二狗现在生活过的不错偶尔还接济这个叔父,不时的给自己叔父吹嘘自己的生活和庄子;吹嘘李宽的“丰功伟绩”。

    马车上的李渊越听越入神,下车听着老汉吹嘘着孤庄怎么怎么样,于是问道:“这个孤庄真有你说的那么好?而我们问的是李家庄,不是你口中的孤庄啊?”

    “是李家庄,我们这里的人都称它是孤庄。”

    “为什么叫孤庄啊!听你说的那么好,怎么能叫孤庄呢?”

    “贵人,您有所不知,这李家庄原本是叫张家庄,原本是附近最穷的庄子,都快已经没人了。但是新来的李姓庄主带来了一群孩子开始重建庄子,后来才改名李家庄。听说这些孩子都是些战死的将士们留下来的孤儿,而且李家庄中原本的那些人也是些孤寡的老人孩子,所以大家都习惯叫李家庄为孤庄。朝着这条路往西不远就是孤庄了。”老汉说着还朝着李家庄的方向指了指。

    李渊听到老汉的话,对李家庄越来越好奇,上马车不断的催促着护卫们尽快的往李家庄赶。

第24章 大唐最美农庄() 
李家庄正如那老汉所言完全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六月的稻苗在田里疯长着,田间略显浑浊的水中不时还有一两条小鱼从稻苗的根部穿梭而过。远处刚刚翻修不久的一些土墙房被推到在地,二狗带着工匠和几个护卫们正用砖窑中烧出来的新砖瓦修建着现代砖瓦房,干的热火朝天。沟边刚刚栽下不久的桃树也有一两棵大桃树上零星的挂着两三颗青涩的桃子。小山包上不在是一片荒芜,现在山上的果树上还开着一些白花,一些橘子树上还不时的掉落些小果子。

    种满果树的小山包上,隐隐约约的有好几个老汉在寻找着什么,不时的弯腰捡起东西放到篮子里。老汉们笑着说着话,笑声传的老远。

    陈老汉已经不像李宽最初见到的那样满脸忧愁,对生活失去了盼头。现在陈老汉可是满脸的笑容,昨日自己家孙儿在学堂又受到了庄主的表扬,还让自己孙儿当什么班长。班长是什么老汉不明白,但是一听就是学堂中拔尖的是头头,为此老汉今天一早还来求李宽给自己孙儿重新取个名字,陈大娃怎么能配的上自己孙儿现在的身份呢?没见在学堂读书的人都是庄主给取的大名吗?李宽看着跪在地上一脸笑意的陈老头当然没拒绝,既然希望大娃能成才,那就叫陈建业,建功立业。老汉听到李宽取的名字欢欢喜喜的走了。

    老汉不求孙儿建功立业造福百姓,只希望自己孙儿能有些学识,跟着庄主做些读书人能做的事就行,别再像自己一样将来还是在地里刨食吃,还得担心受到天灾水害,担心吃不饱穿不暖。

    陈老汉此时又捡到一颗大大的鹅蛋,听庄主说庄子里的小孩子每天要锻炼现在还得读书,读书是个费脑的事得多补充营养,让大家每天都给孩子们煮蛋吃补充补充营养。想着自己孙儿明天一早能比别人吃到更大的鹅蛋,陈老汉脸上笑开了花。就是这捡蛋是个累人的活,以前都是庄子里的孩子们帮着李毅一家在果园中捡,大人们只是负责捡捡自己的小院里的鸡蛋。现在孩子们都在读书,老汉们只能自己满山跑帮李毅家捡捡蛋,但是捡到的蛋李毅这小子也会挑大的每天给大家送来,说是辛苦大家帮忙让自己煮给孩子们吃。

    其实哪里需要送啊!自从庄主给每家每户都分了鸡鸭以后,大家都会节省那么几个给孩子,再不像以前孩子们半年都吃不到一颗蛋。现在就连自己偶尔也能吃颗白嫩嫩的水煮蛋。不过想着那是李毅的心意大家也都没拒绝,只要以后尽力的帮帮李毅就行。庄主也说过在李家庄都是一家人,不能见外。

    一群老汉捡完蛋说说笑笑的往李毅家走,一路上不停的说着自己孙儿孙女在学舍学到的学识。

    “老哥你知道吗?昨天我家那小孙子回来居然给老汉背算学。”

    “你家小子算什么,我家那孙女还能回家给我算钱粮了。”说完还露出一脸的鄙视,然后又是一脸的骄傲。

    “大唐也只有咋们李家庄,也只有咋们庄主才会让你孙女进学,让大家都去学堂读书啊!我家的小孙子也学到不少。”

    ··············

    只有陈老汉没有加入大家的聊天群,一脸傲娇的走在前方。自己孙儿现在都是班长了,帮着庄主管理学堂,都是管理你们家的熊孩子的头头,一群老头还在吹嘘自己孩子的学识,真是没见识。

    “几位大哥你们捡了这么多蛋啊!提着往哪里去啊?”刚到李家庄的李渊看着一群老汉提着装满蛋的篮子往一个方向走好奇的问道。

    一群老汉可没见过这样的衣着华丽气质威严的贵人。刚开始老汉们还有些畏畏缩缩,但是想着自家庄主也是王爷就放下了心中的畏惧,给李渊说明缘由。

    “贵人有所不知,这些蛋都是李毅家的,那小子去学堂了,所以我们这些老头子帮他捡回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