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承包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恢档们煨业氖撬鼓苷依钤ê染平庥恰
不过,李渊现在可没兴趣和杜伏威喝酒,酒什么时候都能喝,现在放鞭炮才是李渊感兴趣的事,好在还有李宽可怜他,带着他一起去玩炮仗。
前世的李宽也喜欢玩炮仗,一到过年的时候就去纸堆中捡未爆炮仗,然后带着一群小伙伴偷偷跑到村子里的鱼塘炸鱼,只是从来没有炸到过一次,一见到有人出来,他和小伙伴们纵情狂奔,虽然会被骂两句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现在他也在跑,刚刚把一颗炮仗埋在了雪地里点燃了,炮仗虽然没有火药罐子的威力,可是泥土弾在身上也很疼的,刚跑到李渊身边,爆炸之声便响起了,在桃源村中久久不散,雪花飞舞,雪地上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坑洞。
杜伏威张着嘴,嘴里都能塞下一颗鸡蛋。
李渊就显得平静多了,微微惊讶的看了看李宽手里的炮仗,然后大声笑道:“好,如此一个小小的鞭炮有如此威力,不错,就是不知震天雷如何?”
看来,炮仗并不能打消老爷子对火药罐子的期待,是不是让他亲手试验试验?想法刚冒出来,李宽就掐灭了,还是玩炮仗好,没有生命危险。
“皇祖父,您老还是试试鞭炮吧,震天雷其实也就是比鞭炮大一些而已,若是您老真想试试震天雷的威力,只能过段时间了。”
桃源村还没有生产火药罐子,他之前弄出来的也在道观没有拿回来,手上根本没有给李渊试验的火药罐。而且李世民要批量生产火药罐,他总能给薛万彻他们要一点,原本打算在桃源村生产的想法也消失了,毕竟那东西要是炸了可就不好玩了。再者说,李世民拿走了火药罐的配方,他能容忍李宽私下制造吗?
不过,到了凉州就不同了,反正天高皇帝远,就是他制造也没有大问题。
杜伏威很不客气,尽管李宽没说,他还是从李宽手里拿走了两个,爆炸的声音自然是引得不少庄户前来,见着李宽三人便围了上来,开口问着是什么东西。
炮仗的制作原理李宽很清楚,只是要让庄户们听明白就难了,其中牵涉到化学、物理的知识,没学过化学、物理的庄户哪能听的懂,一副狗脸看星星的样子盯着李宽。
最后实在是不知该怎么解释,留下一句——本王也不知道该如何给你们解释,你们只要知道这东西能伤人就行了。然后,和放完鞭炮的李渊、杜伏威走了。
也巧,刚回到府中,王珪派来送请柬的仆役来了,若不是王珪的请柬李宽还真忘了收干儿子的事。
翌日一早,李宽带齐了准备好的礼物,当然也少不了凑热闹的杜伏威和薛万彻,李渊、孙道长和徐文远作为李宽的长辈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至于袁天罡昨日便跟着王府的仆役一同回了长安城。
来到王府,李宽才知道自己好像小看了王珪对此事的重视,王府正门大开,牌匾之上挂起了红绸,仆役站在王府两边,还有专程唱名的管事,一副有女儿要出嫁的大喜事。
听着管事唱名,李宽有些羡慕,王珪这次赚大发了,送礼的人不少,还都是重礼。
李宽几人下马车,在前来的人之中十分显眼,来人不是穿金戴玉就是身着官袍,只有他们穿着布衣长衫,好像寻常的百姓一般,最为显眼的还是孙道长,一副老农的打扮。王珪的家风很好,管事没有狗眼看人低,笑脸盈盈的接过了孙道长和徐文远送上的字画,再得知孙道长和徐文远的名字之后,管事愣了片刻,随后躬身请着李宽一行人进门。
孙道长的字画并不名贵,只是孙道长自己写的而已,至于徐文远送的字画李宽就不知道,李宽也带了礼物,却没有让福伯递给管事,毕竟他带来的东西要王敬直行礼的时候才送的,当然,管事也不敢开口讨要。
别人都是将礼物交给了门外的管事,只有李宽一行人是带着礼物进门的,不由的让厅中之人多看了李宽一行人两眼,这一看,厅中有不少人跪下,叫道:“臣等拜见太上皇。”
“都起来吧!”说完,也没在意殿中有哪些人,在王珪的带领下,坐到了首座之上。
“王大夫,这是不是弄得有些大了?”李宽淡淡的说道,一脸平静,他原本以为就是两家人一起吃个饭啥的,真没想到王珪会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殿下,那日吴国公也在您的府上,之后朝堂同僚都知道了,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殿下见谅。”
“无事,本王也就随口一说而已。”
临近午时,该来的人来的差不多了,李宽还在来人之中见到了几半生不熟的熟人,秦琼、李绩、程咬金、魏征当然也少不了尉迟恭这个宣传人,至于段纶李道兴之流那就是李宽的老熟人了。
李宽一副小大人的摸样和王珪同坐堂中,李道兴这些老熟人见到李宽的样子直发笑,若不是因为事情很严肃,李宽真恨不得一巴掌抽在李道兴的脸上。
王敬直在王夫人的带领下到了堂中,小孩子很乖巧,规规矩矩的给李宽磕了三个头,口中叫着义父。李宽不知道古代收义子的规矩,但是他自己前世拜过干爹,总归也就是那几样而已。
见到李宽看向自己,福伯眼疾手快的将准备好的礼物给放在了案几上,李宽的带来的礼物不多,一副碗筷、一个长命锁、一套小衣服、一套文房四宝。
将金碗玉筷递给王敬直,李宽说道:“义父祝愿你以后金玉满堂。”将长命锁挂在了王敬直的脖子上之后,又说道:“义父祝愿你长命百岁。”
李宽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并不觉得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叫自己义父有什么尴尬的,每拿出一样东西,他总有一句祝福之词,寓意很好,王珪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干亲就算这样认下了,喝了一顿酒,吃了一顿饭,李宽准备打道回府,王珪很客气,让府上的下人搬了好几个箱子到李宽的马车上;王夫人也很客气,将自己亲手做的一件裘衣送给了李宽,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皮子做的,但从手感来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回到桃源村不久之后,李宽又受到了王珪派人送来的拜帖,这让李宽有些疑惑,好在杜伏威以前收了不少的义子,结果一问,杜伏威也不知道,当初他收义子都是在军中,哪有李宽这般繁琐。
好在袁天罡跟着李宽回了桃源村,既然是袁天罡牵的线,总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这一问,李宽明白了,原来大唐认干亲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他去了王府收义子,王敬直作为义子也要在七日之内回访,斋戒沐浴是不用,但是回访那天他要穿上大红的衣袍等着王敬直跪拜,而王珪就是带着王敬直回访来的。
回访都好说,大不了再送一些其他的礼物,只是穿一件大红的衣服让李宽有些不自在。不过规矩如此,李宽也只好认命。
王珪确实很客气,当初就送了李宽不少的钱财,现在登门又送来了不少的字画,李宽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一早的时候,万贵妃便给他搽脂抹粉,再加上一身的大红袍子,就像是小丑一般。
好不容易等到王敬直跪拜完了,刚准备脱下身上的红袍子,结果袁天罡又出来搞事了。
“殿下,红衣不能脱,得穿满七日的时间。”
李宽满脸狐疑的看向袁天罡:“袁道长,你没骗本王吧!若是洗澡、睡觉总要脱衣吧!”
“洗澡自然是可以脱衣,寻常时间必须得穿着,自古规矩如此,必须穿满七日,否则对您和敬直都是有害无益啊。”
听完,袁天罡的话,李宽也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只不过见到王夫人一脸乞求的样子,他忍住了,然后气冲冲的走了。
“殿下······”
“本王回后院洗把脸。”
李宽的话音传来,堂中众人莞尔一笑。
:。:
wxi7
第271章 没事找事()
自从收了王敬直为义子之后,李宽就显得无所事事了,除了上课下课之外,好像没有其他的事情值得他去记住,直到府上的仆从开始褪去往日的慵懒,他才发现自己又在大唐混过了一年。
过年向来是喜庆的,只是李渊和李宽都有些不太高兴,过完年就代表着要改元了,武德的年号不会再用了,李渊也正式成为了过去式。不知是出于敬重还是出于展现自己的威仪,李世民和朝臣商议年号的时候还将李渊给请进了皇宫,从皇宫回来之后,李渊一直闷闷不乐。
想想也是,往日的朝臣见到他谁不是恭敬有加,结果现在见到他依旧恭敬只是心中却少了几分敬畏,这样一位帝王如何开心的起来。
李宽不开心那是因为改元贞观就代表着要开大朝会,大朝会的繁琐和无聊他已经见识过了,他不想去又不得去。
大朝会依旧照列而开,比受封李世民为太子之时还是繁琐,但是没有人因为大朝会的繁琐有一丝的不痛快,人人脸上堆满的笑容,只有李渊面无表情。看着高坐于上的祖父,原本就装作强颜欢笑的李宽,脸上的笑容更不自然,大家都记住了大唐改元是个大喜的日子,可是好像都忘了高坐于上的李渊。
一场大朝会下来,李宽快要累瘫了,睡了一夜之后,手软脚软,感觉像似经历了一场大战一般。
在万春殿中不停的捶腿,李母挺着个肚子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觉得儿子越发俊朗,心中说不出的高兴。怀恩进宫所谓何事,李世民对她没有隐瞒,一心认为父子化解了矛盾的李母能不高兴吗?况且李宽还让胖厨子进宫给她开小灶,她有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说来,胖厨子进宫给李母开小灶还让李世民发了老大一通火。胖厨子的厨艺那是没得说,全大唐应该找不出一个比他厨艺更好的人。在大唐,厨子地位不高,本身是不被勋贵所看重的,只是当你成为了顶尖的厨子,那就是一个人才。李世民作为皇帝,又岂会放过人才,好心征召胖厨子进御膳房为官,结果胖厨子实在啊,想都没想便拒绝了。好在有长孙劝住了,不然胖厨子还真成了只是路过人间的过客。
胖厨子不在意自己是不是会成为人间的过客,他只知道没有李宽,他早成了人间的过客,对他来说,若不是要报答李宽的恩情,或许早就去陪死去的妻儿了。
无情的男人不少,但是痴情的男人也不少,李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痴情人,不过他知道当皇帝的李世民显然不是一个痴情种子,一群莺莺燕燕的妃子,这哪像是一个痴情人。
看着李世民身后的一群美人,李宽下意识的多看了杨妃两眼,准确的说不能叫杨妃而是杨嫔。后宫之中,以皇后为尊,之下便是四妃,再然后才是九嫔,李宽一向以为杨妃是受宠的,毕竟在他的记忆之中杨妃是后宫四妃之一,况且除了长孙之外,好像只有杨妃才是给李世民生了两个儿子。按理说,四妃之中应该有杨妃才对。
好在,李宽昨夜陪李渊喝了一顿酒,才得知四妃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现任李世民四妃的妃子不全是受宠的,就像韦贵妃,她并不是首嫁李世民,之前还嫁给了隋朝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这样的身份如何能贵为四妃之首,无它,只因韦贵妃出身京兆韦氏而已。说到底,这只是政治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