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承包王-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宽的话音一落,苏媚儿便点了点头,笑道:“文馨,吃饭···吃饭,不用管母后了。”

    懂礼可爱的小女孩儿谁都喜欢,苏媚儿自然不例外,说完不算完,还用筷子帮着儿媳妇夹菜,令李宽很是意外,不是说儿媳妇天生就是当婆婆的对头吗,怎么到苏媚儿这里就全变了呢,这还没过门呢,怎么就自称起母后来了?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出现了一瞬间。

    毕竟他当初为李臻找的妻子能令儿子喜欢,能令自己的妻子喜欢,值得高兴,正打算开口打趣两句,却见嚼着肉片的李哲一副小大人的摸样,长叹了一口气道:“我真心喜欢的妻子如今在哪里呢?”

    听见李哲感叹的人不止李宽,还有李渊,李渊自然而然的回了一句——在哪里,这得问天上的月老。

    :。:

    wxi7

第514章 相敬如宾() 
月老是什么?

    就是李渊,在没听过李宽给万贵妃等人讲述过关于月老的故事之前,他也不知道月老代表什么意思。

    月老,月下老人的简称,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关于月老的事迹,在唐代之前,是没有记载的,记载月老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

    而《续玄怪录·定婚店》的故事恰巧李宽知道,毕竟在他前世的小时候就靠着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娱乐,而且不仅是他,在那个没有电视,只有只有广播,只有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有场坝坝电影看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农村孩子都是靠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娱乐。

    像熊外婆这类吓唬孩子的玄幻民间故事,李宽前世听了不少,记忆犹新。

    可以说,自古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故事代表着李宽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所以在万贵妃居住于桃源村之时,李宽闲来无事便给闲来无事的万贵妃讲解过这个故事。

    当然,李宽很自然的将时间给改了,把唐朝的元和二年改为了汉高宗的初元二年。

    至于李渊能说月老二字,李宽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用想也知道是万贵妃将这个故事讲给了李渊听了,但丝毫不知这些事情的李哲却是不知道。

    “曾祖父,月老是何人,重孙的妻子在哪里为何要问月老?”

    “月老是天上的神仙······”

    “曾祖父胡说,天上根本就没有神仙。”

    “哲儿怎知天上没有神仙?”

    “这是父皇说的,天上就是没有神仙,所谓的鬼神都是不知所以的百姓杜撰出来的。”显然李哲是无条件相信自己父皇的话的,面对李渊也敢出言反驳。

    李渊没好气的看了李宽一眼,李渊眼神中的意思,李宽瞬间就明白了。

    “好好听曾祖父说,没有神仙的事心里知道就行。”

    李哲点点头,“曾祖父,您继续。”

    这都已经认定没有鬼神了,还让他说什么啊!

    不过,小重孙脸上的认真,让他不知该如何拒绝,只好将传说当成历史典故来讲解。

    “话说,汉朝初元二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前去清河访友,途中借宿在宋州宋城县南店栈······”

    李渊有说书人的潜质,从万贵妃嘴里听到的故事不仅吸引了李哲,连一旁的苏媚儿和冯文馨等人也被他所言的故事给吸引了。

    饭也不吃,静静的听着李渊说故事。

    关于月老的故事不算长,但李渊添加了许多自己的理解愣是将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说成了凄美的故事,原本的故事之中可没有什么韦固落难被妻子所救,韦固明明是未成家而业已有,愣是让他说成了娶妻之后,才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当了参军官,为了家里的妻子愣是拒绝了王泰的女儿。

    听李渊讲述的故事,李宽一张嘴张的老大。

    我的天啊,这是明目张胆的在篡改自己给祖母讲述的故事嘛!明明王泰的女儿才是韦固妻子,这平白无故冒出来的妻子究竟是哪来的啊!

    不过,故事中加上落难的情节,加上忠贞不渝的情节,李宽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令整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味性,符合女人们对男人要求,只爱一人,就是不知道这故事是李渊自己改的,还是万贵妃给改的。

    故事听完了,李哲沉浸在了李渊的故事之中,回神之后便问道:“父皇,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李宽先是摇头,后又点头,叹道:“或许是有的吧!”

    李哲觉得自己父皇变了,之前明明就教导自己说天上没有神仙,为何听了一个故事下来,就说有神仙了呢?

    “父皇,那您为何之前都说没有呢?”李臻代替自己弟弟将疑惑问了出来。

    李宽愣了片刻,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在此之前,一直教导孩子天下无鬼神之论,是出之于他的前世受到的教育,天下间确实没有所谓神佛,而如今却又改口,乃出之于他内心的感受。

    他也不敢肯定这天下是否有鬼神的存在,毕竟他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大唐,这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之事,根本不是科学能解释的通的。

    李宽叹了一口气道:“为父此前说天下没有鬼神,乃是因为许多人喜欢借用鬼神之名做出犯法之事,不信鬼神方可冷静的判断,至于这天下间到底有没有鬼神,为父不知道,大抵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吧!

    不过,以咱们而言,理当不信鬼神之说,要坚定一个理念,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可听信所谓的上天安排。”

    见李臻和李哲兄弟两若有所思的点头,察觉到儿子并非纠结鬼神之说,李宽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男子与女子说看重的方面是不同的,就像安平和小芷。

    她们两人听完了李渊讲述的故事之后,便发出了感叹:“不知我能否嫁给一个像韦固这般痴情的男子,一生相敬如宾。”

    李宽愣住了。

    安平和小芷才多大啊,十几岁而已。

    在后世,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无忧无虑背着书包上学的年纪,可是现在竟然在憧憬自己将来的夫君了,这还了得,早恋这种事必须禁止。

    打算开口教训安平和小芷两句,张了张嘴,却感觉有东西堵在了喉咙上一般,难受,黯然长叹了一口气。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并非是自己能改变的。

    当然,这并非李宽黯然长叹的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感慨两个妹妹已经长大了,过不了几年就得把妹妹嫁个其他人了。

    一想到不知是哪家的臭小子抢走自己妹妹,李宽便很不高兴,怒道:“你们以为相敬如宾就算一生幸福了?”

    “难道不是?”安平问道。

    李宽没正面回答安平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知道相敬如宾的意思吗?”

    “自然知道,相敬如宾便是说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既然知晓,那相敬如宾的一生又岂可算是幸福美满,所谓的相敬如宾乃一群吃饱饭没事干的迂腐之人的自我宽慰罢了!”

    在李宽看来,他这句话是没错的,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于何处,他知之甚详。

    所谓的相敬如宾便是一场秀,一场令自己扬名的表演秀,显然这场表演秀的结果很好,也就有了一些自我安慰之人将相敬如宾的这个成语流传于世。

    当然,他对于主导这场表演秀郤缺是敬佩的,毕竟坚持难能可贵;不过,对于把所谓的相敬如宾流传于世的人,他看不起。

    把妻子当作宾客来对待,这样的丈夫不是蝇营狗苟之辈,就是对妻子心无爱意,毕竟在李宽看来,也只有蝇营狗苟之辈想要巴结于自己妻子娘家人的权势,才会做到如此地步,而剩下的另一种情况,就更不必说了。

    这样的家庭能算的上美满吗?

    “安平、小芷,你们要记住,五个手指头都是长短不一,更别说人与人之间了,一家人之间难免有吵吵闹闹,若是对待自己的丈夫都向对待宾客一般恭敬守礼,这也难以称得上的幸福了,所以说将来成亲之后,改发脾气就发脾气,改教训就教训,一切有哥哥给你们做主。”

    说完,就发现万贵妃和苏媚儿看的眼神有了变化,李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承认自己说这些的重点就是最后一句话。

    wxi7

第515章 猜灯谜() 
自从冯文馨来台北后,李府便多出了一个人,这对于李府上上下下并未有多大的影响,无非是多了一双筷子罢了。

    当然,冯文馨的到来对李哲的影响还是有些大的,平日里唉声叹气的次数变多了,无事之时总问李渊为何自己没一个妻子。

    这种现象很不好,不管是多大的人若是老感觉到不公平,便会滋生出一种仇视的心里,就像现在的李承乾仇视李泰一样,他便是感觉到了李世民对待他和李泰不公平。

    李宽没办法给李哲找一个妻子,只好用李哲感兴趣的商业来打断李哲的思路,事情多了,也就没时间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所以李哲很忙,哪怕是上元节这天,李哲依旧很忙。

    上元节,乃是一年以来人们最看重的节日,比起除夕夜还要被人们所看要,就连常年宵禁的长安城在上元节前后三日也会撤除宵禁,有此可见这个时代对上元节的看重。

    虽说李宽看重的是大年三十,但上元节却是华国大多数百姓所看重的节日,也是李世民和李渊等人所看重的节日,李宽自然陪着李世民等人一去了台北城。

    “为何不见哲儿?”出门好一会儿了,李渊才发现李哲向来活泼的李哲尚未跟随一起出门。

    “在府上制定楚王府今年的产业发展计划呢,不用管他。”李宽很没有作为父亲的觉悟,随意回了李渊一句。

    “宽儿,你太苛求了,上元节乃欢庆的日子,怎能让哲儿自己一人在府上忙碌呢!”

    李世民为李哲抱不平,李宽却毫不在意的回道:“府上可不止哲儿一人,还有怀恩在帮他忙呢!”

    看了眼李宽,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皆摇了摇头,对于李宽教导孩子的方法不认同,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毕竟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教导孩子的方法不好,又如何指责李宽教儿子的办法呢?

    走了小半个时辰,便进了内城之中。

    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百姓摩肩接踵,担心儿子被人挤到,李宽下意识的低头找寻身边儿子,却发现李臻不知何时拉与苏媚儿和万贵妃等人跑到了一个灯谜摊子前,正笑呵呵的接过了老板的递给他的花灯,递给了一旁的冯文馨,甚至还隐约听见了安平不满的骂声。

    猜灯谜原本是始于南宋,不过有李宽有存在,当年在闽州之时,猜灯谜便被流行了起来,李世民虽不知道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但看着城中不少的灯谜摊子,看着不少的行人在灯谜摊子前驻足,还是能知道一些。

    所谓的猜灯谜大抵便如同宫里所流行的“文义谜语”之类的文字游戏差不多。

    随意的走到了一摊子前,只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少年正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行人猜灯谜,很简单的一个“岳父大人”便难住了不少的猜灯谜的百姓,李世民自信一笑,直接开口给猜谜之人说出了谜底。

    “谜底乃是仗。”

    一群猜谜的人老大不高兴的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