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承包王-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连三个问题把李哲问傻了,李宽才叹了口气道:“你以为父皇不知水泥路的好处,可是咱们华国才建立几年啊?哪有那么多的人手来修建水泥路。
诚然,咱们也可学闽州,将修建水泥路之事承包出去,可是华国有多少人能承担起修路的费用,又有多少百姓愿意出过路费走水泥路呢?
父皇不期盼其他,只期盼你们兄弟二人将来能超越父皇,让华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作为皇帝,期盼儿子超越自己大抵是每个皇帝的心愿,因为这代表着帝国能长盛不衰。
现在,正返回长安的李世民亦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起因嘛,很简单。
因为楼船从未在内河之中出现过,占据了大半个河面的庞大威严的楼船令无数的百姓沿岸观看,不少人高呼:“楚王回大唐了。”
呼喊中充满了欢喜的意味,这欢喜的意味令李世民明白了一个道理,楚王在闽州的威望无人可及,哪怕他这个皇帝也难以企及。
在闽州之地,楚王的威望超越了他这个皇帝,儿子超越了他这个老子,他是高兴的,可一想到儿子不会再回大唐,却又一阵发苦。
认为自己当皇帝当的不错的李世民心绪有些复杂,想到了那个尚在长安监国的太子,想到了前些年那个不被自己看好的儿子已经超过了他这个做爹的皇帝,那个一直被自己教导的太子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所以不由得便发出了与李宽同样的感叹。
“望承乾亦能像宽儿一样,将来比朕优秀吧!”
听到李世民感叹的平阳公主笑道:“陛下,宽儿是不错,但要与你相比还是差了些。”
“是吗?”
李世民笑了笑,心里却不认同平阳公主的说法。
在他看来,李宽超过他也是迟早之事。
华国如今虽不及大唐繁荣,但华国的发展前景他很看好,论起李宽发展经济的手段,就是他亦自愧不如,而且他如今已经人到中年,可李宽才多大,几十年之后,大唐是否还能比华国更加繁荣呢?
“当然,二弟你可是平定了天下诸侯,百战而胜的帝王,宽儿只不过······”
平阳公主说不下去了,论起立国之功,李宽其实不比李世民差多少,李世民平定了十八路诸侯不假,但李宽亦带着几万大军带回了几十万的俘虏,在蛮荒之地建立起了国家,两者之间难以比较出谁优谁劣。
“只不过什么?”李世民反问了一句,然后自问自答道:“只不过那小子仅仅凭借当年的四五万楚王军便扫平了吕宋一国,凭借四五大军战胜了暹罗十万大军,这就是朕恐怕也难以做到啊!”
“陛下、夫人,你们都忘记一点,宽儿当年出征之时的年纪,四年前宽儿才年满十七啊,十七岁的年纪便敢带着大军出征海外,单单这份雄心,微臣便佩服不已。”
柴绍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只想到了李宽如今已成年,可从未想到李宽当年出征海外之时才十七岁,此等魄力和雄心,值得大唐任何人仰视。
仿佛觉得柴绍的话不足以显示李宽如今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连福感慨道:“老奴如今还记得当年殿下去闽州之时的盛况,那一年楚王殿下才十二吧,仅仅几年的时间,闽州便可比关中,这天下可比肩殿下之才者恐怕不足一掌之数啊!”
连福的话,令平阳公主有些羞赫,令李世民陷入了回忆之中。
回长安的这十几日,李世民全都在回忆李宽当年在大唐时做出的功绩了。
以前,他也没忘记李宽的功劳,只不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平心静气的回忆过,这时候,李世民才真正的认识到他这个儿子到底是怎样的怪物。
灞桥码头,工人们早已被清空,一群群威风凛凛的士卒守在码头,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不远处,身着官服的勋贵们不是面带忧色就是面带怒容,三五成堆的聚在在码头前谈论着,为首的李承乾和李泰不时插上两句嘴,抬头望一眼灞河河面。
一匹快马在夕阳的照耀下朝着码头飞奔而来,马上的士卒高喊:“陛下回长安了,还有半个时辰便到。”
此话如同一颗定心丸,守候在码头上的人群不由的露出了安定的神色。
半个时辰之后,楼船靠近了灞桥码头。
早就听说过,闽州的楼船庞大,但亲眼见识到了才知道楼船是何等震人心魄,这哪是庞大就能形容的,分明是水上霸主嘛,他们敢发誓没有任何船只能与楼船抗衡。
李世民刚一下船,作为百官之首的太子李承乾便已躬身行礼道:“父皇,吐蕃已聚集二十万大军,进犯凉州。”
话音一落,与楚王府有大仇的高士廉便行礼道:“陛下,凉州百姓遭此横祸,皆乃安平公主与夷州率性而为,不治罪不足以平民愤啊!”
李世民只看了眼高士廉,感叹道:“朕记得贞观五年,宽儿亦是在此离开大唐的吧,如今已有十年了。”
wxi7
第522章 李世民留下的烂摊子()
一眼,一句话,便让在场之人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高士廉这怎么了?都说人老成精,怎么他越老越糊涂了,现在这时候还想着找楚王府的麻烦,这不是在找死吗?
不少人在疑惑高士廉为何看不清情势,也有不少人心里委屈,毕竟李世民当年对李宽的态度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都没想到过了几年的时间,李世民会异常看重李宽。
当年李宽被迫离开长安,虽说是世家之人出的大力,但满朝的勋贵之中,除了楚王一系的人马,谁敢说自己当年没存有推波助澜的心思,心里不由得有些苦涩。
作为宰相的房玄龄没管其他,当即行礼道:“陛下,此时非感怀楚王离京之时,当尽早回宫商议吐蕃进犯一事。”
毕竟同场为官多年,好歹也有些交情,不管怎么说,他也不愿意见到高士廉再次被李世民处置,当年的一众老兄弟如今已不多了。
更何况,如今军情紧急确实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若是连这点都看不明白,房玄龄也不配称为一代贤相了。
“回宫吧!”李世民大手一挥,登上了回宫的马车。
在回宫的路上,李世民挠着脑袋,显然有些疑惑。
要知道,他明明将吐蕃的副使吞弥·桑布扎扣押在了长安,而且离去的各国使臣也不过走了十几日,按照时间来算,松赞干布明显不可能知晓大唐杀了禄东赞一行人,怎么可能聚集二十万兵马进犯凉州呢?
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发现房玄龄等人面带难色,显然知道其中的关键,李世民怒了。
“说。”
滔天的怒火,让同在马车之中的房玄龄等人双腿发颤,其中以李承乾和李泰哥俩的脸色最为难看。
“陛下,吐蕃的副使吞弥·桑布扎已回了吐蕃。”
听到房玄龄这句话,又发现李承乾和李泰哥俩的表情,李世民想都没想,一个大耳刮子便抽了过去,所谓的储君和皇子的颜面早已被心中的怒火给燃烧殆尽了。
“是何人给你们的胆子,竟敢违抗朕的旨意?”
“陛下,此事怪不得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陛下离开长安后不久,吞弥·桑布扎便已疫病欺骗了所有人,当时吞弥·桑布扎满身红肿,诸位大臣皆认为······”
长孙无忌的话未说完,李世民便打断道:“疫病?好一个疫病,宫里的御医果真如宽儿所言,皆是废物,朕要他们还有何用?”
“陛下,此事也不怪宫中的御医······”
房玄龄的话也没说完,李世民再次打断道:“不怪他们,难道怪朕?”
房玄龄不知该怎么接过李世民的话头,心中暗道,说来还真的怪您,谁让太子与魏王都是您儿子呢!
房玄龄不好意思开口,李承乾战战兢兢地给李世民做出了解释。
其实,事情很简单,吞弥·桑布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令驿馆的小吏们都如同他一样变得满身红肿,疼痒难耐。
李承乾和李泰哥俩,还有朝中的勋贵们根本就没有怀疑,当时只剩下庆幸了,庆幸李世民没在长安,毕竟疫病对于天下所有人来说,谈之变色。
没有怀疑自然也就顺势而为了,加上吞弥·桑布扎装着奄奄一息的样子,李承乾和李泰哥俩和长孙无忌一合计,自然而然的将吞弥·桑布扎扔去了乱葬岗,留他自生自灭,毕竟吞弥·桑布扎陪着禄东赞来长安之时可没少给几人送礼,都要死的人,再给一刀显得大唐勋贵没有仁义嘛!
结果不言而喻,吞弥·桑布扎逃回了吐蕃。
如果说要怪,只能怪大唐对于疫病太过畏惧,只能怪儒家太过于注重仁义,怪李世民没教会李承乾小心谨慎。
而远在台南的李宽,现在就在责怪自己没教会小儿子小心谨慎的道理,也在责怪李世民不要脸,竟然给小孩子下套。
原本,来台南之后李宽是很高兴的,因为台南的情况很好。
至少在百姓融合这方面的情况很好,李宽不知道马市长是怎么想到居民点这个办法的,但马市长偏偏就将村落修成的居民点,一户汉人一户从吕宋或中南半岛迁移而来百姓,就连不少成年人都已经学会说几句汉话了,相处融洽。
一句远亲不如近邻的话更是被台南的百姓奉为了经典,可谓众人皆知。
之所以人尽皆知,就不得不说马市长很懂宣传的作用了。
之前,马市长在百姓之中考察时,见到了一个吕宋的土著背着一个汉家小子外出求医,这本来不算是什么大事,不过马市长很聪明的将这件事在台南大肆宣传,让台南成立的报社大力夸赞此事,以至于不少汉人们陷入了回忆之中。
按照居民点的办法安置住处,周围的人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难事自然得帮村一把,或许平日里还没觉得什么,但经过宣传之后,百姓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土著帮衬了自己不少,自然而然的开始接纳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台南的百姓。
借着这股来之不易的东风,报社便顺势写出了一篇关于远亲不如近邻的文章,上面还详细的解释李宽是在何时何地说出的这句话,详细的介绍了报社成员在台南各地走访询问到的情况。
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台南的其他情况不论,只论百姓融合的问题可谓整个华国最好的地方。
华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百姓融合的问题,而台南已经作出了范本,李宽很高兴,可是没等他高兴两天,李哲却吵着要他给人手,而且还是能为官的人手,李宽郁闷了。
事情的起因便是李世民在上元节那天晚上给李哲下套了,给李哲说他是闽州的大都督,是最高的官员,闽州的官员要他自己亲自任命才行,还说什么李宽当年也是亲自任命的闽州官员,让李哲跟李宽学。
不仅如此,还给李哲抱怨说大唐没有合适的官员,找不出官员去闽州任职,给李哲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说什么既然接下了闽州大都督的职位,任命官员便是李哲自己的责任。
而且,李世民还挺能把控李哲心思的,提到了李哲最为气愤的一点,说什么大唐派到闽州的官员都与平阳公主有关系,肯定会像以往的官员一般在闽州为非作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