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承包王-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这是谁啊,你为什么要揪他耳朵捏,是不是他不听话?”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儿抱着兕子的小腿,躲在兕子身后脆生生的问道。
“这是小侄儿,他是不听话才被揪耳朵的,所以新城以后要乖乖听话哦!”看了眼身后的妹妹,兕子很有长辈的威严,吩咐道:“看什么呢,给你新城姑姑问好啊······对了,记得给新城准备一份见面礼,否则姑姑回台北告诉二哥和二嫂,还要告诉安平姐姐。”
兕子的威胁在李哲看来不重要,自己父皇和母后疼他还来不及呢,不可能对他动手,是安平姐姐四个字令他有些担忧。
不过叫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女孩儿姑姑,李哲还是觉得很扯淡。
惊呼道:“明达姑姑,你是不是搞错了,我要叫她姑姑,他还没我大呢,怎么可能是我姑?!”
李哲的话语充满着不可置信,但事实是如此,不说叫姑姑,也得叫一声堂姑姑。
“小王爷,这位乃是新城公主,您还真的叫姑姑。”怀恩在李哲耳边低语。
“真是姑姑啊!”李哲瞬间觉得一阵头大。
“那还有假。”兕子肯定的回了一句,想到了李宽的安排,提醒道:“对了,二哥说你今年要留在长安过除夕,等到过了除夕之后,同我和新城一同回台北。”
李哲点点头,这件事李宽在此前的书信之交代过他,倒也没有任何意外。
不过片刻之后,李哲便回过神来,再次惊呼道:“明达姑姑,您是说新城姑姑也要去台北?”
“怎么,不欢迎你新城姑姑去台北吗?”兕子不满的瞅着侄儿,大有一言不对,便朝侄儿的耳朵下手的意味。
“欢迎啊,太欢迎了。”
李哲像狗腿子一样的笑着,心却泪流满面。
父皇啊,有一个安平姑姑和明达姑姑已经够了,这要是还有一个新城姑姑,儿臣之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李哲感慨自己今后的日子难过,李世民却放下了手的书信,大笑道:“好啊,真可谓一纸抵万金。”
对于李世民······准确得说是对于每个皇帝而言,钱财已经让他们提不起任何兴趣了,能让他们提得起兴趣的乃是治国安邦之策。
很显然,李哲送给李世民的书信便是治国安邦之策。
信提及的皆是,楚王府最近大半年为何大力支持王家恢复的缘由,提及把王家作为领头羊的好处。
世家管理世家的办法,让李世民豁然开朗,若是大力扶持王家,而王家又收归于了麾下,不仅可以兵不血刃的将世家的威胁降低最小,还能减轻他身的担子,真可谓一箭双雕。
唯一的坏处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他李世民等得起。
当然,信也少不了建议李世民支持楚王府在大唐创办学舍之事,毕竟这件事只是靠楚王府一家的财力,还是难以支撑的。
不过最后这条建议,是李哲自己给加去的。
大半年的时间,试点很成功,而成功的结果是各地的学舍开始陆陆续续的建造,楚王府花出去的钱财,李哲心知肚明,看着一笔笔花出去的钱财,他肝儿疼。
创办学舍的事虽说对王府有好处,但大部分的好处还是让大唐给占了,总得让大唐出点钱财才合理嘛!
这便是,李哲的想法。
不过李世民并不清楚书信最后条是李哲加去的,他笑道:“哲儿,这份大礼确实不错,可惜这好像并非是你送给皇祖父的吧,这应该你父皇送与皇祖父的,与你可没多大关系。”
李世民只是为了好玩儿,逗逗李哲,却见李哲一本正经道:“其的言论大多出自父皇不假,可是父皇尚未在大唐,对大唐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这其还有孙儿的见解,说是孙儿的礼物也不差。
而且孙儿的礼物可不仅仅是信所言,还有一条建议,祖父可愿一听?”
“哦,说说。”
“王家前些衰败,不少世家之女不愿嫁入王家,所以王家男子不少尚未成婚。”
尚未说完,李世民打断道:“哲儿的意思是让皇祖父下嫁公主?”
李哲摇摇头:“非也,王家虽有恢复,但还不够资格尚公主,不过朝臣之女还是合适的。
一来,朝臣之女大多懂些学识,嫁给王家之人便可教授学子,便减少了王家在学子之间的威望。
二来,祖父赐婚,可令王家感念祖父恩德,且朝臣亦是如此,毕竟以孙儿在大唐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不少勋贵依旧对世家追捧。
如此一来,可谓一箭双雕。
不过,孙儿也知晓大唐的规矩,看祖父是否有魄力打破这规矩,让女子也参与到教授学子之了。”
李世民看着李哲,哈哈大笑道:“既然你父皇在华国都有此魄力,皇祖父自然也有。”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x
wxi7
第553章 无论哪一天,都是吉日()
作为一任帝王,是不会容忍任何人看不起的,尤其这个人还是他的亲孙子。
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如此坚定的喊出这句话,无过多的原因,只因在台北学习拼音之法的于志宁等人已经返回长安有一段时间了。
回来就回来吧!
但于志宁等人回来后,不知在台北受到了何种打击,在弘文馆教学时,在教导皇室子女时,时常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挂在嘴边,李世民当然底气十足了。
于志宁到底有多迂腐,从他当初到闽州,到台北之时,对李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如今于志宁从台北回来之后都能有如此大的改变,朝臣之中反对女子教授学子之事显然不成大问题。
李世民如此有魄力,倒是让李哲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您这是同意了?”李哲问道。
“哲儿都说此事乃一箭双雕,祖父自然同意。”李世民理所当然道。
同意了,李哲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话题了,因为李世民下旨召他进宫这件事本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中,根本没准备多余的话题与李世民闲聊。
按照他的打算,李宽让他代转给李世民的书信,也是要等他准备离去之前交给李世民,顺便探望下李世民,然后安安心心的回台北。
甘露殿有些安静,不过这种安静只持续一会儿,毕竟有两个小女孩儿在甘露殿之中嘛!
借由两个姑姑在甘露殿中谈笑,李哲抱着一线希望问道:“祖父,您真打算让新城姑姑去台北吗?看新城姑姑的样子,恐怕才三岁左右吧!”
李世民当然不愿意女儿随另一个女儿去台北,毕竟谁又不想儿女绕膝呢,可惜他没办法,不得不为。
李世民叹了口气:“你新城姑姑出生后的前一两年,身子骨不错,也没听御医说有任何病症,今年祖父从台北回来后,却发现你新城姑姑好像也······”
见李世民顿住了,连福提醒道:“陛下,遗传。”
“对,遗传了皇后的气疾,而治愈气疾,也只有你父皇和孙道长才有办法,听兕子说孙道长如今正在华国忙着创办医学院,教导学子学医,没有时间回大唐,而你父皇不必祖父告诉你了吧!”
李哲如丧考妣的点点头,叹道:“父皇确实难以回大唐,前不久护龙卫送来了父皇的安排,吩咐孙儿择吉时将祖母和外曾祖父母的坟茔迁到台北,想来父皇也难得回大唐了。”
话音刚落,不等一无所知的李世民惊呼开口,甘露殿外边有人长叹了。
“是吗?看来二弟真不愿回大唐了。”李承乾一瘸一拐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朝李世民行礼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此时的李承乾,多希望自己也能有一片属于自己一人安于之地,若是有机会,他也想不再留在长安,不再留在长安城。
这里是他的伤心之地。
且不论去年,李世民下旨杀了他最为宠爱的称心。
就是贞观十五年,这一年中,大唐发生的大事也不少,除去与吐蕃尚未结束的国战,还有席君买平吐谷浑之乱、册封百济王、大唐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李世勣大败薛延陀,这些事一件件都有他李承乾的功劳,可是李世民却从未夸赞他半句。
毫无赞赏便不说了,反而将唯一一件有利于他巩固太子地位的事交给了李泰,让李泰带着太常博士吕才主持刊定阴阳杂书,让李泰在文臣之中名声大噪。
他失望了,伤心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早已有的谋算。
“太子怎么来了?”
见到儿子那一瘸一拐的样子,见着李承乾脸上的那股莫名神色,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他认为李承乾还未将当年的一点小矛盾放下,全然不知李承乾正是因为他才有这般模样。
“听说哲儿进宫了,儿臣前来看看哲儿。”
李承乾的话音很平淡,却令李世民的眉头皱的愈发紧蹙。
刚想怒骂两句,让儿子放下当年种种,却见李哲行礼道:“侄儿见过大伯,父皇有言,若是有时间请大伯去台北坐坐。”
对于自己父皇为何要请这个瘸腿的大伯去台北,李哲想不通,所以他曾回信问过李宽,而结果却让他越发疑惑,只因李宽给他的回信说,打算劝劝李承乾,至于劝说李承乾什么,回信之中却未曾提及。
听到李哲这句话,李承乾勾起了嘴角,微笑道:“是吗,大伯若是有时间定然去台北看二弟。”
李承乾这番话,令李世民紧蹙的眉头散开了,笑道:“有时间确实该取台北看看,当年的那点仇怨也该放下了,正好去看看你二弟是如何治理华国的,你比起你二弟差远了。”
李世民只是顺嘴一说,但听在李承乾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诚然,他也知道自己不如李宽,毕竟李宽当年留下的法子便让大唐富庶了不少,但他也是尽心尽力的为大唐的繁荣日夜不休的。
自从李泰渐渐长大,开始处理朝中事务,在李世民嘴里,他从未听到任何一句好话,总拿他与李宽相比,然后告诫一番,却从未拿李泰与李宽相比过,这种不公平的对待让他的心渐渐的凉了。
此时听到李世民这句话,李承乾的心里已经泛不起一丝波澜,平静的应承道:“当年那点恩怨,儿臣早已忘怀了,今日听到哲儿此番话,儿臣亦相信二弟也忘怀了,儿臣也确实该向二弟学学,儿臣之才、心胸,尚不及二弟啊!”
仔细看了看儿子,李世民发现儿子居然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自然高兴异常,但嘴上说出来的话却不尽人意,冷哼道:“知道就好。”
此话、此态度,就是李哲也有些为这个没见过几面大伯有抱不平。
“皇祖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大伯或许在其他方面不及父皇,但也肯定有比父皇优秀的地方,您此话欠妥。”
“哦,那你说说你大伯有何优点?”
这句话并未把李哲给拦住,笑道:“孙儿与大伯只见过几面,不太了解大伯为人,不过孙儿在大唐这段时间也听不少人提及过大伯创办钱庄之事,商人多有夸赞,想来大伯也是很优秀的。”
自从当太子监国以来,李承乾极少从人口中听到夸赞之词,而长孙皇后去世后,他更是从未听到过夸赞之词,没曾想今日竟然从自己小侄儿口中听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