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承包王-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想到倭国寻常女人的那些情况,想到倭国女人那种以夫君为天的理念,李宽也就释然了,毕竟大家都是男人嘛,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以自己为天呢!

    看着一队又一队的士卒带着女人和财宝返回,李宽还是很谨慎的吩咐人查问了一番。

    虽说知道士卒们皆未在触犯军法的情况带着倭国女人回来的,但查问却是为了给士卒们敲响一个警钟——自己是军人,不是强盗。

    敲打是必要的,毕竟此番前来的倭国的士卒要留下大部分人,若是不敲打,或许等到下一次换防之时,留下的士卒也就难以称得上士卒了。

    士卒们陆陆续续的回来,等到周边所有的士卒回来了,王翼等人才率领大军返回。

    刚返回,在还没有听过王翼等人的禀报,在刚见到王翼等人时,李宽便吩咐道:“所有人登船,即刻撤出倭国。”

    :。:

    wxi7

第584章 回国() 
撤出倭国,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宽会有这么一个吩咐,毕竟华国大军刚刚才帮着倭国出了极大的力,还没有拿到任何好处,且大军刚刚才返回,尚未有过任何休整,这就要撤离了?

    王翼等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宽,仿佛像似自己没听清楚李宽的吩咐一般,几人同时问道:“陛下,咱们这就回国了?”

    李宽点点头笑道:“算是要回国了吧!”

    “可是······”

    薛仁贵有些不满的开了个头,但最终还是没能把自己的话说完,毕竟开国皇帝的威严不是多少人可以冒犯的。

    不过李宽倒是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显然他们是误解了他的意思,所以李宽解释道:“你们或许是误解朕的意思了,朕是说回九州和四国,毕竟如今这两岛已经是咱们华国的治下了嘛,咱们回去也可以算是回国了。”

    听到李宽这样一解释,众人皆笑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不过李宽却未笑,反而严肃的提醒道:“不过咱们回九州或者四国休整之后,也就到了该回台北的时候了······行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全部登船,咱们回国。”

    几万大军登船撤离,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华国的大军才从江之川缓缓撤离,等到撤离到江津口岸时,间人皇女的使者来了。

    所说之事与李宽猜测的差不多,间人皇女根本就没有送来正式的国书,倒是表明了她在位期间不会派兵攻打九州和四国两岛。

    听到这样的承诺,李宽打心眼儿里佩服间人皇女的智慧。

    间人皇女之所以能登上倭国的皇位,其实就是大唐和华国的帮衬,而本质上就是华国的大军在支撑着她,她在倭国或许是有些根基,可根基终究是不厚实的。

    间人皇女做出这样的承诺,说白了就是暗地里将九州和四国交给华国,从而换取华国在九州和四国的大军支持,且具有威胁的意味在其中。

    毕竟若是她被逼退位了,倭国下一任的帝王说不定就是朝九州和四国动手。

    若是放在以前,这样带着威胁意味的承诺李宽说不定就不回了,立即率领大军从江之川攻打沿岸的城镇,进攻藤原京。

    可是如今,不知是因为心理年纪大了,还是因为想着留下一些困难锻炼李哲,总之李宽不在意的吩咐人将间人皇女派遣来的人打断了两条腿,带着大军跨上了回国的路程。

    在回九州的海路上,李宽这才将所有的将领召集到了一起。

    “九州和四国两岛如今是咱们华国的领地,可是九州和四国距离华国的路途不用朕说,你们亦能明白,所以此次会留下一大批将领和士卒留守在九州和四国,两年之后才会有轮换,你们好好给士卒们说说。

    当然,对于留守士卒的俸禄肯定是比回国的士卒的俸禄高的,朕会派遣台北经商的商人到九州和四国,而士卒们亦可参与其中,所获的利益皆归留守士卒所有。”

    为了让士卒留守九州和四国两岛,李宽也是下大本钱了,所以开会的将领们傻眼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华国大军出征很少留守士卒的,哪怕是如今已归到华国治下的吕宋,实际上留守的士卒也很少,可是听李宽话中之意,留守倭国的士卒必定是一大部分。

    不过这对于将领们而言并非是什么难事,因为当年出征就经历了四年的时间,就算留守两年也不过四年而已,且留守的利益足够大,劝说士卒不难。

    见到众人点头,李宽再次开口道:“当然,若是留守的士卒愿意留在九州或四国,便吩咐人统计下来,陈云你得吩咐海军将士卒的家眷送到四国或九州。”

    “末将领命。“

    李宽点点头,继续吩咐道:“如今九州和四国乃是我们华国的领土,所以得从军中挑选一批人出来治理,至于挑选出来的官员,朕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要知道一些让百姓富庶起来的办法。

    第二,学习语言的能力要高,在一段时间之内必须学会倭国的语言。”

    第一个要求很简单,军中有不少人都符合,毕竟大军此前在台南地区,而台南地区的各种发展法子,军中士卒也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

    但第二个要求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犯难了,毕竟军中之人都是一群大老粗,虽说如今不再像以往一般斗大的字都不识,但学识也很低,更别说要在一段时间之内学会倭国的语言了。

    “陛下,这第二点要求恐怕没有人能办到。”

    见开口之人是薛仁贵,李宽摇了摇头,笑道:“仁贵,这你就想错了,如今咱们大军之中便有不少人懂得倭国话,且当初到倭国打探消息的士卒早已懂倭国话了。

    九州和四国所需的官员,这些人已经足够了,等到朕回台北之后,亦会挑选一部分官员来九州和四国,所以你们按照朕的吩咐进行便是。”

    “末将等遵命。”

    “此次召集你们召开会议,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你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让士卒们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当然,若是你们亦愿意留在九州和四国,朕亦不会阻拦。”

    事实上,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的将领不多,不过也不是没有,像当初大唐派遣到华国的将领便当场说自愿留在九州和四国。

    对于表忠心的人,上位者总是宽厚的,李宽也不例外。

    所以在会议结束之后,李宽将于将军四人留了下来。

    “于将军,你们既然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那朕也就不瞒你们了,九州和四国在不久之后便会成为一国,而你们将会是开国的功臣。”

    听到李宽这句话,于将军四人惊讶的合不拢嘴,怎么也没想到已经是一国之君的李宽竟然还要立国。

    “陛下,您这是·······”

    像似明白了于将军等人的意思,李宽笑道:“你们想多了,你们之前便知晓,朕打算回台北之后便将皇位传给太子,所以对于皇位,朕已经没有那心思,这九州和四国将成立的夏国的君王是哲儿。”

    连即国号都已经想好了,于将军四人全然明白了,于是当即便作出了保证:“陛下放心,臣等定然尽心辅佐贤王殿下。”

    李宽点头道:“朕和你们一样,心里其实也念着大唐,可若是二伯派兵到倭国后,支持间人皇女母子之时,朕希望你们能认清情势。”

    “陛下放心,我等明白,我等如今已是华国人,只认二皇子。”

    李宽满意的笑了,原本打算留守在九州和四国挣些功绩,表表忠心的于将军四人也笑了,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处。

    当然,满意的可不止李宽和于将军等人,还有听到消息的士卒们,特别是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在九州四国为官的士卒。

    本是军伍汉子,如今却有机会出任为文官,兴奋之意难以言表。

    回到九州之后,将领们忙着挑选留守的士卒,忙着挑选出任九州和四国的官员,就连贞观十八年的除夕也在忙碌之中结束了。

    当然,李宽也没闲着,凡是挑选出来的官员,他都亲自接见过,经过了一番长谈,教导了许多致富的法子,其中自然少不了同化九州和四国的本地人的方法。

    等到所有的事务都结束,李宽才从倭国返回台北,正式回国。

    :。:

    wxi7

第585章 传位() 
在李宽回国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开始准备御驾亲征了。

    既然下定了决心举国之力覆灭高句丽,李世民自然希望远在倭国的儿子能率兵从水路上进发高句丽,顺其自然的询问着刚从倭国返回长安的士卒。

    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李世民失望了,哪怕不知道李宽如今已带着一部分士卒回了台北,但却也知道了李宽言明了不会参与到征伐高句丽之事。

    对于李宽的性格,李世民早已摸得七七八八,既然说了不会参与其中,就算他再怎么劝说,李宽也不会参与到其中的。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微微失望罢了。

    毕竟在他看来,大唐对付高句丽是易如反掌之事,若有华国加入便有十二分的把握,若是没有华国加入,他亦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在贞观十九年的三月,李世民率领六路大军出发了,而李宽也在三月回到了台北。

    回到台北的家中,李宽却发现大厅之中只有苏媚儿一人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在吩咐着仆从和侍女们忙碌,未见李渊和万贵妃等人。

    “媚儿祖父和祖母呢?”

    以为多出来那不认识的人是新招的仆役管事,李宽也就没在意,而是看着苏媚儿问着李渊和万贵妃的行踪,毕竟他刚从海外征战归来,以李渊和万贵妃对他的感情,怎么着也会在家里等着他。

    “夫君,祖父与祖母已经回长安了,同行回去的还有孙师父。”

    只是看苏媚儿的样子,李宽就猜的七七八八了。

    落叶归根,李渊、万贵妃、孙道长已经老了,回长安乃是常理,就是他有些时候都有些想念在桃源村那种悠闲的日子,想念生他养他的地方,更别说老人们了。

    当然,像似徐文远一家和杜伏威一家,就没有那种思想,毕竟全家人都在台北,回不回大唐已经没有必要了,或许想念故乡,但他们的家却已经在台北了。

    这不,苏媚儿的话音刚刚落下,杜伏威和徐文远就带着家人赶到了。

    “二弟,听说你在倭国又一次大胜了,何时让你侄儿也跟着外出征······哎呦。”

    作为战将,杜伏威是希望自己儿子杜煜博也能成为大将军的,可是作为女人的单云英,却不希望自己儿子外出征战。

    所以杜伏威的战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单云英给踹了一脚,丝毫不给夫君一点面子,怒骂道:“想要儿子外出征战,等老娘死了再说。”

    或许是人老了,喜欢犯小孩子脾气。

    以前不敢跟单云英龇牙的杜伏威如今倒是敢了,眼见着一场家庭争吵就要在眼前爆发,李宽连忙劝说道:“大哥,征战就不必了,煜博如今在朝为官挺不错的,何必冒着生命之危挣前途呢!”

    “听见二弟说的话了吧!若是敢再鼓动儿子从军,老娘要你好看。”单云英威胁道,洋洋得意的扬了扬拳头。

    原本以为杜伏威硬气了,但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