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强弓硬弩
更新时间:2009…9…18 10:54:27 本章字数:2510
同李俊等人开完会后,卢俊义就开始参观起每个大船的设施,主要是考察海军的装备如何。卢俊义将装备部下面所有能够摆上来的都因地制宜地在船上装上了,为什么这么看重装备的作用,因为卢俊义对李俊这二千人刚从江河到大海上才半年时间的事实没有太强的信心,既然海战经验不够就用装备来弥补。
为了对抗西夏、契丹等北方蛮族铁骑,没有完善骑兵的宋军更多使用强弓硬弩。在一百多年的战争对抗中,宋军胜率在六七成以上,只是没有像样的骑兵,无法完成歼灭扩大战果。后来北宋亡于女真、南宋亡于蒙古,以至于让后人认为宋军是不堪一击。实际上宋军的精锐步兵使用的弓弩兵器在当时来说跟后世的美国一样厉害,属于高精尖武器。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钓鱼城被宋军射死。
宋军有九成是步兵,而步兵里有七成是弓弩兵(宋军每个编制单位“都”一百人里有刀手八人,长枪手十六人,剩下的七十多人都是弓弩手)。日后面对宋军,人家并不靠近,只是万箭齐发,尤其是那种能够穿破重铠的神臂弓,真是十分可怕。难怪历史上方腊没支持多久就败亡了,手持棍棒菜刀没有强弓硬弩火力支援的方腊军队遇到武装齐备的宋军精锐,抵抗上一阵子就支撑不下去,一败涂地。这种情景在卢俊义试用了神臂弓后,在脑海中慢慢浮现。难怪历次农民起义,几千个官兵就敢撵着几万名农民军屁股后面追杀,尖兵利器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无法用其他东西替代的,直到有了善于宣传的某党出现。
在海上,最重要的武器自然就是远距离杀伤性武器,最常见的自然就是弓弩,还没有靠近目标船,就来一顿箭雨,寻常的船只就屈服了。
首先每条大船上各有十人配备神臂弓。做超远距离狙击。
神臂弓虽起名为弓,其实是一种踏张弩,弩上有铁蹬可以用脚踏住,同时两手抓住弩弦,腰、腹、臂、腿同时用力将弩张开。把箭矢放入箭槽,瞄准,射击。踏张弩射速较慢,但威力巨大,而且射手易掌握(相对弓而言)。它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能射三百多米后还能穿透重铠。
这神臂弓可谓时下宋朝单人武器中威力最强的,严禁军方外泄、民间私藏。时迁在卢俊义地授意下。探入梁中书的留守司的器械局弓弩院中,偷得神臂弓的装配图。神臂弓上装有巧妙的机关,这些机关是神臂弓强悍威力地保证。这种机关让卢俊义这个现代人都参悟不出,显然在后世这种技术是失传的。
本来是无人会制作的,幸好在时迁偷过来后。卢俊义通过招贤贴,招来的人才中就有从枢密院甲仗库和留守司器械局退役的老弩匠(想来北宋气数已尽,这种高精技术人才就应该控制起来,让他在技术岗位老死,不能便宜别有用心之辈,可惜那些奸贼腐儒知道个屁),他们会造。当然这样地老弩匠为数不多,在卢俊义刻意的搜寻下。也只有五个人来到大名府。不过经过他们培训,出了十五个学徒(学徒也难选。必须先有一定做弓弩的经验)。这神臂弓机关精巧,结构复杂。所以制造起来也是很麻烦,二十个弩匠,一天总共才出二个,平均一个人要花十天时间才能出一张神弩弓。
从这一年的六月份开始做,到现在十一月份,才做了三百张,其中有一百张送给李俊的海军,另外二百张组建成十个强弩队分布在不同地步兵旗里。
那种踏张弩神臂弓毕竟稀少,还要打造多些更简易的臂张弩。
臂张弩,顾名思义,是依靠双臂的力量就可拉开,相对于弓射击更准确,但射程和威力没多少提高,但贵在操作方便,不需要特别费时间训练,而且精准。
依靠地技术人才还是从宋军内部挖那些退役无所依靠地老弩匠。高薪秘请过来。招募学徒。最后组成五十人地臂张弩匠队。卢俊义让他们做地臂张弩结构依照地是秦弩。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工艺要求很精密。打造起来也较为耗费时间。一个弩匠花五天时间才能够做出一张。五个月内勉强打造出了一千五百张。其中五百张给海军使用。每个小船上十张。每个大船上三十只。另外一千张留给陆军。
卢俊义属下地兵马有一千寒卫、一千孤卫、二千近卫、四百娘子军、两千水军。按照宋军地配备。就需要四千张弩。但是打造速度跟不上。没办法。只好继续用弓。弓相对于弩。虽然有射程小威力小精度差地缺点。但也有射击频率高(一分钟射击近十次。而弩只有两三次)、覆盖面积大地优点。
本来是想打造英格兰长弓。后来发现太难了。一则打造英格兰长弓。最好地材料是紫杉。这种木材在中国稀缺。再则打造好了。使用地人要身高八尺。才能拉开。而且还要训练多年(英国中世纪时。国王下令除射箭外。禁绝一切娱乐。英国长弓手跟蒙古骑射手一样。是从小培养出来地战士)。很难凑齐人装备出一个整编队伍。所以只好沿用目前宋军常用地黑漆弓(宋史记载一个弓匠一天就成。但有些记载说半年才成)。卢俊义招收地弓匠更多些。加上五十个学徒。五个月造出了二千多张弓。基本上满足了大家地要求。
分配给每个大船上三十把弓。小船上十把。剩下地都装备给骑兵。
宋朝为制造弓弩。设有专门地机构。官营地兵器工场规模颇大。北宋前期。弓弩院、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张或造箭三十枝。但在外行官僚管理下。弓弩质量较差。神宗曾随意抽取三张弓检查。没有一张弓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宋朝地兵器工厂没有建立完善地责任制度。
卢俊义要求装备部属下地工匠们打造地每一个兵器上都要刻有监造官和工匠地姓名。如果有质量问题。即可捉拿查办。虽然现在还不适合推行后世地全面质量管理。但卢俊义有意识想恢复秦朝地兵器打造体制。秦军统一六国。一靠军功制度和残酷军法。二靠精锐地武器。而精锐地兵器靠严苛地标准化地生产质量要求来造就地。
卢俊义组织招募来的所有工匠,就普通复合弓、弩、刀、剑、枪、盔甲、箭等兵器都设立了一个加工标准,每个工匠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加工,宁可做慢点不能做差。不过不用担心他们的速度,因为他们都是拿计件薪酬,也不愿偷懒。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无敌弩炮
更新时间:2009…9…18 10:54:27 本章字数:3387
弓弩的威力在这冷兵器时代已经算很猛烈了,但卢俊义还远远觉得不够。
卢俊义最心仪的自然是凌振的火炮,提前几百年用坚船利炮打开英国的大门,一雪鸦片战争之耻。但是现在即使是有办法诱拐凌振上山,也没有办法搞些他的大炮和技术资料,最好的办法是等,等到朝廷派呼延灼攻打梁山,到时候生擒他和他的那些炮手还有那些火炮,到时候再研究出更接近现代的大炮,进而研究出能装在船上的大炮。当然这些目前指望不上。
没有凌振的大炮,这船就只用普通的弓弩了吗。但是,要知道海上有些大规模的海盗没准也能从朝廷那里窃盗甚至行贿得到神臂弓。军情部设在东京的情报人员最近传来消息,枢密院甲仗库弓弩院的一个主事就曾经偷偷地贩卖了几张神臂弓给一个神秘的势力。自然卢俊义是不愿花冤枉钱去买的,他不相信在朝廷外行官僚松散管理下的弓弩院的弩匠们能做出什么好东西,要知道沈括在北宋只有一个。一定要有超过神臂弓的利器,不然李俊这二千人遇到大规模的海盗,对方还装备了神臂弓,那岂不是歇菜了。
卢俊义当时想起来了床弩,后来床弩的一些结构性缺陷使得卢俊义不得不淘汰掉它。一则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不易制造,再则在船上的实用性很低,床弩只适合守城,因为发射费时和角度的问题让它在灵活的海战中发挥不出应有的杀伤力。
卢俊义突然想起来后世他玩的一款游戏《帝国时代》,里面有一个武器,甚为厉害,叫做弩炮,简直是一炮在手天下我有(夸张说法)。当时卢俊义结束了游戏,就到网上查了查,看了弩炮的结构图,不得不承认,弩炮比床弩实用多了。
卢俊义就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大致地将弩炮的结构描绘了下来,当然那张结构草图是残缺不全的,卢俊义看了摇头叹息,没办法,只好找来所有的弩匠和科学院院士们一起参详。如果那个人或哪个部门能够完整做出来重奖。(卢俊义仿照后世,在装备部内设立了科学院和工程院,科学院院长为卢俊智,下面招揽地都是类似卢俊智这种不思科举整天爱好奇技淫巧的人物,专司设计。靠底薪和设计提成生活;工程院院长为汤隆,下面招揽的都是能工巧匠,负责制造,靠底薪和加工提成生活。现在暂时还没有条件搞什么科学启蒙和真正的基础科学,等到平定天下了再说吧。)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地。尤其是中国人的智慧更是厉害,虽然中国一直出现过弩炮,那是因为中国一向不重视科学,一旦重视起来,很快就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时候发明创造就是如此。有一点想不通,就会陷在那里止步不前,但是那一点后来想想又是何等的简单。
中国的四大发明摆出来,不是同样让西方人有类似的叹息吗,源自希腊盛行于罗马地弩炮给中国人的感觉也是如此,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们当时没有人往那边去想。
草图下发了十天,卢俊智他们就补全了弩炮的结构图。而且还将弩炮的有些结构强化了。甚至还造出了一台。卢俊义上前观摩,只见这弩炮全用楠木做成的。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地基座,基座上是结构紧凑的三角支架。支架上用铁架和铁销固定起一个可以前后摆动的主架。主架前端两侧有两具用两束张紧的牛筋扭成的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支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地编制网袋。横梁上侧带有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方装有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地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装有绞盘,操作者可以扳动手柄,通过绳索拖曳滑块移动,当击发机构锁定弓弦并向后拉开后,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为了让操作绞盘不至于太费力,在横梁两侧设置了圆形棘轮,既能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同时操作简便可靠。
卢俊义注意到,卢俊智他们还为他原来地设计增添了一些新地东西,使得这弩炮的杀伤力倍增。他们将备用地投射物存放在一个倒三角的匣子里,通过一个五边形地齿轮和链条机构的往复运动,使得弩炮的待发、装填、击发实现了自动化。他们同时做了一个金属圆筒盖住了牛筋织成的扭力弹簧,以防受损。他们还在横梁上设置了准星和箭矢尖端,使之构成了瞄准基线,更利于瞄准射击。他们还在弩炮基座下安装上铁铸的轮子,可以依靠牛马驮运。
卢俊义当时看了眼睛放光,便让工匠们试射一番给他看看。结果在三百米外的一头肥猪被一块由弩炮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