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子笑了。

    相信这位秀才没有骗自己,也许他真的不是异人。

    但此刻自山巅而落的一剑,去让自己想起了一位先贤登幽州的诗。

    念天地之悠悠,独仓然而涕下。

    天下剑落如仙人仓然而涕,秀才欲登高山,先下小山。

    夫子如他愿。

    拔剑。

    骤起一条大河,江水滔滔东流不复返,似有大浪起卷,又有浊浪排空。

    仙人涕泪入大河,不起浪花。

    青衫秀才终于知道夫子这座山有多高,高到让他仰望也只能看见一丝丝真面目,也才知道夫子的大河之剑有多深,深到置身其中如沉在汪洋之渊,看不到一点阳光。

    夫子的剑,总让人觉得是一首诗。

    尽管下场凄凉。

    青衫秀才却觉得很值——输了也值,这一剑待自己细细揣摩,指不定能再上层楼,将来何尝不能走到百里聚一剑的地步。

    如今自己,十里聚一剑,便力有未逮。

    至于千里一剑?

    也许世间没人可以做到,那已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剑仙。

    夫子恐怕也不能。

    至于走到夫子所在的那座高山之上?

    秀才亦觉得很难,难于上青天。

    夫子恼恨秀才以宋词等人胁迫,出手不留情。

    虽然没取性命,可鼻青脸肿浑身上下如散架了一般,皆是被剑身所拍,没有十天半月大概是下不了床。

    夫子剑归鞘,看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青衫秀才,“得罪。”

    青衫秀才咧嘴苦笑。

    夫子看了看天,发现没有起惊雷,估摸着李汝鱼那小子在临安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手笔,于是心头开怀,不再有所隐藏,乐了,有些捉狭的笑道:“你真不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

    青衫秀才艰难的坐起来,认真而恭谨的道:“小生真不是异人。”

    夫子略有怅然。

    你若是陈子昂多好。

    可惜,只曾见过兰亭集序四字的残片,还不曾见在茅屋里写下秋风歌的子美,以为是陈子昂的秀才也并不是。

    故人不相逢,我心惆怅。

    这天下,依然唯我一人寂寥如斯。

    ——————————

    ps:有点想改个沉稳或者大气一点符合文风的书名,在书评区有个置顶帖子,恳请大家去那个帖子里就书名给点参考意见,不胜感激。

248章 大雪洗牌() 
    临安一场大雪,洗净了血秽。

    在诸事落定之后,众安桥瓦子里,春秋书铺喜着青花儒衫的胡莲先生没有等来南北镇抚司的问责,这位怀有瑚琏匣的读书人情绪复杂。

    本已打算带瞎眼娘子浪迹天涯。

    如此倒也甚好,心安理得继续在临安,等一个人来,等一个能打开自己那盒瑚琏匣的人。

    胡莲先生还是那个胡莲先生。

    喜读书,打理书铺不甚上心,偶尔也会带着瞎眼的红衣娘子听戏听说书,日子很咸淡。

    只是众安桥周边那些消息通灵的地痞无赖再见胡莲先生,敬若神明。

    这日清晨。

    太子东宫里,十四岁的太子赵愭睁开眼,看了一眼身旁那个赤条条的宫女,少年感觉到身躯的火热,忍不住得意的笑。

    少年青春正好,日日一柱擎天。

    宜多珍惜,否则便是老来望穴空流泪。

    太子赵愭翻身匍匐到宫女身上,也不管她醒没醒,更不管她那幽深长安城里是否溪潺潺,悍然枪入幽城,继而大开大阖只求一个快意。

    一阵颤抖。

    赵愭眼里,浑身肌肤泛红眉眼如水的姣好宫女已成了一堆无用枯骨。

    事后男人都觉得索然无味,心境如圣人。

    赵愭亦如是。

    只不过男人就是如此奇怪,索然无味只是短暂,等什么时候心里一阵瘙痒,又会忍不住想要征服那世间的诸多女子。

    男人啊……天生喜好征伐。

    在宫女服侍下穿好衣服,出门后有些意外,怎的不见太子詹事魏禧?

    按说今日自己起得晚了,魏禧必然是要说教自己一通,说什么君子当洁身什么勤学不辍,反正就是怎么不好听怎么说。

    赵愭很不喜欢读书。

    更不喜欢天天看书,于是便不喜欢总是义正言辞劝谏自己的太子詹事魏禧,那家伙像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内谒者监张攘笑眯眯的上前,“殿下,王相公在书房等您。”

    赵愭恍然。

    显是大朝会后王琨来了东宫,而一向和恩师不怎么和的魏禧索性回了青云街。

    但赵愭反而更郁闷。

    比起茅坑里的石头,恩师这个铁血相公更让自己感到难受。

    走进书房,行礼。

    王琨头也不抬的看着一本佚名儒生所著的《臣章》,挥挥手,“且坐下罢,今日不读书,有些事须要说与你听。”

    赵愭便正襟危坐,神态敬重而略微惶恐。

    王琨很满意赵愭的态度,于是笑道:“你既然喜欢那宫女,某便让她继续留在东宫,但你亦需要收敛着些,可别再闹出人命。”

    赵愭唯有苦笑,确实有些意外。

    以往若是被恩师撞见自己和宫女同塌而卧,过不了几日,那些宫女都会人间消失。

    当然,在东宫这边的理由是遣至他处任事。

    恩师虽然铁血,但对于自己这个太子的威望维护,还是极其上心。

    王琨放下手中《臣章》,思忖了片刻,不徐不缓的说道:“自岳平川入临安后,事态瞬息万变,其实陛下不想岳平川死,她只是想杀赵骊。”

    赵愭嘿嘿一笑,“但他还是死了。”

    王琨点头,“这是好事,如果岳平川不死,某也不会在那一日独坐东宫而无动静,必然要竭尽全力保下赵骊。”

    岳平川若是重回北方,万一叛乱,这世间还有谁能平岳平川?

    枢密院狄相公有五成可能。

    但如果有赵骊的西军,可能性便有八成甚至更多。

    既然岳平川死了,赵骊也没了活着的意义,所以从始至终,自己都是坐山观虎斗,不曾出动任何手笔推波助澜。

    三世子世袭罔替?

    不是看不起这位异人,他被妇人逼得杀了独孤鹫满门,留下无穷后患,就算将来真的反了大凉,又能尽得镇北军军心?

    至于广西的叛乱……原本是好事。

    不过随着女帝让赵长衣就藩广西柳州,这便成了麻烦事。

    赵长衣真要是孤身平叛成功,对于赵愭而言,将会多一个直接竞争太子储君的强大对手,这一招不可小觑。

    但是当下,是时候为太子分政的事情做点铺垫了。

    王琨长身而起,矮小的身影负手站在窗前,却让赵骊感觉到这个男人似乎占据了整个书房的空间,强大的气势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王琨沉声道:“过几日,待岳家王爷葬入祖坟,临安这边便会有让三世子世袭罔替的旨意,同时一应事情会进入程序。”

    赵愭哦了声,“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王琨没有回答:“大理那边,似乎当朝的年轻皇帝有些不甘寂寞,但随着赵骊身死,这位年轻皇帝很可能会想办法和赵长衣接触,所以前几日赵长衣进入广西境内便断了音讯的事情,并不是身陷绝境,至于那边发生了什么,估计得等一段日子才知晓。”

    是赵长衣孤身平叛,还是陷落入叛军及大理之手,现在没人知晓。

    但有一点很清楚。

    女帝先平西军叛乱,如果赵长衣和大理的年轻皇帝没有达成默契,那么下一步怕就是要拿大理开刀。

    大理不会等死。

    王琨继续道:“我们现在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为你参政、分政铺垫,二是等赵长衣。”

    赵长衣就藩,看似是女帝的一招妙棋,其实亦有后患。

    王琨不信赵长衣会感受女帝摆布。

    在赵长衣从民间回临安时,王琨见过这位顺宗之子,大义凛然有之,自私刻薄亦有之。若说此人没有野心,打死王琨都不信,就算赵长衣是异人,王琨都不觉得意外。

    所以赵长衣一旦平叛掌控西军,便有了强大的底气。

    若是得知赵愭参政和分政之后,就该明白,这天下轮不到他,这位闲安王爷在绝望之后,很可能与大理年轻皇帝达成盟约,继而举起叛旗。

    说到底,现在天下除了女帝,所有人都在等。

    等三世子反大凉。

    等赵长衣反大凉。

    至于谁先反?

    也许赵长衣会等三世子先反,也许三世子会等赵长衣先反,毕竟要在这盛世永贞里反了这千古女奇人,不是谁都有这个底气。

    但对于赵愭和自己而言,无论谁先谁后,结果都一样。

    有人反了女帝,那赵愭总会得到机会。

    当然,王琨是不奢望女帝会御驾亲征,然后让赵愭在临安称帝这种大好局面出现——那妇人不会那么蠢,况且枢密院尚有狄相公。

    所以,那便等罢。

    等的同时,不妨想办法折断女帝那柄可掌控异人的剑。

249章 少年很快活() 
    临安一战后,天下人心里都有个疑惑:异人赵骊,究竟是谁?

    可惜无人知。

    夕照山下少年,最后一剑风情如仙。

    知之者知之,那只是少年观史而得的一时之快,并非少年真的如那青衫秀才一般,人间哪有那么多剑仙。

    枢相公从云州启程回临安。

    赵长衣去了广西后音讯全无,开封岳家开始大办丧事,临安宗正寺也在办丧事——赵骊终究是赵室血脉。

    礼部官员为此愁白了头。

    岳平川还好说,他的谥号大家想得到,既然是死在叛王赵骊手上,那么这位王爷便是精忠报国的忠良——不管大风轻骑是否南下,反正最后没反不是?

    鉴于这位王爷算儒将,是以礼部很快拟定。

    谥号应是忠献或忠肃两者取一。

    皆是美谥。

    只不过送递御书桌后,陛下态度含糊的留中不发。

    礼部尚书周妙书见势不对,于是试探着拟了个忠敏,呈递垂拱殿后,依然没有音讯,周妙书顿时有些恍然,旋即震惊。

    难道陛下是想给岳王爷一个忠武的最高武谥?

    说起来,岳王爷当得起这个美谥。

    好吧,陛下说了算。

    周妙书奏折追谥岳王爷会忠武后,垂拱殿的女帝很是迅速批复:善。

    其后是在广西殉职的副相公苏长今的谥号。

    虽然尸首还在不知道是否反了大凉的西军手中,但身后事朝堂可不敢马虎,以免寒了天下文臣武将的人心。

    只不过这位副相公虽也算儒将,但是当不起忠武、忠献、忠肃,甚至也当不得忠敏。

    只好取武字头。

    最后拟定为武壮,也算上谥。

    难便难在乾王赵骊的谥号上,虽然他被女帝冠于叛王之名,但终究是赵室王爷,若是给个恶谥,不啻于给赵室抹黑。

    不过这一次周妙书没有为难。

    因为女帝很快下了口谕,没有明说,但周妙书焉能不懂。

    拟了个武厉和武戾,二选一。

    皆恶谥。

    朝堂大事,旦夕变幻,隐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不少人悄然知悉,清河崔氏在朝入仕之人,开始推动太子赵愭和储妃崔莺莺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