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贞酝酿了一阵措辞,才道:“岳单不会出军。”

    除了高丽仙,所有人都一脸茫然:“蔚州空虚,这对于岳单而言可是天大的机会!”

    高丽仙哂笑了一声,一群蠢货。

    还是忍不住说道:“蔚州空虚,涿州、莫州的兵力可以驻防,而且岳单不会这么蠢,若是他趁此机会南下,王相公肯定会改变策略,到时候若是云州失守,导致北蛮铁骑不可阻挡的南下,你说,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岳单,又如何看待精忠报国的岳家?”

    说完后很有些落寞。

    若是王竹书在,那需要自己说这么多。

    忍不住一口饮尽杯中酒。

    却觉口中寡淡无味。

    没了王竹书,这酒喝着也没多少意思了,如果将来真有一天和王竹书在沙场相见了,大战之前,一定要先和这家伙豪饮三杯。

    顿了一下,起身,“传我军令,大军进驻观渔城!”

    想了想,又道:“郭贞留下,领云州城事,诸粮草、辎重事宜,皆有决断权。”

    其实还好。

    郭贞这人有点意思,只怕其才华并没有完全展露出来,如此,自己就给他一个机会,看他能否成为下一个王竹书。

    所有人一脸愕然,旋即无比羡慕。

    郭贞这就鱼跃龙门了?

    只怕这一场战事下来,如果云州退了北蛮铁骑,只怕郭贞就要成为开封小朝廷的新贵。

    ……

    ……

    岳单会怎么做?

    开封城里枢密院里,王琨静坐,默默的看着那个沙盘,这个沙盘虽然比不上临安枢密院那座,但也能凑合着用。

    王琨一直在盘算着天下大势,今日他已推演了数次,最终都是按照自己的预想的那般:岳单绝对不会趁着北蛮铁骑从新州直逼云州的机会趁火打劫。

    因为岳单姓岳。

    这一点就足够了。

    但是王琨不敢赌,自从来到开封后,自己已经折损了不少人,好在这些年的经营,让自己麾下不仅有蒙填之流,还有数位异人。

    大凉这片天下,异人闪耀,已经将本土的俊杰压得抬不起头来。

    蜀中有李平阳、柴韶之流;临安有卢升象、狄相公,岳单有虞弃文、郝照;如今儒州,岳单又重用了一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枪王。

    王琨仔细推敲过岳平川的一生。

    在岳平川死后,镇北军中,岳平川留给岳单的人不仅有虞弃文、郝照、魏缓、许诛以及那一位枪王,应该还有一人才对。

    魏缓、许诛已死。

    虞弃文和郝照甚至那位枪王,自己都有人能对上。

    唯独那始终不曾现身的人,让王琨有些拿捏不准,实在是有些担心,那人该不会又是如君子旗那般的人物,到时候忽然从自己背后出现捅一刀,那就难受了。

    但是当下王琨也没心思去找那人。

    他在想如何破北蛮。

    虽然在开封建立小朝廷,和岳单内战,意图争夺天下。

    但王琨明白,如果他所在的开封小朝廷让北蛮肆虐燕云十六州后,不仅自己的开封小朝廷会被覆灭,就算最后能逃走,也会失了天下民心。

    更会失去镇北军心。

    岳平川守得住北方,自己守不住,这个后果自己不能承受。

    蒙填应该会率领三万大风轻骑,带着隋天宝驰援云州,云州守将高丽仙也不是无能之辈,按说拒北蛮不难。

    但王琨总觉得哪里不对。

    思忖许久,王琨盯着沙盘,最终目光落在寿州,猛然明白了一点:狄相公!

    岳单不会、也不敢趁北蛮南下侵吞新州直逼云州时,出兵来针对开封小朝廷,但狄相公会,而且敢,更有能力。

    禁军三大军,天策和太平军都在蜀中战线。

    扶摇大军在寿州一带。

    且还有天逐重骑,以及一两万的凤翼轻骑,甚至还有女帝秘密打造的一支重卒,如此兵力,足够让狄相公趁火打劫挥师北上。

    破了开封小朝廷,再顺势北伐大败北蛮。

    如此,不仅平定天下,还不担骂名。

    想到此处,王琨无比忧心,这个困局怎么破?

    只有一条绝路:若是狄相公敢北上,那么自己不介意放弃云州,甚至放弃燕云十六州,与虎谋皮,和北蛮结盟。

    不到万不得已,王琨真不愿意走这条路。

    只希望女帝和狄相公,能看清这一点。

    如此,我幸。

    亦是天下幸。

448章 独自一人,照顾历代星辰() 
    虽然北方如今不在临安掌控之中,但潜伏在北方的谍子,这一两年也没被镇北军拔完,北蛮铁骑南下的消息,依然在第一时间穿了消息到临安。

    本是午膳后休憩时间,垂拱殿里却是重臣济济一堂。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宁缺,这位大凉左相站在首位,在他一旁的则是谢韵,官职差不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

    再者便是参知政事周妙书。

    这是中书省三位大佬,枢密院那边,只有两人,一人是近来因为安美芹被贬,才从枢密直学士擢升为签书枢密院事的老臣苏晚成。

    这个老臣比之安美芹的祖荫累官更让人无语。

    早些年入仕后,就一直不温不火,几十年无能的仕途生涯,无功无过里,每每到了仕途节点上,他的上司或者竞争对手就会出一些差池,然后好事落在了他身上,这就这么慢慢爬到了枢密院直学士。

    比如这一次,安美芹被贬职,枢密院又没有人比他资格更老,王竹书倒是有可能,但资历还差一些,于是苏晚成水到渠成的爬到了签书枢密院事。

    临安朝野倒也有非议声,渐渐有了“运气相公”的说法。

    苏晚成视若罔闻,若是有人用“运气相公”的说法来挪揄他,这位老臣只是憨笑着说运气也是实力,岂不知这叫大器晚成,没准他日,我便率枢密院麾下百万雄师定四方。

    我苏晚成,注定是大器晚成之辈,

    无人当真。

    就连女帝对此也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枢密院有人,真不会让苏晚成当上这个签书枢密院事。

    枢密院还有一人在列,枢密都承旨王竹书,五品的王竹书站在一堆大佬里,格格不入至极,王竹书也知晓,好在生性内敛的他并不活跃,只是当个合格的听众。

    除了这些,还有六部尚书,以及左右散骑常侍。

    不算王竹书,这济济一堂的臣子,每一个人跺下脚,临安都得颤三颤,这么多人一起跺脚,临安怕是要起地震。

    女帝罕见的穿了龙袍,大黄龙袍绣金龙,遮掩了妇人之姿,却彰显着帝威凛然,这一刻没人敢把她当做一个女子。

    她就是大凉的君王。

    将柳隐收回来的谍报放桌上一丢,轻声道:“说说看吧。”

    女帝没有看任何人。

    但垂拱殿里每一个人都有种错觉,仿佛女帝高高在上,直楞楞的盯着自己,目光剜人如刀,让人浑身紧绷难受。

    宁缺作为群臣之首的左相,只好出列说道:“臣以为,攘夷必先定内,北蛮铁骑南下,有王琨、赵愭,甚至还有岳单,就算阻不了,也还有狄相公的寿州防线,当务之急,应先火速平定蜀中之乱。”

    有数人附议。

    女帝点点头,不做评判。

    右相谢韵知道这些大事上自己若是没有表示能力的策略,只会彻底被宁缺压过去——两人私交不错,但事关仕途,含糊不得。

    出列说道:“臣倒是不怎么认为,蜀中那边,有天策、太平两大军,有卢升象和田顺等一众将军,且当下呈进攻态势,平定蜀中已是指日可待。但北蛮铁骑南下,必然会打破王琨的布置,此正是天赐良机,宜将寿州兵力全部倾泻而出,并着令岳单配合夹击,加上北蛮三线合围开封,王琨和伪帝赵愭必死,届时,再尽起镇北和扶摇大军,驱逐北蛮,望陛下思之。”

    一句话,安内先攘夷。

    亦有数人附议。

    实际上就这么两个策略,两位相公各有己见,一堂重臣便各持立场,分成了两个阵营——这一次是真正的没有私人立场。

    比如吏部尚书谢琅,支持左相宁缺;右散骑常侍魏禧则支持右相谢韵;参知政事周妙书和他一手提携起来的礼部尚书,各支持一方。

    但兵部尚书和枢密院苏晚成以及王竹书三人,却没有表态。

    女帝点点头,依然不做点评,看向苏晚成,笑道:“朕的运气相公,狄相公在寿州,卢升象卢相公在荣州,临安枢密院就你能做主,有什么妙计?”

    女帝亲口说运气相公,看似不妥,实则是在给苏晚成施压。

    苏晚成额头顿时起了一层密汗,看了一眼旁边那个自己一直比较青睐的晚辈,发现王竹书在耸肩膀表示爱莫能助,苏晚成无奈,只能毫不犹豫的道:“臣以为,攘夷、安内皆是当下一等重要事,没有轻重之分,我大凉盛世已百年,陛下一手打造出带甲百万的雄师,正是昭彰我大凉煌煌国威之时。赵长衣据蜀中而蔑视皇权,必诛之以儆效尤;王琨、赵愭公然称帝反凉,以当雷霆万钧平之;北蛮撕毁盟约,铁骑南下犯我疆土,触我国威,更不可忍。”

    顿了一下,字字铿锵落地,“臣以为,两者同行!”

    攘夷,并安内。

    兵部尚书出列,这位一直看不起枢密院的老臣亦大声豪迈的道:“臣附议!”

    声震屋宇。

    王竹书一直没甚表情,此刻终于难得的露出一个白痴表情。

    果然,女帝笑了起来,倒没有打击苏晚成和兵部尚书的热情,只是不轻不重的说句你俩这是有多想让大凉灭国?

    吓得苏晚成和兵部尚书两人慌不迭跪下。

    女帝挥挥手,示意两人起身,说道:“没别的意思,两位卿家不用多想,有想法是好的,畅所欲言,这是朕一直营造的朝堂气氛。”

    这话……

    一众重臣心里那个腹诽啊。

    畅所欲言是真的,御史台、谏议大夫们的地位也很高,但听不听是一回事,哪一次大事最后还不是您一口说了算?

    女帝见群臣无言,倍感头疼。

    在接到北方传来的谍报后,自己第一时间去了春秋院,春秋院里的五人,和当下的形势差不多,两人选择攘夷,两人选择安内,一人选择两个一起打。

    选择两个一起打的是秦字院的老翁,倒是符合他一贯的霸气。

    但大凉不敢。

    纵然盛世百年,打造了禁军数十万,可要攘夷还要安内,就算是禁军也力有未逮,搞不好最后让北蛮铁骑南下不说,还把王琨、赵愭逼得和北蛮结盟,赵长衣的蜀中也可能逆袭。

    而且,别忘了,广南西路的边境,还有个一直闷声作怪的大理。

    那样的局面,大凉必亡。

    女帝忽然想到,垂拱殿里还有一人一直没说话,于是抬头问道:“王卿家,你怎么看?”

    王竹书早就料到女帝会问自己,出列行礼道:“臣看狄相公,看岳单,也看赵长衣,更看王琨和赵愭。”

    女帝有些意外,第一次听到不同的声音,若有所思的问道:“怎么说?”

    王竹书笑道:“不可说。”

    又道:“臣愿往开封。”

    一众重臣无语,这货还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