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那家伙也是个色胚,第一次相见,就看自己双腿之间,无耻的很呢。

    红衣小姑娘起身,“先生,那我回去了。”

    书房里依然没有声音。

    红衣小姑娘怅然若失的看了一眼不远处,心里惦念着那个少年,他在干什么呢,听到自己说让他做自己的男人,他怎么想的呢?

    肯定心里暗乐着呐。

    想到这小姑娘忍不住笑了起来,啐了一口,美得你呢。

    笑起来的小姑娘,满脸雀斑美如青葱。

    小姑娘伸手抹脸。

    手落时,盘绕在头上的垂髫秀发劈落下来,柔顺如瀑流,鼻梁高挺了一分,脸颊修长红润了一分,眼眸大了一分,单眼皮成了双眼皮,低眉如弯月,唇角嫣红盛艳阳,满脸雀斑已然消失大半,唯剩三两粒,点缀在眉角,倍增娇俏。

    覆手落手之间,五官细微变幻,邻家小姑娘已是祸国红颜。

    红衣宋词,已成绿水储妃。

136章 觉醒并活下去的倔强小姑娘() 
世间最疼,莫过于心头殇。

    金风细雨里,是张绿水更是宋词的娇俏小姑娘一身艳丽红妆,默默的站在栈桥上,看着水池畔假山下绝望哭泣却发不出丝毫声音的妇人,以及地上那具扑地的尸首,泪流满面。

    五彩缤纷的世界成黑白。

    刹那绝望。

    先生,何至心狠于此。

    我既已答应去东宫,为何要杀了养父母?

    红衣小姑娘觉得栈桥很晃。

    站立不稳。

    腰间剑很凉。

    ……

    ……

    垂拱殿里,吃过晚膳没甚活动的妇人正在看着户部报上来关于拨款到北方开封的折子,凤梧局昭命司使江照月端了清心茶轻轻走了进来,放到妇人面前,柔声道:“陛下,出事了。”

    一身紫衫的妇人抬起头,“怎么了?”

    “张绿水养父身死,养母悲痛过度,没挺过那口气,也去了。”江照月蹙眉,“刑部那边会彻夜调查,不过临安知府报过来的消息,是一位嗜赌如命的好色之徒想去张府发点小财,结果失手杀了张绿水养父,其后那蟊贼还意图侵犯张绿水,被奴仆及时发现,倒也没抓住,让他跑了。”

    妇人哦了一声,喝了口清心茶,“这么巧?”

    江照月眉角挑了挑,“确实有些巧,不过也是情理,蟊贼盯着暴富人家,以往并不鲜见。”

    妇人点头,沉吟,半响不做声。

    江照月又轻声道:“张绿水受了惊吓,怎么安置?”

    妇人抬起头,“张绿水真不异人?”

    江照月挠了挠耳畔的鬓发,“谁知道呢,莫名其妙的一个寒门少女悬名《豆蔻录》榜首,若真是异人,礼部、翰林院和鸿胪寺负责官员,可得问责一批。”

    《大凉豆蔻、芳华录》收归官办后,每一次评选,都是这三个部门联合负责。

    妇人想了想,“张绿水可还有亲人在临安?”

    江照月摇头,“永安元年,青州大水后,张绿水便再无家人。”

    “今夜先着人护着,明日看看宗正寺那边怎么说,如果宗正寺没意见,送到太子东宫去罢,储妃居东宫,虽无前例,但此事情况特殊。”

    江照月应诺,欲行礼退去,被妇人喊住,“着人去东宫知会太子一声。”

    将清心茶一饮而尽,放下茶盏后妇人哂笑了一声,难道张绿水是乾王赵骊的人?

    否则会那么巧,自己欲将李汝鱼送入东宫,张绿水家里就出事了。

    朕在东宫放一个太子伴读,赵骊便在东宫放一储妃。

    如此,遂了你愿。

    妇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狡黠的笑了起来,那条鱼啊,你可得收敛着些,可别让咱们的太子殿下成了醋坛子——对于太子赵愭,妇人并没有多少好感。

    终究不是自己亲生儿子。

    若非登基后为了安抚赵室,哪可能立两岁的赵愭为太子。

    太子赵愭登基掌权,自己这个大凉女帝能有甚么好下场,所以太子亦是女帝心头患。

    果然,小半个时辰后,太子赵愭大汗淋漓的跑进垂拱殿,跪地请安之后也不敢说话,只是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妇人神色。

    妇人默默的批着折子,既不说话也不赐座,就这么晾了太子半个时辰,眼看着这位太子殿下快要站立不稳时,才面无情绪的放下手中笔豪,问了声何事。

    兴至而来的赵愭讷讷着不知道从何说起。

    妇人脸一沉,“朕可没心情陪你猜哑谜。”

    赵愭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就跪了下去,“陛下,张绿水双亲已殁,临安又无亲人,无处安身,儿臣想着她既然是太子储妃,不如——”

    妇人挥手,打断太子,“这事得问宗正寺。”

    赵愭讷讷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背上已是冷汗津津,手足无措的跪在那,不敢抬头看这位妇人哪怕是一眼。

    他不清楚当年这个父皇宠妃是如何登基的,但有一点很明确,这个女人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自己这个太子见不到明日太阳。

    而大凉赵室只能接受,这就是女帝对当今朝堂的掌控之力。

    妇人很满意对赵愭的拿捏,眼神柔和了些,道:“太子,你为储君,虽然年幼,但亦当思社稷之重,承继先皇遗志,多读诗书,懂兵事,而不是沉溺女色,不过张绿水一事确实可怜,朕虽然有心帮扶,但你也知道,大凉天下事朕说了算,可事关皇室,得宗正寺那边说了算。”

    赵愭心里那个郁闷。

    什么叫事关皇室得宗正寺说了算,其实只要您愿意,依然是一句话的事情,宗正寺那群胆小鬼还敢明着忤逆您不成。

    妇人继续道:“此事明日大朝会后,朕会和宗正寺卿等商议一下,若是无事先退了罢。”

    赵愭哪敢说不。

    等太子赵愭走后,江照月有些可怜的看着他背影,对妇人道:“陛下,这件事王琨怕是不会同意。”

    妇人点点头,“无妨,他不是在东宫提携了个太监张攘么,赵骊放一个储妃,朕放一个太子伴读,他还能怎样,况且这件事还是宗正寺唱主角,不巧的很,宗正寺那些赵家人,和赵骊关系好着呐。”

    妇人说话云淡风轻,语气却充斥着不悦。

    江照月笑而无声。

    ……

    ……

    是夜,宋词身着素衣,安静的坐在养父母棺椁前,泪水已干。

    一坐一夜。

    天明时分,这位大凉太子储妃起身,对着棺椁跪下,轻声喃语,“我总以为,很多事情我们努力了,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我总以为,我是先生最疼爱的,我总以为,先生梦想达成之日后,我能终日守在您俩膝下,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也只是一枚没有自由没有方向的棋子,也许有一天,先生也会为了他的理想,毫不犹豫的杀死女儿。”

    “所以爹娘啊,女儿醒悟了。”

    “您们不在了,女儿努力给谁看。”

    “会有一天,女儿能站在先生面前,告诉他,纵然是为了梦想和大业,也不该如此轻贱生命,更不能如此践踏他人幸福。错了,就是错了,先生若是不听,女儿就……女儿就打他,狠狠的打他,爹娘,您们说好吗?”

    泪已干的少女,再次泪流满面。

    “女儿会活下去,好好活下去,作为宋词活下去,更要永远背负着张绿水这个名字活下去。”

    绿水,是您们的恩赐,是您们活在人间的痕迹。

    今生不忘。

137章 一朝封神() 
第二日大庆殿的大朝会上只有一件大事:艺科放榜。

    其后被女帝留下的宗正寺卿、少卿,以及乾王赵骊、左相王琨,在垂拱殿吵闹了半上午,最终还是名正言顺的宗正寺胜出。。

    虽然回到尚书省的相公王琨罕见的失了气度,气得拍桌子,大声呵斥孺子不可教也。

    被斥之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太子耳。

    但这改变不了即成事实。

    于是女帝下旨,太子储妃张绿水暂入东宫,居于东宫东院,夺情其守孝一事,改袖麻孝。

    在艺科放榜后当日正午,垂拱殿又飞出一纸诏书。

    艺科高中举子李汝鱼,入翰林院,职待诏,即日起赴东宫,为太子伴读,教导太子书法。

    圣旨经由一位小黄门送到夕照山下小院。

    朝堂中枢重臣早有预料,女帝重用李汝鱼,估摸着就是针对太子殿下,倒是没甚风浪,一个太子伴读而已。

    当然,铁血相公王琨对此很是隐忧。

    然而改变不了大局。

    相公宰执朝堂,但主掌天下的却是女帝……嗯,还有永镇开封的岳家王爷,这位王爷如今大有北方隐帝的架势。

    但对于临安书法圈子,却是一石千浪。

    今次艺科,图画科榜首是唐持节,琴科榜首薛去冗,棋科榜首严卿,皆是闻名于太学之辈,而原本有望登魁的周素怀,屈居书科第二。

    榜首,是以滚字帖风云临安的北镇抚司小旗李汝鱼。

    人皆趋势。

    滚字帖被周妙书收藏没几日,又被女帝陛下要了去,临安看过滚字帖的人不多,除了当日礼部官吏,就是宁缺、沈琦等朝堂重臣。

    但那位翰林大学士评价滚字帖那句“当冠大凉”却货真价实。

    这是何等评价?

    更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也许是柳正清故意放出了风,说陛下赏赐,已得李汝鱼应举试作《侠客行》,花了足足百十两会子装裱后,更是大张旗鼓的邀请知交好友月下饮酒赏贴。

    当日艺科书科考官,宋徽、范闲、蔡明天和柳春风豁然在列,宋徽几人也不敢薄了老相公的面子,欣然赴宴。

    倒是柳春风,艺科后出了太学,就到青楼里花天酒地大醉,没日没夜逍遥着,根本没鸟柳正清的邀请,深谙其性情的柳正清也只能表示叹惋。

    这位书、词大家,今生废矣。

    这一番赏贴后,临安那些自诩有些书道造诣的人,对《侠客行》赞溢之词,足以成书。

    此是读书人风流事。

    而在临安朝野里,没几人注意到,老相公柳正清掌族的河东柳家,有个悬名《咏絮录》的丑女子,在放榜当日下午,不声不响的进了大内凤梧局,任职侍墨司主事。

    凤梧局内,有悬名《咏絮录》的江照月。

    亦有柳隐,无盐之女。

    双娇耀凤梧,开创了女子仕朝堂的不世壮举。

    ……

    ……

    艺科举子,没有制科举子才能享受的金明池上游。

    低调且寒碜着。

    李汝鱼接了圣旨,小黄门太监拿了二十两会子的谢银,兴高采烈走后不久,有人登门拜访。

    因有吏部官员和小黄门一起来送翰林院待诏官服,周婶儿一直躲在后院。

    等人走后,周婶儿就摸着李汝鱼的官服,笑得别提多灿烂了。

    鱼哥儿当官了呢。

    总觉得鱼哥儿这个翰林院待诏比父亲那个吏部尚书还让人高兴呐。

    周婶儿的心里,满满都是身为丈母娘的欣喜。

    不过随后听到有人来访,周婶儿贼快的跑出来,发现是那个在临安很有名,但对小小没有威胁的女人后,又高兴回后院去给未来女婿浣衣。

    心里乐开了花。

    我家小小以后肯定能得赐诰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