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剑。

    如临大敌。

    官服女子心里叹了口气。

    路过一家早食店,看着热气蒸蒸的蒸笼,官服女子犹豫了下,轻声唤住李汝鱼,“时间尚早,李待诏要不要吃了早食再去?”

    李汝鱼笑了,“好。”

    是她想吃。

    于是对坐,两个侍女另桌。

    看着稀里哗啦将精致早点吃了个光,李汝鱼善解人意的又叫了一分,官服女子也不客气,斯文秀气里透着饕餮属性,吃的不亦乐乎。

    论吃相,李汝鱼倒更像个腼腆女人。

    吃货啊。

    李汝鱼吃完之后,安静的看着官服女子将最后三个包子下肚,没有浪费一丝,忍不住叹了口气,“陛下有那么抠门么?”

    有知音之感。

    “以前饿怕了。”吃完,擦嘴,轻声道:“凤梧局,江照月。”

    “翰林院,李汝鱼。”

    永贞元年的二月二,两吃货相遇。

    ……

    ……

    大凉籍田礼,并不复杂。

    孟春之月,由太史择选吉时,礼部、鸿胪寺、宗正寺等部门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殿中监把陛下的御座设在文思殿;仪弯司要编排好文武百官的坐次。

    前三日,由司农寺用竹木制成的青箱,装好籍田礼所用的九谷种子等。

    天色微亮,女帝从祥曦殿起驾出发,乘上平辇,身穿皇袍,有仪仗队约二千人随从护送,队伍浩浩荡荡前往玉皇山南麓。

    先到农坛旁的文思殿,进早膳讫,再到籍田御耕所更衣,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玉辇立御耕位降辇。

    由太常卿前导至御耕褥位坐定,由籍田令奉进皇帝使用的御耕器具耒耜,先由执耒者拿着,然后送给皇帝开始三推之礼。

    皇帝三推之礼完毕后,由礼直官请皇帝登上先农坛观耕台,亲自观览文武大臣与遮民耕种籍田的情景。

    先是按次序引进三公、三少、相公、王爷等一品大员行五推之礼。

    再引副相参知政事、六部尚书以下官员行九推之礼,最后由司农少卿引庶民百人播种籍田的情景。

    耕毕,女帝会在籍田附近住三日。

    每日耕种。

    当然,大凉以往的君王大多是做做样子给百姓看,女帝登基后,着实乐在其中,每年的三日籍田礼,都会亲自去田间躬耕。

    女帝每年最喜种植茄子,到收获季节,总会让人前来采摘。

    也是临安一大佳话。

    不过也有龌蹉之人揣度,女帝陛下为何只种茄子,遮莫是在提醒大家,咱们的女帝陛下缺男人——当然,有这种想法甚至于付诸行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今年的籍田礼依然如此。

    禁军、南北镇抚司拱卫下的玉皇山,除了那些被选进来参与籍田礼的庶民,连只鸟都飞不进来。

    而那些庶民也早被调查清楚,绝对不会有任何纰漏。

    尽管有心人很希望女帝陛下这次出宫发生点意外,甚至驾崩之类的,但终究要落空,也没人敢在女帝强势掌控下的临安使什么手脚。

    和往年不同,太子赵愭今年来了玉皇山参加籍田礼。

    同来的还有太子储妃张绿水。

    在女帝三推之礼后,李汝鱼随凤梧局江照月姗姗来迟,并没有去观礼,而是直接到御耕所,见着了凤梧局侍墨司主事柳隐,点点头,算是相互见礼。

    柳隐亦在守孝,夺情之后改袖麻。

    相公王琨、宁缺等人行五推之礼,参知政事谢韵带着六部尚书等行九推之礼。

    枢密院那边,因北方将起兵事的缘故,狄相公今日并没有来,而是坐镇枢密院,来了签书枢密院事这位大佬。

    等籍田礼结束,一众文武百官在女帝示意下返回临安城。

    仅剩下南北镇抚司都指挥使赵信、赵瑾,以及禁军都指挥使三位掌控京畿兵力的心腹大将,皆游走在玉皇山一带。

    籍田里,除了一众宫女外,尚有女帝、太子赵愭、太子储妃张绿水,凤梧局江照月和柳隐,以及翰林院待诏李汝鱼。

    柳隐和江照月上前,陪侍在女帝左右。

    李汝鱼闲来无事,看了一眼那个曾在夕照山一唔的妇人,此刻蹲在田地里,乍然看去,除去那一身袍服外,真像个农家妇人。

    忍不住暗赞。

    永安盛世,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打造出来的。

    仅籍田一事,临安万民谁人不服?

    ……

    PS:每日一求,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143章 天下交给谁?() 
籍田礼上的事情,若是传到朝野,翰林院待诏李汝鱼怕是会被弹劾成狗。

    女帝带着江照月和柳隐在地垄沟栽种茄子秧苗。

    一众宫女都熟稔陛下作风,该干嘛干嘛。

    从没出过临安城的太子赵愭终究少年心性,没耐得住相公王琨的劝说,玩了个不亦乐乎。

    太子储妃张绿水不知道在想什么,站在观耕台下发呆。

    李汝鱼呢……

    安静的坐在御耕所旁,大马金刀的斜躺着享受春光妩媚,一旁的花斑百无聊懒的打着呵欠,这场景很像一位盛世大官人看着妻妾成群的模样。

    只不过当事人都不觉得。

    觉得也不敢这么想,田里劳作的那位可是女帝。

    李汝鱼看着青山里的密林,暗暗思忖着里面究竟潜伏了多少南北镇抚司的高手,那条环绕八卦籍田宽达三四十米的河里,有没有浪里白条。

    又想着沈炼,这货自从在建康府做了件大事后又人间蒸发,把翰林学士承旨沈琦气得不轻,建康知府更是头疼万分。

    沈炼在建康,杀四人。

    已被刑部记录在册,全力缉拿。

    沈炼究竟想干什么?

    “你想死?”

    李汝鱼正想得入神,耳畔响起有些熟悉的声音,似曾相识。

    侧首看去,太子储妃张绿水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身旁,李汝鱼急忙起身,干笑一声,见礼,“不知道张妃何意?”

    张绿水没有再说话,只是安静的环手望着远处。

    李汝鱼以为她在看女帝。

    她不说话,李汝鱼也不愿意谄媚。

    低头去逗弄花斑。

    旋即有些意外,花斑此刻安静的很,对着张绿水摇着尾巴,一点也没有初次相见的本能野性。

    莫非这就是上位者的气场?

    一个女帝,一个太子妃,都能让野性花斑变成夹尾巴狗。

    花斑,你的尊严呢。

    被狗吃了么。

    李汝鱼不由得对花斑无语,这货第一次见女帝,就吓得够呛。

    今日见到张绿水,虽然不恐惧,可哪有半丝狼性。

    张绿水不说话,李汝鱼逗狼。

    场面一度很尴尬。

    好在太子赵愭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发现张绿水不在身边,把她唤了过去。

    籍田时光很单调。

    下午饭后,柳隐回大内处理凤梧局事务,江照月不知道给女帝说了什么,也离开了玉皇山,太子赵愭第一次出临安城,哪里坐得住。

    女帝唤来南镇抚司赵瑾,让他护卫太子和太子储妃去爬山踏青。

    籍田间只剩下李汝鱼和女帝。

    这让李汝鱼越发尴尬。

    女帝宣召自己来侍书,但她却一直在田间,自己像是个花瓶木偶。

    犹豫再三,还是拿了农耕用具,来到换了便服,着一身彩衣弯腰在地沟里锄草的妇人身后,轻声说了句,“陛下。”

    心中忍不住跳了一下。

    弯腰的女帝……

    有些东西,历经岁月而弥辣,比如眼前妇人,岁月仿佛不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彩衣勾勒出来的曲线,甚至还在张绿水之上。

    李汝鱼不是好色之人。

    可依然觉得有些口干,但无亵渎之心。

    妇人头也不抬,“坐不住了,帮朕挖些坑罢,堆菜苗也好,埋人也善。”

    一语双关。

    李汝鱼惊诧莫名,“埋人?”

    “埋我大凉好男儿,埋他北蛮铁骑尸,亦……”顿了下,妇人抬起头,神情略带惋惜的说了句让李汝鱼莫名其妙的话:“埋沈炼。”

    沈炼在这里?

    南北镇抚司和禁军肃清的玉皇山下,飞鸟难匿,沈炼能藏在哪里?

    他又想干什么。

    言多必失,李汝鱼默默低头做事。

    妇人反倒直起身,看着手脚娴熟的李汝鱼,笑了笑,“你好像经常做农事。”

    “嗯,微臣自小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稍有些懂事后,便自耕自足,老天爷给人一双手,两只脚,便是让人多做多走。”

    妇人挑眉,目有赞赏,“为何不说一手持剑,一手舞墨?”

    年关后,兵部挂职的一位儒将前往开封赴职时,豪言壮言,说我大好男儿当一手持剑一手舞墨,尽取北蛮偌大头颅,以平山河之患。

    李汝鱼默不作声,人后不说闲话。

    妇人望向河畔,“你好像不恨沈炼?”

    李汝鱼僵了一下。

    女帝为何一直提起沈炼,难道她知道扇面村并没被屠的事情了?

    耳旁又传来妇人的声音,“其实啊,扇面村被屠一事,朕知晓的不算晚,也知晓这件事是长衣手笔,知道朕为何没有问责于他么,是不是有些愤怒,庶民三百余人,不抵郡王一命?”

    李汝鱼直起身,看着妇人,认真的道:“可以说?”

    妇人乐了,“不杀头。”

    李汝鱼想了想,“因为你想废太子赵愭,而改立闲安郡王!”

    妇人点头,“都知道的事情。”

    李汝鱼又道:“还可以说?”

    妇人无语,“今日不杀头。”

    “君无戏言?”

    “你说呢?”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朕乃大凉君王。”

    “还是女人,而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妇人抚摩额头,“人小鬼大,说吧,今日你说什么,朕都不杀你。”

    目光里满是狡黠。

    不杀你,不代表着不往心里去,秋后算账有的是时间。

    李汝鱼终究嫩了些,哪斗得过这位从深深后宫里杀出来的千古奇女子,认真的道:“如果临安传言是真,闲安郡王真是陛下的私生子,那么陛下为了您自己,也不会让赵长衣出丝毫纰漏,别说区区扇面村,就是赵长衣在开封杀了岳家王爷,您依然会保下他。”

    妇人闻言脸色微寒。

    不再说话。

    许久才幽幽的叹了口气,“流言可畏,朕登基之后,以乾王为首的赵室极尽能力污蔑朕,倒也罢了,想不到世人也如此看朕,着实有些心寒。”

    盛世永安为万民,万民却污朕失德。

    心寒莫过于甚。

    李汝鱼默不作声,不愿意再说。

    再说,恐怕真要杀头。

    关于赵长衣的出身,临安传闻极多,有说是女帝私生子,又有说是顺宗陛下在民间的流亡皇子,其生母和女帝是自小长大的闺中密友。

    后者比较有说服力,而且极有可能是真正的事实。

    女帝不能生育,这是顺宗朝时无数名家圣手诊断出来铁一般的事实。

    况且若是女帝私生子,赵室岂能让他成郡王。

    对于赵室可是千古奇耻。

    ……

    PS: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你们不给,下一章我就让李汝鱼把女帝推了,嘿嘿嘿

14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