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不遗憾-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容易,也不必纠结于车辙的宽度了。
元宵灯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半夜子时一过,街道上的行人就变得少了很多,李安也带着一大家子返回别院。
由于第二日一早,赵曳夫就要离开长安城,返回东女国境内,所以,元宵夜这日,李安顺理成章的陪伴赵曳夫,并将其好好的宠爱了一番。
第二日一早,李安亲自送赵曳夫离开京城,并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礼品送给赵曳夫,让她带回东女国。
另外,在赵曳夫抵达长安城的这半个月之中,李安已经将赵曳夫乘坐的马车,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加装了弹簧减震系统,内部的很多设施也被改进了,如此,坐在这样改进过的马车里,会感到非常的舒适,省却了颠簸的痛苦。
年后,各项工作进行的更加的顺利,各大地方豪强与贵族展开合作,让铁矿的产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有了充足的铁料,铁轨、桥梁和机械都有了充足的原料,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而随着关中乃至全国各地都在逐步普及农业机械,粮食的产量逐步增加,对人工的需求反而降低了很多,如此,大量的农业人口被节省下来,并进入工业和手工业,各种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商业的繁荣更是大大加速。
春耕的时候,西边和北边都传来了好消息,从长安城通往玉门关和中受降城的战略大铁路全线贯通,而用时仅仅才一年而已,这个速度即便在后世也未必能赶得上,毕竟,大唐为了这两条铁路直接投入的人力就有百万人口以上,修建的速度自然不会慢。
铁路修通之后,立即进行了营运,大量新造出的火车,被投入到这两条线路上,其中,通往玉门关的火车占绝大多数,毕竟,这一条线路是西域诸国与大唐做生意的大动脉,商业往来特别频繁,物资的流通性也比较大。
至于通往中受降城的这一条线上,则投入了少量的火车,北方的人口密度小,只有一些草原部落,物资流通的数量相对较小,对火车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小,只是,北方的防务问题很重要,所以,才特意修建了这一条铁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迅速向北方运兵,控制北方的局势,而且,日后,这条铁路还要继续往北修建,以彻底将北方草原控制住,防止草原民族南下威胁大唐。
此时,由于对农业人口需求的减少,工业人口大大增加了,专门从事修筑铁路的工匠,就高达二十万人,从事机械制造的全部工匠也超过十五万,另外,还有桥梁和开矿,以及手工业等大量非农业人口。
另外,随着水泥厂、各种矿产等低技术的工坊开到各州各县,很多农业人口,也会选择在农闲的时候前往附近的工矿作坊打工,从而赚取更多的钱财,这样一来,实际从事工业的人口会更大,这也是李安的初衷,将大量低技术大需求的工坊转移到全国各地,并利用各地的剩余劳动力进行生产。
甚至,很多水泥作坊和矿场,为了多吸引百姓进去干活,明确承诺,会在农忙的时候停产,让老百姓安心的干农活,在农活结束之后,再开工干活。
如此,随着这些低技术的工坊逐步普及下去,大唐大部分的人口,都将有机会参与到工业化行动中去,这样一来,随着越来越高的参与率,对大唐帝国的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的有利。
而在通往玉门关和中受降城的铁路全线贯通之后,下一步的铁路铺设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下一步的铺设铁路计划,仍旧是两条线路同时开工,第一条是玉门关通往安西的疏勒镇,另一条是从洛阳城通往靠海的莱州。
从玉门关通往疏勒镇的铁路线非常的漫长,足有五千里之遥,比京城通往玉门关的三千里还要漫长很多,铺设这条铁路对铁轨和人力都是非常巨大的需求,非常考验大唐的国力和民力。
从洛阳城通往莱州的铁路线不足两千里,比通往疏勒镇的铁路线近了很多,但是这条铁路线要经过大量的河流,而很多大的河流必须造桥,所以,尽管这一条铁路线的长度没有多少,但建造的难度却比西部的铁路线困难很多。
不过,这一条铁路线也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沿途的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只要朝廷下令,完全可以调动沿途的数百万民力,参与到修筑铁路的行动之中。
如此,最多只需要一年的工夫,这条不足两千里的铁路线便可以实现全线大贯通。
这条铁路线早就确定,沿途的几十座桥梁已经造好一大半,规模最大的济水大桥,最多还需要三个月就可以完工,根本不会影响铁路的修建。
在进行一番商议之后,大唐朝政最终决定,将二十万专业的铁路施工队伍,抽出十五万前往玉门关,修筑通往疏勒镇的铁路,剩下五万人马负责修筑洛阳城通往莱州的铁路。
尽管如此分配,有偏向安西之嫌,但由于沿途人力的差距,东边的这条铁路,可以在一年内实现完工,而安西那边的铁路,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贯通。
朝廷的旨意下达之后,两条铁路的铺设工作便正式开始了,有了充足的各项资源,干起活来那是一个顺利,甚至,铁路已经不用木质的枕木,而选择使用混凝土材料了,这样不但省事,而且,混凝土的使用期比木头材料要可靠的多,也廉价的多。
两条铁路正式开始铺设之后,下一步的铁路铺设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而且,李安所设计的这一步铁路铺设计划非常的庞大,可谓是全线出击。
第三百七十九章 王忠嗣回京()
李安铺设铁路的最终目标,是要将大唐的主要核心地区和边疆重要区域,全部用铁路联系起来,这样,非常便于朝廷对全国进行控制,也方便全国各地的物资流通,从而促进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并一步步刺激财富的增长。
而要完成这一设想,必须建造足够的铁路,通往疏勒镇的铁路,总厂八千里之遥,有了这条铁路,非常便于大唐对安西地区的控制,而通往来莱州的铁路,也可以让大唐更好的控制山东这一块核心区域,另外,东北,江南和蜀中都非常的重要,所以,必须用铁路相连。
李安的这一步修筑铁路的计划非常庞大,首先,从洛阳城出发,沿着大运河的走向,分别向东北的营州和东南的杭州修筑两条铁路,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大运河交通的压力,也便于运输保险性较差的蔬果等产品,让北方人能吃上南方的水果和蔬菜,同样,南方人也可以吃上北方的蔬菜和水果,从而提高两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另外,洛阳城还可以修筑一条向正南方向的铁路,经过沔州、桂州等地,直逼交州,从而控制整个南方区域,让南方的蛮族好好消停消停。
从长安城出发的铁路,已经修好三条了,东、西、北三个方向都修通了,下一步自然是向南,并通过秦岭进入汉中和蜀中,让这一块天府之国,可以更好的与京城联系,促进双方的物资流通,便于军队及时进入蜀中。
而且,铁路可以由蜀中继续南下,通往东女国、南诏、骠国,并一直抵达印度洋,并可以在印度洋上建造一座港口,当然,通往交州的铁路线也可以顺着海边南下,并一直通往马六甲海峡,便与大唐控制整个中南半岛。
疏勒镇的铁路可以继续往西走,将河中之地的大量小国全部囊括在内,并进一步往西,通往大食,甚至是欧洲地区。
中受降城的铁路也可以继续往北走,并从北部向西修筑,通往更广阔的区域。
当然,这一计划虽然非常的庞大,但操作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很多地形复杂的地区,有的需要假设桥梁,有的需要开凿隧道,尤其是长江和黄河这个的大水系,在上面造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修筑这么多的铁路,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代代的大唐儿郎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步完成这项重要的铁路铺设计划。
李安将自己的所有铺设铁路的计划,全部画在世界地图上,并呈给李隆基观看,让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大为欣喜,并大有一口气将这些铁路全部铺成的冲动。
碍于大唐帝国目前的国力,李安只好劝说李隆基,让其不要犯隋炀帝的老毛病,修筑铁路是越多越好不假,但一旦超出国力的限制,让老百姓疲于奔命,后果就非常严重了,隋末的天下大乱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李安肯定不会直接举出隋炀帝的例子,而是通过间接的手段劝说李隆基,以免触怒这个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皇帝。
新式火炮的建造速度是非常快的,短短几个月就造好了一百门新式后膛炮,并换装炮兵第一旅和炮兵第二旅,让这个两个炮兵旅的战斗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还有更多的新式后膛炮正在铸造之中,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换装更多的部队,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唐炮兵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五十辆铁甲炮车的建造也进入了最后的装配阶段,很快就可以装备部队,而在这些日子里,李安从各支炮兵旅抽调精锐炮兵将士,让他们尝试操作那辆试验用的铁甲炮车,从而可以在大批量铁甲炮车装备部队之后,能够更快的形成战斗力。
当然,为了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李安始终没有忘记美洲大陆,而若要前往美洲大陆,并带回足够的种子和树木,就必须建造大型蒸汽海船。
所以,在通往莱州的铁路刚刚开始修建的时候,李安就已经派遣洛阳造船厂的部分人才前往莱州的海湾,建造一个规模巨大的造船厂,并按照李安提供的图纸,开始建造大型蒸汽海船的主体,至于蒸汽动力、大型螺旋桨和火炮等重要部件,则暂且等待一些时日,反正前往美洲所需要大型蒸汽海船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先建造大量的船体,可以大大节约时间,便于蒸汽船队更快的成型。
在中受降城通往京城的火车上,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和部将郭子仪正坐在软卧车厢里愉快的聊天。
以前前往京城,都是骑马行进,路上风沙很大,可谓是苦不堪言,如今,铁路从京城一直修到中受降城,他们前往京城再也不用骑马了,只要往车厢里一躺,一天多的工夫就可以顺利抵达京城了,这简直方便太多了。
而他们这次前往京城的目的,一是为了汇报北方的情况,二是索要火炮部队,增强边关兵马的战斗力。
去年的秋冬季节,突厥再一次发生了内乱,王忠嗣找准时机立即北伐,并配合草原上的回纥,葛逻禄等部族,将突厥帝国彻底的摧毁。
不过,随着突厥的消亡,另一个强大的部族回纥迅速强大了起来,并占有了原本属于突厥的全部土地。
虽然新生的回纥政权,对大唐帝国是比较友好的,并没有有大唐敌对的意思,不过,身边有个强大的政权总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之前郭子仪前往京城办事的时候,李安就曾预测突厥帝国要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回纥帝国,郭子仪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在返回朔方之后,就将此事告诉了王忠嗣。
当时,王忠嗣还有些不以为意,毕竟,草原上有那么多的部族,为何突厥消亡之后,一定是回纥取而代之呢?难道就没有可能是其他的部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