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赤子-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沟茸拍悖「雒帜亍C幌氲揭荒晔奔洌阈∽泳屯黄屏司辰纭!钡湮な枪慈耍比恢拦菹衷诘木辰纭�
“二哥,你生了个小子啊!走,快带我去看看。”说完就吩咐几个士兵,护送着来莺儿回去。郭逸就拉着典韦,向府衙跑去。
按照历史上,典韦确实有个儿子,好像是叫典满。正好,省得自己再去想了。不知道这典满,生的如何?是不是跟他老爹一样,这么吓人,嘎嘎!典韦的儿子还没取名,现在已经被郭逸定义为典满了,不知道典韦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二人进了府衙之后,就立刻向典韦的院子跑去。见雪娘正抱着一个襁褓,在院中享受着春日的阳光。郭逸连忙走过去,躬身笑道:“恭喜二嫂,喜得贵子。你看我也不知道,竟然忘了给小侄子,买什么礼物。”
雪娘现在比以前,只是略微胖了一些,不过身材还是很不错的。见郭逸回来了,也欣喜的说道:“五弟,你回来了啊。真是的,本来等你给孩子满月时,取个名字,谁知道你到现在才回来。当罚!”
“是,是,是。二嫂说的对,那就来让我抱抱这小侄子吧。”郭逸连忙陪笑道,说完伸手从雪娘怀中,把小满满接了过来。心中暗道还好,长得不完全像他爹,比他爹好看多了。连忙问道:“二嫂,给他取名字了吗?”
“没有,现在只是叫他阿丑,长得像他爹。”说完雪娘轻笑一声,爱怜的给孩子,拉了下上面的帽子,生怕孩子会受凉。
“那有,我看这孩子,挺好看的。你说是不是啊,二哥?”郭逸抱着手中的襁褓,笑着对典韦说道。
典韦嘿嘿笑了几声,摸摸后脑勺。自己的儿子,哪里丑了嘛,比自己好看多了!
几人正在逗弄,襁褓中的婴儿。就见张郃急匆匆的跑过来,看样子是刚回来,满头大汗的。
“五弟,你可回来了!你小子倒是清闲了,我可是受罪了。这里有封朝廷的公文,你赶快看看吧。”张郃喘了一口气,举起手中的公文,对郭逸说道。
郭逸笑道:“什么急事!你看都把你,急成这样子了。”接过公文一看,郭逸才知道,张郃为什么急。原来这封公文上说,让郭逸几年四月初,赶到洛阳。因为今年要进行,官绩的评比。说白了就是去,给皇上和宦官们送钱而已。
“四哥,现在是几月了?在山上过的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现在是几月了。”郭逸苦笑一声,自己当官才多久,就要给那些宦官送钱。这次去了看看再说,不行老子就不干了。
张郃开口说道:“现在是三月上旬,你现在动身的话还来得及。不过你是不是,准备些东西,毕竟这次是去……”虽然自己不愿意,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
郭逸冷笑一声,开口说道:“不用!与其看那些家伙的脸色,还不如我们兄弟去找大哥自在。就这样了,我先去洛阳看看,顺便看看孟德兄去。”说完又逗弄,怀中的婴儿,开口对典韦说道:“二哥,你看给他取名叫典满如何?”
“典满!嗯,不错!挺好听的,就叫他典满了。”典韦觉得挺顺口,就点头答应下来。“五弟,你什么时候去洛阳?”听五弟的意思,好像这次去,就打算辞官不做。虽然典韦人比较憨,但是也知道这其中的猫腻。见郭逸打算辞官,心中不禁有些惋惜。
“明日就走!二哥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自有主张。”郭逸将小典满,递还给雪娘。轻轻捏了下,小典满可爱的鼻子。转身对几人说道:“二哥,四哥,这么久不见,不如我们好好的,醉一场如何?”
当夜兄弟几人,就在府衙内开怀畅饮。知道郭逸已经下定决心,几人也就不再多劝,只是尽情的喝酒。毕竟几人分开,都这么长时间了。
郭逸感慨的看着眼前的洛阳,自己又回到这里了。感觉自己跟这里有缘,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不知道眼前的洛阳,还能繁华多久。现在已经是中平五年了,马上董卓就要进京了。可是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座古城的命运。
(好了,终于把这些情节,都叙述完了。明天将会是,一场文斗会,悄悄的说下,会有人吐血的。嘿嘿,喜欢此书的朋友,请加76329003,谢谢。)
第九十七回 月旦评!
“承仁,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明日就有一场大会。”曹操拉着郭逸的手,大笑着说道。这个承仁,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往洛阳,来过书信了。挂念他的,可不知一个人啊。
郭逸忙问道:“什么大会?”看曹操那一脸向往的表情,郭逸还以为明天有个招亲大会呢。要知道曹操可是男儿本色的代表,说不定看上那家姑娘了呢。
“今年许邵先生,来洛阳进行‘月旦评’,你说是不是大事!”曹操笑道,自己可是期盼了好久,这次终于有机会,让这名士给自己,点评一番了。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郭林宗)。郭逸想想历史上,对这个名嘴的评价,不禁有些心动,很想见识下,这个名嘴,究竟有什么本事,能一语成谶,断定一个人的未来。
这个许邵可是连袁绍,都不得不敬重的人物。当初有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种种事迹都表明,这个许邵,绝对具有高人一等的眼光。郭逸不禁有些怀疑,这个许邵,是不是穿越过来的。不然的话,怎么对历史如此了解。要知道他评判曹操时,曹操还没有发迹。
“怎么样?承仁是不是也想去?”曹操看郭逸在那里,面露沉思之色,不禁开口问道。天下的人,无不希望自己,能够被许子将点评一番。因为这样,才会引起那些高官的重视。可以说,许子将的点评,是一条升官扬名的捷径。
郭逸笑道:“似我这样的一届武夫,哪里能当得起许子将的点评。”虽然自己很想去见识下,可是这许子将好像点评的,大都是文人骚客。要不然太史慈就不会,不被刘繇所看重。记得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不知道这刘繇,是怎么想的。不过可以看出,许子将很少为武将点评。
“谁不知道你郭承仁,是大汉最年轻的侯爷。而且你的文采也不错,要知道你跟蔡家小姐的来信,我可是看了一些。”说道这里,曹操不禁偷笑起来。
这郭逸跟蔡琰的来信,每次都让蔡琰在那里看半天,自己忍不住好奇,就偷偷的看了下,发现上面的词,和当初在青云阁那首《明月几时有》,甚是相近,让人读起来,不禁朗朗上口。
郭逸鄙视的瞪了眼曹操,这老曹什么时候,居然有这种爱好。不过也没办法,这老曹根本,就没拿自己当外人,倒是挺不客气的。
郭逸干咳了一声,开口说道:“孟德兄,这个偷看人家的信件,似乎不太好吧。”熟归熟,你这样乱搞,我一样去告你去。
“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走,我们去喝酒去!好久都没跟你,一起喝酒了。我告诉你,最近我弄了几坛,上等的好酒。”曹操尴尬的笑了一声,连忙拉着郭逸去喝酒。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在许子将先生点评之前,在白马寺,会有一场文会,到时候蔡大家也会出现,蔡小姐呢,会躲在后面。”曹操连忙对郭逸说起,说完还促狭的眨眨眼睛。
郭逸一听,看来自己必须去了。想想自己,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过蔡琰了。算起来她今年也,十五岁了,不知道当年可爱的邻家小妹,如今出落成什么模样。罢了,自己明天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承仁,说起来我还要多谢你呢。我父亲这个人,自从当了太尉之后,又觉得当官没意思,就辞官回去了。我一直担心他,不能够安心的颐养天年。现在倒好,你给他找了个活做,连我回去都顾不上见我。”曹操喝了几杯之后,不禁对郭逸埋怨道。
父亲这个人,很有野心。当了太尉之后,又想做大将军去,可是那是何进的位置,曹嵩一气之下,竟然辞官回去了。现在搞起经商后,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多次劝他,要多注意身体,有什么事交给曹德就是了。可是父亲那里肯听,经常念叨着什么,成为大汉第一富商。
“孟德兄,你又何必担心这个。老人家嘛,哪里肯服老,自然要找点事情来做。”郭逸举起酒杯,笑着对曹操说道,“对了孟德兄,现在朝堂有什么变动吗?”现在估计灵帝的身体,怕是不行了。
曹操沉思了下;说道:“这几年,各地的黄巾余孽,不断的作乱。益州刺史刘焉,上书请皇上,重设州牧一职。这州牧极文武事于一身,可以说各地都是一个小朝廷了。这样一来,怕是要有动乱了。”
郭逸暗出一口气,历史还是如约而至了。这州牧的权利太大了,以前刺史只是文士,并不执掌兵权。出现州牧之后,那些人兵政大权集于一身。这天下怕是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到那个混乱的年代吧。
“我听说这刘焉,原先是幽州刺史。黄巾之乱后,听相士说西蜀处有天子气,所以巴巴的跑来,求了个益州刺史之职。现在他又来求州牧,怕是野心不小吧。”郭逸想起历史上的记载,也想看看这未来的枭雄,会有什么打算。
曹操长叹一口气说道:“我也知道。可是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匡扶汉室。”
现在的曹操,还抱着一颗,报效朝廷的热心。大概要等到,十八路诸侯并伐董卓的时候,见到诸侯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汉室的安危,才会起的野心吧。郭逸想到这里,不禁苦笑一声,自己想这么多做什么。难不成自己也要,来分着天下不成?
第二日一大早,曹操就拉着郭逸,来到白马寺。这座名刹的来历,倒是有些故事。曹操不禁为郭逸,详细的讲解起来。
相传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
想到这里郭逸不禁暗笑,不知道这《四十二章经》中是不是藏着,羊皮地图。
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