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博:“就是我,你怕了吧。邓茂,我今天给你说清楚,要是滚回去,就不计较你勾结贼人,绑架我人的事!”

    邓茂看了看:“嘿嘿,我手下的人呢,比你这些泥腿子能打仗多了。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双方乒乒乓乓的打将起来。

    邓茂方人数少得多,但是个个身强体壮,武器完整得多,故而大杀四方,所挡者披靡。

    张虎、夏侯博、王翁这边,人数虽多,却是乌合之众。交手不过几分钟,好多人被打倒,甚至砍杀死。只凭着一股血气,拼命而战。

    。。。

    与此同时,

    从洛阳到幽州的官道上,十数量马车从南向北缓缓行进着,其中二辆,比其他的大得多,却是三轮。驾车人赫然刘元起、刘德然。

    一三轮马车中两人对坐,当中放着一个火盆。一人是刘子玉,另一人身高八尺二寸,面貌端正,神态沉稳,目不斜视。疲惫的面容下是一双锐利的眼睛。

    旁边规规矩矩坐着一个青涩的少年。

    “子干兄,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

    “子玉贤弟看起来红光满面,必是有喜事。”

    “我的心事不过是些小小的喜事,怎么比得上兄长扶摇直上。”

    “哈,又来取笑。你是知道的,我的志向不在当大官,而在经学造诣,为圣人立言而传后世。”

    “我就是想看看,经过神都这个大染缸。你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一心向学的痴人卢子干?”

    “唉。朝中斗争激烈,想安安心心修订经书都难。”

    “你学成文武艺,只是编辑卷书不是浪费了吗?”

    “可不能这么说,西周以来,周王室、各地诸侯王地位高吧。可这些富者、贵者,又有多少能名留后世的呢?绝大多泯然不可知也。又有多少人的子孙能够不败家而光耀门楣呢?少之又少。然而孔子、孟子、列子等人,却门徒满天下,学说流传了下来,起事迹也被世所知。所以切勿小看编书一事。

    而且,编经书,还涉及以谁为正统的问题。被认为正统的学派,能比较容易地发扬光大,被批斗删掉的,后世渐渐就会毫无人烟,最终根本流传不下去。”

    “还是子干兄思考周密。按照子干兄的说法,传承学问,学生当然是多些好。其实啊,今天我就是来告诉子干兄,我收了个好徒弟。”

    “谁啊?”

    “族子,刘德全。他是英烈之后,其父亲乃是我兄长刘弘,你认识的,因为种种原因,英年早逝。德全极为聪明,今天你坐的马车是不是很特别?就是他设计的。”

    “这些奇技淫巧,不过是毛皮,又有何用。”

    “哈哈,那你还安坐此三轮车?”

    “孔夫子说君子不器,是有些道理,我根子上是不赞成的,一个没用的人,道德文章再如何名满天下,也不过空中楼阁。只是此车过分安逸,不合乎君子磨砺自身的修养的要求,我劝你还是不要过分沉浸此中!”

    “名满天下的博士卢植,带着二个孩子,挤在一辆二轮破车上,莫非就值得炫耀?即便做不到衣锦还乡,又何必如此窘迫?”

第22章 廿万子弟盼公归() 
卢植:“非我不愿衣锦还乡,只是雒阳柴米油盐酱醋皆贵,人力亦贵,居之不易。”

    刘子玉:“兄好歹是大汉博士,再怎么不易,也不用自己亲自驾车吧!自己驾车,回乡与商队同行,幽州子弟还以为皇帝薄待了兄长。”

    卢植:“贤弟慎言!为兄俸禄不少,只不过省下的钱都用来购买书籍了。”

    刘子玉:“多少年了,兄长始终如一,弟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

    卢植:“就这么爱好,如之奈何!”

    刘子玉:“雒阳米贵,涿郡却不贵。我有一途,可使君不缺买书之钱。”

    “什么途径?”

    “说出来,你可不能怪我。”

    “既然是为我打算,当然不可能怪你。”

    “那好,你发誓不怪我,并且不能透露半分。出了门,我就不认啦!”

    “好!子修,你去看看二弟经文背的如何啦。”

    “好的阿父。”卢植身旁的稚嫩少年,乃是长子卢养,字子修,其二弟卢正年龄幼小,尚未有字。二人的名字取自于《易经•蒙卦•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指从给幼童启蒙开始,就要培养端正的心性,这是最圣贤的功德。

    “我卢植发誓,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不透露半分,也绝不怪你!”

    刘子玉:“幽州十郡一属国,九十县,人口二三百万。自光武以来,走出的将军、都尉不可计数,然而博士有多少?”

    卢植:“怕是不到十人!”

    “说得对,十人不到。除了子干兄,目前可还有那位幽州官员,当过博士?”

    “好像真没有。”

    “哈哈,幽州十一郡国,九十县,二百三十万百姓,二十万子弟,翘首盼公归。

    公对自己的孩子,‘蒙以养正,果行育(毓)德’,对其他孩子,如此薄啊!”

    卢植被刘子玉说的愣住了:“那么应该如何?”

    刘子玉:“子干兄以前没有官职时,在家乡讲学授徒,当时名声不显,学生如同我现在一样,不多。如今声名显赫,若不讲学收徒弟,那些子弟和其父兄,不会怪他们自己有眼不识珠宝玉器之美,反而会认为你架子大了,眼睛看到天上去了,心里不知道怎么看你呢!”

    “贤弟是让我公开讲学,多收徒弟?”

    “为什么不呢。马公徒弟常上千人,所以关西人没人敢害他。”

    “可徒弟多了,良莠不齐啊!”

    “郑君初从学于马公,以马公为师傅,马公却并不以为弟子。”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乃是卢植的师兄弟。

    “郑君在很多方面的学问都比我强,因为名声不显、又不爱展示学问,学了几年才被马公收入门墙。子玉的意思,莫非是记名弟子与入室弟子之分?”

    “对!但是还可以更复杂一些。你开门讲学,首先是隔段时间,上两堂大课,谁都可以来听,可以讲一些《礼记》概述之类,比较宏观、比较浅的学问。

    之后愿意继续求学的,就得提交名帖、求学的束脩。但递交了名帖,并非一定要收,至少还得经过对学问、人品、行为的测试或考察。测试、考察可以由你自己进行,日后弟子多了,也可由先入门的年长弟子来考察测试。

    未通过,则不记名,可由弟子来教授,或下次再考。

    通过考察测试,便为记名弟子,应向师傅提交拜师帖,当然也应缴纳一定的束脩。记名弟子可以传授一部分学问,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课后向你提问。过来拜访,可以到院子或厅堂。

    记名弟子中学问精深或品德出色或特别亲近的,可以为入室弟子。孔子云‘由(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入室’的差别,是记名弟子与入室弟子的差别。师傅教授弟子精深的学问,弟子对师傅孝顺如父母。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

    入室弟子中最为出色的或跟随师傅时间最长的,便是衣钵弟子。例如郦文胜,并非兄长第一个徒弟,但却是资质最为突出的徒弟,自然就是衣钵弟子!”

    卢植:“不记名求学者,记名弟子,入室弟子,衣钵弟子(汉代佛教没有盛行,衣钵这词估计还未普及,姑且这么说),会不会太过复杂?”

    刘子玉:“我这样不知名的教师,弟子少,就记名弟子、入室弟子两者之分。兄长名气大,求学者络绎不绝,若不加以甄别,兄长也没那么多时间教授。

    对四种学子的区别,既可以激励学生尊师重道,对乡党也给了机会。至于做不做得成入室弟子,那是求学者自身的造化!”

    卢植曾从学于马融,自然不可能看不出来四种求学者之间的差别,他和郑玄,可不就是从不记名,到记名登堂,再到入室,再到衣钵传人么?

    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可不像后世教育产业化后那样淡漠,徒弟既继承了师傅的学问,又继承了师傅的社会关系、社会风评。甚至最近一次党锢之祸,因为师傅是党人,禁锢了学生入仕道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才会有今文经各学派之间,互相攻讦、互相抹黑。

    卢植虽然不屑于攻讦、抹黑其他学派,但不意味着不想把自己学派发扬光大:“子玉贤弟,感谢你的提点。但我想不清楚的是,你一向在儒学的基础上偏向律法,怎么今日想起来说这个,这不像你啊!”

    刘子玉当然不会说对学生分门别类是刘德全想出来的:“人总得与时俱进。做教师这些年,学生交了不少,优秀的也有几个,这不就教学相长了吗,哈哈!”

    卢植:“哪个学生这么优秀,能令你改弦更张?”

    刘子玉:“咱们楼桑里刘氏几个孩子都不错,德福、德然,儒儿三人都很优秀。最出色的的是,制作三轮马车的刘德全。”

    卢植:“愿闻其详。”

    刘子玉:“一个少年,寒冬腊月,卧冰求鲤为母亲治病,可谓孝!做出的诗文得到你首席徒弟称赞,可谓智!敢为了乡党,与骁勇的游侠搏斗,且能获胜,可谓勇!”

    卢植:“竟然有如此佳少年,他在何处,我当不啬一晤!”

第23章 流光鲜血为自由() 
卢植车至大树亭,郦炎、刘庆、王门等正在路边,恭恭敬敬地等待。

    见卢植与刘子玉携手下车,非常吃惊,更吃惊的是两人仿佛多年好友,仿若无人地一起携手走进了张虎的庄园,也不管其他人。

    刘庆小声嘀咕:“卢公怎么与刘子玉混到一起去了?也不嫌丢份?”

    郦炎脸色铁青:“别说了,一起跟着进去等着。”

    有名望的长者们,入书房。年轻的学子们,自在大厅等候。

    张虎的书房,两侧是堆满书籍的几排书架,每个桌案都是上好的黑红色漆器,花纹虽然没有雒阳的精美,但也算古朴大方,墙上不显眼的位置,还有几幅颇见功力的仕女、花鸟图,却与书房重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几位郡县中有名的人,跟随入书房落座,刘子玉亦入座。按照官职、年谱各自派座位,有的互相谦让、有的互相争抢,很花了一些时间。

    卢植更衣洗漱、稍用些点心后,施施然与众位有名望者,相互拜见,互相叙些旧事,地方有名望者,对族中或亲朋好友的子侄自然也是极尽赞美之能事。

    一圈下来,卢养手中便多了一大堆名刺和礼单,他和郦炎恭恭敬敬立在卢植身旁,仔细翻阅着,提出分批接见学子们的顺序。自然是是高门大族子弟最先,其次才学品行出众者,再次是礼单重者。

    卢植到达的消息并未传开,拜见的学子们也仅有数十人罢了。这是卢植当上博士后的第一批弟子,所以考察测试地很仔细,当然不可能一个个考察,乃是分批入内,就如后世的集体笔试、面试。同族一起面试者,亦以官职、名气、年谱先后,坐的位置也有差别。

    幽州靠近边塞,学风不盛。很多学子,来之前的打算是混个脸熟,根本没想到会有笔试面试。有些特别年少,或没见过世面,或才学不佳,或心理素质不好的学子,在卢植等几名长者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