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起-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和二十出头,比刘备略小,长相帅气、风度翩翩、学识丰富、思维敏捷、谦虚下士,现在还亲自率领骑兵步兵,与士卒同甘共苦,与将领们相处融洽。即使是最苛刻的人,也挑不出他在礼仪学识、为人处事方面的毛病。
刘和亦暗自观察刘备,如果说公孙瓒是一把出鞘的刚强利剑,那刘备就是允文允武、富有手段的大丈夫。刘和之前对刘备的所作所为有些了解,却时常看不明白一些做法的深远影响和目的。
刘和:“为何刘都尉、公孙都尉都不同意我父领兵呢?”
刘备:“方伯大人能够齐众人之力,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善于将数万人作战,比如高祖皇帝善于将将,但不善于将兵。”
刘和:“父亲大人作为清河相参加过平定黄巾之乱,作为幽州刺史平定了上谷、代郡乌桓动乱,怎能说不善于将兵?”
刘备:“据我说知,黄巾之乱时候,刘刺史身为清河相,最多直接指挥过不到万人军队;平定代郡、上谷乌桓更多通过安抚、贸易等政治经济手段。
尤其是己方和叛军都有大量的骑兵,骑兵的快速移动、穿插、震撼的冲击力,会使得战斗节奏更快、战况更惨烈,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造成许多士卒战死,甚至满盘皆输,绝不适合新人刷功绩、经验。我们也舍不得精锐白白送死!”
刘和喃喃自语:“原来是这样,父亲之前让我多与将官、士卒接触,多练习骑术,原来是有所考虑。”许是父亲年龄大了,不比光武皇帝当时那么年轻,所以才让我替他将兵啊。
刘备:“你说什么?”
刘和:“没什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尽量劝父不亲自指挥战役,告辞。”
望着刘和渐渐远去的背影,刘备有些迟疑,刘和的领悟能力相当出色,真不知道指出刘虞的弱点是好事,还是坏事。
。。。
团结并非没有斗争,一味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一味以斗争求团结,则七拱八翘。妥协+斗争出来的团结,才是可以延续的团结。
第二天的见面,刘虞再也不提亲自指挥战斗,只是提出两个要求,其一公孙瓒、刘备听从大方向上的指挥,指哪打哪,具体战斗自行决定;其二,当前钱粮紧张,公孙瓒、刘备有兵近2万,刘虞手下也有兵近万,前者必须裁减士卒到一万三千以下,其余上谷、广阳、代郡乌桓、郡兵则由刘和直接指挥,总共凑够2万。
公孙瓒、刘备的前敌二人组,变成了公孙瓒、刘备、刘和三人组,刘虞坐镇广阳蓟县总体把控局势、筹集粮草军饷。
。。。
中平三年,秋,七月
经过数次艰苦卓绝的战争,张举、张纯主力被撵出了渔阳郡、右北平郡,主力向东退却到辽西郡肥如县、临榆等县,北靠卢龙塞、连接鲜卑,东接辽西郡和辽东属国乌桓,丘力居部乌桓主力亦回到辽西郡。
官军前锋公孙瓒重新回到了公孙氏老家、辽西令支县,之前,令支城已经被围困数月之久,刘备、刘和则推进到右北平郡治土垠。
双方隔栾水对峙。
皇帝经过与四府讨论,下诏令刘虞、公孙瓒、刘备拣择士卒,做好发大兵、打打仗的准备,择机与幽州叛军决战,务必在河流冰封之前,迅速平定幽州叛乱,避免叛军骑兵大规模蹂躏河北。
决战一触即发。
第336章 孙坚董卓之怨()
孙坚回想西北羌胡之乱,即使勇烈如他,亦多次面临生死危机,不由怒火填塞胸。
先是皇甫嵩率领董卓、陶谦、盖勋、傅燮等前往讨伐,孙坚亦为司马从军。初时大破之,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过于深入,为敌所败,遂向东后撤百里,守住陇山和汉阳郡险要,屯兵不前,等待战机。
几年前,皇甫嵩曾上奏开党锢,导致不少宦官党羽丢官去职,张让、赵忠等宦官深恨之,遂给皇帝上谗言。同时,由于黄巾之乱顺利剿灭,朝中不少人以为西凉羌胡之乱是封侯之机,纷纷眼红想取而代之,司空张温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于是众人共同对皇甫嵩上眼药,导致皇帝下旨免皇甫嵩职,减封户。
张温担任过司空、大司农的要职,多有功劳,简历十分突出。然而皇帝并不属意张温,认为他缺乏统帅大部队的经验。皇帝想让左车骑将军朱俊来统帅西征部队。
张温于是重赂宦官。
张让等人向皇帝建议:“大军出征,必有监军,否则万一大将不听号令,十多万人一起矛头向内对准雒阳怎么办呢?张温一个文官总比常掌军队的将军好控制!”
皇帝深以为然,于是临阵换帅,诏司空张温以文官之身,率领以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扬武都尉陶谦等,督促汉阳太守盖勋、金城太守、北地太守、凉州刺史等一起讨伐叛乱。
张温虽也学了不少武略,毕竟叛军势大,他心中却没底,四处搜罗人才,包括征召公孙瓒将乌桓骑兵、征召刘备都是此时。这时左车骑将军朱俊、扬武都尉陶谦推荐了同一个人——吴郡人孙坚。
孙坚知道自己机会来了,声称自己是孙子之后,当场舞刀弄剑,虎虎生威;谈论用兵只道,颇有条理;展示部下,个个精锐。
张温大喜,以孙坚随同参军。对陶谦、孙坚等人十分看重,待遇颇厚。
之后,张温将北军、召集关中诸郡国兵,步骑共十馀万屯美阳,抵挡翻越陇山的边章、韩遂十余万人。张温初战不利,于是接受了董卓、鲍鸿、陶谦等人的意见,坚壁清野,率部坚守。
进入冬天后,叛军士卒四散外出劫掠,有不少被汉军抓为俘虏。经审讯,了解到了叛军缺衣少食、人心思归的情况。众人一起劝告,张温当机立断,派遣董卓与右扶风太守鲍鸿等,一起进攻边章、韩遂,大破之。叛军于是仓皇向西逃走。
张温于是派遣荡寇将军周慎、参军孙坚等将三万人,向西紧追不舍。
又令董卓与汉阳太守盖勋一起,讨伐汉阳的先零羌,陇西太守、扬武都尉陶谦讨伐枹罕、河关群盗,保证周慎大军后路、粮道。西北凉州多山,道路狭窄,土地贫瘠,难于就地筹粮,故而周慎三万在前讨伐边章、韩遂,后面需数万大军、数万民夫转运粮食。
此时从关中到金城(兰州)的道路极其难行,需过陇关、到汉阳郡(天水),沿着渭水河谷向西经过襄武(陇西)、首阳(渭源),过鸟鼠山,到达陇西郡治狄道(临洮),修整之后,再向北顺着洮水向北,往金城郡进发,翻过大山进入后世的兰州平原。
边章、韩遂的大本营并不在富庶的金城(兰州)平原盆地,而设在其东黄河与宛川河交界的榆中县(今来紫堡附近)。
孙坚向荡寇将军周慎建议:“羌胡好劫掠,而且榆中城小,城中必然无粮食谷物,必从城外转运粮食。兵法以正合、以奇胜。将军不如屯兵金城的平原地区,以便补给,而后派出小股士卒探听叛军屯粮食的位置。之后将军可分出1万人,让我做前锋,深入敌后断其运粮通道,将军在以大兵在后,叛军一定会因为缺乏粮食、后路被截而胆战心惊,不战而逃。
此时将军再派精锐骑兵追击,贼必不敢战,走入羌胡中,我们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周慎认为金城再往西,就是湟中,是羌人的大本营,羌人至少数万。金城往东的榆中是边章、韩遂的大本营,换句话说自己是其中的肉馅饺子。如果不迅速攻下榆中、并消灭边章、韩遂,任由他们逃跑,就无法平定金城郡,西面的羌人最终还会回来。而且本来3万人就很紧张,再分兵就容易被个个击破,于是拒绝孙坚的建议,依然引军围榆中城。
然而,边章、韩遂比周慎、孙坚想象中的还要聪明,分屯金城与榆中之间的葵园峡(桑园峡),反断周慎之运道。桑园峡是黄河东出兰州后遇到的第一道峡谷,河水最窄处仅仅有不到十米,两岸峭壁耸立,怪石林立,道路狭窄,行军困难。周慎军中粮少,三军皆惧,弃车辆、辎重,从小路急退。
这时候边章、韩遂精神起来,沿路追击周慎,在前方设伏、在两旁射击。孙坚虽有万夫莫当之勇,架不住对方熟悉地形、早有准备啊,惶惶而逃,如丧家之犬。逃到金城,总算舒口气。
可又出了大事。
陇西、汉阳郡的粮食,好几天没有运到了!
要知道金城郡在编户数只有不到4千,人口不到2万,陇西郡编户不到6千,人口不到3万,其余都是羌、氐等不受管辖的少数民族,驻扎的官军则早已跑的跑,叛的叛。在编人口被叛军占据、管理了几个月,粮食早就搜走了,就地筹粮都不可能。
没有粮食的军队,就是砧板上待切、待宰的肉!
周慎将陶谦派人拼死送来的信递给孙坚。孙坚抬头与周慎相视一眼,眼中都是深深的恐惧!唯一的想法就是一个字‘跑’!
逃出边章、韩遂虎口,又被陇西郡的枹罕、河关群盗打劫,十亭中去了两亭,顺便解救被困于此的扬武都尉陶谦。经过八百里逃窜,总算逃到汉阳郡(天水)冀县,在此处又被数万先零羌、北地胡人围攻,还好汉阳郡总算有十几万编人口,汉阳太守盖勋也是个能人,出城救援,总算把周慎、陶谦、孙坚捞了回来,十亭中又去了二、三亭。
周慎部去时雄赳赳气洋洋三万锐卒,陶谦部五千士卒,回来只剩下不到二万,而且个个衣衫破烂,有些士卒连兵器铠甲都不见了。没有回来的,要么做到亡魂,要么被俘虏做了奴隶。
周慎气愤地质问汉阳太守盖勋:“他娘的,怎么只有我们在前面,沿途保护粮道的大军在哪?守护大军退路的董卓在哪?”
盖勋亦愤怒地回答:“都怪董卓那个没卵蛋的,被几万羌、胡围在渭水北面,晚上趁羌胡不注意逃了。丢下我们缺衣少食、挨冷受饿。”
孙坚之后才知道,董卓没了粮食就派士兵在河边筑围堰捕鱼,借着围堰的掩护,董卓从围堰下通过,等到羌胡发现追击时,董卓下令放水隔断追兵。董卓这一逃,他自己部是完整了,几乎没受什么损失。前面周慎等诸部就惨了,粮道被断,有的饿着肚子守城,有的只好四散逃跑。若不是盖勋勉力支撑,派出上百敢死队给前方送信,周慎、孙坚能否回得来都是问题。
孙坚从此恨极了董卓。
第337章 恐大汉无凉州矣()
张温、周慎、董卓等西征凉州失败,后果重大而恶劣,不仅预示着凉州从此陷入长时间混乱,还意味着从此丝绸之路几乎断绝。
整个凉州十郡、二属国,外加西域数十国,只有5个郡还受大汉中央控制,黄河以西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东西近三千里领土处于半失联,不在服务区;西域长史府东西四千里尽数丢弃,朝贡不再,来自西方商人、僧侣、香料、宝石尽数断绝,中原的丝绸、瓷器减少许多收入。
朝中批评弹劾的奏章如雪花一般上给皇帝,民间的批评建议则投递给公车属。
不论主战派皇甫嵩、杨彪、议郎傅燮,还是主和派司徒崔烈、关东世家,亦或是居中摇摆的大将军何进、袁隗,一致批评董卓擅自撤退,周慎畏敌败逃,张温指挥不利,然而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